首页 理论教育 递进和多样性

递进和多样性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这真是一针见血,运用到中国今天的社会,也极具针对性。熊十力先生把这种现象归因于两个原因:“个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职业”和大家都有趋同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变化,是人的流动性大大加强了,人的身份限制宽松了。另一方面,熊十力先生认为是中国人的趋同性导致“大家共趋于世所矜尚之一途”。

应对一篇700字左右的考卷,确立了自己的主观点,基本上就有了可靠的写作脉络。但这并不等于说分论点就可以忽视。一篇700字的文章,有一个好的主论点,也能站得住。可有的时候,主论点下面深化几个分论点,会让文章更加厚实,逻辑更加完整,意涵更加丰富。

什么是分论点呢?举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培根写的《论读书》: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这篇思想随笔正好700字左右,十分适合我们参考。培根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了几个并列的观点:“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这三点都是分论点,综合起来就是作者的主观点:读书使人充实。

在文章的第二段,培根又将“读书”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化,提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也是分论点,将“读书使人充实”这个大概念细化了,深入扩展到不同的读书内容与功能方面。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培根只是讲一个“读书使人充实”的主观点,没有条分缕析的分论点,那这篇文章的价值就大打折扣。理解了这个道理,对于分论点的作用,也就很清楚了。

下面分析有关分论点的三个问题:

1.分论点要成为主论点的两个轮子

一个房屋需要很多柱子来支撑,一个主论点当然也需要很多分论点来支持。一篇700来字的考试文章,当然不可能有很多分论点,一般来说,有两个分论点就足够了,再多就容纳不下了。考虑到这一点,对分论点的选择就非常重要。

我们先看2012年1月的考试真题:

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材料,题目自拟。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在《十力语要》(卷一)中说:“吾国学人,总好追逐风气,一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其途,如海上逐之夫,莫名所以,曾无一刹那,风气或变,而逐臭者复如故,此等逐臭之习,有两大病,第一,个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职业,遇事无从深入,徒养成浮动性,第二,大家共趋于世所矜尚之一途,到其余千途万途,一切废弃,无人过问,此二大病,都是中国学人死症。”

这段材料,主论点很清楚,要反对“吾国学人”热衷于“追逐风气”的“逐臭之习”。这是一个无法撼动的主论点,不可能写出一篇称赞“追逐风气”的文章来。从现实意义上看,我们当今的社会,随波逐流的现象同样十分常见,比起熊十力的那个时代,甚至还更严重。所以,这份答卷的发挥余地不能放到主论点上,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看考生能不能写出生动有力的分论点,在分论点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如何在分论点上写出独创性呢?从题目上看,熊十力先生提出了国人“追逐风气”的两大原因:一是“个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职业”,人心浮动,二是大家都有趋同性,“其余千途万途,一切废弃”。这个分析对当今中国社会是不是依然适用?这可不是一个轻易回答的问题,需要严肃的探讨。

下面这篇模考范文,在分论点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值得琢磨。

模考范文

在流动社会如何保持独立的选择

熊十力先生说:“吾国学人,总好追逐风气,一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其途,如海上逐之夫,莫名所以。”这真是一针见血,运用到中国今天的社会,也极具针对性。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时尚刮来,到处都是模仿,电视里的“戏说”、电影界的“大片”、出版界的“那些事儿”……,一阵风过,再来一阵,总见人头攒动,向着一个方向盲目狂奔。

熊十力先生把这种现象归因于两个原因:“个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职业”和大家都有趋同性。熊十力先生出生于1885年,与我隔着好几代,我没有体验过他那个时候的事儿,不敢判断他说得对不对。但把他说的这两个原因放到今天的社会,似乎不太准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变化,是人的流动性大大加强了,人的身份限制宽松了。三亿农民从乡村到了城市,城市的人也大量到别的地方工作,甚至移居到国外。这种状况十分符合熊十力先生所说的“个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职业”,但我们知道,恰恰是这种变化,焕发了中国人的活力,使“人尽其才,地尽其利”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熊十力先生认为是中国人的趋同性导致“大家共趋于世所矜尚之一途”。但从中国当下的具体情况看,年轻的80后、90后的个性比前一辈要强得多,可仍然没有改变大家在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千人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个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职业”与“大家共趋于世所矜尚之一途”都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两个方面:

其一,价值观念的单一,是社会“追逐风气”的思想原因。在农业社会,“风调雨顺”“富贵荣华”“光宗耀祖”是唯一的追求,一元化的价值标准,使大家很容易互相攀比,而不是在不同的价值维度上多元发展。攀比的结果就是人们扎堆往一个方向上互相推挤,形成“一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其途”。

其二,大家缺乏人生的“试错”精神,唯恐走自己的路一步踏空,受到众人的耻笑。这种期待大家“肯定”的心理,使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失去心灵的自由,身不由己地跟着大伙走。

这两个原因不一定是根本的,但就我而言,却有深深的体会。期待中国社会深切关注这两个文化与精神方面问题,让中国人的内心改变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适应,每个人都能在流动社会保持独立的选择。

这篇模考范文从语言的流畅度上看,不是很完美,但道理讲得很朴实。答卷中从“吾国学人”扩展到国民状况,总体上赞同熊十力先生指出的“好追逐风气”的主论点;但在分论点上,却提出而自己的两点看法:“价值观念的单一”和缺乏“试错精神”。这很有思想深度,不但支持了自己的主观点,还具有时代的特征。

这篇模考范文在论证环节也颇有特色,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流动性,潜在地否定了熊十力先生关于“个人无牢固与永久不改职业”的说法。这一点很值得注意,因为在答卷时这位考生真正体现出“不盲从”的精神品质,文与人具有统一性,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分论点要努力深化主论点的逻辑力量

在答卷时,主论点表达出来后,往往需要分论点来加强它,深化它。这就像打一口井,打井的地点确定之后,就需要一层一层往下挖。直到挖出水来,源源不断地涌现。

用分论点来深化主论点,本质上是延伸主论点的逻辑,让它的说服力更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需要分论点挖掘到主论点没有揭开的更复杂的层面。我们看看下面这个考题,具体的谈一谈这个问题。

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材料,题目自拟。

一个真正的学者,其崇高使命是追求真理。学者个人的名利乃至生命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但因为其献身于真理,就会变得无限伟大。一些著名的大学的校训中都含有追求真理的内容。然而,近年学术界的一些状况与追求真理这一使命相差甚远,部分学者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抄袭剽窃,学术造假,自我炒作,沽名钓誉现象时有所闻。

这段材料,主论点应该是很清楚的,肯定要站在反对学者的功利化、坚守学术和文化事业的美好。然而,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考虑:为什么部分学者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学者年轻的时候大部分都有理想的追求,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变得复杂了,学术造假、沽名钓誉屡见不鲜?深层的原因在哪里?难道仅仅是个人的道德问题吗?这样一想,在主论点之下,必须挖出几个分论点,探讨这个更关键的问题。

下面这篇模考范文,正是这样写的:

模考范文

为什么学者不能坚持崇高的理想

近些年来,从高校到研究单位,学者的心越来越晃动了。有的人为了多发文章,从各种报纸杂志上剪切别人的成果,巧妙地“烹调”一番,变成自己的“成果”,成批发表。有的为了申报国家课题,虚构自己的研究成就,蒙混过关。媒体上经常见到某某学者剽窃他人学术论著引发官司的消息,让学者的社会声誉严重受损。

这样的乱象让人痛心,也让人越发怀念以前的那些心注一境纯粹做学问的学术老前辈。但光是痛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一些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不能静下心来好好治学,反而随风飘荡呢?

第一个原因是大学普遍重科研轻教学,量化的科研指标成为衡量教师水平与贡献的主要标杆。中国有那么多高校、研究所,教师和研究人员数量庞大,而能够发表论文的报刊却少而又少,特别是列入“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的更是稀薄。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的人沉不住气了,开始用“聪明”的办法炮制论文,然后走关系、交“版面费”发表出去。如果大学能坚持高等教育的本位,把教学放到最核心的位置上,对教师的教学成绩做出充分的评估,很多教师就不会走歪门邪道,被发表论著的压力扭曲人格。

第二个原因是高校、研究所的中青年人生存压力太大,都想通过多出成果,早日晋升,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现在北上广深的房价直线上扬,靠工资买一套房子,实在吃力。如果能够尽快晋升到更高一级职称,不但收入和待遇会提高,而且还可以更多地申请到省部级、国家级研究课题,大大改善自己的收入水平。这听起来很功利,但将心比心,其中也有很多苦衷,包含着一个教师对家庭责任、对子女的爱心、对基本生活条件的渴求。目前社会贫富差距很大,巨富的人不一定是靠劳动获得了财富,这种不公正的社会背景,使高校、研究所的学者心里不平衡,也想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自己的利益。

理想是人生的风帆,我们必须坚持理想,坚守精神的正向价值。但空讲理想也是无力的,必须为坚持理想的人提供支持,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改变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制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理想落到实处。

这篇模考范文的主论点依然是要“坚持理想”,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又提出了两个发人深思的分论点,对主论点的实现提供了更深刻的思路。这两个分论点具有尖锐的现实性,对“理想为什么落空”提供了另一种观察。这是把理想和现实条件统一起来思考的方法,更具有真实的内涵。这样的分论点揭示了主论点的复杂性,把主论点的内在逻辑延伸到了更深的矛盾中去,激发了读者的思索,给人更大的启发性。

3.分论点要追求新鲜活泼

一篇论说文的分论点,不但为深化主论点服务,本身也是文章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能写得干巴巴,要力求写得生动,写得多姿多态。

先看看2013年的考题:

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二十世纪中叶,美国的波音和麦道两家公司几乎垄断了世界民用飞机的市场,欧洲的制造商深感忧虑。虽然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但还是采取了合作的途径,法国、德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决定共同研制大型宽体飞机,于是“空中客车”便应运而生,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态势,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于1977年一致决定组成新的波音公司,以此抗衡来自欧洲的挑战。

这段材料的关键词是“合作”与“竞争”。欧洲为了应对美国波音和麦道公司的压力,不得不走合作之路,成立“空中客车”公司。而“空中客车”的出现,又构成了对美国的巨大挑战,于是又有了波音和麦道的合并,形成与“空中客车”新的竞争局面。根据这段材料写作的论说文,可以把重点放到“合作”上,也可以放到“竞争”上,都有道理。关键是在分论点上,要能兼顾“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把这两方面的互动关系生动地揭示出来。

这篇论说文可以怎样写呢?请看下面的模考范文:

模考范文

欧洲能合作,亚洲怎么办?

看到考题中美国人与欧洲人在飞机制造业的竞争,十分佩服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想一想,如果欧洲人面对美国的压力,互相还是不买账,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各干各的,哪里还会有欧洲人的飞机在天上飞。他们很识大局,迅速联合起来,形成与美国人势均力敌的局面。美国人的反应也真快,波音和麦道这两个老对手,居然也握手言和,变成了一家人。说实话,除了佩服他们的竞争力,更佩服他们合作的能力。

与欧洲、美国相对照的,是亚洲这边在合作方面的不理想情况。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世界闻名,而印度人的软件生产能力全球顶尖。在美国硅谷中,骨干分子有很大一部分是印度人。世界企业500强中,有几乎一半聘请印度的公司开发软件。中国要是和印度联起手来,软硬兼备,竞争力无可限量。但现在两国之间的优势互补还没有真正实现,这是多么遗憾啊!

合作最大的要点是要看到对方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样就能明白合作的必要性。印度的长处在哪里呢?首先,印度正位于与美国相对的时区,就是说,美国的深夜十二点,正是印度的中午十二点。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时差的作用,有了这个黑夜与白昼的对位,美国客户傍晚下班时需要开发一个应用软件,只需通过互联网传到印度,刚刚上班的印度软件公司立刻可以动手,一个白天搞定,再传回美国,正好是美国人清晨上班的关口。这天衣无缝的链接,全靠“天时”。印度软件业的另一个优势,是他们的母语之一是英语,很容易和欧美公司沟通。这“母语”可不是天生的,是英国对印度长达200来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果。因为这两大原因印度和美国的对接十分紧密,相反与亚洲近邻中国却有些疏远。

面对未来,中国和印度应该像欧洲人那样,加强科技与文化互动,形成世界第三极。从长远考虑,这对两国的发展都有好处。现实情况是,很多中国人根本不了解印度,更不知道,软件在信息产业中属于最高级别的技术核心。就拿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来说,软件设计在其中占了60%产值。但印度软件业也有一个大缺陷。她的软件大多是为欧美客户开发的,面向印度自身的反而较少。这当然是因为印度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还不高,国内需求不足。倘若中国庞大的工业能与印度的软件业良好地互补,两国实现“软”“硬”兼备,就能和任何强国较较劲了。

这篇模考范文写得略微长了一些,但很耐看。为什么呢?因为主论点讲了合作之外,分论点打得很开,联想到了亚洲两大国中国和印度的合作互补问题。分论点里面讲到了四个问题:

(1)与欧洲、美国相对照的,是亚洲这边在合作方面的不理想情况。

(2)印度的软件有巨大的优势。

(3)印度有不可替代的天时地利。

(4)放眼未来,中国与印度应该团结合作,优势互补。

这四个方面都紧扣“合作”与“竞争”的问题,丝毫不跑题,但视野很广,落点多样。这是一种“漫谈”风格的论说文,读起来很长知识,又很轻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