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种思维方式发展的时代走向

两种思维方式发展的时代走向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具体地讨论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向性特点:本文认为,这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向是顺应我们时代大潮的。再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如果说实体性思维是一种现代范式的思维,那么生成性思维就是一种后现代范式的了。显然,这种世界观思维方式的大转变必然会导致教育思维方式的改变,从而引进整个教育观的整体改变,于是引出不同于从前的一系列教育假设也就是自然的了。

可见,实体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都在追寻事物的本质,但二者对宇宙的假设有着原则上的区别。生成性的宇宙是一个有着一定历史的并不断变化发展和转变着的宇宙,于是,它对本质的理解与实体性思维不同,它并不认为本质是某种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认为本质可能是体现在时间之中并持续变化的。而且,生成性思维所认为的本质是对实体性本质观的一种反思,并试图有所超越,因为“本质的观点一般地讲即是反思的观点”[208]。所以说,这两者的世界观也的确不同,正如“牛顿的宇宙有一个钟,而普里戈金的宇宙本身就是一个钟,其指针不是由机械运动而是由生命的演化节律自行带动的”[209]

如果按照柏拉图的比喻,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就像囚徒,大家都被这个世界或被自己遮蔽了,甚至连头都不能转动,所以如果“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210],这也从侧面说明,只有决心转换思维,才能有希望改变。因为从广义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当然,人类的认识的确始于经验,而“通往真理的道路应当从这个假定开端,但是不能总是停留在这个假定上,死守着外在的、孤立的现实,而应当把它引导到共相上去”[211]。因为如果这个假定都错了,那么其认识的结果会正确吗?

可见,这里的思维转变就是要促进人类转变自己的身体,从而看到从前没有看到的世界。以下具体地讨论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向性特点:

本文认为,这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向是顺应我们时代大潮的。具体来说,在从实体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的转换过程中,体现着这些大趋势:从现成性导向到生成性导向,从重视构成到重视生成,从标量特征到矢量特征,之所以要用矢量代替标量,是因为“万物都是矢量”[212],因为它“涉及情感、意图、评价和因果性”[213];同时也从“实体性”的名词形式走向“生成着”的动词形式,从现实性转向可能性,因为“可能性对于现实性来说诚属本质的东西,但这不过表明,现实性同时也只是可能性”[214],也因为时间的因素进入到科学视野了,存在从空间文化取向发展到时间文化取向的趋势;于是也就从抽象性的质点思维到具体性的特殊思维,同时也有从实体到虚体、从物质到精神的倾向,正如罗素所说的,“物理学一直在使物质的物质性减弱,而心理学则一直在使精神的精神性减弱”[215],于是从被动的决定论到主动的选择论的倾向也就顺理成章了;还有从静态到动态的倾向,正如怀特海所说的,这里要“用流动的能量概念取代静止的材料概念”[216],因为其物质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即“那僵死的、沉重的、只占据着空间的质块已经消失了,代替它的是川流不息、汹涌澎湃的生命、力量与行动的永恒洪流”[217];于是也就出现了从目的与结果导向到过程与生成导向的倾向,正如黑格尔所云:“理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218],而“理念本质上是一个过程”[219],于是也就可以如此推理,真理是一个过程,对过程性真理的追寻就是自然的了;也就从重视必然到重视偶然,从修饰名词的形容词到修饰动词的副词,从追求确定性的到重视统计性的,从因果对等性走向因果的不对等性,如:“智慧活动基于存在着原因和结果、同样的结果来自同样原因的信念”[220],这是一种因果等当性,但生成性世界中却大量存在着因果不等当性;这样才能从被决定的服从与自在而到达被限制的自为,再到达自由的真正的自在自为[221],于是也就从机械定律到生命定律,正如黑格尔所描述的:“在自然界里,只有那些完全抽象的纯惰性的物质才受机械定律的支配”[222],“即在精神世界内,机械性也有它的地位,不过仅仅具有从属的进地位罢了”,而“如果一个人纯粹依据机械定律去解释记忆的性质,那么,他将会是一个笨拙的心理学家”[223]。于是也就呈现为从简单向复杂,从单调走向多样,从科学文化到科学与人文文化,再到宇观层次的生态文化,从隔行如隔山到隔行不隔理,因为这种由重视个体性的实体主义世界观向重视关系性的非实体主义的转向是当今时代的重大趋势[224]。而最后的结果也就是从平凡走向神奇,因为实体性思维更多的是与机械论相关的枯燥,于是就太缺乏悬念和新意了;而生成性思维则充满着创新和意外惊喜,而且经常有着令人难忘的、具有启发性的故事。再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如果说实体性思维是一种现代范式的思维,那么生成性思维就是一种后现代范式的了。而总地来说,就是从重视共时性(synchrony)转到历时性(diachrony)取向。

显然,这种世界观思维方式的大转变必然会导致教育思维方式的改变,从而引进整个教育观的整体改变,于是引出不同于从前的一系列教育假设也就是自然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