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变化

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变化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伴随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人与人、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利益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并不断加强和普及。
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变化_传统文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一、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变化

我国的社会转型期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从农业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开放的现代社会的转变。二是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伴随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人与人、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实现的手段、评判价值的标准、体现价值的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封闭保守性向开放性的转化

在农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家庭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最基本的消费单位。所以,家庭内部伦理关系的处理是整个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农业文明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具有内向性和保守性。工业社会中,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各行业制定了许多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行业人员之间、行业人员与集体、国家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工业文明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具有开放性和外向性。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相比是更高层次的文明,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构建了开放的价值观,重视开放意识,重视学习、借鉴、吸取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积极观念。

(二)由重义向重利的转化

在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传统封闭的农业文明状态下,中国向来是重义轻利。比如,汉代董仲舒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价值取向也是重义轻利,重理想信念轻利益实惠。重义轻利的后果是极大地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和创造热情,有碍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1979年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首先从分配入手,尊重广大群众正当物质利益的获取,尊重人民的物质利益需要,唤醒了人们沉睡、压抑的物质利益观念。随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利益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并不断加强和普及。功利价值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庸俗功利主义有蔓延滋长的倾向。

(三)由重共性向重个性的转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按照计划行动,讲求步调一致,整齐划一,重共性,“求同”的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个性丰富,标新立异,追求独特,“求异”的多。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尊严,个人的享受都得到了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个人的首创精神也得到发挥,个人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在广大年轻人中明显加强。这些变化的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增多,彼此取长补短,完善了自我。人的个性发展程度往往取决于他所进行的交往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当今人们崇尚个性,追求丰富多彩;生活价值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享乐主义有蔓延滋长的倾向。

(四)由轻平等向重平等的转化

在农业社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用人讲论资排辈,等级森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拥有了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论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也是一种竞争经济,竞争要求平等: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货币面前人人平等,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平等问题是当代社会最敏感、最重要的问题。平等的实质就是要求在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时,遵循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公共权力平等的原则,要求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在社会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五)由淡漠时间、效益到重时间、效益的转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时间的节省是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的。人们吃大锅饭,养成了松散懒惰的习惯,缺乏时间和效益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认识到商品生产直接追求的是利润、价值,而价值是劳动时间的凝结。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利更多,就必须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且改进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就是社会和自然资源实现最佳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追求高效率和高利润。因此,“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等重时间、重效率、重效益、重行为管理的价值观念应运而生。

(六)由重集体利益到尊重个人利益的转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遵循的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重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淡化了个人需要和个人正当利益,一味强调奉献,忌谈实惠、利益,扭曲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强调尊重个人的需要和正当利益,经济活动需遵循等价交换、平等竞争、互利互惠的原则。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以利益为杠杆来发展生产力的一种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仍倡导人们遵循集体主义原则,以此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现在人们认识到集体主义的一个深刻内涵就是充分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来获取相应报酬,承认个人的正当需要,促进个人才能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极端个人主义有蔓延滋长的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