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转型期我国党报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

论转型期我国党报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处在转型期的我国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迫切需要与此相适应的社会整合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更需要价值观的一元导向。

论转型期我国党报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

王胜源

一、转型期我国价值观的转变

当下我国社会进入一个转型期——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一系列社会核心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也包括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

1.社会的变革促成价值观的多元取向

价值观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和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价值关系的观念形式,是集中体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选择和追求的态度、准则、目的、理想,并以评价方式发生作用的、较固定的取向性、评价性的价值意识体系。[1]伴随着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竞争和利益导向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1)个体价值观的地位逐渐突出。

在计划经济时代,集体主义渗透着我国社会传统价值观的方方面面,规定了传统价值观的性质。整体在个体之上,对个体强调义务而忽视权利,个体的声音往往湮没在集体的口号中。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的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民主进程不断推进,“价值观中的主体意识逐渐从抽象的群体意识向现实的个体意识转移”,个体价值观的地位逐步凸显。

(2)价值观的世俗、物质化加强。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理想主义的、重精神轻物质的价值观一直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人们的义务。个人的、世俗的、物质的理想成为一种卑劣、龌龊的理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力推动下,“市场成为人与人相联系的中介和桥梁,经济利益成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内容”[2]。于是,人们畅谈和努力实现着个人的理想、生活的理想,世俗、物质的价值观开始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社会思想。

2.社会的发展呼唤价值观的一元导向

价值观的一元导向,指的是某种价值观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占核心地位并对其他价值观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在社会中存在着具有导向意义的一元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取向,在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作为精神根基的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导向正确,社会前进;导向错误,社会发展滞后。

处在转型期的我国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迫切需要与此相适应的社会整合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更需要价值观的一元导向。毋庸置疑,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多元价值取向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是在这多元的价值取向中,个体价值观的凸显,淡化了个人的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世俗、物质价值观的冲击,促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需要富强、民主,也需要文明、和谐。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和发挥导向作用,就不可能有文明、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并把其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其要义也在于此。

二、党报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

1.党报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使命

在传播大众化的社会,新闻媒体对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显著的乃至决定性的。“新闻本身不局限于对真实的判断,它也包含着价值观,或者说,关于倾向性的说明”[3]。媒体不仅仅是报道变动的事实,还会或明或暗地提倡和反对一些价值观念,并因此反映和形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人民的耳目喉舌,党报是党和政府指导各项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这种特定地位使它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而这种权威性和公信力必然会使党报传达的价值取向在受众的心目中逐步成为价值观的衡量标尺。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我国的党报对社会价值观的一元导向力量是强大的,但这不能说明我们的党报确实很好地发挥了这种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党报开始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党报通过各种方法争夺受众市场的占有率,努力创收。这种对经济效益的强调一方面增强了党报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它也造成了党报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效益的忽视,表现之一就是党报对于具有明确一元价值观导向的党和政府相关政策文件只是再现,而不是表现,缺乏自觉、主动、灵活的导向意识。

2.从新闻报道看我国党报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

党报在实现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要求党报必须自觉地发挥好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作用。而党报主要是通过其新闻报道来体现这种导向作用的。因此,这里主要探讨党报在新闻报道上如何加强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

(1)在新闻报道的内容选题上。

首先,更多地从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中找选题,而不是围绕专家学者和社会精英来确定选题。党报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致力于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更多地报道老百姓享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而不是着力于报道专家学者和社会精英认为重要的议题。少一些对社会名流的刻意炒作,多一些老百姓的生活写照;少一些对庸俗、粗俗、低俗内容的过分渲染,多一些关乎百姓利益话题的深入解析,党报才能真正地加强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才能真正地反映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以正面宣传为主,加强舆论监督。新闻媒介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新闻报道在事实层面上是对社会镜子式的再现。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性,人们只能通过媒介的新闻报道来认识世界。因此,媒介所构筑的“媒介环境”往往成为人们眼中的客观环境。这样,如果新闻报道以负面题材为主,就容易造成人们对社会主流的误解,对具有导向意义的一元价值观的困惑。

在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础上,加强舆论监督。最能反映党报对价值观一元导向作用的方式就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一种对社会的审视,它通过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明确地传达了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从而反映和建构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当然,开展舆论监督,要“尊重事实,针对事件,力求解决,反映结果”[4],不能错位、越位,失度,失当。否则,畅通的舆论监督渠道反而可能导致价值观导向的偏离。

最后,加强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5]评论的主观性本身显示了评论者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当然,多种评论就有多元的价值观。因此,党报在加强评论的同时,也要考虑总体评论的倾向性,使评论所反映的价值观有较为明确的一元导向。

(2)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

首先,在表达方式上,新闻报道要以故事化的形式表达。具有导向意义的核心价值观应该说在我党的方针政策、文件会议中都有全面、详细的体现。加强党报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需要贯彻这些政策和文件精神。但是,这种贯彻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再现。比如当前党报新闻报道的通病——文山会海,毫无故事性可言,甚至可以说是硬邦邦的宣传。因此,党报只有“傍着活事件来讨论”[6]党的政策文件,才能真正地让群众关注和理解这些政策文件,从而加强对价值观的一元导向。

其次,在编排方式上,要突出反映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报纸的编排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大影响。新闻稿件的组织、配置往往体现了报纸的议题设置,反映了报纸希望受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这种关注和讨论一旦获得广泛性便形成了舆论。因此,有意识地把那些传达核心价值观的议题放在显眼的位置,有助于引发读者对议题和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何东平:《试论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冲突与调试》,“法制与经济”,2006年,6∶65。

陈新汉:《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http://www.ckzl.net//,2006.1。

林晖:《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胡钰:《新闻与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胡文龙等:《新闻评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胜源: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6级硕士生〕

【注释】

[1]何东平:《试论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冲突与调试》,《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6期。

[2]陈新汉:《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http://www.ckzl.net//.2006.1.

[3]林晖:《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胡钰:《新闻与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5]胡文龙等:《新闻评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转引自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