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含义和功能

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含义和功能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教育行为的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学校管理者行为评价、教育者行为评价、学生行为评价三个方面。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鉴定功能是评价的基本功能。为了确保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人们必须对办学条件好坏作出价值判断。基础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改进基础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得基础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基础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也是对受评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第三节 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含义和功能

一、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含义

从学校教育角度看,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包括针对学校这一主体进行教育环境评价、教育行为评价和教育产品评价三个方面。环境是指主体周围与主体密切相关的一切要素构成的体系。教育环境是指以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为中心,对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教育环境有不同的划分,它既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还可分为小环境和大环境。基础教育环境评价是指以学生生活、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环境质量为对象,依据教育目标和环境育人的价值取向,采用一切有效而可行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与教育环境建设相关的信息,对教育环境达成目标及其育人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基础教育环境质量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方面为校园物质环境指标,它涉及自然环境、校园建筑、校园设施和教育装备。第二方面为校园文化环境指标,它涉及规章制度、思想观念、学校精神、校园信息和校园活动。第三方面为校园心理环境指标,它涉及组织团体、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和舆论氛围。第四方面为校园社会环境指标,它涉及教育资源、周边环境、学生环境和社区期望。

教育行为是指学校开展的各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具有教育作用的生产劳动。从活动范围看,它包括宏观教育管理活动,诸如教育立法、行政、规划、评价等,以及微观教育活动,如教学、指导和考试等。教育行为具有四个特征:第一,教育行为是一种以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第二,教育行为是一种受理念、原则支配的主体的活动。第三,教育行为是一种运用特定方式、手段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外显性活动。第四,教育行为是一种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互动的双边性活动。教育结果是一系列教育行为的结果。基础教育质量也是教育行为与教育结果的统一。基础教育行为的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学校管理者行为评价、教育者行为评价、学生行为评价三个方面。学校管理者行为评价包括对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进行的评价。教育者行为评价包括对教学行为、德育行为、课外教育行为进行的评价。学生行为评价包括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中的行为进行的评价。

二、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功能

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功能是指特定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结构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具有六个方面功能:

第一,鉴定功能。鉴定是对基础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无和高低进行鉴别和评定,是用评价标准判断被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用标准与对象的表现作比较,采用标准鉴别对象的表现的过程。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鉴定功能是评价的基本功能。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人们只有认识对象,才能现实地改变对象。鉴定首先是进行“鉴别”,即先仔细审查评价对象,然后才能“确定”结论。科学的鉴定是在事实判断之后才作出价值判断。为了确保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人们必须对办学条件好坏作出价值判断。这种评价,一般要作出合格或不合格这两种结论。就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而言,人们也需综合考察办学行为是否规范、课程计划所规定的课程是否完整开设、学校管理是否有序进行,以便判明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第二,导向功能。导向即引导方向。由于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故合理的评价导向就显得特别重要。所谓基础教育的评价导向,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基础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所持的倾向性。在对待基础教育价值问题上,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人们应提倡用国家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为了摆脱“应试教育”倾向的束缚,人们必须以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为评价目的,使得评价标准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如何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呢?关键是通过评价指标设计和应用来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在平时工作中,评什么就抓什么,不评就不抓或少抓,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第三,调控功能。基础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运行过程中,人们有必要根据信息反馈情况不断加以调整,以期实现预定的提高质量的目标。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人们要用科学方法,系统地收集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促进基础教育进入最佳运行状态。

第四,激励功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能激发受评者的积极性,产生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奋起直追的效果。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激励效应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评价本身内含的目标因素。它制约评价对象的动机结构。受评者必然为达标而积极工作。二是通过评价可以提供给评价对象评价的结果,评价起到给予信息反馈的作用。肯定的评价使得受评者受到鼓舞,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即使得出否定性的评价,人们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找出差距,改进工作。三是评价本身会对当事人施加压力。大多数评价是多个对象参加的评价,评价后人们会进行横向比较。在相似情况下,为什么有的人得到好评、有的人却不能得到好评,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思,激发参评者的竞争热情。四是评价事关受评者的利益。利益包括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评价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受评者的声誉和待遇。评价往往在较深层次上影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人们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五,改进功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改进基础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得基础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改进,就是要改变旧有工作状态,使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改进,就意味着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工作就前进了一步。以教学为例,通过教学中的诊断性评价,人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发现教师在教学方法或教学技能方面的缺陷,对症下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第六,教育功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也是对受评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通过参加评价工作过程,参评者会更清晰地认识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树立民主观念和效率观念,养成实事求是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注释】

[1]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don:Longman Group Company,1978:902.

[2]王海林、侯岩、侯龙文、郭金胜:《现代质量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王海林、侯岩、侯龙文、郭金胜:《现代质量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4]尤建新、杜学美、张建同:《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5]克劳斯比:《零缺点的质量管理》,陈怡芬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页。

[6]克劳斯比:《零缺点的质量管理》,陈怡芬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页。

[7]王海林、侯岩、侯龙文、郭金胜:《现代质量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8]S.托马斯·福斯特:《质量管理:集成的方法》,何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9]龚益鸣:《现代质量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10]Anthony C.USCorporate Executive Know ledge of ISO9000 Lacking Quality.Quality Progress,1993:37.

[11]张根保:《现代质量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13]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1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14]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1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15]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李宝恒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16]杨明:《教育发展的本质新探》,《教育评论》1996年第1期,第14页。

[17]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李宝恒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5页。

[18]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李宝恒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19]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李宝恒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

[20]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李宝恒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

[21]张根保:《现代质量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2]S.托马斯·福斯特:《质量管理:集成的方法》,何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23]S.托马斯·福斯特:《质量管理:集成的方法》,何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24]萨利斯:《全面质量管理》,何瑞薇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25]加涅:《教学设计原理》,皮连生、庞卫国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26]萨利斯:《全面质量管理》,何瑞薇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27]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2010)》,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0页。

[28]林文达:《教育经济学》,台湾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