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校本课程注入五大支持力量

为校本课程注入五大支持力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本课程的区域支持环境深刻地影响其发展方向、过程规范、成果品质与实践成效。崇明县致力于校本课程区域支持性环境的构建,为其注入支持力量。对有潜质的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跟踪完善计划。由校本课程专业指导团队对其进行课程编制指导与课程实施的现场观察指导。校本课程区域支持性环境的构建是教育行政与业务部门需要切实关注、探索的课题。

为校本课程注入五大支持力量

(发表于《上海教育》 2013年1B)

校本课程的区域支持环境深刻地影响其发展方向、过程规范、成果品质与实践成效。崇明县致力于校本课程区域支持性环境的构建,为其注入支持力量。

1. 为校本课程注入牵引力。在崇明县“十一五”“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之中,把“生态教育”品牌建设立为发展目标,各校把生态教育课程建设纳入课程与教学计划中,这使我县校本课程实践有了属于崇明的个性追求。教育局先后印发了《崇明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课程教材与区域课程教材管理办法》《崇明县中小学(幼儿园)乡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教育局委派有良好课程素养的教研员任基层学校领导,相关学校已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教育局有计划地扶助了一批校本课程开发项目,资助出版、奖励了一批有质量的区域课程与校本课程。

2. 为校本课程注入驱动力。2005年我县率先把优秀的校本课程归入县级科研成果评比类别;对骨干教师明确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考核要求;教育局与教研室对各校校本课程实践情况进行指导、检查与考核,考核结果与学校年终奖挂钩。实行对校本课程的制度化评审指导,凡是经过两轮以上实施,并通过审核的课程,颁发“崇明县中小学县级共享课程证书”。对有潜质的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跟踪完善计划。由校本课程专业指导团队对其进行课程编制指导与课程实施的现场观察指导。

3. 为校本课程注入生成力。我县构建了“生态崇明”县级课程体系,基本做到了学段全参与、学科全渗透、学校全覆盖、文理大综合。在“生态崇明”县级乡情教育课程牵引下,我县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教育的优秀乡土校本课程,锻炼培养了一支课程素养良好的师资队伍,配套建设了一批生态教育体验基地。优秀生态教育校本课程的涌现,为县级课程的优化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如在“生态崇明”课程顶层设计方案中,高中学段定位为研究型课程。多年来各校自主开展了大量小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2011年,我们编制了具有较高开放性的“生态崇明”县级高中研究型课程。

4. 为校本课程注入滋养力。为让崇明教师知晓并更方便地用好崇明岛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我们分别开发了《生态崇明》《崇明县生态科普报告集》和《自然崇明》三本科普读本,通过人手一册赠阅、生态科普“进百校讲百课”活动等方式,把崇明岛生态教育素材资源比较完整、科学地呈现给教师。在这些科普读本开发中,先后邀请华东师大、崇明县水利局等21位跨行业专家进行了攻关研究。崇明岛是一个宝藏,因为研究崇明岛有116位研究者获得了博士学位,专家们还出版了28本学术专著,论文则更多。《自然崇明》一书是基于大量情报研究而编制的。这三本读本为我县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内容极其丰富、科学性强的素材资源,为其内容的科学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5. 为校本课程注入专业力。我县开发了“乡土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市级教师教育共享课程,四门与校本课程建设相关的县级教师教育课程;先后对140多位骨干教师作了市级专业培训,有200多位教师参与了“研训一体式”的岗位持续培训,500多位教师接受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短期培训。“崇明县生态教育研究所”“崇明县生态科普协会”“上海市中小学乡土课程研究基地”等专业组织,先后聘请了21位专家为兼职研究员,组成指导团队。这些专家分别来自高校、市级研究机构、本县其他专业部门。我们主要以“研究项目”“培训项目”的形式让这些专家深度地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实践中来,他们为我县相关项目的推进与教师成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校本课程区域支持性环境的构建是教育行政与业务部门需要切实关注、探索的课题。这一环境与校本课程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如何有效地去构建?这是两个未来需要持续深化研究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