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试教育的历史根基传承

应试教育的历史根基传承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教育实践完全陷入这种无形的应试教育竞赛中。应试教育“合理性”的历史根基就在于科举制度的终极性设计,这种终极性的设计体现在对教育的工具性定位上。但在中国的“尊师重教”传统中,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因为教育对既定的社会和人有利用的价值,科举制度自身在历史上不是教育制度的一部分,而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体系,它反映了工具论的教育历史观。

(一)应试教育的历史根基传承

在21世纪的今天,从世界文明的视野观照,我们的教育却呈现如下的风景: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以致大学,所有的学生都用统一的教材、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来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堂上,除了刚上小学的学生踊跃发言外,大部分学生都是认真听讲、记笔记、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升入高一级的优质学校,至于考试之外的东西,基本上不学,或至多是每次教育改革浪潮的点缀;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唯分数、成绩是从,学生的情感、意志、理想等必须为更高的分数服务,至于教师这样做是为什么,除了无奈、谋生外,几乎不再思考自己、学生和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整个教育实践完全陷入这种无形的应试教育竞赛中。

看到这幅景象,如果不是置身现代化的校园,穿着时尚的服装,我们仿佛就回到漫长的封建社会,而这种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再现,在某些方面,甚至不及科举制度“公正”、“合理”。例如,科学制度是为皇帝笼络各种管理人才而推行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只要你“四书五经”读得好,不管你的出身、品第,都能在机会、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彰显皇恩浩荡、造福黎民百姓的恩赐。但是,现今仅仅学习好是不够的,还要有各种各样的其它社会资源,才能获得进一步受教育的权利,如金钱、权力等资本,当今重点大学农村及城市下岗职工子女比例逐年降低就是一个明证。

应试教育“合理性”的历史根基就在于科举制度的终极性设计,这种终极性的设计体现在对教育的工具性定位上。无论是传统上,还是现在,我们习惯上自认有“尊师重教”的风尚,即使在国外,华人重视教育也是出了名的。但是,中国重视教育和西方重视教育有着质的差别,在西方,无论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理念,还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以及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自身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价值,即教育是推进人性升华、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有着其他社会机构和组织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价值。但在中国的“尊师重教”传统中,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因为教育对既定的社会和人有利用的价值,科举制度自身在历史上不是教育制度的一部分,而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体系,它反映了工具论的教育历史观。综观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从荐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度的完善,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为政府选拔有用的人才而改进的,人首先是可以利用的“才”,人的生命自身是被利用的对象,而非存在与发展的目的。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个王朝的建立,意味着是秉承苍天的意志,是任何人不能有任何质疑的,不然,就会触犯天意,世人会以天道的名义来绞杀、诛灭,这是一种超越人间凡世的终极性天国。在这个天国内,社会的等级和人群的分类是先验地安排好的,是最完美的、最和谐的天人合一。所以,包括教育活动在内各种社会机构只能听从天意的安排,承担起自己维护和再生产这种终极性社会体系的功能,至于教育自身对人的生成和社会的进步作用则只能存在于按外在的要求来“塑造”的方面,而不能促进人和社会超越既定历史的发展。虽然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经无数次的改朝换代,但教育活动的定位和功能从没发生过什么变化,有的只是更加保守、封闭和顺从。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例,之所以后来再也没有出现那种人尽其才、个性张扬的教育场景,就在于那时的封建社会体系还不完备,人们还在质疑、探索、创新的前行中。科举制度确立后,此后的教育实践就在科举制度的引领下,逐渐丧失教育自身的价值和灵魂,并殃及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性和社会建构。

以科举制度为代表的传统考评体系对人性及人的生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形成特定的国民性人格。每个朝代在建立之后大都重视、推进教育的发展,其内在机理在于教育关乎人性的生成、定型,能有效地为封建统治集团培养终极性完美社会所需要的官吏。这是因为,教育是从儿童开始的,而儿童时期所养成、塑造的认知、情感、道德等素养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古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点明了其中的端倪。统治者正是通晓了这一点,才将教育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为既定的终极王朝服务。那么,以科举为代表的考评体系又将人引领到什么轨道上,造就怎样的人格呢?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特别注重面相,以预测人生和孩子的未来,其寓意在于那些长者或尊贵者心中先验地有一个每个人的完美定型,以证明自己的先知、先觉,从而捍卫了自己在众人面前的长者地位和尊严。这种禀性一直延续到现在,就是我们的家长习惯于自信地为孩子预测未来、勾画蓝图,我们的教师过早地为学生定性、定型。也就是说,鲜活的生命个体在本质上是成人的复制品,其成长的价值在于体现预言者的伟大和塑造者的神明。这种教育体制下所培养的国民只能是接受、服从、复制的品行,一旦他们成人后,再展开新的生命定性、定型轮回。所以,自古以来,在我们的血液里,保守、封闭、自大就成为人性内在的特质,成熟、圆滑、盲目自信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一个小孩子的成人标准就是知书达理、兼济天下,以历史证明的礼仪来规范自我、家人和整个社会。即使有不同的认识,也是以另一种终极性定论来自我修行和统治社会,丝毫不见开放、生成、创造的追求。这就是封建王朝社会对人性的影响和人的定型,人先天所具有的生命本能和创造追求完全被强大的终极教育惯性所俘虏,自觉地加入这种终极者的复制行列中。然而,当芸芸众生为科举而压抑生命、感恩苍天之时,殊不知这正是统治者处心积虑所建构的终极性社会目的所在。

漫长的封建社会虽然几经更替,但其社会性质和结构却坚如磐石,没有丝毫的本质变革,只是在如何更好地维护这种社会制度的措施上不断完善而已,以保障终极性社会的正常运转和既得者的利益维护。科举制度的目的就是为皇帝选拔各级政府机构合适的管理官员,这些官员最终对最高统治者负责,这不仅是基于他们的官职和俸禄由最高统治者逐级提供,更重要的是,在漫漫科举考试路程中,他们已经从骨子里认同皇权的正统性和权威性,自觉地成为维护皇权权威的臣子。因此,在古代的历代王朝中,忠臣一直受到尊奉和表彰,成为读书人的榜样,一旦中举,就勤勉廉正,效忠朝廷。即使历史有更替,那些前朝的反叛者一旦建立新的王朝,依旧维护自己所建皇朝的正统性,容不得任何人的质疑、反抗。可见,在封建社会的观念里,不论时空如何变换,王朝一经建立,其终极性定位就不可动摇。结果,一代代读书人不可能关注民间疾苦,反思社会的进步,他们只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为报效国家、贡献皇朝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国家只是一代代更替,社会却不见质的进步。其中,值得现代人吊诡的是,往往以科举制度为中心的社会、教育体系越封闭、越完善,朝代灭亡的速度越快,不知是世人不知,还是贪婪的统治者为了既得的功利而甘愿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