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的节奏要跟上学生走

教师的节奏要跟上学生走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程序启动目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科学设计教学程序,包括预设性程序和生成性程序。有一位教师在数学课上讲授“试商”,教师问学生:“500除以63,商几?”教师认为,既然是试商,就应该体现出“试”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就说出正确答案。这说明教师仍然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教师设定的程序走。教师应当随时提醒自己在课堂上是否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是否给了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

四、教师的节奏要跟上学生走

我们在课堂会诊中听到教师有这样的反映: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教师心里就塌实;反之,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反而心里没数。这说明,教师是在长期形成的经验和习惯支配下进行教学“改革”的,其教学思想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程序启动目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科学设计教学程序,包括预设性程序和生成性程序。走进课堂便会发现,有的课教学程序设计很多,也很新,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哪怕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最终以“教参”作为标准答案一锤定音。为什么?因为教师在潜意识里依然存在对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和支配欲,希望学生沿着自己预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预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以达到实现预定目标的目的。

有一位教师在数学课上讲授“试商”,教师问学生:“500除以63,商几?”一位学生脱口而出:“商27。”教师顿时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教师认为,既然是试商,就应该体现出“试”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就说出正确答案。

还有一位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几排花,有红花、黄花、蓝花、粉花,然后问学生:“哪种颜色的花最多?”一个学生说:“我知道。”教师立刻示意学生坐下,因为按照教师的计划,学生应该说不知道,然后沿着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教学生统计分类。

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自己的阅读分析,给学生设定一条通向已定答案的小径,然后设法让学生沿着这条小径认同这个答案。似乎只有巧妙地引导学生找到这条小径和答案,教师的教学才是成功的。岂不知,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这说明教师仍然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教师设定的程序走。我们在程序设计方面一再强调:是活方法,不是死框框;既要重视程序的预设性,更要重视程序的生成性。这个观点教师心里似乎都明白,但却在思想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教师应当随时提醒自己在课堂上是否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是否给了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而这样一个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道理,却被教师有意无意地疏忽了。

为此,我们建议: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当被教师的教学计划所控制,被教师的要求所制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对此,我们再次强调:教学程序不应该是一个不变的程式,更不应该成为僵化的模式,而应该是预设中有生成的随机应变的模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浑然一体的过程,应该是充满创造性、神奇而又多变的过程。在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课堂里,当教师把过程还给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程序,已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它需要循着学生认知规律、课堂思维特点,以自己的教学机智随时调整教学环节。三步、五环、七程序已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是不是真正被激活,课堂里有没有充满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息,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