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生的课堂思维特点

中小学生的课堂思维特点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的研究报告[2]指出:通常情况下,学生一堂课的最佳学习状态,高中生在17至25分钟左右,初中生在l0至18分钟左右,小学生更短,这段时间大都出现在上课的5至7分钟以后,最佳思维状态的这段时间后,将会出现思维的“疲劳”现象。在思维“疲劳”阶段,通过新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改变学习状态,让学生的大脑再次兴奋起来,保持思维的最佳状态。

二、中小学生的课堂思维特点

我们的研究报告[2]指出:通常情况下,学生一堂课的最佳学习状态(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求知欲强),高中生在17至25分钟左右,初中生在l0至18分钟左右,小学生更短,这段时间大都出现在上课的5至7分钟以后,最佳思维状态的这段时间后,将会出现思维的“疲劳”现象。

img30

图(一)

中小学生在一堂课内的思维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总体上大致可用图(一)曲线表示,图中AB是思维的延时阶段。BC、BD、BE为思维的最佳阶段;高中学生持续的时间长,初中学生持续的时间较短,小学生持续的时间更短。CF、DG、EG为思维“疲劳”阶段。

教学程序的设计,根据学生课堂思维特点,在思维的延时阶段,教师可通过导课艺术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大脑思维尽快地进入最佳状态,缩短思维的延时阶段。最佳思维阶段是学习的良机,对于建立新概念,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即将“钢”用在刀刃上。在思维“疲劳”阶段,通过新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改变学习状态,让学生的大脑再次兴奋起来,保持思维的最佳状态。这样,学生的课堂思维曲线大致如图(二)所示。由此可见,这样做能有效地提高一堂课的教学效率。

img31

图(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