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整合,让德育基地教师实训更有效

整合,让德育基地教师实训更有效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自2008年5月成立至今,实训理念、实训模式已日趋完善。目前,基于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高耗能低效率”现象,基地提出了“整合”的实训策略。为改变这一现状,打造低耗高效、颇具特色的学科德育实训模式,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提出了“整合”的实训策略,即通过基地平台将不同的实训需求和实训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经过近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整合,让德育基地教师实训更有效

——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为例

周 靖 钱洪海

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自2008年5月成立至今,实训理念、实训模式已日趋完善。目前,基于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高耗能低效率”现象,基地提出了“整合”的实训策略。本文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为例,对基地运用“整合”策略打造学科德育实训模式予以介绍,并从问题提出、实施路径与举措、工作成效与经验三个角度加以阐释。

一、问题提出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培训越来越关注。教育部、财政部在2010年启动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充分彰显了国家和政府对教师培训的高度重视。然而,综观当今的教师培训现状,由于培训组织上的强制性、培训需求上的盲目性、培训方法上的单一性、培训对象上的无视主体性,从而导致培训效果的低效。为改变这一现状,打造低耗高效、颇具特色的学科德育实训模式,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提出了“整合”的实训策略,即通过基地平台将不同的实训需求和实训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经过近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二、实施路径与举措

(一) 实训需求的整合

管理学对于人员培训提出了需求导向原则,即从内容到方法,首先需要考虑培训对象的个人需求。只有充分尊重、重视培训对象的个人需求,彰显培训对象的主体性,方能充分调动培训对象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培训收到事半功倍、低耗高效的效果。鉴于此,基地充分尊重学员的个人需求,在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学人员培训的分级分类原则,进行了不同学员实训目标的横向整合与同一学员实训目标的纵向整合,从而初步建构起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德育实训管理体系,使基地实训的实用性、长效性得到明显提升。

1.不同学员实训目标的横向整合

鉴于学员教龄与资历的差异,基地特地为学员量身定制了因人而异的实训目标,即:5—9年教龄的教师,侧重于学科德育资源的开发,学科德育案例的撰写;10—19年教龄的教师,侧重于学科德育能力的提升和学科德育风格的养成;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侧重于学科德育思想的建构,完成从经验型学科德育教师向专家型学科德育教师的过渡。在关注不同学员实训目标的基础上,基地致力于使全体学员都能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努力使其成为师德高尚有爱心、素养良好善学习、教艺精湛能合作的优秀学科德育教师。在此实训目标的引领下,基地举办的历次实训活动也尽量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以使不同教龄阶段的学员都能学有所获。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就是较好地演绎了在“触摸辛亥革命的历史痕迹”中,实现打造学科德育实训模式,提升学科德育实训效能的完美结合。

此次活动中,基地学员代表姚虹、金建忠与来自其他实训基地的学员代表袁思史、王奇依次上台,通过展现辛亥革命的大量“历史细节”,让与会者在“看见”历史、“触摸”历史中走近百年辛亥。姚虹学员在“壬戌学制,开创教育新格局”的报告中,用一幅幅老照片,诸如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教育家胡适、陶行知,书画家启功,原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深受新学制影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乃至天津南开中学、徐汇商科学校,以及新学制下的各类新教科书等,连缀成长篇历史画卷,直观地展现了辛亥革命开创的教育新格局及其深远影响。金建忠学员在“辛亥革命后的浦东早期发展规划”的报告中,通过百年前的《建国方略》、“建国方略图”、“改良上海计划第四图”、《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大上海计划图”、“上海市分区及交通计划图”等翔实丰富的史料,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要把上海建设成东方大港的宏伟设想。袁思史学员则以“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为例,介绍了“以史学思想方法为精髓的历史教学”。她精选与上海相关的辛亥革命史料,使文献、实物、口述资料交互运用,图文并茂,尤其是学生自编自演的历史小品——“黄炎培的新场风波与南汇光复”,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激发了学生的史学兴趣,开拓了历史认识的新视角与新方法。王奇学员在“回首百年辛亥风云,创新历史教育载体”的报告中,出示了大量有关辛亥革命的珍贵影像资料,其中有很多是辛亥后裔口述历史的影像资料,不乏孤品,在研究辛亥革命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史料价值。这些影像资料比文献、图片资料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使百年辛亥瞬时近得触手可及。

教什么?怎么教?对历史教材是进行简单粗糙的脸谱化、概念化处理,还是以细腻丰富的情节动人?是教给学生爱听的历史,还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中,四位基地学员的报告正是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运用了大量上海本地的文献、图片、影像等具有地域亲近感的直观史料,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大量 “历史细节”,使历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正如复旦大学历史系姚大力教授所点评的:“显而易见,老师们的意图是让学生‘看见历史’,使历史在教学中变得更真切、更直观,让学生能对历史产生‘像肌肤般触碰的感觉’。而且这些方法非常有效。”教书育人,贵在方法。这些“非常有效”的“方法”,无论是“讲课细节化”还是“学史方法化”,都使不同教龄阶段的学员深深受益,此次活动的实训效果之高自在情理之中。

2.同一学员实训目标的纵向整合

同一学员实训目标的纵向整合,是指应然目标(教师从事教育的信念)和实然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其在有效利用各种培训机缘等外部条件的同时,还要激发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自主发展意识等内在动因。而教育信念就是这种内在动因,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教师专业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如何坚定教育信念?坚定怎样的教育信念?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使与会者醍醐灌顶,加深了对教师职业神圣内涵的理解。

实训活动的第一个议程,是由新场中学两名加试历史的高三学生深情朗诵一封被长久传诵的百年情书《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何等的缠绵与壮烈,让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既羡慕林觉民夫妇爱得如此深切,更折服于林觉民夫妇为“大爱”而舍“小爱”的革命信念。活动现场一位专家坦言,林觉民以及与林觉民一同为革命赴难的辛亥烈士,在当时都属“成功人士”,已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名望,完全没有必要抛头颅洒热血。而让他们如此大义凛然,毅然决然抛弃世间一切的,正是涌动于其体内奔腾不息的革命信念。正是这种信念让他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最后献出了年轻鲜活的生命!而这种信念,恰恰是我们迫切需要学习、感悟并传承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无疑给学员们上了一堂震撼灵魂的课,它提请学员,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信条;利用课堂阵地,弘扬民族精神,进行育人实践更应该成为教师的价值追求。

(二) 实训资源的整合

实训资源包括实训课程、实训方式、实训者、实训机构等,它是开展基地实训工作的重要保障和依托。为此,基地十分注重实训资源的整合,多机构联动以促成实训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1.实训课程的整合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最鲜明的特色是实现了大中学校两大学段实训课程的“合纵连横”,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所谓“合纵”,即实现中学和大学实训课程的有机衔接。大学著名教授为中学师生带来学术的高度,让中学师生“深入”辛亥革命的内里。如复旦大学历史系戴鞍钢教授的报告“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并未停留于史实的传授,而是在界定辛亥革命、社会习俗的定义,列举社会习俗的诸多改变后,将重点放在了深度剖析社会习俗改变的内在动因上。他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要移风易俗,是革命派希望以此破除专制制度对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制约,以此来维护新生的共和国。与此同时,中学历史教师如四位基地学员的解析和报告又让这段历史极尽“透明”,辛亥革命近得触手可及。所谓“连横”,即实现了课内、课外实训课程的横向贯通。新场中学历史教研组和华东师大历史系研究生共同策划的“辛亥革命图片展”、“辛亥革命名言书法展”、“辛亥烈士遗嘱配乐朗诵”、“弘扬辛亥精神演讲比赛”等课外实践活动,大大延伸了辛亥革命的教学内涵,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情感体验,有效达成了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正是在大中学校的优势互补、课内课外的纵横对接下,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为主题的基地实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基地学员的学识、素养得到成长与内化。通过此次活动,学员达成了以下共识:(1) 在教学中要重视历史对现实的意义,在教学与研究中弘扬精神不可或缺;(2) 要让学生能对历史产生“像肌肤般触碰的感觉”,要“看见”历史;(3) 要用思想和学术的高度达成历史的深度。

2.实训方式的整合

实训方式的单一往往会成为影响实训质量的一大桎梏。为此,基地积极整合实训方式,通过专题报告、研训结合、实践反思的整合,增强实训活力,提高实训成效。

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中,四位基地学员和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其中基地学员的报告是基地研训结合的成果,与学生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朗诵融为一体,既是凸显学科德育的有效方式,也是避免实训模式整齐划一的有效举措。

不仅如此,为使教师实训更加有效,基地特别重视学员通过实践反思内化实训成果。基地以“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网”(现改为德育实训基地博客)为平台,把对学员的即时实训与延时实训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实训的成效。具体措施是:要求学员现场有记录、实训有小结、网上有讨论、教学有实践。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后,基地要求学员对戴鞍钢教授的报告内容仔细消化,再将实训体会上传至“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网”,并借助网络平台广泛交流、研讨,最后把所思所想所悟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在浦东新区第五届教学展示周上,基地学员程晔馨、周霁上的研讨课“民国初年的社会和政局”,正是借助戴鞍钢教授的报告内容,进一步厘清了教材各目之间德育资源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学科德育有了一条更加明晰的线索。如此延时实训使学、思、研、行联成一体,既完成了对实训内容的沉淀、过滤、吸收、内化,又最终使实训内容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自身话语。

3.内部实训者与外部实训者的整合

按实训惯例,实训者一般都从外部聘请,如大专院校或培训机构的教授、专家、学者等。但为了拓宽实训的师资来源,打造宽领域、多渠道的实训师资队伍,基地另辟蹊径,在从外部聘请实训者的同时,还从基地内部遴选部分优秀学员辅助实训。这些优秀的基地学员,其角色往往是多重的,既是被实训者,也是实训者,既是新知识、新思想的建构者和创造者,也是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中,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徐汇中学的姚虹学员和新场中学的金建忠学员,身兼多重身份——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实训者;既为众多学员作了“壬戌学制,开创教育新格局”和“辛亥革命后浦东的早期开发”的报告,同时也是被实训者,聆听其他学员和专家所做的精彩报告。又如,基地导师——复旦大学历史系姚大力教授,既是被实训者——聆听几位基地学员的专题报告,然后又变身为实训者——对四位基地学员的报告做了精彩的点评。可见,正是在基地内部实训者与外部实训者的有机整合下,基地学员及导师的角色快速转换,实践与理论交融,在收获实训成果的同时,也惠及他人。

4.不同实训机构的整合

为进一步开发基地的实训资源,基地主持人从实训的效度出发,将不同基地、不同学段、不同区域、不同机构等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了实训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如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由上海市新场中学主办,浦东新区周靖汪德武历史教师培训基地、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上海市初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上海市历史学科德育资源开发研究实训基地、上海市历史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徐汇区孔繁刚历史教学指导团、黄浦区钱君端历史教学研究工作室联合承办,浦东新区历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全体参与,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复旦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学问题》杂志、《文汇报》、上海教育电视台等专家、学者、媒体人应邀出席,可谓群贤毕至、流光溢彩。此次活动既壮大了基地实训师资的阵容,也实现了基地实训资源的最优化,因为它惠及整个浦东乃至全上海的中学历史教育界。

三、工作成效与经验

(一) 工作成效

1.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显著提高

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中,姚虹和金建忠学员所作的报告,都不拘泥于现成的史学结论和教材知识,而是通过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呈现出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这种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精神,是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中非常需要的。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后人对历史的认识却是不断深化的,而中学历史教师对史实认识的提升则是在不断地自主学习中积淀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使基地学员深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用于实践已逐渐成为基地学员的自觉行动。正如历城中学的谢学德学员在活动感想《百年锐于千载 革命破旧立新》中所写的,“年初在东昌中学聆听了著名学者茅海建教授为我们作的报告‘辛亥革命百年反思’,给我们呈现出一种与我们长期以来所熟识的辛亥革命完全不一样的观点解读,令人耳目一新。随后,我认真阅读了张鸣先生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同样,作者没有拘泥于过去史观的定见,而是力图在更为开阔的历史视野中重新审视那段历史,通过对诸多前后较为连贯的史实的梳理,勾勒出一幅不同的辛亥革命画卷……不断的阅读,耳濡目染,使我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2.学员的学科德育视野不断拓宽

过去,中学教师的视野基本局限于课本,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学校,学习方式基本局限于被动接受。然而,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既有大学教授的专题报告,也有中学教师的研究成果,还有一线教师的教法心得,可谓研究领域广泛。同时,本次活动,既有主题演讲,也有专家点评,还有学员心得,可谓多维交叉。在理念与行动、被动接受与主动输出的多维互动中,基地学员的学科德育视野不断拓宽,对“辛亥革命”这一主题的理解也更加多元。川沙中学的顾燕杰学员在活动感想《百年激荡,回望辛亥》中写道:“历史是多层面的,它既有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改朝换代,也有恋恋不舍真情流露的儿女情长;既有伟人齐聚左右发展的群星璀璨,也有无名人士埋骨荒野的黯然惆怅。有人说: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在不断地深挖中探寻,总有那么多人和事触动心弦。”顾燕杰学员的话,不正体现出基地学员对辛亥革命认识视野的宽广和深入吗?更可贵的是,由辛亥革命深入进去,学员们对历史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

3.学员的学科德育信念得到提升

辛亥革命之所以令人怀念,除了它特有的历史功绩外,更有百年前无数热血志士的救国精神激励感染着后来者。在这里,不仅有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信仰,还有陆皓东为共和革命而捐躯的无悔付出,更有林觉民这样有着普通人一样儿女情长却终为信仰与家人诀别的爱与痛。我们总是在教学中教诲学生要具有爱国主义信念,要传承民族精神,但空洞的说教终不敌以真实而富有情感的历史人物去感化学生,而教师的信念、价值取向,正是决定其能否正确、有效地诠释历史人物的前提所在。正如川沙中学的程晔馨学员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动有感》中所写的:“革命究竟是为了什么?秋瑾的一段就义词令我震撼,‘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而《禀父书》和《与妻书》成了剧中不可多得的遗留书面文字对信念的诠释。虽然我们已看不清上面写的那些久远的文字,但决绝中夹杂不舍,温情中贯穿信念。”通过这段文字,可以感受到学员们已被历史感动,学科德育信念得到提升。

4.学员的学科德育能力持续增强

学员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学科德育视野的拓宽和学科德育信念的提升,最终都将转化为教学行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实训活动之后,基地学员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落实学科德育,使学科德育能力得以持续增强。华东师大二附中的王骁学员将所学所思所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他在“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主要关注以下几点:“其一,以图证史,即以晚清时期的一些漫画体现民族的危机感;其二,用具体数据说话,诸如晚清到底要收多少种捐税,从1905年到1910年有多少次民变;其三,用第一手资料说话,譬如《民报》发刊词、《新民丛报》、《湖北军政府告示》、《大总统誓词》、《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廷退位书》等等;其四,用历史细节还原历史,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辛亥革命;其五,引导学生以当时的视角剖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并以现在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反思这场百年前的革命。”王骁学员的教学设计表明,其学科德育能力在实训活动之后表现出持续增强的态势。

(二) 实训经验

1.整合主题的选择应与学术热点相结合

整合主题的选择应与学术热点相一致,这样才能集多方力量和智慧,吹响多方研究成果的集结号。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是2011年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基地以此为实训主题,不但能获取大量的实训素材,而且能得到学界和媒体的鼎力支持。

2.整合路径的探索应与学员的现实需求相一致

整合路径的探索应与学员的现实需求相一致。中学历史教师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工作繁忙,学习的时间相对有限,学习的途径也大多以网络为主。而主题实训集大学与中学的研究成果、史学研究与史法研究、宣讲与点评于一体,给学员们打造了一个低耗高效的实训环境。

3.整合效应的发挥应与学员的专业发展相匹配

主题实训活动是短暂的,但效应的发挥是长效的,这种效应的发挥应与学员的专业发展相匹配。因此,在活动结束后,促使学员总结实训体会、反思过往认识、优化未来实践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效应的发挥,不仅体现在外显的改进教学行为方面,更体现在内隐的学科德育观念更新方面。

总之,基地运用“整合”这一实训策略,初步实现了学员不同实训需求以及基地实训资源配置的整合优化,使基地实训的实用性、长效性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在基地实训中也有诸多的困扰与疑惑产生,诸如更大层面上的实训整合如何开展?横向上如何把基地学员个人的自主实训、学校的校本实训和基地实训有机整合?纵向上如何把基地青年学员的实训、骨干学员的实训和学科带头人学员的实训有机整合?如何将基地学员的专业实训与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有机整合?这些困惑将促使基地主持人与学员在收获成功与喜悦的同时,为走出一条更加宽阔、更加行之有效、更加具有特色和品位的基地实训创新之路,不断鞭策,上下求索!

(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推荐)

(作者单位:周靖,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钱洪海,上海市大团高级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