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对乡村民众的政治宣传

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对乡村民众的政治宣传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外地学校内迁到浙西南山区。可以说抗日战争期间,湘师的办学活动基本上是在浙西南山区。除了湘师之外,在丽水县碧湖镇办学的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的乡村政治宣传工作也非常出色。除了湘师和联师之外,抗战期间其他外来和当地学校都会利用学校组织或者参与的各种活动对民众展开政治宣传教育。这3位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深入乡村办理民众夜校。

5.2.2 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对乡村民众的政治宣传

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外地学校内迁到浙西南山区。由于浙西南各县的县城都相当狭隘,办学场所大多已被当地学校或政府机关利用,所以这些外来学校大多散布在穷乡僻壤。外来学校的师生除了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之外,还在民众扫盲、文娱演出、体育锻炼等活动中围绕时代主题,对民众展开了广泛的国家民族观念认同、团结抗战、救亡御侮等的政治宣传教育。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当推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下文简称“湘师”)。

湘师1928年创建于萧山县湘湖,是在陶行知指导下创办的全国第二所乡村师范,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实践基地,被誉为“浙江的晓庄”。1937年抗战爆发后湘师先迁至义乌,同年11月迁到浙西南山区的松阳县古市镇郊办学;1942年至1943年曾短期迁到庆元县新窑村和景宁县道化村,后又迁回古市镇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萧山县。可以说抗日战争期间,湘师的办学活动基本上是在浙西南山区。在当地,湘师实施正规的师范教育和小学教育,坚持“做学教工学制”的办学思想,紧密联系社会,推行生产、识字、健康、文娱四大教育,通过举办民众夜校、组织文娱宣传、展开体育活动等方式展开政治宣传活动。学校师生办理的民众夜校规模很大:1938年在周边12个乡镇创办了27所初级民校,招生3010人;1939年创办了1所高级民校,招生75人;1942年招收9个成人班、194人;1945年招收了8个妇女班、167人;合计共对3446名民众展开了教育。在初级民校共计715分钟的教学时间中,315分钟为国语和算术,其他400分钟为各种有关抗战的政治动员[22]158-159。夜校由地方理事会负责筹集经费,学校实习生负责教学,学校教师负责巡回辅导,分工明确,运行有效。1939年“七·七”抗战纪念日时,学校举行了“七·七”抗战纪念碑建碑典礼,各夜校的理事和男女成人学生由湘师实习生率领,从四面八方前来参加,达3000余人。“金海观校长讲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全面抗战的伟大意义,大会在响彻云霄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结束”[3]216-218。这种学校组织、夜校的学员普遍参与的大规模政治集会,在传播国家民族观念、启发民众政治觉悟上,是很有效的。

在文娱宣传方面,湘师师生组织了“醒民抗战剧团”、“喈喈歌咏团”和“战时绘画团”,演出进步剧目和抗战歌曲,举办抗战宣传画展,对当地民众展开积极的政治动员。这里我们可从“喈喈歌咏团”的具体活动来体会当时湘师在实施民众抗战政治动员工作上的成效。作为一所乡村师范学校的文娱团队,“喈喈歌咏团”以深入乡村为特色,1938年一年中在校外举办的音乐会共达30余次,甚至在距离学校30公里外的小山村也唱起了抗战歌声。1940年,他们又尝试排演鲁迅艺术学院创作的《军民进行曲》和《农村曲》等歌剧。1942年歌咏团到金华、兰溪等地旅行演出,大获成功,并引发了各学校排演歌剧的热潮。从1938年到1943年,“喈喈歌咏团”共进行了约71场外埠音乐会和歌剧演出,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浙西南山区的县城和乡村中展开的(详见表5.1)。

表5.1 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喈喈歌咏团”1938—1943年间演出情况

img34

资料来源:[11]550-558。

歌咏团演出过的四部合唱约有43首,其中绝大多数歌曲都是以树立国家民族观念、激发爱国热情、鼓舞民众斗志和投身抗日救亡为主题的[3]。除了歌咏团专门从事的文娱宣传活动,湘师的日常活动也充满了政治动员色彩。比如每天早操前,全校师生要集合在操场上齐唱抗战歌曲20分钟,“800多青年学生高昂嘹亮的歌声在五里圈围内的村庄上空回荡着,声势十分雄壮。有时还另外组织晨呼队到各村去晨呼,唤起群众早起生产、工作、读书”,以此来振奋民众精神、提升政治责任感[3]221。这些政治宣传活动日积月累之下,对周边的乡村民众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湘师之外,在丽水县碧湖镇办学的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下文简称“联师”)的乡村政治宣传工作也非常出色。联师是由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为主体而从省立临时联合中学师范部独立出来的,从1938年7月迁入碧湖到1945年迁回杭州,7年间除了1942年与1944年夏曾两度迁往景宁县桃源之外,都在碧湖办学。联师中有普师班、简师班、民师班、艺师班,师生多才多艺。学校的“推广教育处”负责民众教育,分别在大济、保定、概头、九龙等周边村庄设有4处民教馆,配备4名专职人员,展开4方面工作:一是办民校,组织各地青壮年入学,接受抗日宣传,学习文化知识;二是组织训练群众,将少年儿童、青年妇女、青壮年男子组织起来,发红缨枪,搞军训拉练,战地救护训练;三是进行路亭教育,在道路两旁和凉亭内外的墙壁上书写大型抗日标语,画日寇暴行和抗战必胜的壁画,刊出墙报等;四是文娱演出,每逢夜晚、市日,师生走上碧湖街头教唱群众抗日救亡歌曲,演出组经常在碧湖行基等地公演抗日剧目,筹集抗日经费。在抗战的背景下,这种大规模的政治宣传教育是很有效果的。比如,1942年日军入侵时,碧湖当地的群众性“破路”运动十分活跃,一些地段日寇车辆无法通行,导致部队行军艰难[23]86-88

除了湘师和联师之外,抗战期间其他外来和当地学校都会利用学校组织或者参与的各种活动对民众展开政治宣传教育。艺术宣传方面,浙大龙泉分校有“芳野剧艺社”,碧湖的省立临时联合中学有“联中剧团”,丽水的处州中学有“抗日救亡剧团”,遂昌有“简师剧团”和“妙小剧团”,景宁的简易师范讲习所有“抗日救国戏剧歌咏队”,沙湾小学有“解放剧团”等,至于临时性的宣传演出则更是遍及各地,其中尤以小学生和士兵参加的演出最为热烈。各县的民众教育馆、政工队、民众剧场也大量排演各种抗战救亡的剧目,这些机构虽不是学校举办的,但学校师生往往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比如松阳县民众教育馆于1942年组建的“松鹰话剧团”,参与者有中小学教师、县属各机关职员、省府及各厅处职员等,并以湘师毕业的松阳籍中小学教师为主体。浙西南各县的简易师范学校也自觉主动地承担了开启民智、灌输国家民族观念的任务。像遂昌简易师范学校,自1939年迎来湘师派遣来的傅邦达等3名教师后,办学理念得到了提升。这3位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深入乡村办理民众夜校。学生们整个学年都在办理民校的过程中一边学习师范业务,一边深入群众从事抗日宣传。景宁简易师范讲习所在短短两年(1938—1940)办学时间里,学生轮流去城郊的玄坛殿、张村等地开办民众夜校。夜校办学正规,除了教民众识字外,还教唱抗战歌曲,讲解抗战形势[11]274-275,278,467。另外,抗战期间教育界举办的运动会等活动也带有鲜明的政治教育色彩。比如1938年6月,云和县抗委会和县政府组织全县小学运动会。这一规模空前的运动会吸引了周边城乡成千上万的观众。在3天的赛程中,除了安排通常的体育运动各项比赛外,一个新内容是“抗敌宣传”活动。该活动由当地的赤石中心小学演出,通过“敌机轰炸”、“房屋烧毁”、“军民救火”、“抢救伤员”、“收容难民”等一连串的节目,激发民众的抗日精神。县政工队也利用这个机会,联合箬溪中心小学,晚间在民众教育馆演出以抗日为中心的节目,也取得了宣传效果,为后续的征兵工作打下了思想基础[16]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