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灵气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灵气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课的灵气与活力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语文教师对名家的迷信,对教材的迷信,对程式化教学模式的迷信,是造成语文课死气沉沉的重要原因。不少语文教师的确非常迷信名家。这种“迷信”导致教师自动关闭了自己独立思考的大脑,一切依照名家的“说法”“做法”。迷信名家的结果是没有自己的东西,而没有了自己的东西,也就失去了语文课的个性;离开了个性,语文课自然谈不上什么“灵气”与“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灵气

凌海市第三高级中学 李学良

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它的“灵”与“活”,即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是有思想感情的,因而它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活动的、流动的,而不应该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

语文课的灵气与活力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我们所说的语文教学中的所谓“灵气”,指的就是“心灵之气”,即师生内心深处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流淌与飞扬;所谓“活力”,指的是“活泼之力”,即语文课堂上呈现出的富于变化的蓬勃生机。语文教学当然包含知识因素,但主要不是知识教学,而更多的是通过语言文字(首先是文学但又不仅仅是文学)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我们怎能设想,这样的课堂不是翻卷着浪花的海面而是一潭没有丝毫涟漪的死水呢?

因此,要让语文课充满灵气与活力,我们首先要反思一下:语文课本来应有的灵气与活力是怎么失去的?

如果我们承认语文教学的主导应该是教师,那么,目前语文课缺乏灵气与活力的原因,也就只能从教师身上找。我认为,语文教师对名家的迷信,对教材的迷信,对程式化教学模式的迷信,是造成语文课死气沉沉的重要原因。

不少语文教师的确非常迷信名家。这里的“名家”,既指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著名的作者(作家或专家),也指语文教育界的教改名家。这种“迷信”导致教师自动关闭了自己独立思考的大脑,一切依照名家的“说法”“做法”。迷信名家的结果是没有自己的东西,而没有了自己的东西,也就失去了语文课的个性;离开了个性,语文课自然谈不上什么“灵气”与“活力”。

许多教师习惯于把课文当做圣经而不是“例子”,不敢越教材的雷池一步,甚至如果有一道练习题没有讲到,心里都不踏实。对于教材的分析理解已经到了牵强附会甚至强词夺理的地步了。比如《回延安》这篇课文,其实相当多的老师、学生都是不喜欢的,我也认为这首诗绝不是作者的代表作,更非新诗的典范之作。但因为它是教材啊,所以,许多教师还得装出很有感情的样子给学生分析来分析去的。既然“课文不过是例子”,为什么不可以不用这个例子而另外换一个例子呢?与迷信课文相联系的是迷信教参。教参说某篇课文分为三部分,有的教师绝不会给学生说可以分四段。既没有教师自己的见解也不容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理解的语文课,我们怎么能希望它有什么“灵气”与“活力”呢?

从操作层面上讲,语文教学的模式是必不可少的,但对程式化教学模式的迷信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盲目地、机械地套用名家的各种教学模式,什么“六步自学法”呀,什么“尝试教学法”呀,什么“质疑式教学法”呀,等等。不能简单地说这些课堂教学模式不好,但它们的实施都是同特定教师的个性和特定学生的具体情况相联系的,即使是该模式的创立者也不可能采用同一模式去教所有课文。但我们一些老师却将其程式化、固定化,结果把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了刻板、僵化的程式。如此教学,“灵气”与“活力”从何而来?

因此,要让语文课充满灵气与活力,就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学生、作品和作家的关系”“教师、教案和教材的关系”“生活、读书和上课的关系”。

一、学生、作品和作家的关系

有句古诗词说得很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尤其是在文字的领域里面,用来形容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和品位最为贴切了。就好比那句经常听到的言论“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只有我们辩证地去看待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去欣赏,去品读、品评作品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有所收获,有所得益!这样,才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我主观地将作品中的一些人和事情盲目地与作者本人相联系。从而可以更加理性化地借鉴、学习一些文学作品实质的东西,对于自我文学素养的提升也是相当有帮助的,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二、教师、教案和教材的关系

教师在备课时,如何钻研教材,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准确地设立重点与难点,写出合理的教学预案,并在教学中灵活机智地调整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这些都是教师们普遍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想特别强调的是,要认识到教材就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问题、一个情境、一条思路,你遇到这个情境、问题和思路,要充分利用它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想办法达到你制订的教学目标。而具体说来,要先“入教材”,看到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出教材”,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

三、生活、读书和上课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是作者的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

但是我们要辩证区分的是,作者所书写下来的文字涉及的人和事情并不一定就是作者本人自己的切身经历!不少作者的作品颇受欢迎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创作的作品中文字相当有灵性,无论情感表达还是说理辩论都表述得非常精彩深刻。在他们的文字之间将自我的理想空间、心中的“伊甸园”和人生态度睿智地融入其中。这样,使得一些文字深入人心,譬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等。这样教师就应该多读书,再通过课堂把它们传递给学生。

还有一个关键是教师应该破除迷信,让自己成为自己教学的主人,不要成为拜倒在名家脚下的奴隶,不要成为演绎教材、教参的道具,不要成为翻刻某种僵化教学模式的工匠。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课的灵气与活力不过是语文教师本身的灵气与活力使然;如果教师真正具有思想的灵气与感情的活力,其语文课必然充满灵气与活力。

当然,关于语文课灵气与活力这个话题,还涉及其他方面,比如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语文教师的教学机智,等等。以上观点仅为个人浅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