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县域教育均衡评价的过程

县域教育均衡评价的过程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级教育机构接到评价通知后,准备进行评价,包括对县域内各学校的评价和县域教育机构自身评价两部分内容。县域教育机构在此期间对本身的教育管理情况进行自评。市级教育机构依据此报告对县域教育进行检查和综合评价,充分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政策,促进县域教育的发展。如县域教育特色是职业教育,外部评价以这种特色为重点,对该县域教育效益进行关注。

四、县域教育均衡评价的过程

评价过程包括评价周期、评价程序(包括评价结果及使用)和评价方法。

(一)评价周期

教育评价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四个类型:有日常评价为主的常规性评价,有单项重点考察的专项评价,有全面了解的综合性评价,还有突发重大问题时使用的应急评价。根据评价类型的不同,合理安排评价周期,科学进行评价。

1.常规性评价

评价周期以一年为宜。如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年度实施情况、学校的年度总结、学生发展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年教育效益等。

2.综合性评价

评价周期可以与行政任职期或学校发展规划规定时间一致,这样可以使评价与管理相统一,减少工作的环节,评价周期以4~5年为宜。综合性评价要求较高,评价内容全面、深入,评价方法较复杂,数据分析、处理难度大,耗时长,如果评价周期过短,学校易陷入整年评价的疲惫应战状态,不利于改进工作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评价用于政府检查教育质量、调整大的政策和教育方向,评价的具体实施可以分阶段进行。

3.专项评价

评价周期以2~3年为宜。专项评价关注某一特定的评价项目,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配置变动情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发展比例变化情况、民办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等。专项评价涉及面不广,但很深入,对信息资料要求精细,评价难度高,需专业人员进行评价。此类评价一般较复杂,发挥作用慢,评价实施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出变化和效果,要求评价时间间隔较长。

4.应急评价

在突发重大问题时所进行的评价。评价周期不固定或无周期。如在食物中毒时,进行县域学校饮食卫生评价;学生打架斗殴时,进行县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评价;“非典”时进行防疫工作评价;等等。在重大情况发生时,先进行总体评价,提出意见,短期内定期进行检查,使事态得到控制,在问题解决后,长期进行抽查。

(二)评价程序

1.准备阶段

首先县级政府机构成立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评价主体制订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人员及具体职责、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处理办法。然后以文件的形式正式通知被评县域教育机构,并给予一段时间,使组织者和评价人员有时间做评价准备工作,被评单位也可以做好自评和接受评价的各种准备。由评价领导小组组织中介机构或教育督导机构专业人员,对评价人员进行基础评价理论培训,熟悉本次评价的目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掌握评价方法与技巧,保证评价人员能顺利、科学地进行评价。做好收集信息的各种记录表和问卷的准备,按规定要求对选定的县域进行试评,以此来检验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正式评价积累经验。

2.评价实施和结果处理

县级教育机构接到评价通知后,准备进行评价,包括对县域内各学校的评价和县域教育机构自身评价两部分内容。然后正式通知被评学校,并给予学校一段时间进行自评。县域教育机构在此期间对本身的教育管理情况进行自评。

学校进行自评后,把自评报告与学校的相关数据资料交给评价机构,评价人员正式到学校进行评价,依据学校自评报告进行检查和指导。首先,收集全面、真实、价值高、系统性的信息,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师、学生访谈,交流和核对学校的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其次,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进一步进行审核、统计和比较分析,建立县域教育评价数据库,便于以后查阅和比较。根据数据库的记录,把本次评价信息和上次评价信息进行对比,研究学校教育的增值与改进幅度以及未完成的目标和存在的问题;对多年积累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进而预测教育的发展方向,形成总结性、阶段性信息。然后撰写评价报告,由评价人员与学校代表交流后拟定。其内容包括学校评价具体活动和评价结果判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说明县域学校状况。报告重点体现与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关系密切的信息,对评价结果的表达除了简单易懂外,还要提高报告的可读性。

评价结果向社会和家长公布,征求社会、家长、学生的意见,吸纳有价值的合理建议,提高评价的开放性、民主性和透明性。然后评价人员与学校沟通,共同制订改进计划,同时向县域教育机构提交评价报告。县域教育机构把自身的评价结果与学校评价报告进行整合,上交县政府机构和市级教育机构,也把学校所需的资源和面临的难处传达给县域政府机构。市级教育机构依据此报告对县域教育进行检查和综合评价,充分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政策,促进县域教育的发展。一段时间后,评价机构对县域教育改进工作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学校的改进计划落实与进展情况,看能否真正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这些反馈也将作为改革评价目的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的标尺。

img118

图10-1 教育评价流程图

图10-1是完整的教育评价流程图。不同的评价需要不同的程序,但程序大框必须完整。常规评价有了评价方案及评价机构,可以从学校自评开始,政府组织评价主体进行评价;应急评价时,需从制订评价计划和方案开始。

(三)评价方法

1.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内部评价是两个层面主体的自我评价:一是县教育督导机构和行政机构对本县教育实施及教育对本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所进行的自我评价,这可以加强县域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进行自我改进、自主发展。二是县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对本校教育情况所进行的自我评价。内部评价依据学校发展计划对自身的教育成绩和贡献以及不足进行判断,提供学校自身的评价信息;针对学校实际,提出切实建议,使评价为改进学校工作服务。内部评价具有主观性强的特点,易造成思维角度狭窄、评价结果可信度有限等弊端,需要外部评价的监督和控制。

外部评价是市级教育机构或中介机构对县以及县域内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实施情况的评价以及县教育机构对县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评价,主要是督导评价,注重不同学校之间和各个县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县域教育个性化发展。如县域教育特色是职业教育,外部评价以这种特色为重点,对该县域教育效益进行关注。同时它对内部评价的真实有效性进行监控,从整体角度来调节内部评价,使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

评价应由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学校先经过内部自我评价,然后外部评价机构根据自评报告对学校进行检查或指导,这样既可以让学校展示其优劣点,又能节省时间,提高县域教育评价的效率。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教育实施及教学效果的呈现有隐性与显性之分,有的只能定量评价,有的只能定性评价,有的需要两者的结合。评价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如一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规模问题,也有质量问题。在规模上宜用定量评价,如在校生人数达到多少人;在质量上宜用定性评价,如达到哪一级示范性职业中学、哪一级重点实训基地等。

3.增值评价法

增值评价追踪教育每年的成就,可以更精确地衡量学校或地方年度教育业绩增长情况,考虑了教育成就的累积效果,因而比主要局限于排名状况的百分点评价更公正。评价时将效益指标的现状水平,同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相应水平相比较,是纵向自身比较的方式。评价标准也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随着农村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这种累积性评价方式更能说明一个学校或地方教育的发展程度。使用增值评价法,可以提高人们的进取意识和积极性,强调自身的不断进步,而不是互相攀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