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与反思参与式教学是一个连续发展的“链”

实践与反思参与式教学是一个连续发展的“链”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参与式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其实我们静下心来想,参与式教学是一个连续的发展链。第二链就是小组内所有参与者的互动,甚至包括教师在内。最后,由于调动了各个器官的主动性、积极性及一定的创造性,最终完成了这个信息的内化任务。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某个器官的单个作业,它们必然是一个整体的协调功能的充分发挥。

实践与反思
参与式教学是一个连续发展的“链”

宁夏吴忠市扁担沟回民学校 马忠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参与式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同时大家渐渐地发现,“参与”不仅是一种平等的意识,一个互动的过程,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分享。而且高效的参与可以唤醒彼此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一过程该是多美的一个过程啊,我想也是每位教师的孜孜以求。

方向是同一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参与式教学却呈现出了不同的景象。大多数课堂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如:学生在小组内各自作答,不关心他人的意见,讨论不深;或者说的说,笑的笑,闹的闹,呆的呆,各自为阵,有名无实;或是学生随声附和,任由个别学生独断专行,使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度不均衡;或是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等。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想,参与式教学是一个连续的发展链。在这一发展链中主要有两个互动过程,第一链就是参与者自身互动,自身要做好当做的准备。这个自身不是别的,就是每个人的“器官”,即:脑、手、口、眼、耳。它们才是真正的学习武器,而平时我们忽视了它们的作用,更忽视了它们共同作用的惊人合力。这段时间,我反复回顾往日上课的一些情景,进而梳理了一下思路,将其命名为“五官互动学习法”。第二链就是小组内所有参与者的互动,甚至包括教师在内。人有所长,尺有所短。“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后每人至少有两种思想。”我想其意义就在此吧。并且第一链是第二链的基础,第二链是对第一链的发展。二者缺一不可,循环始终。

一、第一链:“五官互动学习法”

一个人,某一个信息二者无甚关联,如何把这个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这个人心中的信息呢?这便需要这个人主动地去感知这个信息。用什么去感知,作为主体,只能用自己固有的生理器官去感知,去理解,如:脑、手、口、眼、耳。最后,由于调动了各个器官的主动性、积极性及一定的创造性,最终完成了这个信息的内化任务。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一种最单纯也最本质的学习过程。它也是我们每个人,包括学生学习的一般过程。但在实际的学习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这点,同时却在寻求着一些所谓更好的方法或途径,这无疑有点舍本而逐末了。

(一)重视大脑的作用

重视大脑的作用,这是学习的起点,如果这个按钮没有按下去,就如一台先进的电脑没有通电一样,一切将无法进行。而所谓重视大脑的作用是说要用大脑积极地来思考,主动进行大脑里的初步探讨。在长期的训练下,形成一种积极思维的习惯。大脑是人产生心理的器官,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教师传授知识必须经过学生心理产生相互作用,才能在学生大脑中留下烙印。如当老师问完一问题后,你大脑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老师问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然后集中注意力,调动大脑里已存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正确回答问题。可见它的重要性是首要的。

(二)重视手的作用

在课堂中,不重视手的作用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重点、难点、关键的句子、词语,老师反复强调,同学们积极讨论。但总有一部分学生就是不记、不写、不画、不注,瞪着眼睛看你看他,不知在想什么;或低头不语,无动于衷,老师看了都着急。再者,轻视举手的作用。这里面有几种情况需要说明:不知道而不举手;我知道我也不举手;举手一旦说错了会被人笑话,还不如不举手;举不举手无所谓,总会有人举手的。这就是学生在上课时的几种不良心态。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气氛十分冷清。试想我们学生的手当时在做什么,它们的积极作用又在哪里?我想如果大家都重视了自己手的积极作用,那又是一个什么样子,那定是一个热烈、有序、高效的课堂。

(三)重视口的作用

我们知道口有两大功能,一是吃,一是说。但在课堂上来看,口的说的功能运用的不是很好。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当教师提出一问题后,70%的学生都你言我语,好似话不绝于耳,只见全班上下一片嗡嗡。这时,老师说请同学们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仅有30%的学生举起了手(甚至更少),刚才私下里“积极”好言的大部分学生一下子不见了。课堂突然从无序的热闹变成了有序地沉闷,老师的情绪也随之大起大落。真是怪哉!我认为重视口的作用,一是要说,说自己知道的,既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是要问,问自己不知道的,即发现存在的问题,而有时问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说的价值。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古人也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会发现问题,更不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一旦有了问题,一不问老师,二不问同学,似懂非懂,其实不懂,但还装懂,结果害己不浅。

(四)重视眼的作用

心理学显示,人的感觉接收到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于眼睛。因此,视觉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更是通向知识的桥梁。短短的40分钟,其实也是眼球高速运转的过程。看,它的光一会儿投向了黑板,一会儿投向了书本,一会儿投向了教师,一会儿又投向了同学。每一次都会有新知,每一次都会有收获,每一次也都饱含着辛勤的回报。正是因为无数个每一次,我们积累着奇迹,创造着非凡。

(五)重视耳的作用

听觉获取信息的能力仅次于视觉,占11%。上课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老师问的是A,站起来的同学回答的却是B。B不知老师所问,更不知自己所云,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弄得自己非常尴尬不说,还深感丢人。或者是,当一同学站起来发表自己见解时,有些同学不听,自己在那小声地讲,还不时放声大笑。你也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其实他们的损失大矣!

聆听是虚心的表现,聆听更是进步的表现。通过聆听,我们可以学习他人之长,还可以激发自己的思考,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问题,这就是重视耳的作用。用耳朵听一听老师的观点,用耳朵再仔细听一听同学们的见解,耳朵会还你一个听的奇迹。

(六)教师是“五官互动”的总调度

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某个器官的单个作业,它们必然是一个整体的协调功能的充分发挥。只有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与时俱进,才是最佳的学习状态,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地“用心”,一言概之为“五官互动学习法”。

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课堂中。我们会发现,每个班、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优秀学生,而这些优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上课主动、积极(针对一般情况,个案除外)。具体的体现是,他们的脑、手、口、眼、耳总是忙个不停,总是随着课堂的变化而变化。他们的言行,他们的神情说明着一个事实:他们思维积极,思路清醒而明确。当然,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在他们的追问、演示下,问题一个一个地被解决了,在心里完全理解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多年来他们已形成了一种积极思维的习惯。正是这种思维习惯成就了他们的头脑,也成就了他们的学业和事业。

诚然,让学生每一天每一节课器官都高效互动运转,是很难做到的。但只要发挥教师这个“器官互动”的总调度作用,也是能够做到的。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只要充分发挥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起好教师劳动的示范性,高效的课堂将会魅力无穷。正所谓:“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二、第二链:提高参与主体的实效性

(一)小组内互动有法

今天的课堂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的一大标志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而往往忽视了其是否有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内在要求,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有时更是从一个极端发展到了另一个极端,我们会看到: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有一种严重的从众现象。有了形式(4~6个人一小组),有了一定的氛围(有明确的分工和摆好的桌子),学生在热闹中有了自己的切身体验,可是探究的问题很简单,稍加思考学生就能想明白;而课后,我们除了短暂的高兴外心中还有什么,其实效性又体现在哪里?这样的合作学习充其量只是行走在学习的表面上而大书特书,却不知“书”的越多越发丑陋。最后,老师成了小丑,学生成了笨蛋,听众被善意玩弄,教育的真谛被践踏。

而理智告诉我们,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科学地组建合作小组,其中有所谓的异质分组和同质分组之别(它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社会背景、性格、脾气、家庭情况等来分的)。并且一般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新课异质,复习课同质的原则。其次,要明确小组合作的机制,分工清楚,责任到人(一般有小组长、记录员、计时员、噪音控制员、汇报员和材料保管员等);再次,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要大目标化小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再次,敏锐地捕捉合作的时机,合理地掌握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不要从众,不要盲目;最后,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的是一种效力,甚至是一种高效力。其中一个理念我认为很重要,就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一言概之,让学生全都动起来,共同参与,各抒己见。

(二)做一名研究型的“学者教师”

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并未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终身学习仅停留在头脑中,眼前的有限中,或者说还没有掌握到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幸的是,我通过学习认识到:教师学习的三种方式,第一,向书本学习;第二,向同门或专家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第三,向自我学习。我认为说得非常好,但综观我们的现实,后两个较难,尤其是第三个更难。为什么呢?首先,人们此意识不强,有麻痹思想;其次,不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最后,未能掌握向自己学习的方式。现在我们明白了至少要做两个字的工夫:即“静”和“省”。静,要沉静、冷静、宁静,静下注入理性的思考;省,要内省、反思。由此可知,其实自己是最大的财富源

作为教师,有时我们的眼界很有限,甚至对教育和教师工作的整体规律缺少把握。没有大的方向,就很难有大的境界。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我想:一名教师,当对教育有了整体的体量,当对教师有了更完整的把握,那么,你的眼界、境界将会更宽广更充实,更有目的,更加的有内在的驱动力。

实践表明,当教师确实需要研究,不研究不能掌握学情,不研究不能发展专业,不研究不能有所创新,不研究更不能提高参与式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研究呢?只能在学习中研究,在问题中研究,在合作中研究,在研究中研究。研究才有新的发现,才会有超越。整个过程是一个什么过程呢?是自觉的,是主动的,是反思的,更是持久的。总之,反思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反观,是对自我的一种批判,一种探索,一种问题的再现,更是一种长期而深远的自我磨炼;反思是一种自我的引导者,一种自我的评论者,更是一种“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的有机统一。

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真正的参与式教学不仅是学生的高效互动,还有教师的;不仅是行为的参与,更是思维的参与;它不但属于智商的(IQ),更属于情商的(EQ),对于谁来说,它都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