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问题链,反思“教学互动”

设计问题链,反思“教学互动”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循序渐进,立足于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有益的思考。)问题7:从特殊到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直线Ax+By+C=0的两侧分别为Ax+By+C>0和Ax+By+C<0?(学生领悟:既然在直线Ax+By+C=0的同一侧的Ax+By+C符号都一样,只要验证一个点就行了。)教学反思:问题1到问题4设计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问题5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的整个内容应该是学生探究的本质内容。

三、提问技能之三:设计问题链,反思“教学互动”

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反思后,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新课程强调: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循序渐进,立足于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有益的思考。课堂上,要提供适当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过程,切忌将过程流于形式,降低学生思维层次的参与。

案例3: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以问题为教学手段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计问题链教学:

目标弱化: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什么图形呢?我们先从二元一次不等式x—y<6的解集开始研究。

问题1:二元一次方程x—y=6的解集是什么图形?

问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的点被直线x—y=6分成几类?

问题3:如何判断点在直线上?

问题4:以不等式x—y<6的解为坐标的点与直线x—y=6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提出问题后,紧接着教师用多媒体,结合图形,提出了如下新问题)

问题5:如果(x,y1)是直线x—y=6上的点,则x—y1=6。当y1>1时,点(x,y)是否满足x—y>6?(学生回答:满足)

问题6:那么请大家在图像上看一下(教师多媒体演示),此时点在直线x—y=6的左下方,还是在它的右上方?(学生回答:在直线的左下方。教师分析:只要y1>y,点(x,y)都满足x—y>6,此时点(x,y)都在直线的左下方。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满足x—y>6的点应该在直线x—y=6的左下方。同样,我们可以发现满足x—y<6的点应该在直线x—y=6的右上方。)

问题7:从特殊到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直线Ax+By+C=0的两侧分别为Ax+By+C>0和Ax+By+C<0?(多媒体演示).

问题8:怎样判断一元二次不等式Ax+By+C>0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Ax+By+C=0的哪一侧呢?(学生领悟:既然在直线Ax+By+C=0的同一侧的Ax+By+C符号都一样,只要验证一个点就行了。)

教学反思:问题1到问题4设计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问题5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的整个内容应该是学生探究的本质内容。课堂上,教师紧紧地牵引着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积极思考的时间,更谈不上思维程度上参与,这样的讲授与传统教学中把结果直接教给学生没有二样。如果教师能“倾听”学生的“声音”,“领会”学生认知需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领,这样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例如进行到问题4后,教师不急于给出问题5,追问“以不等式x—y>6的解为坐标的点在哪儿”,而是通过学生思考后,组织他们讨论后获得猜想,进而引导学生证明,最后引申到一般形式,就能让学生真正地进行探究活动。重视过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能让他们达到真正思维程度上的参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