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大计树丰碑

百年大计树丰碑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3年新置彭阳新县,彭阳中学更名为彭阳县第一中学。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祖国大地之时,彭阳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全县教育事业一步步奔向新的目标,彭阳一中的教育教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以创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践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深刻内涵。这里是彭阳的最高学府,这里是教书育人的一片园地。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多年,是彭阳教育界的佼佼者。

百年大计树丰碑——彭阳县第一中学教育发展纪实

彭阳一中教育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彭阳一中发展披荆斩棘,篇章壮丽。

谨向为彭阳一中教育教学作出贡献的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题记

序 曲

栖凤山下,茹河之滨,年轻共和国的航船乘风破浪、全速“大跃进”的1958年,彭阳这个千年古城成立了固原东山第一所初级中学。彭阳建设需要人才,彭阳中学应运而生。历经25年的发展到1983年,学校规模基本形成。从1970年冬季正式招收第一届高中生一个班开始,到完全中学的建立,倾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其间,有武殿中、蒋明华、胡世俊等9位同志担任过校长。1983年新置彭阳新县,彭阳中学更名为彭阳县第一中学。

建县之初,百业待举,百废待兴,教育事业更是首当其要,刻不容缓。这一时期,赵玉祥、杨忠两位同志先后担任校长。为使教育教学工作尽快步入正轨,他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之后,韩占魁同志出任校长,肩负起巩固发展提高的重任,他率先垂范,大胆管理,推进改革,使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在固原市名列前茅。

12位离任校长在彭阳一中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尽了责,流了汗,付出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回首彭阳一中发展史,我们感慨万千。学校曾有过计划经济时期的辉煌,也曾有过“文革”时期的困惑,经历了奠基、发展、创新“三部曲”,撑起了彭阳教育的一片蓝天,树起了百年大计的丰碑。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祖国大地之时,彭阳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特别是成立彭阳县以后,在一届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一代代教育人的努力下,全县上下共同书写着教育事业的壮丽篇章。尤其是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撑。全县教育事业一步步奔向新的目标,彭阳一中的教育教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以创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践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深刻内涵。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迎难而上,选择了一条求索之路,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全校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负重奋进,打改革牌,练服务功,走创新路,通过办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手段的更新,服务方式的转变,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奇迹,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跃居市属重点中学、自治区“百标工程”项目学校、自治区级示范高中行列。学校达到49个教学班、3449名学生、193名教职员工的规模,成为彭阳乃至固原市教育界的骄子。

彭阳一中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在每年大量优秀生源外流的情况下依然创佳绩,出成果,这奇迹是怎样创造的?这辉煌是怎样铸就的?沿着时光隧道,循着开拓者的足迹,答案,如同涟漪在心海蔓延开来;答案,宛若一道彩虹舞动在天际;答案,似一支起伏跌宕的长歌从远山传来;答案,犹如一幅长卷铺展在天地之间——

身先士卒排头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可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素质体现着校风校貌,决定着办学的水平。

这里是彭阳的最高学府,这里是教书育人的一片园地。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约见了张校长,说明来意,寒暄几句,很快进入了话题。

2006年,县委重新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张建银调任一中校长。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多年,是彭阳教育界的佼佼者。他受命于近几年六盘山高级中学、育才中学扩大山区招生数额,以及固原一中、二中,银川一中选拔优秀生,彭阳优质生源严重匮乏的危难时期,担子不轻,压力更大。面对人心思动的教工队伍,他百感交集,久久思索:一中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一中怎样才能持续发展?一中怎样才能重铸辉煌?

在学校生存攸关、去向何处的抉择面前,新班子统一了思路,认准了方向,坚定了信心,达成了共识:必须自觉树立“教育规律、效益规律一起讲,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坚定思想,力求突出“德育名校”特色,坚持“人本、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坚持“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理念,突出“德育名校”特色,彰显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中带研,以研促教。自此,新一届领导班子率领全校教职员工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

学校主要领导始终坚持实行“一把手”工程,落实“三个到位”,要求教职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主要领导自从来到这所校园,就把一颗心交给了学校。只要是与学校有关的事情,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在他们脑海中存档,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事情统统删除。一天二十四小时除睡觉之外,几乎都在想学校的事情。在校想,回家想,家人跟他们说话,总是含含混混,家人就笑:“你一天到晚睁开眼睛就是学校,就连做梦都是学校,你卖给学校了?”他们说:“领导把这个学校交给了我们,把这支教职工队伍交给了我们,把这些学生交给了我们,不努力怎么行?只想自己的事情怎么办学?”是啊,他们是把自己交给了学校。几年过去了,他们满头黑发落上了霜雪,皱纹深深地刻上了眼角。那些奇思妙想,那些经典之作,那些不断增长的对上争取的项目资金,那些大大小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哪一样不是把这几位校领导累坏了?!没有他们就没有学校的今天!

如何落实好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这是新班子成员经常思索的课题,也是新班子必须破解的难题。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切实突显师德师风的主导地位,提出了“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温馨,激扬生命,师生共同成长;育人首要,立德固本,知行合一,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核心,质量至上,更新观念,保持办学优势;健体关键,张扬个性,培养特长,为学生生存发展奠基”的办学思路和“德育名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学校特色。形成了“勤学多思,守纪爱校,求实进取,尊师爱生”的校风;“为人师表,探索创新,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奋刻苦,比学赶帮,务实求真,顽强拼搏”的学风。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前提下,提倡和谐与宽容,人文关怀、刚柔相济,领导者尊重教师的人格,倾听教职工的心声,换位思考,给每位教师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和机制,提供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待遇,全面实现教育观念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的“三化一高”目标。实行全方位的目标责任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目标考核和双向选择、择优任用制度,考核评分奖勤罚懒的等次分配办法。形成严谨规范、科学合理的日常教学管理规范,以及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领导面对师生必须做到公正、公平,领导干部始终与师生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和人性化的管理,就是无声的动员令。于是,人们心热了,干事了,劲足了——

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

教育的本质是德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输,全盘皆输。所以,彭阳一中毫不动摇地把德育放在领先地位,大胆创新,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

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遵循《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树魂立根”为宗旨,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基础道德与基本素质为核心,制定了具有针对性、渐进性和长效性的目标体系,确立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具有时代感的教育内容,积极营造课内外互补、校内外结合、家长学校互动的全方位动态的育德环境和育人氛围。

img25

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德育教育思路,并付诸实施,全面落实“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理念,通过讲座、主题班(团)会、义务劳动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和内容,切实突出“德育名校”特色,使其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和品牌。

教育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育人;利用校园电视台,自制德育专题片,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在教室里、走廊上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悬挂名人名言、各种警示语录,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建筑物都育人。

深入推行德育导师制,构建全员德育工作机制。学校要求每位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到教案中有记载,教学中有渗透,学期有导师教育活动,笔记中有导师谈话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纳入个人年终考核,形成了德育工作“人人抓、时时抓、处处抓”的良好局面。

积极开展文明宿舍、文明班级、优秀班(团)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团员、“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努力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

通过演讲、诗文朗诵、办板报和手抄报、知识竞赛、创建“书香校园”等活动,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主阵地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新团员在烈士墓前宣誓,定期到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及到公园、街道清扫垃圾等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效果。

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德育量化考核贯穿学期始终。每年都定期组织开展“文明礼貌月”“行为习惯规范月”“弘扬民族精神月”“孝敬父母月”等专项教育活动,并定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彭阳一中校园纪律30条》和《彭阳一中学生一日规范》等,通过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通过加强诚信教育,使学生诚实守信;通过加强感恩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能理解、会尊重、懂感恩三种情商;通过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社会,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学法、知法、用法、守法;通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面对现实,培养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通过加强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分层次开展德育活动。学校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分层次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思路:高一起始阶段,着重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规范及以行为规范养成为主要目标的“为生”教育;高二中间阶段,着重抓好学生法律意识、公民意识、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及以培养社会合格公民为主要目标的“为民”教育;高三阶段,着重抓好学生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及以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成才”教育。

凸显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学校要求教师率先垂范,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带有浓厚本土文化元素的升旗仪式、“值日班长、班主任和家长日志”已成为学校德育特色,在区域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各年级定期开展的主题教育课、系列主题班会等诸多活动,抓得紧、做得实,讲文明有礼貌在学校蔚然成风,获得了外界的一致好评:彭阳一中的学生文明礼仪确实很好,学生淳朴懂礼、尊师爱校、团结互助、吃苦耐劳。

彭阳一中德育为先,解决了学生“为谁学”,即“成人”的问题;而掌握“真本领”,即“成才”则必须——

打造持续性优质教育

打造优质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张校长认为:“优质”,就是指建立在科学发展基础上的优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为前提,以素质提高为根本的综合高质量标准。而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的持续性有效管理又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只有实现了办学条件一流,师资力量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彭阳一中为打造学校持续性优质教育,狠抓课程建设、课堂教法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同步发展,努力凸现三课联动机制,以科研为引领,推进并催化课程和教法的变革;以校本课程为抓手,促成教改任务和科研计划接轨,教学和科研协同,教研组建设和老师专业发展同步,学生成长和学校协调发展。具体说是强调学习需要实践,感悟需要体验,提高需要反思,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体验、反思,达到质的飞跃,从而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完全能够听懂、理解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而且能在实践中运用。老师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修正—再实践—再提高—走向成功。有效的课堂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和学的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科兴趣,还增加了师生的亲和力。社会的一致评价是:一中教师们能吃苦,奉献精神好,业务能力强,团队作用明显,起到了“1+1>2”的效果,因此该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成果能一直名列前茅。

长期强化教研活动的“三落实”,即落实人员考勤,落实活动时间,落实活动内容;“三个有”,即组织活动有准备,设计有目的,过程有记录;突出“四个一”,即每次开展教研活动时抽评一个教案,每个教师每周听一节课,每位骨干教师搞一次专题讲座,每个班级每周推出一节精彩课。

加强集体备课,实行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学科集体备课制度,每天至少活动1小时,每个年级组的每个学科都设立了备课组组长,学科教师之间共同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信息,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积极开展对高中新课改的研究工作,除了校内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培训、新课改的研究之外,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县内外、区内外兄弟学校积极开展校际教研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教学经验。同时,与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区内外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使学校成为各高校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尤其是与陕西师范大学的“高位对接”,为学校教师培训、教育观念更新、人才的引进等方面建立了一个长效机制,真正实现陕师大与彭阳一中“双赢”的长远目标。依托“明星教师工程”,实行高位对接,加大培训力度。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到福建省南靖一中和南靖二中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理念,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造优越的条件,制定优惠政策,采取结对帮扶、文化知识考试、演讲比赛、“三笔字”(毛笔、钢笔、铅笔)比赛、多媒体运用比赛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合格教师,六年成为校骨干教师,九年成为县名师”的发展目标,鼓励年轻教师不断进取。建立青年教师考试题库和青年教师考评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职业道德高、业务能力强的教育教学骨干。大力发扬教师苦教、学生苦学、领导苦抓的“三苦”精神,有效弥补了优质生源大量外流、硬件设施落后等不良因素的缺陷。

全面优化教师结构,优化学历结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引进了5名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使中青年教师人数达到教师总数的70%以上。经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一些教师对教材和课堂的理解、把握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学校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由教科室统一安排,教研组组织实施,大力倡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科研课题的申报、研发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上,学校根据高中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展开。对申报、研发课题,开发校本教材的部门及教师给予政策上、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政教处的《彭阳一中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生物组的《地方剥制标本制作与研发的策略》等两项区级课题已经结题。语文组的《新课程下高中生写作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已作为区级课题立项,即将结题。政治组课题《山区县城高中生心理、思想品德状况成因及对策研究》在区教研室立项并在研究中,区级骨干教师王志科的课题《大班额中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县、区教研室立项并在研究中。还有三个课题,即《新课程下历史主题式学法体系探究》《用新理念教英语特困生》《新课程背景下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已向自治区教研室申报。另有5个校级课题正在研究之中。

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不断推进,地理组编写的校本教材《彭阳地理》和英语组编写的校本教材《高中英语新教材语法同步专项训练》,已正式出版并作为选修课开设,政治组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经学校审查,已进入再编阶段。通过研发,将逐步建立起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科研课题、校本教材的开发,已经走在了区、市的前列。

学科竞赛上,坚持“凡赛必参,力争获奖”的原则,积极组织参加各种竞赛。在学校物理、化学、生物、英语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取得了优异的竞赛成绩。2007年全国高中生物竞赛中,学校参赛学生中有2人获国家级奖,3人获区级奖,物理、化学、英语竞赛获区、市级奖的学生有十多人;2008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学校参赛学生中有3人获国家级奖,1人获区级奖,多人获市级奖;2009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中,学校参赛学生中有1人获国家级奖,3人获区级奖。教师发表论文、参加各级论文大赛成果丰硕,仅2009年获区级奖的就有99人次。由于学校教研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区中小学校本培训先进集体”“第二届全区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素质的提高,知识的更新和贮备,只是为了——

倾尽心血育桃李

办好一所学校,要有一支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陶行知曾经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青年学生,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希望,是人类的希望。青年学生,渴望成才,渴望做一个于国于家有用之人,这是他们的希望。

学校,是他们起飞的跑道;学校,是他们淬火的熔炉;学校,是他们汲取知识的海洋;学校,是他们攀登高峰的阶梯。学生招来了,如何塑造他们的灵魂?如何向他们传授知识?如何教育他们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要改变那些学生的命运,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一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理想,这是全校教师共同的愿望。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是啊,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可是,多少掌握他人命运的人却独独缺少肯定他人的美德啊。尤其是教师,一句话就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理想,一句话就可以种植一个人的理想。但愿我们社会多一些善于肯定他人的人,尤其是多一些善于肯定学生的教师。广大教师牢牢地抓住学生思想苗头,培养他们对前途的希望。甚至,对那些连家长都放弃的学生,对那些连自己都放弃自己的学生,彭阳一中的教师们始终坚持不放弃。

镜头一:一名学生曾经当着老师同学的面辱骂自己的父母,对家长特别不恭敬。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家长痛哭流涕地说:“老师,你不用管他,让他自生自灭,就算我没生他。”但老师没有放弃这名学生。话,不知说了多少;心,不知操了多少。在老师耐心的帮助教育下,这名学生终于慢慢发生转变,思想行为逐渐产生了变化。其他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从心里信服了,说彭阳一中就是彭阳一中,能把这样的学生教育好,还有什么说的呢。之后,许多家长就让自己难以管教的孩子也报考这所学校。

镜头二:曾有过违法犯罪记录的一名刘姓学生,家庭嫌弃,同学瞧不起,班主任却不抛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公安局签订协议,多方挽救帮助,使这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改变了恶习,成就了事业。

镜头三: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这是马卡连柯的名言。当教师的都知道如何关注那些得不到别人尊重的学生。学生张某平时少言寡语,经常坐在角落里发呆。一次联欢会,班主任老师指定让张某同学主持联欢会,就是这次联欢会,竟然改变了张某的命运。从此,他变得开朗了,变得自信了。毕业后,张某参加工作,他所在的企业召开联欢会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主持人,张某说:“我试试。”结果,大获成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骨干教师,他们是学校的中坚和柱石。

典型一:王志科,自治区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彭阳县“十佳教师”。2009年所带的班参加高考,本科上线79人,其中一本上线20人,二本科上线59人。2010年所带的班上线117人,其中一本上线53人,二本上线64人。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奖。所带班级学生的高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全市同类学校前茅。

我向他讨教“绝招”,他有些腼腆地告诉我:注重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抓好备、辅、考三个环节。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辅“边缘”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课堂精讲,课后精练。优化考试心理,消除失分隐患。唯其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典型二:杨志平,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班级”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因材施教,严格班级管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撰写的《浅谈化学教学中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浅谈新课程下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两篇理论文章,分获全国基础教育二等奖及固原市教育一等奖。参加工作18年来他有11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

典型三:丰国年,1993年毕业于固原师专英语系。他放弃到川区条件好的学校工作的机会,回到彭阳一中。当时全县英语教师非常少,大部分是从外地聘用或是从本地培训出来的。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英语专业教育,致使全县英语成绩很差。丰老师到校后,主动承担起高中英语教学,担任教研组组长,带领一中英语教师,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注重听说读写训练,改变了英语学科拉学生成绩的状况,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做学生工作认真细心,特别是对差生和问题学生,投入更多的关爱。

2010年,他带的高三(13)班中有一个祁相娥同学,家住偏远山区,经济困难,学习虽然很刻苦,但成绩一直不理想。当年,高考前夕,她父亲又因病去世,生活的压力全落在她的身上,她心身疲惫,处在崩溃的边缘。丰老师知道后,细心开导,让她树立生活信心,同时发动全班同学,带头为她捐款,先解决眼前困难。这位学生在他的引导下,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全班同学也因这件事增强了凝聚力。他所带文科班高考一举成名,本科上线人数达52人,创彭阳一中文科升学人数记录。

正是由于这个群体众多“园丁”孜孜不倦的求索和奉献,才圆了数以千计的贫困山区孩子的大学梦。作为文化传承,他们还注重——

锻造高品位校园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与物质的总和,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校园文化既是教育的基本内核,也是学校工作的轴心,更是育人的根基。彭阳一中本着“弘扬民族渊源文化,继承民族经典遗产”的理念,确立了以德育为核心,科艺教育为载体,塑造人格为重点的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在艺术与科技教育中实现教育内容的整合,将艺术与科技功能有机融合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一以贯之地将此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元素加以扶持。因而学校的音、体、美及书法等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学校师生美术作品在县、市、区乃至全国各类美术竞赛和展览中展出并获奖,学生每年被高一级美术院校录取至少6人,每年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固原市名列前茅。去年就有42名学生参加美术高考,41人在省级联考中成绩合格。学校已成为南部山区为高一级美术院校培养合格生源的基地。提出非高考科目也不能放弃,“小学科也可有大作为”的观念,锻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以环境建设为载体,努力建设人文校园。学校设立了文化长廊,在校园、教学楼的醒目位置及楼道内布置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人文警示语,突出以师生为主体的书画作品;在教室内张贴各种温馨的提示语,悬挂学校制度牌,办好墙报,体现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宿舍张贴标语、宿舍公约,悬挂制度框、玻璃镜等,体现完美整洁的宿舍文化;在餐厅张贴文明就餐、自觉排队、厉行节约等各种提示语,展现文明有序的就餐文化。定期办好墙报、宣传栏等。极大地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提升环境育人的层次。

以功能室建设为载体,努力建设书香校园。学校注重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室、电子备课室等功能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各功能室特别是多媒体网络在文化学习中的作用。建立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本阅读书目,深化主题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拓宽文化育人的途径。

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艺术校园。学校成立了教师乐队、教师合唱团和学生铜管乐队等文艺团体,设立了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室,制定了《彭阳一中特长生培养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师生书画大赛等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特长,展现学生个性。

以校报校刊为载体,努力建设文化校园。充分发挥校报《思想政治园地》和校刊《茹河浪》的宣传、导向和熏陶作用,及时反映学校发展改革动态,反映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展示师生的文学艺术才华,形成校园文化主阵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特长服务,为发展学生个性服务。

近年来,茹河浪文学社社员在《六盘山》《固原日报》《彭阳文学》等报刊及文学作品集《临风的泥香》发表或入选作品百余篇。校刊《茹河浪》2009年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展”项目,并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最佳社团刊一等奖。

学校多次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包括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研究员、宁夏社会科学院杨满忠教授,固原市文联副主席杨风军,《六盘山》编辑李方,举办“宁夏文化与朝那”“文学创作与校园文化”等大型讲座,具体指导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架构初步形成,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各项文明、健康、向上的活动,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使他们在有益的活动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中校园文化氛围如同芳草地百花园,散发出悠远的清香,沁人心脾。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成了师生的共同行动,他们凝心聚力——

联手演奏平安曲

“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这十个字,是他们心灵的自白,这十个字,是他们恪守的信条,这十个字深深地镌刻在一中全体教职员工心里。

近年来,学校建立健全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先后修改完善了《管理手册》《学生管理手册》,形成了“团结、勤奋、奉献、进取”的良好校风。对学生日常行为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校园施行全封闭式管理,加大后勤保障工作力度,改善办学设施条件,加强食堂伙食管理。形成了安全、文明、有序的校园生活环境。

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横签到边,纵签到底”的要求,校长与主管校长,主管校长与各处室主任、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

通过设立宣传栏、举行主题班会、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坚决杜绝有关学生人身、财产、食物、住宿、交通等事故的发生。

校园里洋溢着宁静平和的氛围,在这浓浓的安宁后面,睁着多少双警惕的眼睛啊。为了打造平安校园,学校坚持严格落实一项项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度,书记校长亲自挂帅担任综合治理的第一责任人。“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深深扎根在人们心里。购买安装了全方位的电子监控设备和无线电对讲机,建立了安全管理档案和安全隐患台账,坚持“警校共建”,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形成预防安全事故的联防工作新机制。

学生管住了,孩子学好了,家长放心了,群众满意了。学校的做法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由此,学校办学招生进入了良性循环。说到这里,人们不难悟出一个道理——真心地为学生负责,真心地为社会负责,真心地把孩子培养成才,这就是一中办学的真谛——

辛勤换来春满园

默默辛勤耕耘,换来满园春色。如今,一中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教育教学工作亮点纷呈。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经费投入,2007至2010年,县财政对一中拨款分别为552万元、615万元、671万元、77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1%、9.11%、15.20%。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拆迁扩大校园面积49亩,使校园面积由过去的52亩扩大到101亩,学生多功能餐厅、学生宿舍楼、综合办公楼即将竣工,400米标准化跑道、田径场、水厕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教育经费持续加大投入,全部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维修,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教育科研成效彰显。2007年以来,学校教师在省(区)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获市级以上奖43篇,省(区)级奖12篇。学校立项的自治区课改重点(A类)课题4项,顺利结题并荣获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正在申报的3项;市、县级课题6个在研究之中,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办学行为日臻规范。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完善学校民主决策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教育行业形象得到提升。

校园环境越来越美。确立校园建设适应县城环境的整体定位,教学楼、综合楼完成亮化工程,披上新装,焕然一新。尤其令人赞叹的是校园里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经过改造的临街草坪如同一匹巨大的立体绿毡,翻新种植的绿地似舒展的绸缎,移栽的云杉流绿滴翠,花苗与盆装花争芳斗艳,千姿百态。新安装的路灯、新修的景观护栏、新修建的曲径通幽的园林甬道,那些别具匠心的台、阁、廊与花草树木组成了生态景观。校园,竟然成为彭阳的一大亮丽风景线。

教学质量逐年攀升。2008年高考一次性上线217人,2009年一次性上线318人,2010年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继2009突破300人大关后一次性上线人数又突破400人大关,达到414人,其中重点148人,二本266人,再次以优异的成绩书写了一中高考历史上新的辉煌。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攀升。高考成绩连续14年稳居全县第一,其中升学率连续6年居全市前列,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我们学校真的是‘三苦’而后甜啊!”2010届理科班班主任杨志平告诉我们,2010届考生是彭阳县前500名学生被一些重点中学选拔所剩的,但是一中的老师和学生们不抛弃不放弃,高考备战中,在“学生苦学、老师苦教、领导苦抓”的情况下,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着实让人欣慰。

尾 声

轻轻地合上厚实的书稿,慢慢地收回奔放的思绪,静静地遐想鲜活的事例,久久地凝视葱茏的校园,再次被这些人这些事深深感动。是的,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结果是不同的。但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高素质的实干家。

一簇簇鲜花,一棵棵绿树,一根根藤蔓,一片片芳草,仿佛在讲述艰难与曲折。一尊尊奖杯,一本本证书,一面面红旗,一幅幅图画,似乎在歌唱拼搏与辉煌。

啊,秀美芬芳的彭阳一中校园!啊,培育万余名莘莘学子的摇篮!2011年金色的秋天即将来临,这必将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彭阳一中,这片洒满教职工汗水的沃土,必将培育出茁壮笔直的参天大树。彭阳一中,这所浸透教职工心血的校园,必将继续收获甜美的硕果。

时光,正在悄悄流逝;未来,正在徐徐拉开帷幕。彭阳一中这艘历经风雨雷电,历经无限风光的航船,正在温馨的彭阳大地上,正在浩瀚的知识大海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向着璀璨的彼岸,向着远方的辉煌,全速前进,前进……

(文/杨耀雄 杨永刚 载《彭阳文学》2011年第二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