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彭阳县王洼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纪实

彭阳县王洼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纪实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诸多非议重重困难面前,王洼中学的决策者们没有退缩。为了适应劳动技术课的需要,王洼中学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寻求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要让劳动技术教育上台阶,没有实习基地,一切将会成为空话。为了适应需要,王洼中学克服重重困难,多方奔走求情,先后征来了20余亩劳技教育基地。王洼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虽然刚刚起

彭阳县王洼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纪实

王洼中学是彭阳北片九乡一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占地面积90余亩,1995年有教学班19个,学生985人,教职工92人。我校为了抓好劳动技术教育,从1992年起至今,建立学农基地20余亩,承包宜林荒地50余亩,完成造林面积1500余亩,有初具规模的果菜园1块,门市部1个,猪场1个,3年来共创收5万余元。

一、克服困难,形成共识

升学,跳出农门,这是农家子弟的夙愿。农民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小学、中学,可是能上大学的却寥若晨星,但人们仍竞相拥挤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多年来苦熬着一代又一代老实巴交的农民及其子女,这是谁也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农村生,在农村长,又在农村工作的王洼中学的各位领导,人人心中都深深地藏着一种隐痛:为什么千军万马只挤一条升学之路,为什么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没有孩子们的用武之地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贴近农村实际,探索农村办教育的新办法,为学生铺设一条充满希望的生活之路,这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共识。

我们经过认真的分析,一致认为: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有“农村中学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思想,力争在不打乱文化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联系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了解有关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以便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从而达到拓宽学生就业门路的目的。

抓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统一了,但要达到目的,谈何容易!当校领导把这个想法在教职工大会上公布于众后,在学校内部和当地社会引起了轰动,人们议论纷纷:学校是学生学文化的地方,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抓劳动技术教育,会影响升学率,进而影响学校声誉;培养新型农民那不是学校的事,是学生毕业以后的事;抓劳动技术教育,老师在哪里,经费在哪里;抓劳动技术教育,若是升学率上不去,老师要求调离,学生纷纷转学,学校办不下去了,这个责任谁负……在诸多非议重重困难面前,王洼中学的决策者们没有退缩。

他们首先抓提高认识。学校领导班子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分析农村实际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社会调查,摸清了农村十分缺乏劳动技术人员的现状。使大家认识到解决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奇缺的状况必须靠当地的农村中学,农村中学要培养符合农村实际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依靠劳动技术课。重视劳动技术课,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能学到一技之长,这会使学生感到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阳关道并非独木桥。

二、采取措施,狠抓落实

农村普通中学负有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和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双重任务,但教学质量上不去,老百姓是不会满意的,教师更是不会答应的,所以开设劳动技术课绝对不能冲淡文化课。为了使学生有较宽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王洼中学加强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尤其把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放在突出位置,在这样的前提下加强了劳动技术课。

几年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①文化课和劳动技术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从1993年起我校在政治课中增加农村经济政策、生产责任制等方面的授课内容;在语文课中增加农村应用文、农村常用字;在数学课中增加生产统计;在物理课中增加农村用电常识;在地理课中增加乡土地理;等等。②劳动技术课和文化课彼此配合。在上植物课时,劳动技术课就进行农业基础知识教学;上动物课时,劳动技术课就进行家畜、家禽饲养课的教学。这样既加深和巩固了文化课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为劳动技术课学习创造了条件。③尽可能地边教边实践。课堂教学是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理论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就必须把课堂教学和现代实习结合起来。尽管学校条件十分有限,但仍尽量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比如缝纫课,任课老师课堂上认真教,课后带着学生上街请裁缝师傅再讲,并利用校缝纫部的机子和面料进行实际操作。在上“家禽、家畜饲养技术”课时,任课老师课堂上讲,课下带着学生到学校养猪场边讲解边现场配料、拌食、喂养,并不定期地进行观察、记录、改进,提高了学生的饲养技术。④采取措施,让学生重视劳动课。学校将劳动技术课和文化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规定:劳动技术课成绩达不到良好的,不能被评为三好学生;成绩不及格的,不发给毕业证书。3年来,初、高中500余名应届毕业生中初步掌握种植业技术的有300余名,养殖业技术的有100余名,掌握剪裁、缝纫技术的有50余名,还有数10名学生掌握或基本掌握了无线电修理技术。

三、加强联系,寻求支持

为了适应劳动技术课的需要,王洼中学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寻求更多的关注和支持。1992年春季,正值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王洼乡造林任务安排到位并且面积相当大,这个消息传到了王洼中学,校领导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通过多方联系,学校承担了1500余亩的造林任务。劳技课的实习场地有了,苗子有了,唯独指导老师太少了。再跑,再求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水保站的师傅请来了,小流域治理指挥部的师傅请动了,乡林业员请动了。全校学生分布在10多个山头上,在实习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地挖坑、施肥、栽种、浇水,扎实地学技术,掌握技术,愉快地接受劳技教育。3年来绿化山头十几个,植树面积达3000余亩,为学校创收近3万元。尤其是师生每每看到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的成片新绿时,感到无限自豪,这更促使了校领导狠抓劳动课的信心。

要让劳动技术教育上台阶,没有实习基地,一切将会成为空话。为了适应需要,王洼中学克服重重困难,多方奔走求情,先后征来了20余亩劳技教育基地。又靠一颗诚心,感动了有关领导,派“铁牛”拓荒开垦,现已成为初具规模的7亩多果园、菜地。劳技课老师充分利用这一基地,讲解栽种技术,进行现场实习指导。3年来在这块菜地上进行多茬次栽培生产,既在王洼市场上增加了蔬菜品种、数量,又使学校得到了近万元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种植技术。1993届高中毕业生雅进东就在这块菜地、果地里学会了剪枝、育苗、移栽等技术,回家承包了本村近50亩濒临毁灭的苹果园,几百棵苹果树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返老还童”,硕果累累,去年他除了上交承包费外,还获得纯收入3000余元。

王洼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虽然刚刚起步,但已初见成效。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进行劳技教育为学校创收5万余元,有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鄙薄农村、轻视劳动的思想意识,推动了学生爱农、务农思想感情的形成。像雅进东等学生在农村造成的影响很大,又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利用自己学到的技能、技巧创造着财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为了更进一步推进我校的劳动技术教育,使更多的农村能人脱颖而出,为农村经济建设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我们打算在全力以赴抓好劳动技术课的基础上,拓宽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加大劳动技术教育力度。力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办四年制初中,为当地农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充分利用宜林荒地大力种植经济林防护林等,造福于民。同时配合本县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把承包来的50余亩荒山作为植树基地充分利用起来,同时多方筹措经费,建立一个小型养牛场,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

总之,抓劳动技术教育是农村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所以我们对这个新型的教育门类充满信心和希望。

(载《宁夏教育科研》1995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