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良好的教育有利于身心发展规律在个体身上的展现并促进身心发展;另一方面,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的途径、方式、内容和时机。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确立“最近发展区”,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和策略。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第三节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良好的教育有利于身心发展规律在个体身上的展现并促进身心发展;另一方面,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的途径、方式、内容和时机。

要使良好的教育有利于身心发展规律在个体身上的展现并促进身心发展,就必须通过教育来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功效。(1)通过教育引导个体追求高级需要。需要是人身心发展的原动力。人的发展动机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要通过教育引导追求高级需要,使个体身心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2)通过教育使个体明确主观能动性的价值,增强其自我发展意识。当个体成了主观能动性对其身心发展的作用,产生了自我发展的意识,就会在个体的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努力提高活动的效能,不会因外在因素的干扰而停滞不前。个体增强了自我发展意识,其主观能动性也就调动起来了,这对个体身心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同时,教育的途径、方式、内容、时机无不受到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个体的发展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连续地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如身体的发展是由头部到下肢和由中心向边缘进行,人的动作发展也是先由较大、较粗的动作向较小、较精细的动作的顺序进行。

心理的发展也是这样,思维总是由直观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他们的记忆总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认识的顺序是由表及里、由近及远。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的研究充分证实其顺序性: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基于对儿童的认知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的。②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儿童的道德认知的发展作了研究,认为其道德发展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③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在1964年《人类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研究报告中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4岁发展到40%,4岁到8岁再发展30%,8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受到严重的妨碍。”(5)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我们在向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前进,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就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摧残学生身心。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确立“最近发展区”,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通常将儿童从出生到发展为青少年,划分为7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14、15—17、18岁)、成年期(18岁以上)。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联系着,每一发展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又是后一阶段的准备;每一发展阶段都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其首先表现为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就由量变到质变,从而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每一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发展特征,就是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确立“最近发展区”,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和策略。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的意义。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

个体的身心发展在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发展时,其速度和水平都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在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不均衡的。例如神经系统的发展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大脑重量的90%是在6岁以前发育完成的,只有10%是在6岁以后发育长成的。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也是不同的,如生殖系统的发展与神经系统的发展不同,前者表现为发展的先慢后快,从青年发育期才开始有明显的发育变化。根据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相应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和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最佳的教育,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不平衡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在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儿童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由于遗传素质、家庭和环境的差异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同龄儿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会有很大的差异。有人统计了一组7岁儿童的智力发展情况,其中智龄为7岁者占总数的36.75%,智龄为9岁者占总数的7.08%,智龄低至5岁者占总数的4.51%。这表明处于同一年龄的儿童其智力发展水平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此外,发展的差异性还表现在心理品质和个性倾向等方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上。

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这些差异性要求实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因势利导、顺应规律

人的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性与阶段性是相对稳定的,即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顺序、速度及年龄特征是大体相同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由提供人成熟的生理基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顺序性所决定的。然而就个体发展而言,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却有一定的可变性。不同的生理状况、营养条件,会导致不同个体的身体发展的快慢和水平,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更会导致个体不同的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表明,教育适应了人的发展的阶段、顺序及年龄特征,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并且只有促进了人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对人的价值。

案例分析

案例1:我家孩子今年8岁,从孩子5岁开始,我们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性格变得孤僻。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他都不肯再学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请帮助我。

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

案例2: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选自http://wwww.ahtvu.ah.cn/jxc1/zhykch/2130/kchfd.htm)

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思考题

1.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自发挥怎样的作用?

2.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3.教育如何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123、123—12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123、123—125页。

(3)〔美〕L·A·怀特:《文化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外国教育丛书》编辑部:《六国教育概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