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区别

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区别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开展,杨国枢等进一步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进行分析。2.关系取向 人际关系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层面,凡事以关系为依托。
社会文化_医学心理卫生学导读

人类语音、习惯、行为表现的多样性表明,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受到社会影响的。基因的表达取决于环境(Lickliter和Honeycutt,2003)。一种文化里的人们注重敏捷迅速、强调坦白或者接受婚前性行为,而另一个文化里的人们则可以完全相反。我们是否把苗条作为美的标准取决于我们生活在何时何地。我们将社会公正定义成平均分配还是多劳多得,也取决于我们的环境。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性的时代。时代特征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文化对人的影响变得不可避免。

一、自我概念

文化会影响到人们的自我概念,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自我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以东西方文化中人们的自我结构为例,Stephen Cousins(1989)发现日本人的自我当中包含了家庭,而美国人的自我不包含情境中的他人。David Trafimow(1991)及其同事对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对比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美国人在进行自我描述的时候对自己的特质较为看重,而中国人在描述自我的时候则更多地谈到情境。

二、社会关系

人们的社会关系也与社会文化有关。与北美的大学生相比,中国香港地区的大学生每天只与少数人交谈,但每次交谈的时间较长(Wheeler 1989)。Markus和Kitayama(1991)也发现在集体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雇主与雇员之间崇尚相互真诚和团结一致,人们尽量地通过尊重他人和给他人面子来维持这种和谐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不会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人的过错,而是委婉地、间接地表达对他人的忠告。对于他人敏感的话题,如他人的私生活等也避免提起,以免他人尴尬。

三、社会认同

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更易于从他人所处的群体来判断他人。比如在中国,人们在了解他人的时候往往从他的社会认同群体出发,经常从他人的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以及朋友圈去了解与评价一个人。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反对从他人的背景去评价他人,而是从他人的个人特质,如外表的吸引力等方面评价他。

四、教养方式

文化也决定着人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到了青少年阶段,孩子更是有权决定自己的事情,交什么样的男朋友、设立自己的电子信箱等,离开家庭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对他们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对集体主义文化的人而言,父母可能会回避这种个人主义,相反父母倾向于教孩子学会如何去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父母会指导甚至决定孩子的事情。

五、人际沟通

人们的社会沟通方式也与文化有关。Triandis、Brislin和Hui(1988)对由个人主义文化进入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提出了一些忠告:提醒他们要避免与他人直接的对抗;不要把亲密关系的建立看成是短期的事情,而要从长远来考虑;自我表现要有礼貌,要把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上等。以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交往为例,这些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与间接 大多数美国人喜欢直接性的沟通,有什么要求最好直接提出来;而中国人更喜欢间接的方式,有什么想法不直接说,而是通过暗示或第三者从侧面提醒。

2.情感外露 在发生人际冲突的时候,中国人往往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使其不外露;而美国人则在许多场合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在夫妻关系中,当一方对另一方不满的时候,可能用大吵大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在中国,大吵大闹被看成是无理的行为。公共场合更是如此,一个人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被看成是有修养和成熟的标志。

3.谦虚与礼貌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有谦虚的传统。但有时候这种谦虚让人分不清真假。如果一个中国人告诉你他的老婆很丑、孩子特别笨,你千万不要相信,因为这是客气话;而对美国人来说,他们会比较真实,甚至夸大自己的优点。

六、人际关系取向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社会取向,而西方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则是以个人取向为主。随着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开展,杨国枢等进一步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杨国枢教授提出中国人的社会取向有四个主要特征。

1.家族取向 家族主义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不论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还是在现代的中国社会,家族主义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家族而不是个人,并且它的盛行与中国农业社会的特征有关。中国人的家族主义体现在对家族的认识、情感和意愿三个方面:从认知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强调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以及家族荣耀;从情感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忠诚)感及安全感;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顺从、为家奋斗、长幼有序以及内外有别等。

2.关系取向 人际关系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层面,凡事以关系为依托。

(1)关系角色化:中国人强调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来界定自己的身份,比如“我是某某的儿子”“我是某人的学生”等。

(2)关系的互赖性: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着很强的互赖性,中国人与他人发展关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利用这种由互赖性所引起的回报。

(3)关系的和谐性: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和谐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人强调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性甚至到了不求理由的地步,如果有人破坏了这种和谐,不论他是否有理,都是不对的。为了维持关系的和谐,个人要去做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并且在做人的时候要处处小心,要注意给他人面子,尽可能地避免冲突。

(4)关系决定论:关系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但是在中国社会中关系的作用却远远超出在其他社会中的影响。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依亲疏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人们往往依据与他人不同的亲疏程度决定利益的分配。

3.权威取向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大多数的家庭实行父权家长制,在这种制度下,父亲是家庭的权威和领导者,不论是在经济上、思想上、家庭法规方面还是尊卑等级上,父权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当这种思想推广到社会生活中去的时候,就体现在人们对权威的崇拜上。

(1)权威敏感:中国人对权威的存在非常警觉与敏感,他们在任何一个场合总是细心观察有没有权威的存在。比如人们见面时总是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打听他人的信息,以获取每个人的辈分、年龄、职位等资料,并据此对他人进行排序,以确定老幼尊卑。

(2)权威崇拜:中国人很崇拜权威,并且采取绝对化的倾向。包括:人们常常是无条件地崇拜,而且不加批评。即便权威犯了错,也用“圣人也是人”来为权威的过错开脱;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范围很广,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权威(如:职位),那么在其他方面也会变成权威(如:学问和道德);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在时间上也有绝对化的现象:家长永远是家长,老师永远是老师。

(3)权威依赖:由于认为权威是可信的、全能的、永远的,所以在行为上会对权威产生依赖。这种依赖表现在面对权威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能。

4.他人取向 他人取向是指中国人在心理与行为上易受他人影响,对他人的意见、标准、褒贬、批评等特别敏感且重视。

(1)顾虑人意:中国人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往往花很多时间打听别人的观点,尤其是对自己的看法。通过别人的意见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与他人的和谐。

(2)顺从他人:无论是在意见上还是在行为上,中国人的社会顺从倾向都比较高。他们不愿意自己表现得与众不同,而是尽量与他人一致。

(3)关注规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社会规范是自己言行的主要依据。以孝顺为例,中国人把孝道看成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之一,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重要指标。

(4)重视名誉: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名誉,所以他们经常调整自我监控的方式与内容,以使自己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做人,不是用来做事。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却不可能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了解这些特征不仅对跨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文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