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要合一

教学要合一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合一的第二个理由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这一点,陶行知后来又加上“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从而创“教学做合一”理论。陶行知以德国为例: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德国学术之发达,大半靠这教学相长的精神。究其原因,大多也是因为教学不合一所致。

一、教学要合一

为什么教学要合一,陶先生提出三个理由: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好的先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赎、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的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Ⅰ,22)

这里陶先生把先生的责任定义为“教学生学”: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如此,学生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陶先生说,这就是好的先生了。这里也饱含了治学的精神与方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好的先生是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知道怎样学、怎样治学。

教学合一的第二个理由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这一点,陶行知后来又加上“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从而创“教学做合一”理论。

教学合一的第三个理由是,“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生卖不尽的……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定是一面指导学生,一面研究学问。”(Ⅰ,23)陶行知以德国为例: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德国学术之发达,大半靠这教学相长的精神。因为时常研究学问,能时有新理发现,这不仅贡献社会,又使教诲丰富,学生也多受益。这样,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陶行知批评说:“因为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都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是过来人阅历之谈。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我却觉得有十分的枯燥。所以要想得育英才之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Ⅰ,23)

八年以后,陶行知回忆说:“我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我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这种情形以大学为最坏。导师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称做教授为荣。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是拿知识来账济人的。我当时主张以教学法来代替教授法。”(Ⅰ,125)

传统的大学在教授法上的弊端,使中国的人才教育大受影响,它徒耗学生的精力,而学不到真本事,这是亟待改进的。直到今天,这种弊端,仍未明显消除,而且各个大学里这种情况的严重性表现不一,有的大学严重些,以致造成部分大学生厌学、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在今天的大学里,教学受学生欢迎的只占小部分,岂不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大多也是因为教学不合一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