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论

“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论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论是陶行知独创的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方法论,陶行知曾用“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师范的校训。陶行知以种稻为例,生动而形象地阐明“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做”乃关键的道理。中国的教育不能再容忍这些假学校、假书本、假教育,实施“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论就可以消灭这些种种的假,建设种种的真。推行“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德育理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

3.“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论

“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论是陶行知独创的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方法论,陶行知曾用“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师范的校训。

何谓教?陶行知说,“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即是说以己之长影响他人,或以人之长影响自己;何谓学?陶行知说,“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即是说在外力作用下自己有所进步,获得新知识、新认知或新思想;何谓做?陶行知说,“对事说是做”,即是说“做”是一定有对象的,对某事、或对某人、或要达到某种目的。对于道德教育来说,教、学、做三者的关系是一体三面,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陶行知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陶行知之所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论,是有渊源且有针对性的。其缘由一,陶行知有一段自述:“我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这种情形以大学为最坏。导师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称教授为荣。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拿知识来赈济人的。”这种只管教和只管受教的教育,“好像拿知识来赈济人的”的教育方法,陶行知认为已经不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非进行改革不可。其缘由二,在于对知与行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王阳明首倡的“知是行之始”一直奉为中国教育之圭臬,形成传统沿袭下来,就是陶行知批评的“传统的方法,教人先费几年,把知识装满了再去行”;而陶行知则主张“行是知之始”。他提出,“我们要在行动上去追求真知识,有行的勇敢,才有知的收获”,重知必先重行,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则必然选择“教学做合一”的道路。其缘由三,是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完全脱节的教育现状,先生教死书,学生死读书,“教自教,学自学”,不知教了何用,更不知学了何用;或者书本知识教了学了会了,临了真正进入社会生活却乱了阵脚,不知该干什么怎么干,甚至是非黑白也分辨得不甚分明,是“知之为不知也”。陶行知认为旧教育要求学生的只有一条路,就是读书,“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他反对那种整天抱着书本的书呆子教育,只有“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才能教出能够学用结合,懂得真理,讲究道德,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大众的学生。

“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论,打破了传统教育师生间严格划分的界限,陶行知这样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这是相师相学,互学互长的观点;陶行知又说:“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实际上,如果破除成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这是不拘成法,能者为师的观点。陶行知的这些观点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传统沿革而言,是一种站在传统教育之上的标新立异;对于教育的改革和出路来说,则是高瞻远瞩的振聋发聩之真知灼见。

“教学做”合一德育理论中,“做”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教与学的中心,教与学都围绕“做”来开展。陶行知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如何实施这个“做”字,陶行知也是有要求的,并非随便的做、盲目的做。陶行知要求的“做”具有三大内涵,一是要有行动,二是要有思想,三是要产生新价值。陶行知要求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行动是劳力,在行动中必须遵循思考、总结、改进的轨迹周而复始,这是劳心,一面行,一面想,不断总结改进,必然产生新价值,收获新成果。陶行知以种稻为例,生动而形象地阐明“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做”乃关键的道理。他说:“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的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而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否则教自教,学自学,连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陶行知鼓励人们去做,他说:“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陶行知深刻地指出:“活一天,做一天;活到老,做到老。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中国的教育不能再容忍这些假学校、假书本、假教育,实施“教学做合一”的德育理论就可以消灭这些种种的假,建设种种的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与我们今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很有些共通之处;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也有殊途同归的痕迹。于是,我们不得不感佩陶行知头脑之睿智、思想之犀利,在一个世纪以前便具备了超越时代的大智慧,他的理论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小先生制”就是“ 教学做合一”德育理论成功实施的范例。

推行“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德育理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小先生制”之新就新在前无古人,新就新在由民众创造,新就新在由新的“教学做合一”德育理论实践中得来。陶行知批评旧教育“在从前甚至现在是被少数有钱人把它当作私有财产占住了,就如同占取金钱一样,非但把它占有,而且还要存在银行的铁柜里牢牢保护,不轻易传给别人”,这是其劣一;“把教育当作商品做买卖,只被少数有钱人霸占,使大多数人像坐牢一般受限在一个‘愚者之群’的圈子里”,这是其劣二。陶行知说道:“有了空气人才活,没有空气人便活不成。空气是人人需要,人人不可少。教育也是人人需要,人人不可少。”办教育的人,从事教育改造的人,“便是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要达到以把教育、知识化做新鲜空气,普遍的广及于大众,增加大众新的生命活力,推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理论是有效途径,而“小先生制”是最便捷的方法,“小先生便能把知识变成空气”。

何谓小先生?小先生就是小学生。“他早上学了两个字,晚上便可以把这两个字拿去教人,此刻学了一件知识或一种技能,彼时即可以把这一件知识或一种技能去教别人。”这就叫“即知即传”,能以最快的速度把知识或人生道理传播出去。小先生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学和教都是在做,也就做到了真正的“教学做合一”。前文提到的方明、华菜根就是小先生之一。小先生“他不像大先生一样要领薪水。所以我们可以不花经费把教育普及出去”,于是,教育与知识“就变成空气一样,人人有得呼吸”。小先生遵循“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把教育过程变做一种教学做的良性循环,把文化知识和道德知识“化为‘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样,人人有得到沾施的机会。”陶行知认为:“‘天下为公’的基础,第一步便要知识公有”,无疑的,“教学做合一”的“小先生制”对知识公有可以作出常人难以预料的贡献。

小先生制在履行“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还可以产生连锁的良性社会效应。一是有利于女子教育的普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子受教育是有诸多制约的,尤其是广大农村和贫苦家庭的女子,受教育更是困难重重。陶行知分析说:“乡下十七八岁大姑娘,或是二十几岁的大嫂子,一位年轻的男先生去教,乡下人是看不惯,不欢迎你去教的,即有较开通肯受教了,不多时,谣言来了,女学生不敢上学了,甚至把学堂封掉了,男先生失败了。女先生去教固然是很好,可是女先生太少了,而且女先生大都是些少奶奶、小姐,肯下乡的真是难得。有勇气下乡的怕蛇,怕鬼,怕小偷,又吓跑了。如果是男校长请女教员,那又有困难问题。”“现在小先生来了,女子教育就如雪团见太阳,一见冰消,问题一笔解决。广东百侯中学有三百小先生,教二千多民众,其中女人就有一千五百人之多,由此可见小先生,对普及女子教育问题解决之一斑。”二是能够予衰老的中华民族以一种“新兴的少年精神”。陶行知生活的年代,中华民族的确暮气沉沉的衰老了。陶行知认为,“中华民族衰老,便是社会教人变老,教小孩子做小老翁”,“六岁小孩子,大人就教他要‘少年老成’,美少年须变为美髯公才能受人敬重而成事”。“用小先生教人便不同了,大人跟小孩学,无形中得到一种少年精神,个个变为老少年。本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样一来,朝气必格外勃勃。”“中华民族可以因小先生而转老还童”。其三是能够更紧密地使学校与生活、与社会相联系。小先生联系学校与生活、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能量是不可低估的。陶行知这样描述:“小先生是一根根流动的电线,这一根根电线四方八面伸展到社会底层构成一幅生活教育网、文化网,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可以交通。它把社会所发生的问题,所遇到的困难,带回学校,再把学校里的知识技能带回社会去。”如此,社会、生活与学校就能彼此沟通,“打成一片”了,“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而能真实地通出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

在那个贫弱而暮气沉重的年代,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推行遇到诸多诘难、质疑,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要经过八十一道难关”,但毕竟是坚持下去了,成效显著了,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了,全国20几个省市都有人学习推行小先生制,甚至在国外也有仿效推广的。

其实,陶行知的“小先生制”不仅在那个教育落后、亟待普及的年代有存在的价值,在今天,同样存在不同的小先生,同样存在小先生贡献教育的事实。大学生做家教、子女教父母电脑知识、孙子教奶奶说普通话、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学生纠正老师的错误等等,不管目的是什么,小先生仍然存在是事实。陶行知的创造,直至今天依然造福大众。

这里,讲几则“教学做合一”的真实故事。

“新安旅行团”

1935年的一天,上海大厦大学校园内,一群群大学生正向着大礼堂走去。他们三三两两地议论着今天将要举行的报告会:“听说是一些小孩子来演讲。”“是的,叫‘新安旅行团’,听说是苏北淮安新安小学的学生,大的十五六岁,小的才十二岁。”“小孩子来跟我们讲课,能讲什么呢?不是开开玩笑吧!”“去听听吧,听了再下结论嘛!”大学生们向礼堂走去,带着好奇、怀疑。

会场里渐渐坐满了人。讲台上出现了一位戴眼镜的先生,中等身材,穿着学生装。有人认出来了:“是陶行知先生。”陶先生开始讲话:“诸位都是大学生,也许会说,叫他们听小孩子讲课,真是笑话。这七个小孩子从淮安一路演讲到上海。‘没有父母带,先生也不在’,靠演讲旅行,作抗日宣传。这个儿童旅行团的价值是新时代之无价宝,如果一定要定个价值,或者姑且定为万万万万金元吧。这样伟大的宝藏,世界上谁也没有,都为新安小朋友所得。而‘新安’不敢占为私有,愿公诸天下后世。讲得如何,请大家一试。”不同凡响的开场白,激起了会场上的一片掌声。

小玉站在讲台前,他穿着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粗布衣服,圆圆的小脸因紧张而涨得通红,两手十个手指下意识地搓来搓去。陶先生轻轻地拍了他一下,在他耳畔说了几句话,就走下台去了。小玉定了定神,开始讲起来:“我的老家在凤阳,凤阳是个穷地方,十年倒有九年荒。妈妈生了八个孩子,死了六个,只剩下我和姐姐。爹爹被抓去当壮丁,活活折磨死了。妈妈活不下去,流着眼泪把姐姐卖给了人贩子……”孩子的脸颊上滚动着泪珠,他抽泣了一下,悲愤地接着说:“我们为什么这样穷,为什么这样苦?我们曾经问爷爷奶奶,我们曾经问爸爸妈妈,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命苦啊!可是,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命苦,是我们的国家太落后,外有列强,内有国贼,生产落后,经济衰败,这一切是帝国主义、反动派造成的啊!”清脆的童声震动了每个大学生的心,一些人激动地站了起来,大声附和:“说得好!”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接着,另一个孩子小林走上讲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们!我们国家落后,列强就要欺侮。日本帝国主义就侵占了我们的东三省,苦难的中国人民身上又加上了侵略者的铁蹄,这样的痛苦我们还能忍受吗?有良知的中国人是决不愿意做亡国奴的,大家一致起来,要反抗万恶的侵略者,要用我们的血肉筑成一道新的长城!”全场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有人带头高呼:“打倒侵略者!”“团结抗日,一致对外!”陶行知先生走上台,把孩子们抱在一起,连声说:“讲得好!讲得好!”他带着孩子们走下讲台,问身边的一位教授:“小孩子讲得如何?”教授风趣地说:“讲得比我们好,几乎把教授的饭碗打破!”陶先生哈哈大笑说:“小孩子能教大学生,几乎把教授的饭碗打破,这虽然是千古奇闻,但却是事实啊!”

陶行知接连几天安排新安旅行团的孩子们去中小学演讲,去光华、沪江、震旦大学演讲,所到之处,无不引轰动。陶行知逢人就说:“在这些小孩子的铁证之下,时代是分成了两个:一个是瞧不起穷光蛋和小孩子的时代,那已永远成为过去;一个是新时代,穷光蛋和小孩子有不可低估的力量。”他特意写诗称赞:一群小光棍,数数是七根。小的十二岁,大的未结婚。没有父母带,先生也不在。谁说小孩小,划分新时代。在陶行知先生的鼓励下,“新安旅行团”一直辗转战斗,在抗日的大后方,宣传抗日,宣传爱国,走遍了全国十几个省市,行程数千里,足迹遍及城市、农村、草原、边疆,被人们称为“民族的小号手”。

小学生们教的是爱国精神,学的是爱国道理,做的是爱国之事,这就是“教学做合一”德育理论的真实再现。

活的生物课

晓庄一带草丛里蛇很多,经常有人被咬伤,不仅农民怕蛇,师生们也怕蛇,迷信的人还说是“蛇娘娘”作怪,碰不得的呢。

晓庄学校的生物指导员姚文采找到陶行知:“我想要进行一次蛇的教学做,让大家会辨别有毒无毒的蛇,懂得预防和救治的方法,打破恐惧和迷信的心理,你看怎样?”

陶先生很赞同:“好的。我想,师范生将来出去都要到乡村办学,乡村蛇多,怕蛇是不行的。我们不仅要交给师范生蛇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捉蛇的本领。文采,你试试看吧!”

姚文采专程到夫子庙请了两位“蛇花子”来给大家上课。“蛇花子”把师生带到山里,只见他们仔细地观察草丛,一发现动静,飞快地扑上去用手按住“七寸”,然后一手抓住蛇尾,拎起来用力摔几下,没有几分钟,刚才还吐着血红舌头、狰狞可怕的蛇就散了架,成了软绵绵的一根绳子。反复几次以后,胆大的学生开始跟着学捉蛇,石俊同学学得很快,一个人就抓了几条蛇。原来,只要击中要害,蛇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大家把捉的蛇带回学校,“蛇花子”又接着讲了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讲了常见蛇的种类,什么青竹蛇、火赤链、眼镜蛇、蟒蛇、水蛇等,还讲了被毒蛇咬伤后怎样自救和急救,用哪些药来防治等。

许多人听得很有兴趣,提出不少问题:

“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那么快?”

“蛇没有耳朵,怎么听得见声音?”

“蛇怎么能吞得下大老鼠呢?”

“蛇怎么生小蛇呢?”

……

“蛇花子”抱歉地说:“这些我们就说不清楚了,还是请教你们的先生吧。”

姚文采忙叫大家安静下来:“刚才提的问题都很好,以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关于‘蛇’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以后,他们又上山捉了好几十条蛇,并分别放在笼子里,写上名称、特点、有没有毒和被蛇咬伤后的防治方法,还举办了“蛇展览”供大家参观。

来看“蛇展”的农民很多,他们问:蛇是不是神怪?有没有“白蛇娘娘”?看见两头蛇会不会倒霉?师范生都做了回答。石俊同学还把蛇围在脖子上,缠在腰里戏耍,解除人们对蛇的恐惧心理,既破除了迷信,又普及了科学知识。

晓庄的生物课教学真是既丰富又有趣。陶先生说:“这才是真正的活的生物课!”

“教学做合一”就是要在活的课堂学活的知识进行活的教育,养成活的人才。

《小先生游记》

1934年是陶行知“小先生制”广泛在全国各省推广的一年。广东大埔百侯中学也推行了“小先生制”,杨应彬是百侯中学众多小先生中出色的一个。这一年夏天,杨应彬来到上海,见到了他敬佩已久的陶行知。陶行知剃着平顶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手里拿着大葵扇,穿着背心,光着脚,亲切慈爱,不像名满天下的大学者、大教育家,倒像一介普通平民,或是自己的叔伯。看到这样一个陶行知,觉得特别亲切。杨应彬本来还有点穷孩子见到大人物的紧张也消失殆尽,无拘束地和陶行知聊开了。

杨应彬对陶行知讲到从广州来上海一路的艰难。他是走了50里山路到码头,然后坐船。在海上又遇到台风,风高浪急,船在波峰浪谷中颠簸,摇荡得人都站不住,只好用绳子绑在床架上。晕船晕得一塌糊涂,吐得只剩一口气,还要吐,一点东西都不能吃。他对陶行知说:“我想这回再见不到妈妈了。”同来的老师也说:“船摇来晃去,桅杆被吹断了,螺旋桨也坏了。我连遗书也写好了。”

陶行知想了一会对小杨说:“把你们与台风九死一生的搏斗经历写出来,我给你出版。”杨应彬吃惊地说:“我一个初中生,怎会写书?还能出版?”“你回忆一下每天在海上的生活,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写出来给我看,如有不妥,我会帮你改。”

杨应彬果真动手开始了写作,用写日记的形式回忆这次海上历险。每天一大早,他就坐在楼梯拐角处,把上格阶梯当桌面,下格阶梯当凳坐。下午太阳射进来,楼梯上热得像蒸笼,小杨天天汗流浃背,长了一身痱子,但他牢记陶行知对他的鼓励,咬着牙坚持写。

在写作的过程中,杨应彬一直很没自信,写一点出来就想要陶行知给改改,陶行知说:“文章要写得好,肚子里一定要有东西,这东西便是生活。这本书记录了你亲历的海上遇险生活,十分真实,当然是好文章。我没有经历海上生死搏斗,怎么帮你改?”就这样在陶行知的鼓励下,杨应彬连续写了两周,终于把要想叙述的话都写完了。

他把日记送给陶行知,还是一再要陶行知帮着改改,怕自己写得太差,让人笑话。陶先生看了非常满意,说:“写得很生动,一个字也不用改。”“小孩子的话充满童趣,又是亲身经历,很吸引人。大人绝对写不出你这样的文章。”结果,陶行知只题了一个书名《小先生游记》,拿走了书稿。

杨应彬不久就回了广东,也渐渐忘了此事。半年后,他收到了两只大包裹,拆开来看,里面是五本样书,《小先生游记》真的出版了!同时寄来的还有50元大洋,是稿费。

后来,杨应彬从事乡村教育,凡有学生怕写作文时,他总会说:“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好文章便会源源不断地写出来。”杨应彬终生难忘陶先生的提携和教育,他坚持学习,不断进步,最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这也是“教学做合一”的一个成功案例。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中学生,在教着学着做着之中,居然写出了一本完整的书,这在当时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准来讲,应该是一个奇迹了,这是“教学做合一”创造的奇迹,是陶行知创造的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