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析高职教育强校核心竞争力的五个组成部分,会发现具有下列特点:一是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应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高职院校所不具备的,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之间的异质性与效率差异性。核心竞争力应当有利于高职院校办学效益效率的提高,能够使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水平比竞争对手更高,办学成本比竞争对手更低。因此,高职院校要必须强化内涵建设,才能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于1990年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能否控制未来、掌握未来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根本。研究者普遍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有五大特点三个层面的要素。五大特点:一是价值性:能培育各类人才,给学生和社会带来长期的利益和价值;二是独特性:即具有唯一性,难以模仿性;三是延展性:是高职院校的“技能源”和“发展源”;四是凝合性:是其内部资源的长期协调、凝聚和提升的结晶;五是核心性:学校师生构成了核心竞争力的行为主体;三个层面的要素:一是内涵层,包括办学理念、发展定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职业特性校园文化,是无形的精神资产;二是基础层,包括管理团队、教学团队、硬件条件(基础设施、实践教学基地、课程教材等),是核心竞争力赖以形成的支撑体系;三是外显层,包括社会声誉、政府社会支持状况、就业质量、社会服务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贡献率和社会认可度。

分析高职教育强校核心竞争力的五个组成部分,会发现具有下列特点:一是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应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高职院校所不具备的,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之间的异质性与效率差异性。二是价值优越性。核心竞争力应当有利于高职院校办学效益效率的提高,能够使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水平比竞争对手更高,办学成本比竞争对手更低。三是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与院校相伴而生,打上了院校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深刻烙印,其他学校只能感受到,却难以模仿,如若模仿,必将失去特色,失去竞争力。四是难以替代性。核心竞争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服务品牌,具有不会轻易被其他院校“产品”所替代的特征。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可以看出,办学硬件的好坏并不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硬件设施可以被模仿、被替代,只要有钱就能办到。因此,高职院校要必须强化内涵建设,才能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教育强校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是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竞争力分析。所谓波特五力模型是由麦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20世纪80年代初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的用来分析组织所在行业竞争特征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包括:现存竞争者,新竞争对手,替代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5大竞争分析纬度。

一、现存竞争者分析。主要分析同类院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率效益,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策略等,既包括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者,也包括全国和同一区域范围内的竞争者。

1.国际竞争者分析。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办学起步较晚,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办学实践上,整体水平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区域的高职院校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建立了适应本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特色鲜明、体系完备的高职教育学科体系、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研究体系。尽管近年来我国高职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研究对象不够集中,“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研究范式不够规范,偏重于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缺乏实证——实验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学科体系不够合理;理论积淀深度不够等问题。其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发展法律法规体系保障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统筹管理,校企双元办学,行业设社会参与支持的办学体系,而我国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和一系列办学指导性意见,明确了学校核心、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的办学体系,也出现了一些政校企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但目前尚存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政府统筹力度不够,行业企业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第三,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了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全民教育相互渗透的开放性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普通教育、职业培训教育、社区教育沟通衔接的立体化教育体系,应用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联动发展的服务型教育体系,而我国高职教育目前基本属于一种半孤立半封闭的终结性教育、职前阶段性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第四,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主题贴近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结构自我调整优化机制,以服务型重点专业为核心,特色专业配套支撑的专业群建设机制,而我国一些高职院校专业脱离区域产业发展,专业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问题还仍然比较突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自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第五,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以职业实践导向课程体系为核心,通过弹性教学管理体系、专兼职复合型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配套支撑,通过行动导向教学体系实施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而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办学基础能力不足,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压缩饼干”,中职“发面馒头”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并没有实现全方位向世界开放,高职院校发展并没有真正感受到来自国际竞争者的冲击和威胁。

2.全国和同一区域范围内竞争者分析。国家、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项目、精品课程项目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全国和同一区域的高职院校在发展驱动能力、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水平、发展机遇等方面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有发达区域高职院校、国家、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加速发展,欠发达区域、非示范性高职院校不仅难以超越且有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目前发达区域高职院校、国家、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都认识到自身在辐射和带动欠发达区域、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同时,还要继续解放思想,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强校建设经验,不断开拓进取,尽快建成高职教育强校。而欠发达区域、非示范性高职院校,也在学习借鉴发达区域高职院校、国家、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善于发现发展机遇,善于抢抓发展机遇的能力,力争通过优质特色高职院校建设,加快从局部赶超到全面赶超发达区域高职院校、国家、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步伐。“波特五力”理论认为: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目前,高职院校招生虽然仍然属于计划招生,但随着家长与学生择校观念和技术趋于成熟,生源质量竞争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替代品分析。高职院校教育替代品分析主要分析人们能够选择的替代高职教育教育方式,如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成人职业院校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教育等方面优劣势及竞争策略。按“波特五力”理论,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目前,中等职业院校在实践教学条件、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程度、地方政府支持、毕业生职业技能熟练程度,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和薪酬待遇较低等方面与高职院校竞争;应用本科往往通过学历层次、毕业生综合素质、学校影响力等方面与高职院校竞争;而职业培训机构则通过熟悉就业市场、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人才培养“短、平、快”与高职院校竞争。由于我国企业用人逐步理性化,唯文凭、唯学历、唯名校,忽视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现象基本消除,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工作经验和业绩有逐步取代学历文凭的趋势,高职院校竞争者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三、新竞争者分析。新竞争对手分析,主要分析新进入高职教育领域的竞争者在业务领域和规模、优劣势,对招生、就业两大市场份额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推进,民办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校企合作、公私合作等多种类型的高职院校,将逐步取代公办高职院校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些新竞争者,将以办学体制机制灵活多样,人才培养机制实用,对就业市场和企业用人反应机敏,高度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特点参与高职高职教育竞争。这些竞争者如果能够克服办学短期行为,强化办学基础能力建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将成为公办高职院校在办学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四、购买者的力量分析。主要从学生和用人单位角度分析他们在教育市场和人才市场可选择的产品的竞争力。首先,学生和家长对高职院校的选择参考面是多向的,如果有其中一个侧面不能令他们满意,那么,就会转向别的院校、其他专业。他们对学校、专业的选择,对学校、教师的评价,正逐步成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还没有成为高职院校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机制。其次,整个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按照“波特五力”理论,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一是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且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二是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三是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还是“买方市场”,许多企业往往把高职毕业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专业不对口,就业岗位层次低,薪酬待遇低,缺少对毕业生的必要培训和职业生涯发展定位,是导致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五、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主要分析政府、行业企业配置支持和参与高职院校办学资源方面的竞争情况。按照“波特五力”理论,供应商主要通过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指的是供应商抬高投入价格或通过降低投入和服务的品质来增加产业成本的能力。因此,强大的供应商是产业的威胁性竞争力量。反之,如果供应者力量较弱,产业的公司将有机会压低投入的价格并且要求高品质的投入。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作为卖方市场,日益受制于政府、行业企业等供应商的选择和挑拣。如政府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示范性院校项目、重点专业项目、特色专业项目、精品课程项目、服务经济贡献奖等方式引导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通过有选择地支持和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如果政府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提高评估指标的科学性,操作的合理性;在各类项目申报、评选、管理和验收中增加公平、公开性,如果行业企业参与和支持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有效鼓励,政府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议价”能力、行业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人才开发能力、借助高职院校发展能力将有效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