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去同化—平衡—互反

去同化—平衡—互反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认知动力学原理,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应该涉及三个个基本过程:“去同化”、“平衡”与“互反”。但是,在去同化、平衡、互反等阶段内部,一些心理因素具有高度的动态变移性,“有序”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学生个例身上表现出顺序的调整。

1.去同化—平衡—互反

(1)原学说的立意点

皮亚杰在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提出了“同化—顺应”学说。这是认知领域里很有影响的一个学说,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在理论思维的建构上,同化—顺应是这样来立意的: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这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在“同化—顺应”的基础上,科恩伯格(O.Kemberg)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斯腾伯格(R.J.stei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在文化历史发展中起作用、发展个体的主动性等方面作了探索。

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立意上,科恩伯格等的论点与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2)去同化—平衡—互反的建构

儿童对于经验知识的学习,其认知结构并不完全是按照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也可能是先顺应、后同化的过程,或者存在着其他方式。无论什么方式,都要沿着“原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路径循环,使知识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根据认知动力学原理,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应该涉及三个个基本过程:“去同化”、“平衡”与“互反”。学生作为认知个体,就是通过这一过程来认知客观事物的。

——新经验要获得意义建构,需要以原来经验为基础,同时也再对原来经验进行着不认同、否定,最终融入到原来的经验结构中,没有不认同、否定的环节,建构是不可靠的。这即“去同化”思维。

——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包括新质进入、旧质过滤、信息位置被打乱而“重新洗牌”(再建构)等,认知得到调整、改造、丰富,原有经验经过顺应,建立新平衡,经验体系变得更协调,比原来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这是解构与建构的双向过程,即“平衡”思想。

——从信息交互性来看,只有能够双向传输的信息才是有效的,无论是同化、顺应,或是去同化、平衡,都不能完全把信息定位在知识体系上,它们只完成了信息的单一方向传输,还不能回馈,建构教学认知的程度有限,需要“互反”来选择信息,确认信息,实现正向、反向到双向的传输,完成教学认知建构。“互反”的突出作用就在于此。

——作为一个心理发展过程,认知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阶段构成的,这些阶段是有序的、不可超越的。但是,在去同化、平衡、互反等阶段内部,一些心理因素具有高度的动态变移性,“有序”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学生个例身上表现出顺序的调整。

这即是“去同化—平衡—互反说”的认知。

学生原有认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面对一个新信息,当学生用去同化过程处理时,其认知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当新的情景被输入,原有图式必然不能认知新信息,此时,平衡将被破坏。通过修改旧图式、顺应新刺激的方式来寻找新平衡的建构。

即是说,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去同化与平衡逐步建构起来的,其中,经历了“新情景引起认知困惑和矛盾冲突——原有认知张力被打破,结构被破坏——内部平衡的协调——选择并确认信息——双向传输——新认知建构”的过程,这其实是一个循环,完成这一循环,人的认知就提升一个新的水平,认知内容也就不断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