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著名教育家的师德观

近代著名教育家的师德观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謇认为“坚苦自立、忠实不欺”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张謇认为,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人格,而且要有渊博的学识,要有精湛的技艺,要有探求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张謇兴办教育一向以治学严谨,管理严格著称于世。张謇认为严谨严格是教师必备的优秀品德,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

二、近代著名教育家的师德

(一)张謇(1853—1926年)的师德观

张謇是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创始人、著名教育家。他的师德思想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艰苦自立、忠实不欺

张謇认为“坚苦自立、忠实不欺”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他在创立南通师范学校之初,就把这八个字作为该校的校训,作为指导学生言行的基本准则。张謇在多年兴办教育的艰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普及教育,“非忍气耐苦,必无着手之处。”因此他十分重视学生“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他认为“勤勉节俭,任劳耐苦诸美德,是成功之不二法门”“俭可以养高尚之节,可以立实业之本,可以广教育之施”,“诸生既投身于教育,苟不自俭,何能教人?”他要求师范学生自己打扫宿舍、厕所、教室和校园,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的杂边地种植树木、瓜果、蔬菜和旱稻,要求学生学习修理门窗桌椅,学会洗衣做饭,烹制各种菜肴。他带头和学生一起穿布衣,吃粗茶淡饭。对于毕业后在乡村任教的学生,张謇一再谆谆告诫他们要以普及教育、造福社会的事业为重,不要计较个人的工资得失和工作条件的好坏。他强调“假使一小学建筑务求美备,形式务求完全,教员务求厚棒,供给务求丰旨”,则学校“今年能创,明年将穷,教育必无普及之一日。”当在办学中遇到困难的挫折时,他鼓励学生不要怕谣言,不要怕诽谤,不要怕威胁,不要怕围攻殴打,要有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精神。“要有虽千万人吾往之气,有人扶助要做,有人阻抑也要做”,普及教育“万万不可缓”,要“将外来横逆当作红火熔淬金铁,借以熔淬我积成君子之资格”。

2.孳孳向学,力求精进

张謇认为,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人格,而且要有渊博的学识,要有精湛的技艺,要有探求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张謇曾多次将中国和西方进行比较,他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人缺少进取精神、竞争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他特别强调他的学生要有“勇猛精进”的意识,并努力把这种意识转化为民族精神。他认为要做到力求精进,要有远大的志向。针对一些学生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的心理,张謇指出“人患无志,患不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耳!成就大小,虽亦视乎才能境遇,及其他种种关系,然果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无论成就大小,断不能毫无所成。夫立志之权,自我操之,虽天地而不得限也。”“诸贤当共念国家来日之大难,力图教育根本之至计,必有精进不已之心,然后能成物;必有恢宏无外之量,然后能集忠。毋以已至而安于自足、毋以自小而局于一隅。”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针对一些学生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愿多读书,不愿多实践的毛病,张謇反复强调“须知无论成何事,必求其博,博则精,精则可择。”“中国当此危险之时,即为促进进步之时,故须博而学之。”他要求学生珍惜青春年华,孳孳向学,“口不辍语,手不辍书,行不辍思,卧不辍虑”,努力发展完善自己,将来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要拼搏进取,持之以恒。针对教师和学生中经常出现的怕苦畏难,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张謇指出:“古今学者所以能成其学,何一非从艰苦中来。”学习犹如“行远登高,非不知有跋涉之事,但以行远登高为志,则志于千里。”他形象地指出,对待困难如同“顿兵坚城之下,决战强敌之前,势既无可退让,舍冒险而进作夺森而舞之思以求必胜,此外更有何法?”

3.凡教之道,以严为轨

张謇兴办教育一向以治学严谨,管理严格著称于世。张謇认为严谨严格是教师必备的优秀品德,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他强调“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人知敬学。”“师道贵严,中外同轨。非是则无所为教,无所为学。”因此,他十分重视对师范学生进行严谨学风教风的教育熏陶。张謇主张严谨作风的养成,首先要有科学的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有所遵循,有所依据。他明确指出,所谓师范“范者法也,模也。学为人师而不可不法不模。”“校章者,管理法也。监理能行,诸生能守,是为范之正轨;今日能守,异日能行,是为范之结果。”他在南通师范学校创建之初,就为该校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地实施执行,做到赏罚分明。他认为赏罚可以“整齐一校规则,锐厉一校精神。”他给每个学生都设立了“功过簿”,每天记录,每月汇总后寄送给学生父母,既报喜,也报忧,请家长一起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他要求学校每个星期都要对学生进行讲评,每个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赏罚,褒奖先进,鞭策后进。对那些学习不努力,不守公德,违法违纪的学生,经教育不思悔改的,要坚决开除,决不姑息迁就,使学校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张謇非常反对一些教师不负责的放任主义态度,严肃地指出:“军队放任,则将不能以令;学校放任,则师不能以教。将不能令则军败,师不能教则学校败。”学生年轻幼稚,好学上进,可塑性强,“犹水在盂,盂圆则圆,盂方则方。犹土在陶,陶瓦则瓦,陶器则器。”因此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熏陶之责,教师如果对学生放任迁就,就是失职,其结果只能是误人误校误国。张謇还十分强调,他实行“严格主义”的治校宗旨,决不是冷酷无情,惩罚学生,而恰恰相反是为了爱护学生,使学生“相劝以勤学,相规以伤行,相爱以合群”,“为诸生养成人格,他日为良教师。”

4.良知之学,知行并进

张謇反复强调师范学校的学生不要为社会恶习所染,应努力培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以致用,知行并进的优秀品质,将来成为利国利民的合格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并进”?张謇认为首先要“知”,只有“知之真”,才能“行之力”。他要求学生静心苦学,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努力汲取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的精华,“不独哲学,文学非多看书不可,即就科学而言,其各科之间,常有相互之关系,举其一不能废其二。且同一科目,此书与彼书,详略有不同,同一论题,此说与彼说,见解有差等,必比类而观,乃能知其要,参互以证,乃能会其通。”他批评一些学生之所以会“自知之而自犯之,则行之不力,终由知之不真。”张謇在强调学生重视书本学习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探索新知,追求真理,塑造人格,陶冶情操。他指出“学校所讲之修身,仅为理论之出处,社会则实践矣。”“学问兼理论与阅历乃成,一面研究,一成践履,正求学问补不足之法。”他认为教室、自修室、寝室、食堂、图书馆、操场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场所都是学生修身的课堂。要求学生修身要从吃饭、穿衣、行路、言谈、做卫生等日常小事做起,每日三省,闻过则喜,见贤思齐,在实践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5.爱国爱群,爱亲爱己

张謇从小就受到儒学“仁者爱人”和墨家“兼爱”思想的熏陶,加之他自己生于贫寒,长于忧患,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有深切的体验和了解,因此他对劳动人民有一种特殊的敬爱之情,他的这种忧国爱民的情感也深深地体现在他师德思想之中。19世纪末,当大多数封建士大夫都热衷于争名逐利、追求荣华富贵的时候,张謇却毅然辞官还乡,白手起家,创办实业,并不顾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将创办实业的大部分所得投入教育。张謇曾多次坦陈自己的心志:“现吾国国计民生日整,欲图自存,势已岌岌;舍注重实业教育外,更无急要之计划。”“惟见社会不平,必求所以改革,故办种种实业教育为穷人打算,不使有冻馁之忧。”正是本着这种忧国爱民的宗旨,张謇在兴办教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发展贫民教育,处处为贫苦百姓着想,希望能“广教育于穷乡子弟。”他先后在南通城郊创办了贫民半日学校,市民工商补习学校、艺徒学校、女工传习所、蚕桑染织传习所,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盲聋哑学校,并在南通沿海垦牧区兴办了一大批贫民子弟学校,为成千上万的贫苦子弟读书就业创造了条件。张謇认为教师一定要有爱心,热爱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他把有无爱心作为教师是否合格的一项基本条件,指出:“苟无慈爱心与忍耐心者,皆不可任。固不纯恃学业之忧,为已足尽教育之责也。”为了教育培养学生,他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像牛马一样劳作,“终岁无停蹄”。

(二)蔡元培(1868-1940年)的师德观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的师德观集中反映在这样三个方面:

1.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为了在教师中间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蔡元培于1918年1月19日发起成立进德会。蔡元培将进德会会员分为甲乙丙三种会员。甲种会员的条件是不嫖、不赌、不娶妾。乙种会员于前三戒外,加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二戒。丙种会员于前五戒外,加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三戒(以后改为不分等,以前三戒为基本条件,凡入会者均须遵守,后五戒任意选择)。在蔡元培的倡导下,全校教职员入会者甚众。蔡元培本人守三戒,外加不作官、不作议员、不吸烟,他以最高票数被选为评议员。

2.教师要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

蔡元培认为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蔡元培入主北京大学校长时发现,当时许多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宽松有加。“学生就先期要求教员告知他要出的题目,至少要求表示一个出题目的范围;教员为避免学生的怀恨与顾全自身的体面起见,往往把题目或范围告知他们了”,蔡元培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告诫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3.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授课

蔡元培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十分重视,他曾严厉批评有些教师年复一年,“永不修增”地“把第一次的讲义,照样印出来,按期分散给学生,在讲坛上读一遍,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杂书”。他明确规定:“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教师口授,或自修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他还十分重视教师的授课态度,要求教师“认真教授,以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会”。

(三)梁启超(1873—1929年)的师德观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他对师德的论述,要点如下:(1)教师要淡泊明志,献身教育事业;(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苦乐观;(3)教师要奋发进取,百折不挠。例如:在《饮冰室合集(一)》的《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一文中,他指出:“凡为教育家者,必终身以教育为职志,教育之外,无论何事均非所计。……人生不过数十寒暑耳,社会之纷纷扰扰,吾人何必去管?名利为身外之物,贪多务得,有何用处?即人有百裘,著于身者只一裘也。明乎此理,自然不作出位之思矣。况教育家自己所做之事,较他事尤有把握,如政治家之政策有失败时,而教育则无所谓失败也。功夫一毫不妄用,何乐而不为乎?余愿身当教育之冲者,自知其事业重大,且又极有把握。将他事看轻,执定注意,不与社会上之浊空气相接触,则心君泰然,自有余乐,何必以官易我之教育乎?世界各国为之教育家,莫不有此理想,故能将至苦之生涯视为至乐之境,否则世界何能有进步?如艺花者起早眠迟,非不知自逸之乐也,惟其目的在欲得好花,故虽劳而不觉其苦。教育家之成德达材,视今日之生徒即他日文明灿烂之花也。鄙人极愿我国之教育家养成此志,将来对于中国之前途固有莫大之希望,即对于自己一身亦有非常之愉快矣”。

(四)梅贻琦(1889-1962年)的师德观

梅贻琦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原校长。

1.提出“大师论”

1931年12月2日,他在就职典礼上,宣布了几项重要的办学方针:“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问,一是造就人才”,“清华在学术的研究上,应该有特殊的成就,我希望在学术研究方面向高深、专精方面去做。”用什么办法来实现上述的两大目标呢?他认为“必须有两个必备的条件,其一是设备,其二是教授”,“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的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提醒人们,“勿徒注视大树又高几许,大楼又添几层,应致其仰慕于吾校大师又添几人。”对于教授的职责,梅贻琦指出“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就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有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

2.提出了教师的任务是既教书,又育人;既传授知识,又要讲如何做人的道理

梅贻琦主张,“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连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也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在教书和育人上,梅贻琦把育人放在首位,他对只传授知识而不管学生如何做人的教师提出批评,“为教师者果能于一己所专长之特科知识,有充分之准备,为明晰之讲授,作尽心与负责之考课,即已为良善之教师。其于学子之意志与情绪生活与此种生活之见于操守者,殆有若秦人之视越人之肥瘠;历年既久,相习成风,即在有识之士,亦复视为固然,不思改作,浸假而以此种责任完全诿诸他人,曰‘此乃训育之事,与教学根本无干”。

3.教师应注意道德方面的修养,特别是要在“意志锻炼”与“情绪裁节”方面下工夫

梅贻琦认为,“意志须锻炼,情绪须裁节,为教师者果能于二者均有相当之修养功夫,而于日常生活中与以自然之流露……孟子有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则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曰根于心者,修养之实,曰生于色者,修养之效而自然之流露;设学子所从游者率为此类之教师再假以时日,则濡染所及,观厚所得,亦正复有其不言而喻之功用。《学记》所称之善喻,要亦不能对外”。教师果能在修养上做到“自然流露”,“则从游之学子无形中有所取法”,即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教育和教学自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梅贻琦对不重道德修养的教师提出尖锐批评:“为教师者,自身固未始不为此种学风之产物,其日以孜孜者,专科知识之累积而已,新学说与新实验之传习而已,其于持志养气之道,待人接物之方,固未尝一日讲求也;试问己所未能讲求或无暇讲求者,又何能执以责人”?作为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首重的就是自己的德行。否则,即使学问再好,作为以身示范的教师也是不称职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4.重视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梅贻琦说:“教育上的紧要途径,还是在师生的关系。古人谓‘教学相长’,现在的教育事业,仍应看作是师生共同工作,期达一个共同的目的”。教师尽心教,学生勤奋学,教学相长,共同努力,以造就人才。具体说来,梅贻琦把师生关系概括为“从游”的关系。他说:“古者学子从师授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言也’。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师生关系绝非“演技者”与“看客”的关系,而是密切的“从游”关系。他把学校比喻为水,师生是其中的鱼。教师的真正作用是既传道授业,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品德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即所谓言传身教的作用。

(五)陶行知(1891-1946年)的师德观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陶行知对于师德建设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言论,形成了他鲜明的师德观。他的师德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奉献精神

他说,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国爱人民,乐于无私奉献。陶行知认为:“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并指出:“不过各人所处地位不同,爱国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而教师“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新人的培育者”,而且是“改造社会、建造国家的领导者、改造乡村的灵魂”,教师借助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因而,作为一名教师,其首要职责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改造社会,建设国家。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爱国、爱人民、献身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陶行知强调,“当教员,必将有个理想的社会悬在心中”,尽力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为人民服务者,亲民庶几无疵”。要“追求真理,爱护真理,抱着真理为小孩,为国家,为人类服务。”

2.对专业,他强调教师要敬业爱教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敬业是弘扬师德的核心。只有敬业才能爱岗,才能忠于职守,乐于奉献。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社会中的大事业,同时又是无私奉献如春蚕吐丝的事业”,“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属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但是,教育又是“最有效力的一种大事业”,“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因而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谈得上“有责任心”。“不但是自己家中的小孩和课堂中的小孩,我应当负责任。”他还以教师的专业精神来概括师德中的敬业精神,指出:“做教师的如不能放弃权利争斗或不能维持专业精神,是最可耻的。”

3.对业务,他强调教师应有“求真务实”精神,要精于业务,学而不厌

教师的师德是有深刻的知识内涵的。学生的道德教育绝不是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贯穿于以科学文化为基础的知识教育过程中。教育以育人为目的,教师不懂业务,教不好课,就会误人子弟。因而精于业务,学而不厌,也是师德的必备条件。在这一点上,陶行知先生强调指出:“教师只有博学多闻,才能厚积薄发,取精用宏,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问一答十,举一反三,才能使自己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说服力。”与此同时,他还强调具有探觅新知的精神和能力,不断创新,他指出:“读书多,则积理富,积理富,则随时应时,绰有余裕矣。但专事征求旧知识,则世界无进化,欲求世界进化,非得觅新知识不为用。”为此,他要求教师必须好学不倦。他说:“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而教师“要做到‘学而不厌’,就必须以教人者教己”。也只有做到“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因此,他一再强调:“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4.强调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爱心与甘为人梯的精神

他认为,尊师爱生是学校良好校风的标志。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起码要求,是师德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是否好教师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也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他反复告诫教师“要爱生如子弟”、“爱才如命”,他主张要热爱学生,“为了苦孩,甘当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他以“爱满天下”为宗旨,与学生同甘共苦,他认为:“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

5.对同事,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师要“谦逊豁达,协作合群”,提倡集体精神,反对个人主义。

陶行知主张教师之间与师生之间应共事合作,做到“谦逊豁达,协作合群”。他说:“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合,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对于教师之间的关系,陶先生强调和睦相处,“同心协力”。在他看来,一个学校的教师之间只有团结协作,“共学共事共进”,才能培养出真善美的真人。他在《创造宣言》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教师团结协作共同教育学生的图景,就像很多雕塑师共同塑像一样:“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之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陶行知在1941年拟订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中,也把“以互相合作精神”作为一项办学方针规定下来。

6.对自身,他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陶行知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他要求教师要能自律,要求“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他主张“教人者,必须教己”。“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师之自重”。要教好学生,自己必须堪称楷模,为人师表。他认为:“教员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因此,“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身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并进而要求:“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