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代社会的义利观变迁

近代社会的义利观变迁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一连串的失败,使得当时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必须发展工商业,走富国强兵、富国强民之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尤其是古典经济学派的影响,中国的经济伦理观念受到很大冲击。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一连串的失败,使得当时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必须发展工商业,走富国强兵、富国强民之路。相应的,发展工商业和兼顾富国利民抵御外侮的整体利益,成为当时步入近代之后经济伦理的重要特征。譬如魏源提出“使商获利”(《筹鹾篇》下)和“利国、利民、利官、利商”(《道光丙戌海运记》上),使“利”的配置从此长彼消向合理分布协调共荣发展。王韬在《兴利》中说:“诸利既兴,而中国不富强者,未之有也。”(《弢园文录外编》卷二)“兴利”以往有贬义,这时却成为公然的富国主张。不过,也还有人如刘锡鸿坚持旧说“安可以为利?”(《刘光禄遗稿》卷一)大体说来,当时人们的“义利观”已经有了基本命题层次上的演化,主要已不是讨论应否求利或义利何者为先,以及是“专利”还是“共利”等等,而是深进到怎样实现“利”,如何协调各种利益,并将获利与富国联系起来。马建忠主张:“宜因民之利,大去禁防,使民得自谋其生,自求其利。”(《东行续录》)郑观应力倡“商战”,要“使农工商投人所好,益我利源”(《盛世危言三编·商战下》)。陈炽则认为:“夫财利之有无,实系斯人之生命。”“吾虑天下之口不言利者,其好利有藏于人也。”(《续富国策》卷三)把财利置于关系人之生命的高度,并说:“治国平天下之经,不讳言利。”(同上,卷四)

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为政以利民为先,然必将农工商三事合为一气贯通讲求,始能阜民兴利。”(《张文襄公全集》卷三十五)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商能分利,不能分权”(同上,卷一百五十)。以往论者往往“利权”一体,至此要求将经济与政治分开,反映了洋务派官员发展经济与维护封建统治的共同需要。“商”被限于“利”而不得涉“权”,不能取得西方市民阶级的地位。

与此不同,何启、胡礼垣在《劝学篇书后》中指出:“人人皆欲为利己益己之事,而又必须有利益于众人,否则亦须无损害于众人。苟如是,则人人之所悦而畀之以自主之权也。”有了“自主之权”,就会“俗清”、“国宁”、“天下和平”(《新政真诠》五编)。他们肯定私利,强调予人以求利自主权,应当说这在中国是并不多见的论点,与亚当·斯密主张个人利己以达公利的论点很相似。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尤其是古典经济学派的影响,中国的经济伦理观念受到很大冲击。据考证,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最早大概是1840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K.F.A.Gutzlaff)编译的《贸易通志》,介绍西方商业制度和贸易情况。后主要有清同文馆1880年以《富国策》为名出版的H.Fawcett的著述;1886年海关总署税务司出版W.S.Jevons的名为《富国养民策》等等。此后西文及日文经济类书的中译以及中国人的自著大量增加,篇幅所限此处不赘述。

严复是最早翻译西方古典学派著作的学者,他以斯密的理论结合中国传统义利观,提出“义利合,民乐从善,而治化之进不远欤。呜呼!此计学家最伟之功也”(《原富》二按语)。他认为:“国之所急,在为民开利源。”(《原富》九按语)所谓“计学”、“生计学”,亦即经济学,“利源”就是利益获取之所,经济学的作用是为了更多获利,国家的急务就是扩大民众取利之源。

康有为在《条陈商务折》中论述“利源”说:“吾欲恢张利源,整顿商务。”

实际上,发展商务以求富强的主张,在近代经济思想中比较普遍。梁启超则主张通过发展机器生产尤其是托拉斯来实现获取“最大率之利益”(《饮冰室文集》卷二十三),这就是效益的思想,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很是珍贵。他作《新民说》设《论生利分利》一节,讲生产与分配诸问题;认为企业家“求利”会增加国民幸福,在经济发展方面有许多高见。梁启超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创始的先驱。到孙中山先生发展工业化的《实业计划》,则集前此发展工商业以“振兴实业”思想之大成,不再驻足“义利之辨”而着力于发展经济的具体行动计划

至此,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基本价值体系已经肢解,实际内涵因时代发展和西学传入而逐步换位于经济伦理,这里的经济伦理已经是西方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了。不过,“话语转换”还需要特殊的文化过程,就语词本身而言,从使用了几千年的“义利”完全蜕变为西方意义的经济伦理,还需要一个语义转换和承接的历史过程,这也构成中国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