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比较

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比较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位于亚洲南部,地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古代印度教育,一般被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早期宗教,赞成种姓制度,崇拜梵天,认为梵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与此相适应,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佛教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是寺院,与婆罗门教育以家庭、学校为教育场地不同。佛教教育极为重视道德品格教育及言行举止训练。

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教育

古代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位于亚洲南部,地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这一带就产生了最初的奴隶制国家。此后,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这种制度将人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构成四个种姓,前两个种姓是统治者,把持一切大权;后两者是被压迫者,处于社会的下层。除此之外,不同种姓通婚所生的子女(即“贱民”)也处于社会最低阶层。在这些等级中,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种姓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首陀罗地位最低,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据说,婆罗门种姓的人宁愿溺死,也不愿被奴隶从水中捞起,可见当时的阶级对立程度很深。[3]

约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产生,被奴隶主贵族阶级用以巩固其统治。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婆罗门教势力削弱,佛教兴起,教育权掌握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一、婆罗门教育

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古代印度教育,一般被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首先以家庭教育的形式出现,后来逐渐产生了最初的学校教育形式。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早期宗教,赞成种姓制度,崇拜梵天,认为梵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与此相适应,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学习内容主要为《吠陀》。入学校、习经典的权利只能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享有,但三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婆罗门所受的教育是当时最完备、最高级的,刹帝利和吠舍所受的教育内容则比较简单,程度较低,特别是吠舍的教育大为逊色。首陀罗则被剥夺了受教育权。这些情况充分反映了当时教育的阶级性,以及统治阶级力图控制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用心。

在婆罗门的学校中,最有特色的是古儒学校。古儒学校产生于奥义书时代(始于公元前800年左右)。“古儒”是指对经义有一定研究的文人,他们在家里开设经义学校,这种学校被称为“古儒学校”。古儒学校具有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所招收的学生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学习年限长达12年,且要求儿童入学后须迁入古儒家中与其共同生活起居。古儒学校的教育以婆罗门教的教条为指导思想,以梵语所写的经典《吠陀》为主要教育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以背诵为主,同时也有一些讨论。

二、佛教教育

古代印度佛教兴起后,佛教教育随之发展起来。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虽然不主张废除种姓制度,但他主张四姓平等。佛教教育的目的与其教义相同,在于让人们弃绝人间享乐,蔑视现实人生,通过修行,大彻大悟,追求涅槃及虚幻的来世。

佛教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是寺院,与婆罗门教育以家庭、学校为教育场地不同。佛教要求“出家”,出家僧侣必须抛弃财富,割断家庭关系,摆脱生养肉体的父母而依从抚育灵魂的僧师,视僧师犹如亲父。学习内容主要为佛教经典,神学气氛极其浓厚。佛教教育均以地方语言解说,较之婆罗门教育以艰深的梵文为教学用语进步。此外,它还将讲道与个人的钻研结合起来。

年满8岁以上的儿童准许入寺修行,在学满12年以后通过一个隆重的仪式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成为正式僧侣,男的称为比丘,女的称为比丘尼。多数人离寺回家,少数人继续留寺,再修习10年后,担任寺中僧侣职务。

佛教对于一般信徒的家庭教育也不放松。由于寺院、尼庵的容量有限,佛教还鼓励信徒在家修习。在家僧称为“优婆夷”,在家尼称为“优婆夷”。他们须以财产维持寺庵的日常用度,须对行乞的僧徒慷慨施舍,更须在家诵读经典和定期参加寺庵宗教仪式。寺庵对在家信徒负有指导学习的任务,不过对他们的要求比对在寺院修行者要低。

佛教教育极为重视道德品格教育及言行举止训练。寺院对衣、食、住、行、学习、修行等方面订有种种清规戒律。僧人不得从事任何世俗性职业,平时生活全凭化缘及在家信徒供养。洒扫寺院等杂务均由初学者担任,高级学生则致力于默祷。僧徒对师傅要毕恭毕敬,师傅起身行走、睡觉以及日常小事,都由学生侍奉;师傅则要全心教育学生,不仅要传授经义,而且要照顾学生衣食住行。和婆罗门学校一样,寺院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寺院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学术机构,有的甚至堪称学术(神学)研究中心。这种学校以佛教经典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僧侣讲授各种学科知识时不用繁难的梵文梵语而采用通用的方言。教学时经常采用争辩和讨论方法,形式灵活而富有生气。

一些学术水平较高及规模较大的寺院,除负责培养僧徒之外,还从事各种学术研究。创建于425年、颇负盛名的纳兰陀寺就是一例。该寺建筑雄伟壮丽,藏书丰富,寺中师生众多,学术氛围非常浓厚,经常举行各种学术讨论和演讲活动,实际成为古印度的最高学府和国际学术文化中心。该寺吸引了大批中国、朝鲜等国的青年和学者,对中国及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注释】

[1]James Bowen,A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Volume One,New York,1981:14.

[2]司徒卢威:《古代的东方》,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第89页。

[3]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