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架借阅体制

开架借阅体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架制的关键有两条:第一,允许读者入库,第二,允许读者在书架上选书。这种借阅体制,也称“亮架”制。因此,半开架制是介于开架和闭架之间的一种辅助借阅体制。国外将半开架制称为准开架式。所谓部分闭架制,是指图书馆的流通书库对大多数读者采取开架制的情况下,对于其中部分藏书和部分读者采用闭架制的借阅方式。开架借阅充分发挥了藏书的现身宣传功能,适应了读者选书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深受读者欢迎。

第一节 开架借阅体制

开架与闭架,是图书馆藏书向读者借阅开放的两种制度,也是读者使用藏书的两种方式。以书库直接向读者开放,或间接向读者开放,作为区分开架、闭架的界线标准。而开放的程度,是以书库向读者开放范围的大小,作为全开、全闭、半开、半闭,部分开、部分闭的界线标准。两种借阅制度,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闭架借阅体制可谓历史悠久,历经千载而流传于今,而开架体制不过方经百年,它在不平坦的道路上发展,却已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1.借阅体制的类型及其含义

在借阅服务体制中,有开架、闭架、半开架、部分开架、自由开架、安全开架等。首先要明确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才能自觉地认识它们在实践中的具体作用。

所谓开架借阅,就是图书馆允许读者进入书库并直接在书架上自己挑选书刊的借阅体制。开架制的关键有两条:第一,允许读者入库,第二,允许读者在书架上选书。

所谓闭架借阅,就是图书馆不允许读者入库和在书架上选择书刊,必须通过馆员提取才能借阅书刊的借阅体制。闭架制的关键也有两条:第一,读者不能进入书库;第二,读者只能通过馆员作为传递媒介,才能借阅书刊。一般情况下,还需查找目录,填写索书单,由馆员凭单到书库取书后交读者借阅。

所谓半开架借阅,就是图书馆利用陈列展览的形式,将部分流通量大的书或新书陈放在安有玻璃的书架里,读者能看到书脊或书面外貌,并可浏览挑选,但不能自取,借阅时必须通过馆员提取。这种借阅体制,也称“亮架”制。半开架制,对于读者放宽了开放尺度,可以浏览书架上的书,减少了查目填单的环节,比起开架,对读者又限制了一层,不能自己取阅,必须通过馆员传递。而且可供陈列亮架的藏书数量仅是流通藏书中的一小部分,只能占有有限的空间,在外借处、阅览室、辅助书库内一部分地方展出,而大部分流通图书不能采取这种体制。因此,半开架制是介于开架和闭架之间的一种辅助借阅体制。国外将半开架制称为准开架式。这种体制有它独特的作用,便于宣传推荐,组织管理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读者直观性选择书刊,配合开架和闭架书库中需要特殊处理的部分藏书,是很有必要。

所谓部分开架制,是指图书馆的流通书库对大多数读者采用闭架制的情况下,允许一部分具有高级职称或特殊要求的读者,对于一部分藏书实行有限制的开架借阅方式。这是许多闭架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方法,称为闭中有开的部分开架制。属于开架范畴。

所谓部分闭架制,是指图书馆的流通书库对大多数读者采取开架制的情况下,对于其中部分藏书和部分读者采用闭架制的借阅方式。其作用是:即有利于部分藏书的安全保管,长期利用,又有利于有区分地为读者服务,这也是许多开架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方法,称为开中有闭的部分闭架制,属于闭架制范畴。

在开架阅览体系中,有两种开架形式:自由开架式和安全开架式。

所谓自由开架式,是指辅助藏书与阅览座位处于同一空间,读者可自由出入,直接在书架上随意提取所需书刊,就室阅览,不必办理任何借阅手续。这种形式对于读者最为方便自由,但只能阅读书库藏书,同时阅览时间上的制约不宜于读者综合性学习。

所谓安全开放式,是指辅助藏书单独设库,流通藏书与阅览座位处于两个相互连接的空间,读者可直接进库挑选并提取所需书刊,即可就室阅览,也可借阅后携带出馆。这种形式对读者即方便自由,也有利于藏书的保护。但受阅览室藏书模式限制,此类书借书期限不会太长,会给读者的文献利用带来一些不方便。

随着社会的进步,借阅合一,流通中有阅览,阅览中有流通,已成为当代图书馆服务体制的管理模式之一。这样,读者可以不办理任何手续,就室阅览,也可借阅后在书库外就室阅览,也可携带图书出馆。有人称之为大流通、大阅览,所不同的是各书库根据其功能,借阅期限不一,制度设计不一,但这无碍于读者的阅读心理,它能使读者更为方便,自由地使用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应认真加以研究,分析由此管理带来的问题与原因,并努力加以改正,使之科学、合理。

2.开架借阅的长处与弊端

开架借阅有许多长处,是闭架借阅无法比拟的。

(1)读者直接接触丰富的藏书,能自由挑选适合自己需要的书刊。

闭架时,读者见目不见书,而目录对图书的表述仅只是揣其旨意,略叙洪烈,它很难真实地表达图书的内涵,因而,书架上适合读者需要的书很难从目录中完全准确地反映出来,所以读者的满足程度就要大打折扣。而开架后,读者可以直接进库,在一排排书架前,随意浏览,自由挑选,直到选到中意图书。藏书本身是揭示文献内容范围和水平程度最直观,最有效的手段,这是任何完善的目录和高明的工作人员都无法取代。开架借阅充分发挥了藏书的现身宣传功能,适应了读者选书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深受读者欢迎。

(2)读者与藏书直接接触,开拓读者的知识视野,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吸引更多读者。

书库敞开大门,吸引着更多的读者进入图书馆。读者在开架书库除直接选择所需要的书刊外,还接触许多原来所不了解的书刊,如相关科学、边缘学科及其他学科书刊,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潜在需要,增长了知识,扩大了阅读范围,进一步提高了读者阅读的积极性。

(3)方便了读者,节约了读者时间,缩短了读者获取图书的时间。

在开架书库,读者集中利用参考工具书,自由选择图书,随时向身边的馆员提出询问,省去了查目录,填写索书单、排队等候取书的大量时间,缩短了查找、选择、获取图书的过程。据统计,一个读者在开架书库借书时间只占在闭架书库借书时间的1/3。同时,自己挑选简单自如,且符合个人的心理特征。

(4)扩大了图书流通范围,降低了图书拒借率,减少了部分藏书不必要的外流。

许多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书刊,在闭架时不被读者注意,有些书名不能反映内容,也不易被读者了解,借阅率很低,甚至长期压架而被埋没。由于开架,藏书广泛接近读者,许多未利用的书找到适合的读者,由“死书”变成活书,该利用的书都得到利用。读者的借书要求,经过自己在书架上挑选,非此即彼,总可以选到自己满意的书,从而大大降低了拒借率。真正需要而又查不到的书可向馆员反映,通过其他方法解决。在选择过程中,有许多读者不需要全部阅读其书刊,只需查阅其中的章节片断,或只需在馆内大致浏览概貌,这就避免了一些藏书不必要的外流,保持藏书使用的动态平衡。这是闭架借阅无法做到的。

(5)馆员从进库找书的繁忙工作中解脱出来,有较多时间了解读者,开展咨询解答和阅读指导工作。

闭架借阅时,馆员每天为成百上千的读者入库找书,不出门却日行几十里。这无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累,况且花费时间多,劳动强度大,馆员常常处于被动应付而又高度紧张的状态,日复一日进行的是一些简单而又重复性事务性工作,真正需要开展的宣传辅导、咨询工作已无力进行。开架后,馆员摆脱了许多日常的繁琐事务,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强了指导读者的责任感,由藏书与读者之间的屏障变为藏书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由守门人变成了引路人,这种转变从根本上改善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馆员在读者心中的形象,读者对馆员更加信赖,更加亲近。

(6)读者与图书馆员接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与图书馆交流的平台,它不仅使读者受益,也为图书馆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面对浩如烟海信息资源,读者要更快更好地找到自己所需信息资源,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知识,毕竟科学的多元化,仅以类求书,很难找准找全;再则图书的流通性,仅以架位求书,也未免能找到自己所需图书,而读者入库,亲近了与馆员之间的距离,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图书馆员指导读者从馆藏文献中获得知识,帮助读者利用图书馆海量的信息,它不仅使读者能够方便找到自己所需信息资源,也为读者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馆员缺乏某些专业知识,有些书的采购未必理想,有些书的归类未必准确,参照系统未必科学,通过与读者沟通,明了文献资源的特色、特点及发展远景,这为文献资源的建设、归类、著录提供了好的帮助,总之,读者与馆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沟通,互相促进,这对于改善图书馆的工作环境,提高读者查找文献的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开架是方便读者借阅的体制,同时,开架又容易产生一些弊端,影响藏书的安全,带来管理上的麻烦(主要是丢书、破损和乱架三大毛病)。而从图书馆管理的角度看问题,藏书的安全、完整、有序、方便管理,是闭架借阅的长处。开架长处使开架成为发展趋势,开架的弊病又使开架的实行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要充分发挥开架的长处,有效地克服开架的短处,只有加强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丢失、破损、乱架减少到最低限度,使藏书耗损降低到允许的合理限度,这样才能使开架借阅体制持久地巩固下去。

三、正确认识与处理开架借阅体制

正确认识开架体制,科学处理开架中产生的具体矛盾,是实行开架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1.实行以开架为主的开架与闭架相结合的借阅体制

在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借阅体制中,无论开架还是闭架,本身都不是目的,只是达到借阅目的的有效方式、制度和手段。它们的共同宗旨,是方便读者,满足读者借阅需要,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符合读者和图书馆的根本利益。因此,正确的认识,必须是按照实际情况,对不同藏书,不同读者,不同使用方式,区别对待,遵循图书馆藏用结合的规律,实行有条件的大范围的开架制,实行开架与闭架有机结合的借阅体制。不方便读者借阅的全闭架,不讲条件的大开架,将开架与闭架对立起来的认识与作法,都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

适合大多数读者流通的藏书,应对广大读者开架借阅;只适合少数读者查阅参考的书刊,就不易对多数读者开架。一般性书刊,利用率高的,复本量大的书刊可开架借阅;珍贵书刊,单本书刊,利用率很低的书刊,以及内容不便公开的书刊,应对一般读者闭架,或对科研读者开架。并非图书馆所有的藏书都对所有的读者开架。即使全面实行开架借阅的图书馆,也有部分特藏书、保留本书,采用闭架借阅的方式;即使全面实行闭架借阅的图书馆,也有部分流通书刊和专科阅览室藏书,对部分读者实行开架借阅。绝对开架,一本不保留,或绝对闭架,一本不开的图书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问题是该开架的书刊是否都开了,该闭架的书刊是否都闭了,藏书的选择,读者的确定,是否科学合理等,都需要认真分析研究。

开架为主,开架到什么程度。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标准规定开架率为70%,海南大学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指标规定开架率为90%。美国的托斯威尔认为,一个学院图书馆,很少一部分图书即可满足要求,99%的使用记录集中在40%的藏书中,我国一些图书馆对藏书使用情况做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证明,绝大多数的常用书占整个馆藏的20%~30%。因此,笔者认为:各馆可根据本馆馆情,对一些地方文献、特色文献、特藏文献、珍贵书刊及一些利用率不大的图书闭架。同时,按照文献利用率,布局好文献的开架范围,一般来说,全开架率控制在50%,部分开架率控制在30%~40%。即可满足读者借阅文献的需求。

2.做好开架的宣传教育、物质设施和组织准备,构建开架借阅的和谐平台

同闭架相比较,开架是工作体制的改革。开架后,大批读者进入书库,人员流动,书的流通都比较复杂多变,要保证书库长久而稳定的秩序,达到流通的良好效果,必须做好各项管理工作,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宣传教育,做好读者入馆教育,发动读者参与管理(如整架、打扫卫生、巡逻等),配合图书馆搞好开架管理工作。要制定开架借阅的规章制度,采取切实保护措施,建立岗位责任制,清点藏书。要按照开架制的范围,确定空间范围,每架间隔大于等于1米,小于等于1.2米,配备一定数量的阅览桌,给读者借书阅览创造条件。同时,要兼顾环境要求,采光照明,室温,通风必须符合读者入库选书阅览的各种环境和条件(环境和条件按《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的要求)。同时在人员组织上做好充分准备,构建读者借书的和谐平台。

3.防止图书丢失,确保藏书安全

窃书是开架借阅的头号大敌。尽管防范手段不断改进,采用最先进的防窃装置(如监测仪、录像装置),也难以杜绝窃书和剪裁现象的发生,而且开架会给偷书和剪裁书刊以更多的机会。偷书者窃走及剪裁的书刊多为珍贵书刊,一般很难补配。偷书者往往不择手段,乘虚而入,乘机而出,让你防不胜防。因此,防止图书丢失,确保藏书安全,是开架的首要任务。为此馆藏书库不宜太大,700平方米左右即可,并配备必要的监测装置,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巡逻,经常检查监测装置的作用功能。同时,我们要加强读者教育,打预防针。发现窃书行为,采用教育与惩治相结合的办法严肃处理。

对待丢书问题,既不能掉以轻心,又不能固噎废食。偷窃和剪裁图书只是个别读者的不良行为,不能因此而影响绝大多数读者享受开架借阅的权力。不能因为丢失部分图书而影响对更多藏书的使用。丢书的损失和图书的使用价值相比,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效益而言,都能得出得大于失的结论。国外图书馆规定图书丢失率5%以下,我国海南大学质量管理体系指标规定年丢失率低于2‰,为合理损耗,我们可以定4‰左右为年丢失率指标,各馆可以根据馆情实际,得出合理丢失率指标。同时,要经常对馆藏图书进行清点,摸清家底,掌握实情,一旦发现丢失率超标,必须及时进行研讨,找出原因,杜绝漏洞,尽量减少人为损失,将丢失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4.防止人为破损,确保藏书使用寿命

开架借书带来图书翻阅人数增加,翻阅次数增加,自然磨损率高,这是正常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由于书库管理不善,条件太差,读者不爱惜图书所造成的人为破损,都是应当防止。解决的办法,主要从加强管理,改善条件和宣传教育入手,通常的做法是,书库专人管理,出纳人员对每本图书借出时,必须提请读者对每本书进行核查,发现问题,主动告之,读者归还图书时,出纳人员也应进行相应的核查,无论借出与归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出纳人员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使图书的破损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书架每格放书不超过4/5,最低一档不存放图书,每架书陈放数量不越过规定的饱和指标,防止图书挤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要经常性开展保护图书的宣传,定期加固和修补书刊,建立图书保留本、图书破损赔偿、图书修补、图书借还管理、馆员职责等规章制度,减少人为破损,保证书刊的正常使用寿命。

5.减少图书乱架,确保藏书动态平衡

开架容易导致乱架现象。乱架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引起的现象。如书库标示不醒目,藏书排架太密,排架顺序号码太细,书库光线暗,流通量大的书架过于集中,一些图书太簿,使得标引看不清楚,另一些图书书型不规范,只能横着放,这样一来无意识地造成读者乱翻乱找,再加个别读者为自己方便,有意将藏书放在它处等,这些都是造成乱架的直接原因。解决的办法通常是,按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设计出三统一的宽敞适用的开架书库,配置适宜开架用的书架,绘制开架书库的平面图,设立醒目的标示牌,标示牌悬挂在书架的正上方,标示文献的基本大类,架标可细一点,具体各馆根据架位藏书自定。对一些簿书,可以搭配一些书盒,外面再贴上标签,标明盒内图书目录。对一些无法直立而横着放的藏书,可在架上存放标有目录的标签,以方便读者查找。另外,图书的分类不宜过细,以方便馆员整架及查找。同时,为读者查找文献方便,我们要对文献进行机读文档分类标引,尽量为读者提供新的检索入口,增强多途径检索的功能,即将部分凝固的先组类号加以拆分,以形成独立的检索点,提高文献标引深度和标引专指度,利用通用复分号前置区分符号的区分功能,使通用复分要素成为能与主类号实现后组配检索的独立类号,尽可能为发挥计算机检索系统的后组配检索功能提供条件,通过多重标引最大限度地解决或缓解体系分类法“集中与分散”的矛盾。这样,读者通过计算机检索,可以尽快地查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源,避免了过多地在架上乱翻乱找。我们要定期剔除陈旧失效、复本过多的书刊;要配备专人整架,指导读者找书;利用代书板临时取还书,或规定读者将看完的书放在指定的地方,由工作人员上架;将热门书、新书、使用率高的书放在醒目,最方便的地方,必要时,可以专架排列,展现在读者必经之路。要配备足够的书立和明亮的亮光。保持书库、书架整洁有序,清晰醒目;加强对读者护书的宣传,防止读者有意无意乱放图书。我们要加强书库的整理,使流通开架书库乱架率低于2%,期刊阅览在2‰以下,其他阅览书库在1‰以下。

6.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力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随着网络环境的逐步形成,网络信息传递方式不但传递速度快,质量高,传递范围广,而且可以大大节约传递成本,它将逐渐取代传统服务形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传递服务方式。

众所周知,网络信息传递与传统信息传递最大的不同,在于网络信息传递服务传递的对象是电子化,数字化文献,而不像传统信息传递服务那样,传递是印刷型出版物或复印件。我们可以这样设想,既然网络信息传递方便、快捷、经济、时效性强、针对性好,我们完全可以对图书馆采购经费进行再分配,通过降低购买传统图书馆文献的费用,而将一部分经费用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网络信息传递服务,把信息传递与馆藏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图书馆更有效经济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我们不仅加大、加快了馆藏资源建设的步伐,也避开了大量的纸质文献因开架借阅而带来的种种弊病。同时,为了节省读者书库查找文献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对已开架的文献按照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进行深层次加工,以电子化,数字化文献的形式表述出来。这样,读者不出门就知道开架书库有些什么样的书,哪些书能满足自己的借阅要求,即使是有些书一时拿不准,通过现场考察,也能尽快确定自己所需文献。总之,网上信息传递与开架借阅相结合,可以使不断增大的文献出版量与购书经费不足的矛盾得到解决,节省读者时间,节省建筑空间,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开架为主,开架与闭架相结合的借阅体制,是方便读者,保证藏书安全、有序、长期使用的行之有效服务方式。各类型图书馆,应从本馆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以开架为主的多种借阅体制,使之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