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具体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具体形式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活动领域、主题、目的和方式等的不同,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还会有多种具体形式。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为师生合作互动的实践形式及其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更多应采用后一种形式,突出实践探究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体验意识、探索发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总体上说来,互动合作形式与自主探究式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相沟通的,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将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具体形式

根据活动领域、主题、目的和方式等的不同,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还会有多种具体形式。其中师互动合作和学生自主探究是两种主要的形式。

(一)互动合作式

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为师生合作互动的实践形式及其策略。双向互动、情意交流、合作参与是互动式的基本特征。强调与倡导实施活动的参与者做到信息情感的双向交流传递,过程的参与、指导与互动合作,可采取包括设问与提问方式、小组合作方式、集体讨论方式、师生合作参与实践以及其他多种方式。要求师生双向沟通与合作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反应与大胆创造。教师在活动中是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他运用一系列启发式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并参与学生的行动,以便使学生与活动环境间、学生相互间以及学生与教师间更协调。但其目标是要使学生体会到是自己在学习、在活动、在反思、在发展。

互动合作中的“互动”,包含学生与课程资源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互动式综合实践活动应当是多元的,即结合不同的主题和方法协助学生获取有关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并鼓励学生身体力行,通过日常生活和社会行动去实践。教师在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可扮演不同角色,以配合不同的情景与同学们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应结合有关主题,安排同学以小组方式参与实践,探究问题。互动合作式实质在于强调教学活动中各要素间的交互作用与交互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通过多元互动,获得积极体验,培养正确的态度与行为。

在互动合作式活动中,学生在明确活动主题的基础上,依据教师预先设计或师生共同讨论设计或学生自主设计的系列问题和计划方案,研究包含在各种课程资源中的信息。教师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采用各种手段和形式从各种渠道和环境搜集、整理、研究信息,在分析思考和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又可能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反应和主动创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互动合作式模式中,活动方式应活泼生动、形式多样。学生观察与考察环境、实验与分析、研究图表与数据,参与社区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和学生运用讨论、辩论、判断、游戏、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论文写作与朗读、成果展示等方法表述、交流观点与认识。方法的选取与组合要符合课程内容(领域或主题)的要求,也要符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互动合作式活动建立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参与、协同合作、交互影响的基础上。教师激励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活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研究者,在教学活动中起参与者、指导者的作用,并不断积累与总结经验,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自行组织实施,主动思考问题,通过探究与实践,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获得发展。

(二)自主探究式

即研究性学习,它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征求意见稿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要追溯到美国20世纪初期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倡的“问题教学法”以及20世纪后半期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布鲁纳倡导的“结构发现法”。杜威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根据思维过程形态提出教学的过程步骤,强调从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的真实接触即实践(“做”)中获得经验和体验。布鲁纳主张用“发现法”去寻找和发现学科知识结构,从而改组个体认知结构,主张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态度和独立发现的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对“探究式学习”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重视探究性学习。他认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脑力劳动,让学生去研究和分析那些没有明确阐述的、似乎是隐藏着的因果联系和规律性;教师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和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弄清楚应该克服的困难,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通过直接观察事实和现象,认识和探索事实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教学形成的传统的“三中心”的历史惯性,学生、实践、社会在课程和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探究性学习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非常陌生。当前,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性学习应当受到广泛的重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师生活动轨迹及其步骤大致是: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参与。具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模式。另一种是以实践探索为主的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更多应采用后一种形式,突出实践探究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体验意识、探索发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总体上说来,互动合作形式与自主探究式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相沟通的,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将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