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不少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均采用“公示”方法。学生活动过程结束时,让学生提交一份类似档案袋的“材料”用于公示,以此可以获得相应的活动成绩。班级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与实施问题,包括各类人员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职责问题,评价工作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问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实施问题等。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具有相应的职责。

第四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领域,正以其日益凸显的育人价值而备受人们关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上,学校应该成立以校长为龙头的评价领导班子,建立全面的品质测评指标和方法,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促进其健康成长。这样有利于强化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使学生个体品质得到提高。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法选择

在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后,还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才能最终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落到实处。广义的方法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步骤和一般方法。评价步骤包括:界定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对象及现象、收集评价信息、确证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完成评价报告、实施评价的评价。同时,学校配合步骤的顺利实施,需要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完成相关事务。如:研究学校发展远景、确定评价的目标、建设以评价促反思的制度、营造民主表达范围、确立多元评价主体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一般方法应该指向多元决策。由于本文篇幅及研究基础所限,不能就相关步骤和方法进行全面讨论,只能从实践层面对部分方法作一简要分析。

(一)档案袋评定

档案袋评定与真实评定和表现性评定基本同义,注重学生的自我接受、体验、展现和反思,强调学生参与(制作档案袋),使学生在体验中认真反思他们的作品、知识和理解。同时,档案袋也成为教师、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沟通平台,评价参与者之间互动交流,在体验中进步,获得成就感。档案袋内容由师生商议决定,没有固定模式,“档案”就是有关学生学习的情况,有目的汇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在课程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作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可以说,档案袋应该包括学生人为能够展示其成就的任何作品。

主题探究档案袋

img43

为一种的重要的评价方法。现在不少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均采用“公示”方法。学生活动过程结束时,让学生提交一份类似档案袋的“材料”用于公示,以此可以获得相应的活动成绩。

为了学校有效开展“公示”活动,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还可以设计“展板”或“书册”,将活动过程从活动主题提出的理由,活动目标设计,到活动诸环节中发生的事件、相关人物、相关环境、相关情景,到活动成果、活动反思,再到社会(家长)反馈,系统的公开、展示和交流,以便课程评价参与者(包括学生)深入观察、了解和理解,互相赏析、议论并提出建议。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效果明显,受到师生及社会人士的好评。

社区服务”活动展示内容

img44

(三)综合评定

“综合评定”立足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系统评定课程开发绩效。我国学者杨立龙教授建议的课程评价表被大致看作是一种综合评定方法,依据上面所讨论的评价范围和尺度加以改编,可以运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img45

附:西新桥小学“一个档案袋、两份最佳作品、三分钟演讲、四级评议表”为评价方式

(1)给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档案袋的内容包括:“采蜜卡”(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料)、“智慧卡”(创新设计和想法建议)、专题研究论文科技作品照片以及小红花、小星星(平时在校获得的奖励)等资料,档案袋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装入材料,除上述材料外,学生还可以把参加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资料认为该装的都装进档案袋,这些都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足迹,既让学生通过对比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感觉,又作为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参考。

(2)两份最佳作品:学生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认为最好的作品交给老师,由教师针对其制作或设计的态度、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

(3)三分钟演讲:用最后三节课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体会,重点围绕“我什么方面得到了提高”“我在什么方面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我最喜欢参加哪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作口头陈述,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对学生作合理的评价。

(4)四级评议表:我们在每次专题研究结束后,就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

西新桥小学综合实践课学生评价表

注:1.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

  2.A表示好;B表示较好;C表示一般;D表示尚可。

  3.此表可以转换为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的表格。

评议教师用表

班级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

1.当我觉得自己很成功时,老师

(1)大大表扬了我 (2)表扬了我 (3)没有表扬我

img46

2.当我觉得有困难的时候,老师

(1)给我帮助很大 (2)帮助了我 (3)没有帮助我

3.你向老师提出问题后,老师

(1)表扬我并一起解决 (2)告诉我答案 (3)没有理我 (4)批评了我

4.老师教的内容,我

(1)完全懂 (2)大部分能懂 (3)大部分不懂 (4)完全不懂

5.我对老师上的课

(1)很有兴趣 (2)有兴趣 (3)无所谓 (4)没有兴趣

6.老师,我

(1)很喜欢你 (2)喜欢你 (4)不喜欢你

7.我还有话要说: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与实施问题,包括各类人员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职责问题,评价工作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问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实施问题等。

班主任、活动指导教师、少先队组织和家长,是学生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受教育程度的评价主体。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具有相应的职责。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首席责任教师,赋有塑造学生思想灵魂、协调教学关系、联系社会指导家庭三大教育职能。与此相应,在班级学生评价工作中,班主任负有全面评价的职责。具体表现在:

(一)班主任要研究确立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目标。并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引导学生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或课题,并合理地制定活动方案,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二)班主任要协调好课题指导教师、大队部组织和家长对班级学生的教育和评价工作。围绕每个具体活动主题或课题,课题指导教师、大队部和家长应配合进行指导,评价的效果如何,班主任应当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哪些活动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哪些活动由大队部组织进行评价,哪些活动由家长负责评价,评价工作如何安排等,班主任有义务也有权利组织与协调。

(三)班主任要计划和安排好班级学生评价事务。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评价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用最明确的语言讲清活动目标的价值,把活动目标变成学生人人努力进取的目标。其次,要安排学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检测评价的记录工作,教育他们要实事求是地记载,不弄虚作假,不漏记错记。最后,要主持好班级学生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工作。

课题指导教师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指导者。课题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如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和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并指导学生写好活动记录;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对有困难的小组或个人进行个别辅导或帮助调整实践计划;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条件;指导学生注意活动安全,培养安全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大队部是儿童的教育组织。通过少先队活动教育学生,是少先大队组织的特性。因此,在活动中教育学生,也在活动中评价学生,是少先大队组织应负的重大责任。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做好对每班学生的检测评价工作。

家长是孩子的养育者,也是孩子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负有全面教育和评价的责任。家长要按照班主任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积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工作。并经常同班主任保持联系,沟通情况,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

积极组织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工作,全面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的稳步提高,是学校领导的重要责任。学校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前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时,就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工作,使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工作中,学校负有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职责。

1.每个学期开学之前,提出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目标,并且指导各班联系班级实际,确立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目标。

2.依据确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目标,设计和编制好综合实践活动序列,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

3.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和考核制度,使之制度化。要有组织地做好每个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定工作。平时,要加强班级教育和评价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

4.建立评价机构,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组织建设。成立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委员会,定期召开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党组织把学生评价工作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5.做好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努力协调好社区与学校的关系,紧密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培养目标,使家长、社区成为教育评价学生的资源。加强同家长的联系,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家访和家长校访制度。

(四)主题活动课程的评价的实施过程

1.课程活动评价原则

(1)不仅重视最后的研究报告和答辩,而且重视开题和实施过程,评价时对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学生表现都给予相应的权重分数。

(2)不仅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结果,而且重视描述学生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多种能力与品质。

(3)通过研究结果,了解学生对原有的知识是“知道”还是真正理解,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情况,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及在解决问题中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4)以小组为单位,兼顾个人表现,对原学习成绩较差学生,尤其注意课题研究活动对其学习的影响。

2.对活动主题的评价。学校领导、年级组、学科组的部分教师,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共同组成主题征集和评审小组,就活动主题进行选择评价,主要考虑以下方面要求:

(1)主题是否有足够的学生自我发挥空间。

(2)主题是否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相适应。

(3)主题是否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4)主题是否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贴近。

3.学生自选题目的评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首先论证自己的选题,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1)所选题目的意义(探索、证明、制作、实践锻炼等)。

(2)活动设计的主要思路。

(3)计划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的工作步骤。

(4)预期的困难和问题,自己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因素。

(5)预期的成果及其表达形式。

4.小组选题及实施方案的评审。教师组成评审小组(可以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评审的主要程序如下,评审结束后,完成“课题实施评审表”。

(1)小组汇报:以一人陈述为主,小组其他成员辅助说明,并尽可能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说明自己的研究计划。

(2)评审小组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回答问题。

(3)教师评议,讨论评审意见,并决定是否同意立项。

(4)反馈评审意见,向学生提供修改完善的建议。

课题实施评审表(主要由班主任、指导教师填写)

img47

5.最后成果答辩的评审。由教师组成多个答辩委员会,集中时间,对全年级同时进行评审答辩。要求在答辩前一周将小组的成果(书面或实物材料)提交相应的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分别进行评阅,形成初步评阅意见。通过评阅后的研究才能进入最后的答辩。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不同题目选择不同的答辩委员会主席),设一名教师为答辩秘书并由一名学生记录,答辩秘书汇总答辩意见,学生记录答辩过程。答辩的主要程序:

(1)小组代表进行主陈述与说明,在限定时间内简要回答报告通过后方案的实施过程,主要分工情况,介绍取得主要成果,以及活动过程中的主要收获。

(2)答辩委员会就问题提问,可以由小组推选回答人,也可以直接要求某一位组员回答。

(3)教师评议,每位教师将现场填写的答辩评价表交答辩秘书。

(4)由答辩秘书汇总答辩成绩,在下一组答辩结束时宣布上一组的答辩成绩。

课题成果评审表(由课题评审组填写)

img48

6.课程成绩评定。为强调小组的合作精神和共同活动,课程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进行小组的评议。小组的成绩由四个部分组成:

(1)开展实施成绩(开题评审时评定)。

(2)课程实施成绩(根据记录、总结和教师掌握的情况评定)。

(3)成果报告评阅成绩。

(4)成果答辩成绩(现场评定)。

上述四个方面成绩,根据一定比例加权,形成最后小组成绩。详见课题成绩评定成果表。

课题组成评定表(由班主任填写)

img49

小组评定完成后,参考学生提交的个人小结,小组成员间开展个人成绩评定。评定分三个等级。

(1)积极参加活动,很好完成了分担的任务,起到了骨干作用;

(2)能够参加并完成自己分工的任务;

(3)参加活动不积极或没有完成小组交给的任务。

三个等级分别对应相应的等级系数,这个系数与小组成绩相乘就是个人这门课程的最后成绩。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一)重评价的鉴定性而轻评价的目的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鉴定性是指评价具有对活动结果的鉴定作用,通过鉴定结果来判断被评价对象到达既定目标的程度。在实验操作中我们发现,评价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重评价的鉴定性而轻评价的目的性的倾向。例如,用指标系统对某一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量评价,最后按评出的等级将被评学生分出优、良、合格、差。在操作中忽视了评价个体原先的水平与能力,用整齐划一的指标体系去衡量,忽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往往对在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不去深究,分析诊断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为被评者改进学习或教学工作寻求正确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我们不能认为课程评价就是鉴定、证明、分等,而忽视对如何改进课程学习与课程教学工作的指导,这样会使课程评价误入歧途,无法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二)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按照各自不同的功能来划分的。从狭义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的全面评价。从狭义来说,形成性评价,是将形成性评价检测用于实践活动教学中,为获得改进教学和学习的反馈信息使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通俗地讲,是对未达到掌握程度的学生为了促进其掌握而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针对的是教育活动的结果,重在鉴定;形成性评价针对的是教育活动的过程,重在改进。 事实上,教师差不多都会自觉不自觉的使用形成性评价,在特定教学活动之后进行评价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然而有时由于教师过于强调评价等次的作用,如让家长签字、为学生排序等等,致使家长和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到等级上,从而削弱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三)重指标系统的评价形式轻概括性问题的评价形式

指标系统是一种定量评价方式,概括性问题则是一种定性评价方式。目前一提到评价,人们多半只想到用指标系统去评,而很少想到或根本不知道可以用概括性问题来评,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指标系统和概括性问题这两种评价形式都有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两者不能够互相取代,却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互相检验。在实际工作中,到底需要采用哪种形式进行评价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而不应一味地追求指标系统这种定量评价方式,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决定,评价对象中存在着不可量化、不很具体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处理好几种关系,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为必修课程,但没有课标,更没有教材。对教惯了现存教材的教师来说,突然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活动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我们应该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使教师的培训不可能借助常规办法,而采取“研讨式教研培训”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注重通过评价引导教师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过程,使得教师在培训活动的实施全过程中都获得实际的发展。

(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应首先注意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感兴趣的问题;其次要善于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题和研究内容;再次,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亦可通过各种方式(如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最后,在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自主发展”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持续深入地探究。

(二)恰当处理实践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应对实践活动内容进行预先规划与设计,但更要强调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出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和存在价值。

(三)妥善处理网络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整合的关系

因为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探究内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通过建立相关网站,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地区、跨国家的合作探究指导提供可能。任何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都应基于新的、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理念而进行,要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

[问题讨论]

1.为什么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应该评价哪些方面?

3.学校如何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应注意些什么?

【注释】

(1)李雁冰:走向新的课程评价观,载《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

(2)陈亮,朱德全: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教学评价,载《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3)李进忠:美国教师评价的新趋势,载《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