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基本方式与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基本方式与方法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是实施于全体中小学生的教育活动,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立足于全面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应特别着重于学生一般态度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形成。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善于运用各种办法巧妙而执着地引导学生加强这些方面的修养,不断提高和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基本方式与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首先,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或活动课题的确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或课题要尽可能由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自主提出,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活动项目要贴近社区和社会现实,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题或项目要克服以往那种以“课文”的形式呈现的方式,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活动项目。第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如劳动基地、劳动教室等)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际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活动。第三,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阶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环境和社会现实来总结、反思,获得实际的体验,深化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识。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是实施于全体中小学生的教育活动,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立足于全面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活动内容的确定、形式方法的选择、情境的营造和材料的设计,都应围绕育人这一根本目标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应特别着重于学生一般态度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形成。所谓“一般态度”,主要是指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自然观等基本观念以及兴趣、意志、道德和审美等非智力品质。所谓“综合能力”,是指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问题”往往都是以“综合”面目出现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娴熟地利用在学科课程中学习的各种知识、技能去加以解决。由于多年来学校中学科教育占主导地位,“应试”的倾向非常严重,对学生在“一般态度”和“综合能力”这两个方面的教育都明显不足,而综合实践活动对这些品质的培养有着特殊的优越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善于运用各种办法巧妙而执着地引导学生加强这些方面的修养,不断提高和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

(二)科学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内容要科学,活动过程要科学,活动结果也应该是科学的。

活动内容要科学,是指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科学,要注意选择现实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作为活动的主题,尤其应注意选择当代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成果,以及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科学技术问题。

活动过程要科学,就是说要选择科学的方法组织各项活动。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包括对现象的调查、测量、实验、采集、制作、分析和综合等等。活动要着力引导学生学会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中去发现问题,通过分析提炼活动的内容,在实践的探索中学习并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果也应该是科学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似乎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知识不足,经验有限,有些活动本身甚至就停留在“前科学”的水平上,活动的结果是否也一定要求科学呢?答案是肯定的。尽管低年级学生活动得到的结论可以是粗略的、肤浅的,也可以是近似的,但无论如何不可以是错误的,绝不能是似是而非的。

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虽然不单指科学技术活动,但总体看来,它的内容还是以科学技术活动为主体构建的,即使不是科学技术的内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也有一个科学性的问题,也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所以,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臆断,更不许弄虚作假,必须培养学生从小坚持科学、信仰科学的好品质。

(三)兴趣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活动又要不断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兴趣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兴趣性原则,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生命力的体现,是人们探索某项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没有学生满怀兴趣的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搞不好的,即使搞起来,也会形同虚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人的兴趣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兴趣的初级阶段,通常表现为好奇心,随着对所投入活动的认识不断加深,当从情感上产生了“专注于斯”的倾向时,就会形成情趣,进而与某种专业或特定的活动联系,并对其产生追求的意向时则会形成志趣,最后,当人们将个人的志趣和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命运乃至人类的前途联系起来的时候,则会发展成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理想,达到思想境界的最高水平。要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健康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呵护和培养。

此外,我们还要了解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性,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多方面的,要注意保护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和谐地发展,注意发现学生特殊的兴趣倾向,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四)适应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特点。

要因地制宜,是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作为课程资源由地方和学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理应主动适应各地的这些具体情况,不仅可以使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形式方法的制定要符合当地,特别是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况,还可以把活动和当地经济与社会联系起来,主动设计能够促进当地政治经济发展的活动项目。

因时制宜,是针对那些时间性、季节性强的活动项目,一定要适时开展活动。特殊地讲,则是特指那些围绕稍纵即逝的临时性、突发性事件组织的活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质,提高设计活动的敏感和捕捉活动机遇的能力。如2004年底爆发的印度洋海啸,教师可在第一时间内引导学生设计和开展以海啸这一自然灾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适应性原则的实施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原则的体现,一切以当地当时的条件为转移,不摆花架子,务求得到实实在在的活动成果。

贯彻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原则,需要灵活地、恰当地把握各项活动的实施过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求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教学中以教材、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旧模式的束缚,努力开辟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的新天地。

(五)创造性原则

所谓创造性原则,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始终坚持把提高青少年的创造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和探索性的特点,为贯彻这一原则提供了必要条件。担任该课程的教师,更应发挥课程的优势,使创造性的原则能够得到全面地贯彻实行。

创造力人皆有之,创造力可以培养,这是创造学的基本观点,并已为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研究表明,每个儿童都有创造力,但是异常脆弱,稍有挫折,就可能受到压抑而夭折,因此,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就要特别用心。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主要是实践问题。通过活动,要使每一个儿童都能懂得自我的价值,要培养他们勇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要鼓励他们创造的勇气、大胆的想像和新颖的设计,并坚定地把他们引向符合科学原理的轨道。

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创造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使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的设立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位有幸涉足这一新课程形式的同志,都要关心它的现状和发展,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将它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六)个性原则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就是要充实受教育者的个性,使其得到健全和谐地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主张发挥个性原则,其根本目的也在于此。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个性”和“人格”是两个具有同样含义的概念,都是对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即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促进能力发展和取得工作成就的重要条件,充分张扬人们健康的个性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对人的个性的认识和培养都很不足,有时甚至对个性不分良莠一概拒绝,有时还会将个性误作为个人主义加以训斥。要知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使受教育者在充分具备兴趣、爱好、能力、性格和志向等个性特征的条件下健康地发展,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也是满足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对人才多方面需求的必要条件。

贯彻个性原则,就是要鼓励青少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就要尊重他们,真正把他们当作活动的主体,坚定不移地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使他们成为活动主人,自主、自治、自律和自强,通过活动主动地得到发展。

贯彻个性原则,就要坚定地实施因材施教,要力求使活动符合每一个人的要求,对不同的人还可以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提倡不同意见的交流和交锋,激励创新精神,保护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向上的氛围和环境。

(七)安全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要遵循安全性原则,目的在于为课程的实施营造一个安全的条件,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以“活动”为特征,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实践,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可能存在危及学生安全的隐患,活动的组织者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措施,切不可掉以轻心,要确保活动参加者的健康,防止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活动需要走出教室,要到大自然或生产现场去的时候,除事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外,还应制定组织和行政措施,对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问题有预置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要严格禁止组织学生到灾区、疫区、严重污染区以及其他危险地区开展活动,遇有危及安全的变故发生时,应当机立断,采取应急措施,直至终止活动。

当室内活动涉及到电源、火源、可燃物质和某些化学药品的时候,应事先向学生传授操作规程、明确具体要求,以杜绝因“误操作”和“误使用”可能造成的危害。

总之,“安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限制性因素,必须引起有关方面和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

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要利用开放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预防安全事故,注意自我保护。

2.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校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预防学生校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校外活动进行精心规划和组织。

首先,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学生在什么情境中进行调查、观察、考察,在多大的地理范围、哪些机构、单位、自然条件下开展活动,教师和学生要事先加以规划,对活动范围、条件、背景等因素做周密的设计和安排。在活动空间上,坚持“就近”原则,尽量在学生生活的社区内开展活动,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或事故。

第二,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

第三,学生的校外活动应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学生的校外活动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的意识。

3.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要确保学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协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家长参与学生活动,保障学生的安全,是不少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有效经验。

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式

根据活动领域、主题、目的等的不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多种方式,其中师生互动合作和学生自主探究是两种主要的活动方式。

(一)互动合作式

指师生合作互动的实施形式及其策略。双向互动、情意交流、合作参与是互动式的基本特征。强调与倡导实施活动的参与者做到信息情感的双向交流传递,过程的参与,指导与互动合作;要求采取设疑与提问方式、小组合作方式、集体讨论方式、师生合作参与实践以及其他多种方式进行;师生双向沟通与合作参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反应与大胆创造。教师在活动中是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在组织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时,可扮演不同角色,以配合不同的情境与同学们的兴趣和需要,运用一系列启发式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结合不同的主题指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并参与学生的行动,安排同学以小组方式参与实践,探究问题,协助学生并鼓励学生身体力行,通过日常生活和社会行动去实践。其目标是要使学生体会到是自己在学习、在活动、在反思、在体验、在发展,获取有关知识、经验、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互动合作式中的“互动”,包含学生与课程资源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学生在明确活动主题的基础上,依据教师预先设计或师生共同讨论设计或学生自主设计的系列问题和计划方案,研究包含在各种课程资源中的信息。教师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采用各种手段和形式从各种渠道和环境搜集、整理、研究信息,在分析思考和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又可能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反应和主动创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师、环境、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img33

图1

在互动合作式中,活动方式应活泼生动、形式多样。学生观察与考查环境、实验与分析、研究图表与数据、参与社区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师生运用讨论、辩论、判断、游戏、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论文写作与朗读、成果展示等方法表述、交流观点与认识。方法的选取与组合要符合课程内容的要求,也要符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

互动合作式活动建立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参与、协同合作、交互影响的基础上。教师激励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活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研究者,在教学活动中起参与者、指导者的作用,并不断积累与总结经验,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自行组织实施,主动思考问题,通过探究与实践,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获得发展。

(二)自主探究式

自主探究式即研究性学习,它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师生活动轨迹及其步骤大致是: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参与。具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模式,如图2所示;另一种是以实践探索为主的模式,如图3所示。

img34

图3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更多应采用后一种方式,突出实践探究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体验意识、探索发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总体上说来,互动合作式与自主探究式不是截然对立而是互相沟通的,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将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要注意落实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体现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具体表现在学生自主地搜集信息,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自主地得出结论并自主地对结论进行检查、修正和补充。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活动的指导要适时,在学生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时,教师才给予适当的、辅助性的指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活动的控制者。

(一)确定研究课题

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必须有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途径是很多的。学生可以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发现,也可以从教师引导下的与社会生活的直接接触中去发现,还可以通过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去发现。在学生体验、认识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情境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逐渐明确情境中所包含的各种问题。在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现实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生与自然的直接相互作用中,激发学生探索自然无穷奥秘的愿望。与此同时,对来自各方面的问题,还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和提炼。选择其中既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又比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发展价值或社会价值的问题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在选择实践活动主题时,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践活动应具有不同的侧重。如:小学阶段主要进行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而以科学实践为辅,宗旨是在生活中学习;中学阶段,主要进行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而以生活实践为辅,宗旨是在社会中学习。

(二)问题解决

确定研究课题之后,学生要进入具体问题解决阶段,通过实践和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和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问题解决的内容包括:第一,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情况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和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资料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二,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和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试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反思是否有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第三,初步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和同学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认识自我。

(三)表达和交流

在表达和交流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试验报告和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辩论会和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形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学生通过交流和研讨,与同学们共享研究成果。

无论在哪一阶段,教师的指导使用都是必要的,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要根据实施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在确定课题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主题探究阶段,教师帮助学生明确目标,确定问题解决的操作顺序以及活动形式等等;在表达和交流阶段,教师对学生研究成果的表达和交流进行指导。

以下是《什么样的小朋友,最让同伴喜欢》(四年级)主题活动的学习方法和实施过程:

1.确定要研究的方向,组建研究小组,初步明确完成任务的方法。

2.研究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分工,小组不同成员所担任的任务是有差异的。有的自主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访谈调查,有的负责撰写报告,有的负责汇报,有的负责组织同学回答小伙伴的问题等。

3.查阅资料的整理和初步结论的得出由相当多的小组成员讨论得出(目的在于防止小组定势思维对结论的影响),访谈调查材料的整理与初步结论的得出由相当多的小组成员讨论得出,最后由全部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得出小组的研究结论。

4.小组将自己的研究结论向全班汇报,与班内同学进行交流,接受其他小组同学对自己小组结论的提问。

5.根据其他小组同学对自己小组的提问对小组结论做必要的修改,再结合相关小组的结论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报告。

6.根据报告结论进行自我教育。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无论采取何种实施形式,教师的指导作用都是必要的,只不过是作用大小不同而已,这两种形式是相对而言的。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也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究方式,在初中中高年级和高中亦采用师生合作探究式。不能绝对地看待这两种实施形式,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呢?这里,根据实施的阶段分别予以分析。

在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己有一种强烈地想弄清楚的愿望,能够克服学习或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教师还必须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

在主题探究阶段,教师帮助学生明确目标,确定问题解决的操作顺序以及活动形式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信息搜集,对获取的材料的有效性、可靠性等进行鉴别,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总之,使学生具备主体的、动态的、开放的思维方式。此外,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指导,向学生介绍研究的基本程序:选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及实施——进行总结并写出报告——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等。

在表达和交流阶段,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外,还可以采取办墙报,搞展览,办刊物的形式,也可以是辩论会、研讨会的形式或让学生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向全班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