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管理研究的三大学术流派

知识管理研究的三大学术流派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可以判断在知识管理领域存在三大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理论导向观、组织理论导向观、管理理论导向观,这三大理论基础分别对应了知识管理领域的三大学术流派,即:信息技术学派、组织行为学派、战略管理学派。他进一步指出国外许多研究知识管理的著名学者都属于综合学派。

7.4 知识管理研究的三大学术流派

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可以判断在知识管理领域存在三大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理论导向观、组织理论导向观、管理理论导向观,这三大理论基础分别对应了知识管理领域的三大学术流派,即:信息技术学派、组织行为学派、战略管理学派。左美云依据对知识管理的不同理解将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的流派归纳为技术学派、行为学派、综合学派(37)

信息技术学派:信息技术学派主要通过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来体现,主要研究知识管理的技术实现手段与方法。在二维尺度分析结果图中,代表信息技术学派的关键词以人工智能理论、专家系统理论、信息系统理论、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理论、本体理论为中心,图中位置表明它们密聚在中心纵轴附近。同时从类别内部元素分布看,这一类别相对其他两类是结构较为紧凑的,说明知识管理的核心技术是比较明确的。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人工智能技术就得到重视和发展,而人工知识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发现和处理知识的技术。信息系统、数据仓库等技术,更是作为知识处理和发现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得到运用。正如左美云所述:“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他们常常被卷入到对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群件等设计、构建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当中被标识和处理。”彭锐、刘冀生则基于对组织知识的不同认识将国外企业知识管理的这一研究群体总结为“工程学派”,并指出其研究重点“是研究如何实现知识获取和知识表述,这两个过程对个人和组织认知状态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知识工程的方法论来构建知识管理系统”(38)

组织行为学派:二维尺度分析结果图显示,组织行为理论这一类别内部,各个关键词分布较分散,找不出中心点。但从其中的关键词频次来看,组织行为、企业文化、创新、知识工人、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等关键词的频次是很高的,这说明在组织行为理论的视野下探讨知识管理,主要是围绕“人”的因素展开的。这一学派对应左美云所述的“行为学派”,他指出:“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他们经常卷入到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等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这些人在传统上,要么像一个心理学家那样热衷于对个体能力的学习和管理方面进行研究,要么就像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或组织理论家那样在组织的水平上展开研究。”

战略管理学派:同组织行为理论基础一样,二维尺度分析结果图显示,战略管理理论这一类别内部的关键词分布同样分散,中心点无法确定。但从关键词的词频来看,竞争优势、战略管理、战略规划、智力资本、战略等关键词的词频是很高的,这说明从管理的角度探讨知识管理,主要集中在战略管理的领域中。对该类别中的其他关键词做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在管理理论中,信息技术、信息管理、隐性知识、组织学习等的词频也较高,这说明该理论流派具有综合性。该流派与左美云划分的“综合学派”比较相近,他评述到:“综合学派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成该学派的专家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由于综合学派能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实施知识管理,所以很快被企业界接受。”他进一步指出国外许多研究知识管理的著名学者都属于综合学派。

【注释】

(1)彭锐,甄朝党.知识管理理论基础探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1):4-8.

(2)M Peter Senge.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M].New York:Currency Doubleday,1990.

(3)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26-434.

(4)邱均平,段宇锋,岳亚.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5(6):12-18.

(5)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3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183.

(6)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71.

(7)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71.

(8)Ikujiro Nonaka.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J].Harw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79-91.

(9)吴晓松,李怡靖.知识管理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3,(10):63-65.

(10)白景坤.企业知识管理与竞争优势的形成[J].当代经济研究,2004,(7):37-40.

(11)汪涛.竞争的演进——从对抗的竞争到合作的竞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82.

(12)这里采用Ochiia系数的原因是借鉴现有的研究经验,主要是根据崔雷在其研究中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具体见方法论一章中的相关引用。

(13)Marianne Gloet,Mike Berell.The Dual Paradigm Natur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Implications for Achieving Quality Outcome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3,7(1):78-89.

(14)Shirly-Ann Hazlett,et al.Theory Building in Knowledge Management:in Search of Paradigm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2005,14(1):31-42.

(15)何俊峻.知识管理:企业管理新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3(2):97-100.

(16)郭斌.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12(5):7-12.

(17)邢建明.企业知识与企业知识管理[J].理论探索,2001,(2):41-43.

(18)周瑛.知识经济、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18(1):18-21.

(19)于丽萍.企业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J].航空工业管理,2001,(1):28-29.

(20)奚介荣,李响,吕家平,等.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知识管理[J].兵工自动化,2000,(3):6-9.

(21)朱晓峰,肖刚.知识管理基本概念探讨[J].情报科学,2000,18(2):129-131.

(22)王任祥,张萍.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新模式——知识管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15(4):51-52,55.

(23)张秀川.知识管理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61-64.

(24)严怡民.情报学研究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40.

(25)梁战平.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6(3):193-198.

(26)马费成等.信息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7.

(27)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3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50,51,183,241.

(28)马费成等.信息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8.

(29)陈锐.公司知识管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26-27.

(30)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3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50,51,183,241.

(31)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3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50,51,183,241.

(32)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3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50,51,183,241.

(33)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3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50,51,183,241.

(34)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3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240.

(35)王子舟,王碧滢.知识的基本组分——文献单元和知识单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1):5-11.

(36)I Nonaka,R Toyama,N Konno.SECI,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1): 5-34.

(37)左美云.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科学决策,2000,(3):31-37.

(38)彭锐,刘冀生.西方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学派[J].管理评论,2005,17(8):58-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