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管理的一般概念框架

高等教育管理的一般概念框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教育行政管理不同,高等学院管理主要是高等学校实施的内部管理行为。科学管理论的代表人物法约尔即认为,所有人类组织都有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种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笔者认为,法约尔的五要素概念仍有精练的必要,因为从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组织阶段处于最重要的位置,组织的成效决定管理的成效。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一般概念框架

研究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变迁,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高职学生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是各级各类学校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理上的研究一直被忽视,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管理工作者的个人经验总结、忽视对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体系的建构,以至于我们目前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学生管理概念。当然,学生管理工作概念未明确也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性、多样性有关,可以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在职能定位与组织实施上均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且处在一个不断改革变迁的过程当中,客观上很难形成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学理概念。考虑到高职学生管理属于高等教育管理系统的环节之一,笔者尝试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对高职学生管理概念作一个基本的界定,以便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

教育管理学是一门以教育管理活动及其相关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发展时间相对较短,19世纪晚期以来随着管理学的发达而逐渐发展起来,可以说是一种兼具教育学与管理学属性的交叉学科。目前已展现出从单一简化体系走向多元综合模式,从以“管”为中心的研究走向以“理”为中心的阐释,从物化、被动、唯利是图的人的假设走向现实的互主体性的人的假设,从描述解释取向走向批判反思,从效率理性追求走向价值伦理表达的发展趋势[1]。我国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来开始涉足该领域,1983年10月成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学分会,经过近30年的争鸣发展,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教育、研究学科。[2]以教育管理学的视角研究高职学生管理问题,主要是应用其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来分析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促使现有的学生工作由经验管理模式向科学管理模式转变。高职学生管理属于高等教育管理的组成部分,后者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的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高等教育系统目的的过程。[3]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高等教育管理作出很多区分,其中许多分类对高职学生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1.管理体制: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与微观高等教育管理

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与微观高等教育管理,前者又被称之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或高等教育外部管理,后者又被称之为高等学校管理或高等教育内部管理。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是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国家高等教育的目的,有计划地协调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种关系和资源,确保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目标实现的过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个统一领导、宏观指引、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高等院校按管理关系被区分为部属(主要是教育部)院校和地方(主要是教育厅)院校两大序列,教育行政机关掌握大量的教育资源,在教育经费、人事编制、招生数量、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对高等院校实施行政管理。与教育行政管理不同,高等学院管理主要是高等学校实施的内部管理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①教育行政管理主要涉及的是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属于外部行政行为的范畴,高等学校管理则主要是处理学校、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原则上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的范畴;②教育行政管理主要是一种宏观上的管理,对高等教育实施价值导向、总量控制与整体结构安排,高等学校管理主要是一种微观管理,围绕高等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展开工作;③教育行政管理主要通过为高等教育制定规章、政策的形式实现自身的管理职能,采用抽象行政行为的情形较多,高等学校管理则主要通过行政命令、行政指导、内部自治规则的方式实现自身的管理职能,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较多。本书所研究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内部的一种微观管理模式,核心内容是按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与协调各种教育关系。

2.管理过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根据管理要素可将管理过程区分为五个阶段: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早期的教育管理理论受科学管理影响较深,后者又脱胎于工业组织管理实践经验,认为管理系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组织过程。科学管理论的代表人物法约尔即认为,所有人类组织都有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种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4]其中,计划包括预测未来和拟定行动计划;组织包括建立一个从事组织活动的人与物的双重结构;指挥是指维持组织中人员的活动;协调是使所有的活动和工作相互和谐;控制则是使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既定的计划和指挥来进行。法约尔的理论对我国教育管理学体系产生很大影响,学者们一般均将高等教育管理过程区分为教育管理计划(管理目标)、教育管理实施(组织、指挥、协调)、教育管理控制(绩效评价)几个阶段。笔者认为,法约尔的五要素概念仍有精练的必要,因为从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组织阶段处于最重要的位置,组织的成效决定管理的成效。同时,广义的组织概念不仅包括静态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也包括动态的组织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涵盖法约尔所说的组织、指挥、协调要素,因此我们将整个教育管理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教育管理计划、教育管理组织和教育管理评估。

教育管理计划,又称教育管理规划,是在调查和评价高等教育及相关信息,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作出预测的基础上,选定工作目标,拟定相应行动方案的过程。[5]根据规划主体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国家教育计划、地区教育计划和学校教育计划;根据适用期限的不同,可以区分为长期发展计划、中期发展计划和短期发展计划;根据规划用途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总体计划、中间计划和执行计划;根据规划效力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参考性计划等。教育计划的编制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和程序,一般包括:确立目标及优先顺序、预测影响目标事项的各种因素、提出与选择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方案的有关政策四个环节。

教育管理组织,是指教育管理主体通过设置机构、确定职能、配置资源、协调关系等工作实现教育管理计划的过程。教育管理组织是教育管理的核心环节,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理解。静态的教育管理组织主要是指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体制,核心是管理权限的分配问题;动态的教育管理组织是管理主体通过一定的管理媒介与管理方法,对管理对象实施具体管理的过程,核心是配置资源与协调关系。

教育管理评估,是指对照教育管理目标,在广泛搜集、整理、分析管理实证材料的基础上,对学校管理效益(或绩效)进行科学合理评估,以期达到管理效益增值的过程。[6]教育管理的评估,可以简单的区分为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需要事先根据管理计划中的管理项目设计一整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估主体可以区分为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传统上我国高校的管理质量评估主要是一种内部评估,由学校的管理评估部门按照自定的标准负债实施,评估的实效性无法体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聘请专门的评估机构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实施评估,比如导入ISO9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3.管理内容:资源配置与关系协调

教育管理的实质内容就是在教育分工的前提下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教育关系的协调。

传统上教育资源的配置就是管理主体根据高等教育的职能要求合理地安排人、财、物,教育管理学上称之为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与设施管理。人是管理的实际承担者,教育人事管理既是指为实现特定的教育任务而配置人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对教育管理承担者的管理过程,传统上主要包括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两个序列,前者旨在提高学校的内部治理水平,后者旨在提高学校的教书育人水平。由于我国以往实行的是一种经验管理,管理队伍与教育队伍不作区分,因此在人事管理上忽视基层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制约了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7]教育财务管理,又称教育经费管理,是指遵循管理原理和规章制度,对教育经费进行筹措、分配和使用的过程。[8]传统上,我国的高等教育统一由国家行政拨款解决经费来源问题,现在随着民办教育事业和教育慈善事业的兴起,各类高校的经费来源日益多元化,如何合理的规划和使用好教育经费已经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教育设施管理是指学校对教育事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管理。[9]主要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设备、电化教育设备、图书资料设备、体育运动设备、办公设备、校舍宿舍等内容。现代社会,随着网络媒介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行政公开与正当程序理念的强调与推广,信息资源管理日益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资源管理要求管理者通过各种信息的采集、筛选、分类、处理、公布、归档等环节,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主要集中于各类档案的管理,现代教育管理要求管理部门在信息资源的增容增量上提供优质服务。

教育管理的关系协调是指管理者为应对高等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利益冲突所采取的各种化解措施。高等学校的内部功能分化与岗位分工决定管理者需要在不同部门、不同成员之间进行整合协调。按照高等教育所执行的三大功能,我们可以区分出三种管理关系:基于人才培养功能所产生的教学管理关系、基于科学研究功能所产生的科研管理关系、基于社会服务功能所产生的社会管理关系。教学管理关系与科研管理关系已为一般教育管理学理论所关注。前者是指学校行政人员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教学工作,以求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10]后者是学校为完成科学研究任务、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而采取的组织管理活动。[11]高等学校的服务管理以往主要体现为针对内部成员的后勤管理,主要内容是为教师学生提供餐饮与住宿方面的服务,现代高等学校日益被赋予社会服务的功能,不仅为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各种教育培训和项目研究服务,同时也将高校的各类实施向社会开放,由此衍生出新的对外服务管理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