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厘清核心概念

厘清核心概念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做课题研究,无论开题报告还是结题报告,一般都有“核心概念界定”这一部分。“核心概念界定”部分存在的问题,前面有所揭示,如“缺乏明确定义”“界定偏题”之类。这里再指出几点,其中一个很普遍的做法,是把核心概念界定,当成名词解释。因此,一上来就指望核心概念界定完美化,是不现实的。

做课题研究,无论开题报告还是结题报告,一般都有“核心概念界定”这一部分。当然,叫法并不严格,一般称为“核心概念界定”,有的称为“概念界定”(1),有的称为“有关概念的界定”(2),有的称为“课题概念界定”(3),也有的就称为“课题的界定”(4),其中包括核心概念,也含有非核心概念的内容。可见,这个部分的叫法和写法,各地区县并非统一,随意性很大。不过,不管叫什么或怎么叫,这部分总要涉及课题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或关键概念的界定或定义,这一点共识还是存在的。

“核心概念界定”部分存在的问题,前面有所揭示,如“缺乏明确定义”“界定偏题”之类。这里再指出几点,其中一个很普遍的做法,是把核心概念界定,当成名词解释。一般都是从课题题目中抽出或选取一两个词语,然后解释一下。例如,有个课题题目是《生物学作业类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其中就抽出“作业”和“作业类课程资源”作出界定,但由于缺乏概念意识,这种界定不能反映研究的成果,也很难作为研究的正确路径和导向。另外一个问题,是不能形成自己的特定概念。例如,上面的“作业类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研究者从文献梳理中发现:“作业作为课程资源的研究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个提法倒有点新意,但这个发现能成立吗?这一点要证明一下。首先要证明“作业类课程”本身存在不存在。如果这个都不存在,或者证明不了,那么我们提出“作业类课程资源”,则是把不存在或证明不了的东西作为“资源”,这就成了一种屠龙行为。可见,由于缺乏概念意识,不能分析“作业类课程资源”是否成立,所以这个界定就有点失败了,也无法有效导引后续的研究工作。

核心概念的界定,在课题研究中,是一步重要的工作,是颇费脑力或思索的抽象思维工作;而且,不是脑子转一转就可以界定好的,而是反复思考、推敲,有时常常是与研究过程相伴,经过不断修正、不断深化的往复循环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才能较好界定的。因此,一上来就指望核心概念界定完美化,是不现实的。当然,中小学老师对核心概念界定不完美、不完善的问题,也不必形成思想负担或思想包袱,因为谁都要经历这么一个从不完美、不完善到比较完美、比较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领悟的过程,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可以一劳永逸,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笔者对此自然也没有什么高招妙法,除了依靠逻辑和直觉外,从自己做课题的经历谈几点想法和体会,以供中小学老师参考和尝试:一是要区分类比和概念,二是要区分名词解释和概念定义,三是思考核心概念界定的目的和功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