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调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达成教学目标)

强调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达成教学目标)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这里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是不适当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符合教学要求的。

六、强调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达成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展开,不论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个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这里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当前有关的国内外文献中(特别是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文献中),往往看不到教学目标分析这类字眼,“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似乎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是一种极端的建构主义思想,我们认为不应该把这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某一节课文的内容显然是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一节课总是由若干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点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目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还无须掌握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学目标只要求“了解”就可以)。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入、全面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方法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符合教学要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