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准备的策略

教学准备的策略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这堂课中Step 1Warm up,Step 2&Step 8Group Discussion的设计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总之,充分考虑可行性、操作性、科学性是目标设计的策略要求。总体上来说,大部分时间应用于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活动时可能出现或发生的问题,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指导者。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一堂成功的活动课离不开精心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总的说来教师课前主要应做好知识、理论、技术、心理和了解学生等方面的准备。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

教师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设计活动项目的内容。只要是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为基础的活动课题都可纳入设计之列,但不宜用程序繁杂、时间拖得太久的活动。比如这堂课中Step 1Warm up,Step 2&Step 8Group Discussion的设计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师生都在课前通过上网、报纸杂志等各种渠道搜集有关Table Manners的各种材料,并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在不知不觉中老师的知识得到了丰富,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让他们有机会分享学习资源。总之,贴近生活,适合学生是设计活动内容的基本策略。

其次,在教师设计好实际合理的活动内容之后,还应该从态度、知识和能力入手,拟定活动的目标要求,注重学生对政治、环境、科技等方面的关心、参与、进取;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诸如独立思考、语言表达、搜集与处理资料、人际交往以及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起先笔者误把“目的”当作“目标”,把这一堂课的任务写成了“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经过反思笔者认识到,规范的教学目标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四个方面。其中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的,而原有语言过于模糊,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没有管理或评价的价值,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行为条件要为评价提供参考的依据,如Step 3中可把目标定为:“2分钟快速阅读后,学生能找到3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能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如“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能记住课文中的4会要求的单词和词组”。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组织形式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个人活动、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的形式来进行讨论、竞赛、游戏、模拟操作等活动,但这需要教师结合内容及环境的可行性来加以考虑。总之,充分考虑可行性、操作性、科学性是目标设计的策略要求。

另外,不能忽略了时间的分配。总体上来说,大部分时间应用于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活动时可能出现或发生的问题,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指导者。如果在分析表中能标明课堂各个教学步骤的时间安排,并把实际使用时间与之相比较,就可以帮助我们在课堂上更好地利用每一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