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四个基本要素中,主要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形成“人与人”的关系,二者的交往活动首先应是交互性的。当然,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并不否认教师的引导作用。此外,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巨大的榜样作用。一是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之间的“主体—客体”关系。

(二)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我们对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的分析来看,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是教育结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教育不是四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运行的整体,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在四个基本要素中,主要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教育史上的一个有重大争议的问题。总的来看,历史上已经形成了“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两种主张,并在历史发展中此消彼长,犬牙交错。

由于其各自的片面与缺陷,“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近年来已经被修正,代之而起的是“双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的主体,也是学的客体;学生既是教的客体,也是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两个主体,即教的主体——教师,学的主体——学生。在“双主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即肯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肯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内容、任务和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

显然,“双主体”说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对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纠正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观点仍有其内在的逻辑矛盾。

首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一方面,教育者发挥着主导作用,他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改变教育对象,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生某种变化;另一方面,教育者的目的性活动受到受教育者自身的目的性活动的制约,而且,随着受教育者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的增强,受教育者将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能力,教学活动将逐渐让位于学习活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中并不存在绝对的主体。

其次,在现实中,将一个完整、复杂的教学过程人为地分为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不可分的。任何现实中的教学活动,教与学都是同时发生的,教伴随着学,学伴随着教。而且,将“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分离来解释“双主体”说,也有可能导致彼此隔离的两个中心的出现,即教的活动中的“教师中心”与学的活动中的“学生中心”。

最后,“双主体”说并没有彻底逃离“主体—客体”两极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教的客体,也就是说,学生仍然是教师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工具。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客体,也就是说,教师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工具和手段。无论是在教的活动中还是在学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彼此都以对方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在彼此眼中,对方都是物,而不是人。

无论是传统的“教师中心论”,还是近年来产生重大影响的“双主体”说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都没有突破传统教学论设定的“大框架”,即将教学活动的性质定位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变动不居的、复杂丰富的教学过程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离,而被简约化归为特殊的认识活动。这正是种种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认识最终难以摆脱“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关键所在。

为此,需要做的是以人的方式、生命的高度重新思考教学过程,思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正是在交往活动中展开、形成的。要形成“人与人”的关系,二者的交往活动首先应是交互性的。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主体相遇,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完整的人相遇。而不是那种教师为主体、学生是教师认识的客体,或是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学生认识的客体的“对象性意识”下的主客体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手段的关系,也不仅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这种关系还具有目的性价值,即教育价值,是教育目标的一部分。师生在这种关系中感知、体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其超越意识不断增强,超越能力不断提高,最终形成超越人格,成为具有超越性的类主体。

(2)在这种交互性活动中,“对话”是一种重要的途径。通过对话的展开,学生实现对世界的感知、理解、批判和构建。感知是指运用感觉器官去感知存在。这种存在包括自然物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人自身的存在。理解是指对世界本源的一种追问,追问存在的原因。学生正是通过感知和理解获得知识、技能,完成一种“适应性社会化”。但是学生作为人,他是具有主体性、超越性的。所以,在完成“适应性社会化”之后,他将通过批判和自我构建来实现“超越性社会化”,即超越已有的现实,不断设定新的发展目标,不断追求向前发展,从而不断从已有的生存状态中得以提升,最终成为自觉自为的统一体。

当然,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并不否认教师的引导作用。与教师相比,学生是不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因此,他的成长有待于教师的帮助、指导;他在进行独立判断和自主选择、决策的同时,需要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在学生的人生发展、精神成长以及智慧审美价值的生成方面,更需要教师用自己全部的热情、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去感染、激励和唤醒。此外,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巨大的榜样作用。“一名经常表现出好奇心和思想的开放性、反思批判性的教师,一名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暴露自己的无知、坚持追求真理的教师,一名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进取的教师无疑能够对学生产生有利的影响,引导交往中的学生生成相同的品质和态度。”

2.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外,还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之间的对象性关系。

其中,存在两种关系。一是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之间的“主体—客体”关系。教育者是主体,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是认识的客体。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进行重组与改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愿望、目的体现在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的改造上,实现主体的客体化;同时,教育者通过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的重建,进而创造一种可以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积极影响的“文本”,实现客体的主体化。

二是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主体—客体”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是受教育者认识和改造的客体。这个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17]受教育者在按照自己的意愿、意志认识教育者所创造的“文本”的同时,又建构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主体世界。

显然,无论是在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对象性关系中,还是在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对象性关系中,都存在着一个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即主体的客体化与客体的主体化。所谓主体的客体化,是指主体通过自身的能动作用对客体发生积极的影响、改造和作用,并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渗入、融合到客体之中,使客体成为一种属人的存在,成为主体的“投影”和“化身”。教育者、受教育者将自身的目的、愿望投射到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改造上,就是一个主体客体化的过程。所谓的客体主体化,是指活动中的客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活动主体产生一种反向性的作用和影响,并使客体性的东西转化为主体性的东西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这种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表现在:一方面,教育者通过自身活动创造的“文本”不仅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对教育者所创造的“文本”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中,身心必然获得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