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表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是指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调节手段,其核心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机会的合理分配。关于教育公平观,也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普遍公认的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体制改革之前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效率基本上处于这一状态。

一、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平等交换和分配。公平的本质是资源配置和社会分配的合理性,属于价值判断。离开利益关系的公平是不存在的,脱离资源配置和社会分配问题谈公平也是不切实际的。公平的实现,既依赖于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利益调节方式的合理化,又依赖于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利益调节行为的规范化。

关于收入分配与利益调节,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观念。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公平观。历史上出现的较为典型的公平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平均分配收入就是公平;另一种观点认为,平等分配收入就是公平。这两种观点都把公平绝对化,即脱离资源配置问题谈公平,因而具有片面性。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表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是指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调节手段,其核心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机会的合理分配。关于教育公平观,也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普遍公认的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机会平等通常包括三个层面,即教育起点的机会平等、教育过程的机会平等和教育结果的机会平等。由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教育资源占有的客观差距是实然性的,因此,人们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通常采用平等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补偿性原则,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教育利益关系,尽量使之合理化,以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

效率通常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在生产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率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属于事实判断。从经济学视角看,教育具有生产性特点,因而教育必须讲效率。经济学意义上的教育效率,是指通过实施各种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最少的教育投入获取最大的教育产出,其本质特点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办教育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资源倾向于流向效益高的教育,在资源稀缺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实施节约资源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办教育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因此,符合经济规律的教育效率,必定以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升、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和最终毕业生层次类别结构的优化,作为衡量教育产出的指标。这意味着,在教育投入一定的条件下,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决定了教育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效率,必定以教育促进人的素质提升、人生成功和人生幸福,作为衡量教育产出的指标。这意味着,在教育投入一定条件下,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决定了教育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即教育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来实现教育产出的最大化,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只讲数量,无视质量,是教育低效的表现。

在实践中,教育公平与效率可以呈现出四种状态:一是教育体现公平但缺乏效率。教育体制改革之前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效率基本上处于这一状态。二是教育有效率但缺失公平。这种状态出现在我国几年前教育乱收费泛滥的时期。三是教育有效率且不失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总体上处于这样的状态。四是教育既无效率又缺失公平。目前,我国初中教育总体上处于这样的状态。一方面,就近入学的限制以及质量保障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初中教育实施者缺乏讲求效率的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经费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又使得广大农村初中生大量辍学或达不到规定的学业标准,从而导致教育公平缺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