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表现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文化表现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表现要素更多是在艺术设计中体现。艺术设计中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极为重要。这一过程大体上涉及观察、 思考、 表现、 创新四个要素,看似四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彼此又是相互关联、 作用的整体活动。
文化表现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_文化建设中的要素表现

文化表现要素更多是在艺术设计中体现。 艺术设计中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极为重要。 从艺术设计的四个组成要素即四种能力出发, 认识理解组成设计要素及能力培养的真正含义, 通过对其内在的关联性与规律性的分析, 阐述出现错误逻辑思维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加强学生对艺术设计的本质意义的理解, 总结正确的指导方法。

逻辑, 即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结论的规律, 也可理解为客观的、 合理的、 符合规律的思考方法。 所谓逻辑缺陷, 是指思维方法不符合客观规律, 缺乏内在联系, 形成错误的、 不合理的逻辑误区, 即思考的误区。 艺术设计的过程是从感知到认知的过程, 它同样需要逻辑性, 感知是为了通过感官 (诸如视觉、 听觉) 实现认知, 而认知则意味着有意识、 有目的地了解事物, 从而达到进一步的理解。 这一过程大体上涉及观察、 思考、 表现、 创新四个要素,看似四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彼此又是相互关联、 作用的整体活动。与此同时, 四个要素又是四种能力, 作为综合艺术造型能力来说,此种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 在日常的学习、 实践中, 好多学生忽略或曲解了上述组成要素以及能力训练的真正含义, 产生错误思维逻辑, 就是说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结论的规律出现了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思考的规律性或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出现了问题。

1. 混淆看和观察的概念

“看冶 这个动词, 似走马观花地浏览, 又似赏心悦目地观赏。就本身的意思来说都意味着机械、 纯粹地接受眼前的事物。 “观察冶的基本解释是细察事物的现象、 动向, 也有考察或调查的意思。 从各自的概念来说, 看和观察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的大脑内存及思维活动, 部分来源于眼睛对外界事物的吸收积累, 所以一般说先观察后思考。 但随着大脑内经验的储存积累, 也会有先思考后观察,或是观察、 思考交替进行。 观察的同时思维也随着观察的内容在大脑内运作, 因此, 对于视觉艺术而言, 观察是区别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看, 它是 “看冶 的一种积极延伸。 倘若把 “观察冶 仅仅理解为 “看冶, 大脑不作任何思考, 观察就会单一片面, 那么在设计的最初环节里, 就不会收集到相应的信息和材料, 依据一旦不坚实就无法进行充分的组织和整理, 这将影响到下一环节的展开。

学生在实地采风的时候, 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认证和借鉴, 如何观察就变得十分重要。 有主张的学生会事先制订好计划书, 按照计划有目的地去进行, 此刻眼睛捕捉到的东西就不是机械、 纯粹地接受得来的, 而是一种思考之后的积极、 主动的争取。 因此, 所收集到的资料和图片, 一般具有很强的借鉴性、 针对性和说明性。 反之, 没有认真计划, 盲目地去张望的学生, 他们收集到的东西就会相对地空洞、 单一。 同样都在观看, 可质的呈现是截然不同的。

2. 缺少理性的客观认识

思维是客观认识的过程, 即思考。 思维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也称理论思维, 它是对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的过程,以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为目的。 形象思维也称艺术思维, 一般是指在创作过程中对大量表象进行高度的分析、 抽象、 归纳、 概括, 形成典型性形象的过程。 在艺术的思维领域里触及更多的是形象思维, 这是因为它所涉及的研究重点是有关客观物象的形体、 色彩、 光线、 空间这些表象的东西, 但是理论思维的运用也不容忽视, 如果没有理论思维所触及的那些本质特征和关系规律作为基础, 单单的形象思维也是没有依据形成的。 例如表现人物时, 我们需要对人的骨骼构造、 肌肉构造、 运动规律有足够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客观更本质地去描绘, 在客观本质的基础上再去融入主观感受的话, 即便怎样去夸张、 去概括也都是有理有据的, 这些都是对事物的规律、 关系等原理性的认识。 因此, 艺术是介于这两种思维之间的, 没有对本质的理论认识, 形象会显得空洞、 虚无; 形象的表达不够, 本质的东西也得不到再现, 两者互相作用、 缺一不可。只不过在艺术设计领域里, 形象思维占的比重大些, 融入的主观感受多些。

从思维的能力一方说, 逻辑思维能力指对事物规律、 关系等原理性认识的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则指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认识与理解, 上升为对艺术对象的归纳、 提炼、 概括的能力。 如何思维将决定设计的走向及深度, 思维灵动性的强弱更关系到之后的艺术表现与创新。 然而, 思维的调控恰恰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比起理性的客观认识, 他们更关注于主观感受, 直接跳过了理性思考环节, 在还没看清框架结构的状态下, 就去添加没有根据的线条和色块。 比如学生在画草图时, 总是不假思索, 提笔就画, 急于快速地建立起图面效果, 问题是所画的线条并非基于任何充分的观察和思考而画出的, 把这种几乎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线条作为设计的基础是不符合逻辑的。 此种现象往往造成之后的透视不准、 比例失调、空间意象不合理、 主题意图不明确等问题。 由此可见, 在整个艺术活动中, 思维能力起到承上启下、 贯穿全局的作用, 它决定了艺术本身的延展性。

3. 表现不只是动手的工作

我们通过观察来接收信息, 并把这些信息通过思考来消化、 整理, 再通过日常积累的知识、 经验转化为形象, 这种形象最终通过手被描绘、 塑造出来, 此为表现。 表现力是动手能力的体现, 独特的表现技能是对自我情感、 自我艺术语言的一种表达, 娴熟高超的表现能力会使艺术作品强烈生动, 更富感染力。 于是, 好多学生便把表现这个环节单一地理解为动手的能力, 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也是造成缺乏表现力的本质原因之一。 动手能力只是表现的一部分, 表现绝不是依靠动手而独立存在的。

例如一幅设计效果图呈现在我们眼前, 就表现技能来说很娴熟, 线条生动, 色调和谐, 但却很空洞无味, 整体的图面效果顿时大打折扣, 这是因为这幅效果图并不是经过谨慎的推敲而绘制出来的, 表现技法固然好, 但由于画面的诸多关系混乱, 使得内容死板, 效果空洞。 每当表现在进入一个特定阶段之后, 作品便形成了许多个合理正确的大关系 (透视关系、 构成关系、 比例关系、 色彩关系等), 这些关系犹如几个支架, 支撑着接下来的几个阶段, 有了这些大的框架, 作品的表现才会有依据和方向, 富有节奏感, 而这些大的关系框架正是通过充分的观察和思考建立起来的, 这有利于表现的最终进行。 所以说表现虽是动手的工作, 但它却是建立在观察与思维的基础之上, 不可孤立存在的。 没有充分的思考, 再娴熟的表现也将失去依据, 没有坚实严谨的框架关系作支撑, 表现终将是空洞的。

4. 应保有 “探索和解读冶 的精神

创新是上述三个要素的升华, 它是艺术设计的最高境界, 也是最终目的。 正如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冶 因此, 在日常的实践中, 创造力的自我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创造力的形成是需要具备创新能量的。 对新事物的感受力、 观察力、 分析力以及一定的艺术文化修养、 技能运用, 这些诸多经验的积累都是创新的能量。 除此以外, 还需有创新的精神、 构想, 再到创新行为的实施及作品的产生, 这恰恰是许多学生所不具有的意识。 他们总是一味地借鉴, 机械复制, 这样很难完成从复制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转变。

有探索和解读新事物的精神, 就意味着发展和进取, 创新的能量正是来源于此, 在学习和实践的阶段更应保有这种精神, 否则就会停滞不前或落后。 探索新的事物是人的特权之一, 可以通过探究他人创造的世界, 从中获得受益匪浅的经验, 也可以探索自己创造的世界, 分享一份感悟, 重要的是要具有探索新事物的敏锐眼光,对探触未知世界的渴望。 探索的事物越精致, 收获越丰富。 探索的同时还要富有解读新事物的精神, 解读是一种读写能力, 也是分析、 体会和理解。 小孩在上学之前, 都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但由于不会写字和阅读, 便无法去进行抽象的思考。 比如看到绿色卡片时会想象到树叶, 但不会自然而然通过绿色联想到生命、希望这些抽象的意义, 当他们学会使用文字后, 便具备了读写的能力, 并且一生都在不断改进、 日益纯熟。 由此可见, 解读会让人发挥理解力、 分析力, 从寻常之中找到意义所在, 发现新旧事物之间的关联, 由某个记忆引发奇想, 化腐朽为神奇, 使平淡的事物变得活力无限。

综上所述, 形成四个逻辑缺陷的原因主要是对设计过程的本质意义的忽视和曲解, 也可理解为对四个要素及能力的规律性上的忽视和曲解。 由此可见, 四个要素及能力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作用,理解和掌握其内在的关联性与规律性对艺术设计的思考方法会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 因此, 在日常学习实践中, 要勤于加强能力训练和意识培养, 若能把握住思维上的逻辑缺陷, 纠正错误的思考方法, 在设计创作上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