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不同的文化之间

在不同的文化之间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古老而严谨的文明体系,西方文化领域宽广、内容浩瀚,成就了洒脱而开放的文明风格。中国传统教育格言短小精悍、简洁明快,西方教育格言的精巧细腻,口语化色彩明显,若能融合,既可增强其震撼力量,又能扩大其影响范围。

第五节 教育格言的融通:在不同的文化之间

文化不仅是交流的结果,同时也是交流的工具和手段,教育格言属于文化的精华,更应当使其处在不断的交流之中。

一、文化间的交流奠定了教育格言融通的基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都生活在自己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约束之下,他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来源于他那个文化的特点,“每一个文化对于环境的调适,有它特别的一套方式,这一套方式是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的调适的结果。就因为这种不同的调适长时间地产生了世界上很多不同的文化”(19)。在未来的国际大家庭里,承认那些产生不同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基本前提具有同等合法性并保持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不仅是完全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正基于此,才形成了“保护和发展不同种族文化,使之成为有益的社会财富”的观念。

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平等地位,决定了文化之间的交流,而求同存异是最基本的准则。杜维明先生说:“任何抽象普遍化的价值本身都是内容非常丰富、地域色彩非常浓厚的文化产物,所以才有不同的启蒙、不同的理性、不同的价值争端。”(20)由于“文化像物种一样,有着在隔绝中发生变异的倾向,所以人们会担心个别的文化会在这股信息的巨流中被稀释。从长远来看,这样一个进程可能导致各种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混合为一种单一的同类的全球文化。不过,借助生物进化理论有助于作出这样一种判断:文化……能够在与外界相互影响的接触中得到丰富和加强”(21)。在文化交流中,常常而且必须遵循着一个最普遍的原则,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它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施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2)。这种文化的融通在今天已成大势所归,事实上也早就一直进行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23)“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理。文化必须交流,否则无异于死亡,亦渐趋死亡。

文化的交流为教育格言的融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引导着其融通的基本方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古老而严谨的文明体系,西方文化领域宽广、内容浩瀚,成就了洒脱而开放的文明风格。只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才能达到中西合璧,使世界充满和谐的氛围,洋溢幸福的笑脸。这对于教育之间的交流和教育文化的融通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前提,实现世界各国尤其是中西教育格言之间的融通便成了自然的事情。

二、教育格言文化融通的历史印痕与现实方式

在教育问题上,世界各国和种族之间历来存在着因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不同而造成的种种差异和分歧,尽管如此,不同的国度和民族依然保持着对彼此文化差异的容忍和兴趣,因此,从办学思想到教学内容,从教育方法到评价标准,从师资培训到人才选拔,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必须学会共同生存,互相完善,彼此补充。对于教育格言来说,历来也是如此。无论任何地方、哪个民族、何种国度,教育格言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都可能导致教育格言的文化专注甚至偏执倾向。这就需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诸多文化融通的先例,教育格言的发展本身也始终保留着不同地域、行业、类型的格言文化融通的痕迹。康僧会的《六度集经》就主张用佛教的“菩萨行”发挥儒家的“仁道说”,认为“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训”(24)。耶稣会士白晋在阐明天主教义的同时,对中国古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说,“天主教的根本格言是自然法则的完美化,从根本意义上来看,儒教也体现了自然法则……所以说天主教和儒教的根本意义是相同的。”(25)由此,不难看出这种佛儒、耶儒文化长期交流和教育格言日趋交融的传统及其特质。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教育格言的融通势头也日趋强劲。我们完全有必要针对那些业已形成的反映人类教育文化财富和公共教育伦理的教育格言,找到一种相互借鉴和融合的方法,以便给后代以足够的勇气,让他们能够接受处在别的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影响,特别是学习和接受来自异域的教育格言。实现教育格言文化融通主要可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在不同区域、种族和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建立一种教育格言相互融通的机制,加强文化联络和教育协商,平等地进行教育格言文化讨论和交流。

第二,选择反映教育基本规律的理论,去粗取精,实现教育格言话语内容和方式的融通。中国传统教育格言短小精悍、简洁明快,西方教育格言的精巧细腻,口语化色彩明显,若能融合,既可增强其震撼力量,又能扩大其影响范围。

第三,采撷部分精妙的教育格言,分析其合理内核,化解教育价值观的冲突,适当促进教育伦理观念的融通。

第四,开展国际合作,协办新型的教育机构,在新兴的教育实践活动领域中探索规律,形成普适性的教育格言体系。

总之,教育格言属于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形态,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教育格言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在文化多元化、教育贸易化、伦理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倡导教育格言的融通乃是一种必然趋势和应然选择。

【注释】

(1)余达淮.文化定义·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生产[DB/CD].(2003-10-12)[2005-10-20].http://www.confucius2000.com/Poetry.

(2)[美]拉蒙德·威廉姆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转引自:韦森.文化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转引自:[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顾建光,高云霞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136.

(4)头脑.也谈什么是“文化”[EB/OL].(2001-08-17)[2005-11-20].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170/1/class017000003/hwz155894.htm.

(5)转引自:孙熙国.全球化与儒学发展的新契机[EB/OL].(2005-07-13)[2005-11-20].http://www.ica.org.cn/content/view.

(6)余达淮.文化定义·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生产[DB/CD].(2003-10-12)[2005-10-20].http://www.confucius2000.com/Poetry.

(7)[美]萨丕尔.语言论[M].转引自: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8)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93.

(9)转引自: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4.

(10)李丽芳.谚语格言中的儒家思想精髓[J].民族艺术研究,2005(2): 19-25.

(11)转引自:中国教研网管理员.有感于规则教育[EB/OL].(2005-01-04)[2005-10-26].http://www.jyw.cn.

(12)[美]斯皮罗.文化与人性[M].徐俊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58.

(13)转引自: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67-268.

(14)教育格言——有爱就有成功的教育[EB/OL].(2005-03-22)[2005-10-26].http://flmy.bianji.com.

(15)李瑾瑜,奂平清.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四种误解及其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1999(3):74-77.

(16)王鉴.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J].外国教育研究,1994(2):6-9.

(17)转引自:周枫.自由主义的道德处境[J].人文杂志,2004(1):21-28.

(18)刘文飞.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EB/OL].(2006-01-27)[2006-02-06].http://book.joyo.com/shop.

(19)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5.

(20)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

(21)[美]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M].李吟波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121.

(22)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J].读书,1997(10):3-9.

(2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24)金刚,孔祥亚.“会通儒学”:外来宗教适应封建中国的共同选择[J].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110-113.

(25)转引自:楼宇烈,张志刚.中外宗教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