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雕课堂,在精准教学中体现精致

微雕课堂,在精准教学中体现精致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第一个分段操作视频,在老师的观看指导下,全班跟着老师同步操作,并引导学生在体验下思考问题,“同学们想一下,这个歌关键动作是什么呢?”虽然是特殊孩子,认知

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 邵志明

一、教学背景

1.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初职二年级3班的学生,共有13人,存在智力障碍及自闭症等发展性障碍.由于学生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异,本课实施分层教学(A弱~C强).根据学生操作能力和认知特点存在的共性特征:A层(综合能力最弱),全为自闭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力、动手操作能力最弱,不能够独立完成操作,过程中需要老师提示和帮助.B层(综合能力较弱)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一般,操作上能够和同学合作,基本能够独立完成操作.C层(综合能力较强)理解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完成操作,能团结和帮助周围的同学.根据面点技能教学及本课学习内容,存在一定学科特性及学习基础的分层特征:结合以往学习表现,A层学生中2位同学不能完成整体操作,制作的成品粗糙,钳花纹等的动作上会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指导和教育支持者的辅助,另外2位同学基本上能够尝试完整操作,但独立性较弱,需要同学帮助.B层学生在学习这个技能时能理解夹边钳花纹的要领,并能进行独立制作,但整齐、匀称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在操作过程中进行适量的指导、进行多媒体微视频强化学习等方法加强对要领的理解和实践.C层学生夹边钳花纹操作中基本能够进行独立完成,在花纹的均匀上适当进行口头指导,这部分学生可以在练习中作为小先生进行指导其他学生.

根据上述学生情况,本课采用异质分组、教育支持者辅助的课堂组织形式实施课堂教学.通过异质分组使学生之间能够较好地开展同伴互助、伙伴教学;通过教育支持者辅助形式可以将个别化教学充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安排充分发挥学生之间能力差异的调和,发挥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促进技能的相互学习,同时让主授课教师把握整体教学兼顾个别化、教育支持者老师开展个性化教学与组内组织协同,从多方面把握学生需要,精准化定位需求,更好给予教育支持与教育教学服务.

2.教学内容分析

本授课内容《核桃酥》选自长宁初职校面点校本教材的拓展技能篇,校本教材分为单一技能篇、基本技能篇、拓展技能篇.普通课程以初级面点师资格鉴定考核为基础,主要以基本技能篇为主,同时考虑到学生技能迁移与发展需要,在完成了基础内容之后,在相应单一技能与基本模块完成后,教师还适当安排一些拓展技能篇的内容作为课程使用,一般为考核内容以外内容.在核桃酥的技能学习时,类似于基本技能的钳花包,单一技能为钳与夹.从学生之前相关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况出发,在学习这一技能时,学生可能会在入馅呈球形、夹边钳花纹等环节上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在课前就将整个单元技能分割成了若干个小模块,本课将夹边钳花纹这个技能单独列为一个模块,让学生在分模块、小步骤的教学中逐步掌握.本课教学重点为核桃酥夹边钳花纹的制作过程,难点为整齐、匀称核桃花纹的制作方法.教学重点的设定按照制作标准(形似核桃,花纹整齐、两侧匀称)出发,整个成品主要展现核桃两侧花纹和形态,夹边钳花纹是核桃外形成型的重要内容,因此这各内容的制作过程为重点.难点上从操作要领(如何美观成型——均匀地钳、列整齐)出发,对应解决的问题是技能难点.

本课教学目标:了解核桃酥制作的过程并掌握夹边钳花纹的方法;通过技能分解了解步骤、多媒体示范强化认知及要点、反馈式操作训练实践感受重难点,最终掌握花纹整齐均匀、馅心不外露等制作标准;积极讨论、交流,对面点学习产生兴趣,通过讨论、互帮互助的形式,培养合作意识.分层目标:A层:在老师的大量辅助下,初步学会核桃酥夹边钳花纹的制作,能参与讨论探究活动.B层:初步掌握核桃酥的制作流程,并能探究出一两个核桃酥制作过程中花纹达整齐匀称的方法.C层:基本掌握核桃酥的制作流程,并能探究出多个核桃酥制作过程中花纹整齐匀称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任务单式引领课堂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究学习,思维和动手能力协调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由于面点课的根本教学任务的规定,本课需要围绕知识技能目标开展教学,并在努力达成知识技能目标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尝试过程,学会合作帮助,初步有探究和思考的意识,实践落实三维目标要求.

二、教学实施

1.教学整体流程

本课《核桃酥》内容属于象形点心的范畴,牵引象形、形似等一般规律,掌握了油酥面团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前提下,进行借助工具加工成型的面点作品.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不同的认知能力、操作水平各有差异,学习过程需要特别对待,本课方案设计着重从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学习过程推进的方式、材料的完善、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创新,学习过程在任务引领下更高效,学习材料在细化基础上汇编成口诀加以完善,学习方式融入探究得以提升.由此,让智障学生的职业技术学习呈现新思路,旨在让特殊学生也能获得发展、获得职业技能的提升.

在教学技术和学习资源选用上,教师对班级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进行了仔细分析之后,结合运用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配合工作分析步骤的教学,在教学技术上,教师综合运用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黑板板书记录和呈现单元内容的整体框架,操作视频和图片直观呈现操作过程,为操作提供支持.同时,为帮助学生较好掌握“核桃酥”的技巧,我从多方面考虑,为他们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了核桃酥的样品,为学生探究学习、进行总结评价提供了样例;工作分析步骤在原先基础上进行简化,提炼成关键词,便于记忆过程;汇编操作口诀,对操作中重点内容进行口诀的编制,更便于学生理解操作;学习伙伴和教育支持者起到辅助对较弱的学生的作用,促进合作学习.

同时,对能力薄弱,无法进行操作,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用教学具进行对均匀问题的把握,以完成每一次制作,使得学生进一步进行有效学习.

2.教学片段

片段一:合作体验、探究关键词

“在看完整体录像后,同学们有了对核桃酥制作的整体了解,那们制作中有哪些关键动作呢? 看一下学习任务单的第一个任务,看视频来填关键词.”老师安排学生观看整体录像后,顺着整体感知的印象引导学生观看分段视频,以了解关键性动作.

分段视频共有四段,首先看一下第一段,请同学读一下步骤.

“中间刻痕把边,”同学们齐声朗读.

“缺了个关键词,是什么呢?”老师发起提问,引导学生探究欲.

“现在和邵老师一起边看视频边操作?”对第一个分段操作视频,在老师的观看指导下,全班跟着老师同步操作,并引导学生在体验下思考问题,“同学们想一下,这个歌关键动作是什么呢?”

“是夹,夹拢的夹.”虽然音调层次不齐,但回答几乎异口同声.

虽然是特殊孩子,认知薄弱,但这样的回答足以让老师感到意外,因为基本的动作概念对于学生容易把握的,对于他们给予适当的机会,他们也可以给你带来学习惊喜.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接着让我们看第二个片段,看一看花纹是怎样成型的,关键性动作在哪里? 这一次请按照小组自行来填词?”在第一次填词训练下,老师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探究,并按照组长先做,组员再做的形式,最后得出答案,这样递进过程让学生有适应性及合作探究的意味.

“第二个词是钳,钳花纹的钳”(第一小组回答),是“夹,夹花纹的夹(第二小组回答)”.同学们看完视频迫切地回答了问题,积极性很高.

“钳和夹,两个词,两个答案,似乎都挺对的……”让我有些始料未及,因为似乎与我预料有出入,作为教师的我有些迟疑片刻.

“以前我们学过钳花包,这个动作很相似的,所以用钳吧.”第一小组一位同学急切地回答让我顿悟,知识的迁移在特殊孩子身上显得那样自如,这得让我感到了一阵窃喜.

“的确,似乎钳字更贴切,也便于和前步骤区分,老师也用了钳.”老师用表扬的口气肯定了两位同学,并给出了答案.

随后的两个关键词也相继在这样合作的形式下探究出来,同学们也很容易地找到了关键动作,于是四个关键词(夹、钳、转、钳)都被寻找到.紧接着就进行了自主操作,课堂是生动的、生成的,新的问题似乎又接踵而来.

片段二:合作讨论,突破重难点

“刚才同学们进行了操作,完成了一个核桃酥的成品,对比样品,你觉得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在对比自查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观察和比对.

“花纹不整齐、不美观.”同学们在对比中自己发现了问题,随即说道,“花纹排列有些凌乱.”……

“似乎花纹上问题比较多,关键性动作找到了,怎么还没有达到要求呢? 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下怎么钳、怎么转,要做到什么程度?”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动作操作上的进一步指导,克服难点进入了关键性阶段.

“同样,让我们看一下老师的操作,第一步的夹,怎么夹,用力还是轻的夹,观察一下哦.”老师示范操作并指引学生观察.

“是轻轻地夹,不能用很大的力气,不然会破皮的.”一位同学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观察得很仔细,的确,夹边要轻轻的,不可用力.好,下面三个步骤,我们分小组一起边做边思考.”在老师的安排下,同学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课堂操作与合作讨论.

经过了大约五分钟,各小组都有了答案,在分享答案的过程中都很踊跃,都急切地想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钳的时候要均匀、转的时候要轻”,第一小组首先回答,第二小组紧随其后.“我们补充有不同意见,转的时候钳子和生坯要一起转.”大家集思广益下,动作的要领基本清晰了.

“在同学们相互补充下,操作要领也已经显现,老师现在给大家归纳一下操作方法为:均匀钳、列整齐.”老师最后集合大家的思考,提炼和总结了一下关键动作要领,这样操作难点在大家的讨论下自然寻找到突破的方法.

三、教学反思

在特殊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及策略,让学生学会技能,收获了进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手段的集中体现.本课面对的是13个不同程度的智障学生,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简单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将教学形式进行有效深化,并力求在课堂上求得精致的效果.教师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使用学习任务单引领策略,并融入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分层教学等指导思想,综合运用工作技能分解(提炼关键词+关键步骤口诀)、多媒体示范(整体微视频+分段微视频)、教育支持者辅助(主教老师+个别化辅导教师)等方法,对智障学生实施面点专业技能教学.

第一,采用多元学习资源,让学生从多元视角掌握要点.

在传统对智障学生进行技能教学中,工作分析步骤是比较常用的学习资源,它可以让过程更清晰,步骤更加分明.在本堂课的教授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薄弱、记忆水平缺乏等特点,于是在工作分析步骤这一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将学习的重难点步骤进行重新细化,并将其汇编成了步骤口诀,供学生学习和记忆.以步骤口诀为学习材料的教学中,制作过程也同时结合图片步骤一并进行记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象形思维的牵引下,接受步骤的要点,熟记操作过程.不仅如此,教学过程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分别从整体感知,难点放大,循环播放等方面对普通的工作分析步骤进行了完善,使学习内容以直观、重难点突出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让平面单一的工作分析步骤得以丰富和完善,变成了结构规范、信息丰富的新型工作分析步骤.如此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充当教学材料,让学生从多元视角渗透这学习的要领,从而更加有效地让学生熟记操作步骤,掌握操作技术.

第二,探究关键性动作,让学生精准把握操作方法.

为了让智障学生同样拥有探究事物、探索学习的过程,我有意识得将几个过程设计成探究环节,旨在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得到启发,开启他们学习知识的大门.在本课《核桃酥制作》中,找关键性动作是预设的探究操作方法环节,学生通过同步练习,充分体验操作和思考,小组在合作中均能发现关键性动作;同时探究操作要领环节,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难点、寻找方法、归纳难点.虽然合作讨论、实践探究用了比较多的时间,但从学生的探究结果看,学生通过相互合作,都找到了制作的关键性动作,也找到了很多操作方法(均匀钳和列整齐等都是学生资助发现的结果).教师在肯定他们的成果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引导,可以更好构建学生认知与掌握操作,通过这样学生的探究、教师引导的过程,让步学生可以精准把握操作方法,更好地在实践教学中记住操作的要领,掌握技能.

第三,运用学具“支架”,服务不同学生.

因为学生的障碍程度是多样化的,所以集体授课很难让所有学生的学习都卓有成效.均匀这一概念,对于某些学生而言,似乎一时间还是不能接受,即便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手眼等不协调因素会导致操作的障碍.料想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课前将操作工具按照一定角度贴了标签,取名均匀定位学具,让学生拿捏这一工具进行操作,准确定位,达到均匀效果.当然这样一种辅助用具,学生是选择进行使用,一般能力比较好的C层学生不建议使用,可以借助这一学具了解和比较自己操作,能力好一点的B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基本寻找到贴合自己制作均匀花纹的方法,对于能力薄弱的A层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的实践时间会更长一些.教师开发学具是从支架教学,服务不同需要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当操作在具备一定操作熟练程度上,最后,可以尝试脱离学具进行操作,让学具成为一种辅助的工具,发挥了过程性、支持性的作用.学具“支架”,使得课堂学习中不同学生都有所收获和发展,对于落实分层教学、差异对待,让不同学生在课堂上均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实现有效学习、共同提高.

特殊的学生需要特殊的关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细致分析学生、分析教材等,以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立足于将课展现得精致,但或许我们的课总是会因为生成而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总结,让精彩的部分留住,让疏漏的地方改善,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