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理化后价格变化所遵循的最基本物理学规律

物理化后价格变化所遵循的最基本物理学规律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在把市场或某个具体金融品种看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其运动状态之后,我们自然要引入很多物理学概念、思想和原理等。  在诸多物理学规律中,我们挑选两个最重要的为读者阐述,一是动量定理,二是弹性碰撞,这是我们在考察金融市场及场内相关产品并最终进行判断的过程中,作用最大也最常使用的两个规律。  5.速度的增减就是自身能量的增减,能量的增减就是物体所处高度的升降,体现在价格上自然就是上涨或下跌。

  在把市场或某个具体金融品种看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其运动状态之后,我们自然要引入很多物理学概念、思想和原理等。基于简单化及便于理解的考虑,我们暂时没有考虑进入到量化的阶段,而只是借助相关原理进行定性的思考,借助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方向性的趋势判断。在学习和理解之初,这些思想看起来显得比较复杂,可一旦完全理解之后,对趋势的判断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了。

  在诸多物理学规律中,我们挑选两个最重要的为读者阐述,一是动量定理,二是弹性碰撞,这是我们在考察金融市场及场内相关产品并最终进行判断的过程中,作用最大也最常使用的两个规律。

一、动量定理

  任何初级物理教材中都会讲到动量定理,其文字描述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用数学算式表述为:

FΔt=Δp=p'-p=mv'-mv=mΔv

上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p为物体的初动量,p'为物体的末动量,t为合外力的作用时间。由于系统的质量m为衡量,于是外力作用的最终结果体现在运动速度的改变上。也就是说,只要系统存在外力的作用,其运动速度就肯定会改变,静止的物体就会动起来,并且运动速度改变的方向必定与合力体现的方向一致。(注意式中粗体字母为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动量定理是研究自然界物体受力之后运动状态改变最基本、最普遍的定律之一,也充分说明了物体运动的基本条件就是有外力的作用,且这些外力的合力不能为0,同时还说明物体的运动方向并不以某一个外力为主,而是以最终的合力来决定。

  将动量定理用于金融市场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影响市场的任何一个因素都属于一个外力,我们已经知道这些因素有很多,但有的因素影响力很小,于是我们可以忽略一些次要的,而抓住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来考虑。

  2.在研究物体运动的时候,重力属于一个常力,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只要该物体处在地球上,都必须将重力影响考虑在内。我们在研究金融市场的时候,道理同样如此,不管市场在某个时段受到多少因素的影响,“重力”始终存在于这些外力之中。这里所说的“重力”,就是指市场或某个品种的价格自始至终都存在向下运行的趋势,或者理解为:在其他“外力”都很小时,市场或股价的运动方向自然是向下的,因为物体运动的基本特征始终表现为“下落容易上升难”——上升必须施加很大的外力,而下落则可以不需要除了重力之外的任何外力,这样就很容易解释“上涨必须有量,下跌可以无量”的市场现象,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交易清淡时“久盘必跌”的市场规律。

  3.在研究一个市场或某个品种的时候,必须清楚主要外力来自何方、属于什么性质的力、对系统的作用力度多大及作用时间多长等。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明确指出,力与时间的乘积决定系统运动状态改变的程度,于是我们除了分析外力的类型和大小之外,还必须考虑到这个力对系统产生的作用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有时候力量虽大但时间很短,也只能对系统产生一个很小的结果,体现在市场上就是典型的一些脉冲式走势,很快便会恢复平静。譬如经常遇到的一些并无太大实质性内容的消息(如熊市中的降息),这个消息看似很厉害,但对整个市场或某只个股并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至少不会马上带来很大好处,则最终其作用效果就会很小。相反,有时一则看似并不很特别的消息,譬如发布公告称公司申请了某项专利,只要这项专利非常重要且能在未来给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具有时间上很强的持续性,就不能小视其最终可以带来的“Δv”的累积值。

  4.只要F不消除,也就是作用时间Δt还在延续,Δv就会一直变大,体现在价格上面,就会一直上涨或下跌,直到这个因素得以减弱或消除。在实际走势中,我们经常碰到的某些短暂性利好或利空便是如此。以牛市中的利空为例,由于在热火朝天的市场氛围中(后面会专门研讨这种氛围的识别与判定)向上的合力一直很大且持续时间非常长,这些利空突然产生一个反向力,但相对已有的正向力来说是何等渺小,故而它们的影响时间很短,所以价格下跌便非常短暂,哪怕类似加息这种在其他时段本来影响时间应该较长的消息,其影响也会很快被淡化甚至消失,导致股价出现极其短暂的下跌后重新上涨,甚至还会加速上涨。但如果类似利空反复作用于系统,就好似物体反复被叠加与原有方向相反的负力的作用,累积效应终究会使系统原有的正向运动受到遏制并逐渐减速甚至转势。

  5.速度的增减就是自身能量的增减,能量的增减就是物体所处高度的升降,体现在价格上自然就是上涨或下跌。只要速度在不断增加,价格就会继续上涨或下跌。速度在正方向的累积越大,表示自身能量堆积也越大,在抗击外来负方向因素影响引起下跌的能力就越强,每一个单一的利空对其产生的反作用就越弱;反之也是同样的道理,速度在负方向的累积越大,在下跌过程中抗击利多的能力也越强。

  6.对于已经处于某个运动状态的物体而言,任何同向的外力叠加,都会显著提升已有运动速度的变化值,促使其运动进一步加快。体现在价格变化上,牛市中对利好消息特别敏感,任何利好都会被夸大而促使价格加速上涨,而某个单一的利空因素则很难产生长时间的影响,很难改变已有的上涨趋势;同样,熊市中对利空特别敏感,而且任何利空都会被夸大,促使价格加速下跌,相反对任何利好都会表现得非常冷淡。

  7.同实际物体的受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偏差0~360°不一样的是,影响金融市场的各大因素最终仅体现出正、反两个方向,这就比分析实际物体的受力要简单一些,只需要考察相关因素对市场或场内相关产品的影响属于利多还是利空即可。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任何一个因素带来的影响不一定都是那么直接和唯一的,大多数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总是被一些人看成利多而被另一些人看成利空,主要看站在什么角度(譬如是多头还是空头、持仓还是空仓等)及多长时间(短期内或长期内)来考虑。

二、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是本书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先看物理学上对弹性碰撞的定义:在理想情况下,两个物体碰撞后形不变,也不发热、不发声,发生碰撞的二者均无动能损失,这种碰撞称为弹性碰撞,又称完全弹性碰撞。真正符合条件的弹性碰撞只出现在分子、原子及与原子核相关的小微粒之间,生活中的硬质木球或钢球之间发生碰撞时,由于其动能小到往往可以忽略不计,故而可以将其近似看成弹性碰撞。

  在理解弹性碰撞物理现象时需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两个参与碰撞的物体都应该是刚性物体,即具有不变形的特征;二是碰撞后没有能量损失;三是整个碰撞过程符合动量守恒定律;四是碰撞后各自的运动方向会改变。

  利用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的条件可以很方便地推知,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初始速率分别为v10v20的小球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速率分别为:

公式7-4

  在实际运用到金融市场的过程中,两个碰撞的主体不是两个运动的物体,而是一个运动、另一个静止的特例:一个是K线里面的指数或价格走势(即前面第三点中谈到的,将其看成一颗小球),一个是类似均线、轨道线之类的“壁”。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参与碰撞的两个小球的质量相差很大,质量大的那个球碰撞前的速率为0,于是我们把v20=0及m1m2的条件代入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到:v1-v10v2≈0,即碰撞后质量大且原来静止的那个物体仍然静止,而质量小的小球碰撞后速度等值反向。也就是说,“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静止的“壁”,从而发生类似物理学中的弹性碰撞现象,“小球”将被原路弹回。

  发生弹性碰撞后往往出现以下结果:

  1.“壁”,也就是某些K线里面的均线或某些轨道,成为“小球”运行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壕沟,一碰便会被弹回来。具体体现在金融市场里面,这个“壕沟”成为价格走势中坚强的支撑或阻力,我们可以据此在这些价位大胆做多或做空,而且完全可以打提前仗,甚至事先挂单都可以,其风险相对很小。如果其力度太强而冲破了这些“壁”,导致投资者的预估出现错误,也会有充足的时间用于纠错出局,由此产生的损失很小;一旦走势符合预期,这些地方往往成为一段时间内的极值点,成为投资者追求的“买入最低价”或“卖出最高价”。

  2.碰撞角度定义为价格线与“壁线”的趋势延长线之间的夹角,理论上该角度范围为0~180°。二线角度越大,越容易发生弹性碰撞,角度很小的则很容易与“壁”纠缠在一起,最终“收复”该价位的概率极高。

  3.发生弹性碰撞需要具备一些特殊条件。“小球”与“壁”发生碰撞而被弹回去这个现象广泛存在于各大金融市场及市场内的各种碰撞中,可以说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见到的现象,这也是我们很多时候可以据此提前预知某个支撑价位或阻力价位的强有力依据。

  运用弹性碰撞来分析和预测大盘走势或个股走势的场合非常多,而且成功率特别高。作者2006年8月在新浪财经博客频道开博以来的无数预测性博文分析之所以准确度极高,就是大量运用了这个原理,有时候甚至可以提前一年预知未来的结果——2008年底应新浪财经编辑邀请所写的一篇预测2009年全年大盘走势的博文中,便是根据这个原理预测2009年上证综合指数的极端上限点位就是该指数的120周线。在博文刊发7个月之后的7月底、8月初,大盘指数不但正好运行到该均线,而且完全符合弹性碰撞的所有特征,该均线立即成为将指数弹回去的坚强壁垒,而且3 478的大盘点位也成为2009年行情的最高点位。可以说,这一次又极其成功地公开运用弹性碰撞预测了大盘指数,而且后来继续这一思路将该点位定义为那一波行情的最高点,并进一步预测大盘指数将进入逐波下跌从而转为熊市走势,所有分析完全是连续的,为趋势投资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那么,符合与“小球”发生弹性碰撞条件的“壁”包括哪些,并且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发生这种现象呢?经过作者多年来大量的观察和统计研究发现,不管是在股票市场,还是在期货、黄金、外汇国际原油等其他金融市场中,有三种类型的“线”均可以被选为可以碰回“小球”的“壁”,且成功率极高。它们分别是:均线;趋势通道的上、下轨;布林轨道。这三者在实际走势中显得尤为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生弹性碰撞,这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行,一旦满足相关条件,则发生碰撞的概率极高,甚至很多时候概率可以为100%(譬如前面所说的关于2009年上证综合指数的预测便属于此种类型)。关于此方面的判断标准及如何准确运用,本书将在第九章和第十章中详细叙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