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兴趣模型强调个人职业兴趣由对特定职业的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共同决定。伦特等学者指出,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关注个体的认知调节作用,即个体的学习经验是如何通过认知的调节作用来指导职业行为;探讨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变量相互联系的方式;分析个人和背景因素是如何影响职业生涯结果的;强调个体行使个人力量的方式。同时,社会认知职业理论重视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心理学家班杜拉(A. Bandura)的自我效能和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在教育成就、健康行为、组织管理和情感反应的研究和应用中得到广泛证实。受此影响,伦特等学者(R. W. Lent,S. D. Brown & G. Hackett,1994)试图运用该理论来解释职业兴趣形成,职业选择活动及表现的全过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先吸收已有职业理论的成果,再将已有理论中相似性较高的成分尽可能地结合起来,然后以社会认知理论作为整合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的主体思想,形成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SCCT)。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有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及个人目标三个核心概念,以及职业兴趣模型、职业选择模型和工作绩效模型三个相互关联模型(王琰,朱亮,2011)。在这三个核心概念中,自我效能指个人为获得一定成果而对自己组织和执行行为能力的信念,包含着个人完成一定绩效水平能力的一种辨识力。比如,“这份工作我能干得了吗?”这种信念会对工作成就和绩效有特别的影响。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中重要的预测因素,主要取决于个人过去的绩效表现、观察学习能力、社会性言语表达及心理和情绪状态等不同因素。布兰登等学者(Brandon M. Turner,Nancy E. Betz,Michael C. Edwards & Fred H. Borgen,2010)认为,自我效能在动机的认知管理中起着中心作用,因为人们依照自己从行为中期望得到的效果来调节个人的付出水平和努力分布。一定的自我效能有助于促进个人的专业学科和职业岗位的选择,并推动个人克服所面临的困难或失败体验。结果期望是个人对特定行为会导致特定结果进行的评估。比如,“我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个人目标是一个人进行特定活动或取得某一定结果的意图或打算,是引导和影响职业行为的重要因素,可分为职业目标和绩效目标。三个核心概念的关系是自我效能影响个人目标,而个人目标又促进职业行动,并争取达到一定的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又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反馈环路。自我效能和结果期望会对职业兴趣的形成产生重要而直接的影响。当个体觉得自己有能力且会取得有价值的结果时,就会形成稳定和持久的兴趣。而当自我效能比较低或预期得到中性或否定的结果时,就不会形成兴趣(龙立荣,方俐洛和李晔,2002)。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有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和工作绩效三个相互关联的模型。首先,职业兴趣模型传承了汉森(L. S. Hansen)关于职业兴趣是人们对某种职业和从事该职业各项活动所表现出的喜欢、不喜欢和有关态度的定义,并把职业兴趣的前因、后果和本身等多个变量进行了有机地整合(宋子斌,陈朝阳,2007)。职业兴趣模型强调个人职业兴趣由对特定职业的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共同决定。当人们认为自己擅长于从事某种职业,或者预期从事该职业将带来满意的回报时,就会形成对该职业的兴趣并坚持下来。职业兴趣形成后,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一起,将影响着个人目标的建立;个人目标又反过来影响工作成绩。其次,职业选择模型认为,职业兴趣形成后,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职业选择过程。个人先表达初步的职业目标,通过采取职业行动实现个人目标,获得绩效成就,并倾向于选择他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工作。职业兴趣、个人目标和绩效成就共同影响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最后,工作绩效模型强调个人的能力、自我效能、结果预期以及绩效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其结果是共同决定个人的工作绩效。而工作绩效将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形成反馈环路,直接影响职业目标和行动的选择。

伦特等学者(R. W. Lent & G. Hackett,1994)指出,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关注个体的认知调节作用,即个体的学习经验是如何通过认知的调节作用来指导职业行为;探讨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变量相互联系的方式;分析个人和背景因素是如何影响职业生涯结果的;强调个体行使个人力量的方式。同时,社会认知职业理论重视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职业选择过程受两大类环境因素的影响(高山川,孙时进,2005):一类是“先前的背景因素,如文化、性别角色、榜样和技能培训等;另一类是“当前的环境因素”,如职业决策时的工作机会,情感和经济上的支持,环境中的歧视等。个体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设计既要考虑包括价值观、兴趣、个性、才能或能力等个人自我探索方面的影响因素,也要关注包括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组织、岗位、地理和家庭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对工作满意度、工作任期和职业生涯的成功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什么许多人的职业选择不是在理想的状态下作出的呢?原因之一可能是经济需要、教育限制、缺乏家庭支持等因素阻碍了对原来的兴趣或喜欢的职业目标的追求(彭永新,龙立荣,2000)。因此职业选择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开放的过程,会受到来自个人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选择会在不同的时期有多个选择点,选择往往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作出一定的折中。

总之,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借助三个核心概念和三个相互关联模型,既将个人职业心理特点、社会背景和学习经验联结起来,又将人本主义与社会认知理论进行了有机结合,倡导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将人看成是一个有个人力量或自我导向的积极的人。同时该理论强调个人与环境的相对变化性,注重结合时代发展潮流,将性别、种族、心理、身体和经济状态等复杂影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力求通过增强自我效能,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积极扩展潜在的职业选择范围,动态性地作出相应的职业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