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资源助推生命的发展

社会资源助推生命的发展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西中学校友会为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5年陈霆先生又捐赠10万元,成为市西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人之一。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共生性。市西人会在这种关爱激励下,学会感恩,好学力行,持续发展,为将来成就幸福而卓越人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栋梁之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社区共建,为学生生命健康和生命体验提供有力的支持

为了学生的健康与发展,市西中学非常重视整合社会资源,开辟学生社会课堂,通过社会这本无字的大书,给学生更广阔的视野、更广泛的健康知识和更充分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学校与比邻的上海市消防中队静安支队共建,定期开展消防及逃生演练,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掌握消防知识与技能;我们与上海市地震局和静安区科委共建,建设防震减灾专题室和地震测报点,加强学生防震减灾教育;我们与公安博物馆、静安寺街道红十字协会共建,利用他们的资源对学生进行逃生和救护技能培训,人人学会基本救护技能,提高自救自护意识与能力。

学校与静安区所有街道的居委会共建,在静安区地区办和各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从1995年至今一直坚持开展“高中生见习居委会主任”活动,使学生深入社区,在和带教师傅一起处理社区琐碎杂事、邻里纠纷中,感受最基层干部的敬业与不易,感悟人生奉献与价值及社会责任。社区居委会干部还会组织我们学生开展慰问军烈属、关爱残疾人和孤寡老人、采访社区中名人等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懂得了关爱生命、提升生命。

学校与周边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茂名北路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刘长胜故居暨地下党斗争纪念馆、蔡元培故居纪念馆、宋庆龄纪念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国歌纪念馆、静安区残疾人联合会等,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志愿者实践舞台,从中同学们既服务了社会,又很好地锻炼磨练了自己。

学校也直接或通过静安寺“同心家园”理事会平台间接与上海市话剧院、上海市歌剧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共建,给学生艺术活动提供资源和积极的指导,丰富学生的生命素养和生活色彩。

(二)校友资源,为学生文化传承和生涯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

市西校友,既是市西文化的承载者,又是社会人生的经历者,也是国家社会的建设者。发挥校友的作用,将对市西学子的学校文化传承、了解职业明确目标、了解社会感悟人生等产生不同于学校教师的积极影响。市西中学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开展寻访市西校友活动

2013年开始,每一届新高一学生到市西报到以后暑期的第一份“作业”,就是去寻访一位身边的市西校友。校友不限年龄、不限行业、不限地域,学校不提供校友联系方式,学生自己想办法寻找校友,自己拟定采访校友提纲,采访后自己整理采访记录并撰写采访感受体会。开学后,学校安排高一全年级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交流。然后,各班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年级大会汇报交流;同时推荐若干篇采访做得细致、很有收获很受教育的文稿,按年级编辑成册;学校也把好的采访文章陆续通过“市西老家”微信平台向外传播,对于突出优秀的校友,学校还通过校园宣传橱窗展板加以宣传。总之,积极地加以广泛宣传,目的是影响尽可能多的市西学子。

2.开设市西校友讲坛

市西有一大批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有建树的校友,他们对母校充满深情和热爱,他们都热心乐意回母校和市西学子分享交流自己在市西的成长、在工作领域的研究以及人生的感悟。所以,学校积极开设“校友讲坛”,作为学校“微型讲座”课程中的“校友系列”,定期不定期地邀请校友回母校给学生作讲座,也利用校友主动回母校的时机安排“校友讲坛”。学校每一次组织学生大型仪式教育活动,如新学年开学典礼、高三18岁成人仪式、高三毕业典礼等,都会邀请一位优秀校友参加,并给学弟学妹们寄语,榜样引领,鼓舞激励在校学生明确目标、努力成才。市西中学校友会为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校友捐资促进母校师生发展

市西校友热爱母校,以各种方式回报母校、回馈社会。市西很多校友向母校捐赠值得纪念的物品或者有助于在校学生成长的设施设备,抑或是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如出版的书籍或获奖所得的物品。也有一批校友捐赠自己辛劳所积聚的财富用于奖励激励母校师生更好地发展。

20世纪90年代,市西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一批老校友们就集资捐赠母校40多万元,委托母校在江西宁都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会童小学”,又在母校设立“赵传家奖教金”“赵传家奖学金”,帮困奖学,助力发展。

2006年市西中学命名60周年时,62届校友郑天慧先生捐资20万元,制作了“敬师雕塑群”,成为市西校园里一道文化景观。2011年市西中学命名65周年时,郑天慧校友又向母校捐赠了25万元,在市西中学以首任校长名字命名的老教学楼“传家楼”底楼,设计制作了两面墙:一面是各种字体展现的校训“好学力行”文化墙,一面是展现20世纪世界伟大科学家和科学发现的科普墙。2014年,余近10万元用于市西校史编辑。2014年,郑先生捐资30万元,专门用于母校图书馆购买图书和读书阅读相关的活动奖励,他希望母校书香满校园。2015年,郑天慧校友考虑到自己已年逾70,想一次性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建立教育发展基金会,以理财收益分别在市西初高中设立奖教金、奖学金,并分别以自己父母的名字冠名,高中设立“朝强奖”,初中设立“品英奖”。2016年,值市西中学命名70周年,又欣闻市西北京校友会50—52届的一批老校友想捐资助学,打算在市西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赵传家助学基金”,目前已捐赠210万元。

市西68届校友、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现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先生把自己的科普奖金3万元全部捐给母校,用于资助母校学子开展科技活动。还有社会热心人士上海华庭泰丝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霆先生,从2014年起每年捐10万元、连续三年30万元,用于设立“市西中学好学力行专项奖”,奖励各种竞赛获奖的师生。2015年陈霆先生又捐赠10万元,成为市西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人之一。

市西校友们和厚爱市西的热心社会人士的这一系列善举、义举,很让人感动和受教育。他们的这种感恩之心、仁爱之心对学生生命成长是非常宝贵的养料。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共生性。市西人会在这种关爱激励下,学会感恩,好学力行,持续发展,为将来成就幸福而卓越人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栋梁之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夕阳辉映,为学生思想发展和人生感悟提供特殊的影响

老干部、学校老领导、老教师,也是教育的宝贵资源,他们既承载着学校历史,也承载着国家历史,可以说是一本本活着的历史教科书。他们和学生之间虽然有着比较大的年龄差距,会有一定的代沟,但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特殊的经历,会对学生乃至学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发展和人生感悟产生特殊的影响。

学校党委组织新进校的青年教师带领学生与学校退休的老领导、优秀老教师结对走访。从对学校老领导和老教师的采访中,了解市西的历史和学校文化,感受市西一直秉承的教育价值追求,感悟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一名市西教师和市西学生。走访、采访后,学校给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既促使青年师生思考,锻炼他们表达,又扩大老领导、老教师们的影响。

学校离休老干部,是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同志,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他们是新中国建立的贡献者和见证者,他们是教育发展的参与者和奠基者,所以他们是学校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市西中学原有八位离休老干部,现健在四位,都在学校发展和学生教育中发挥过积极而独特的作用,他们有的成为学生的校外辅导员,有的参与学生座谈,有的参与学校重大学生教育活动等,他们以各种方式尽力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在此要特别提起两位离休老同志,也以这种简要记录的方式对他们表示敬意、感谢和深深的祝福。

一位是市西中学第三任校长、离休老干部陈孟昭老师。她在任时就一直坚持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休后,她仍然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每年学校召开“三老会”,向学校老校长、老书记、老工会主席汇报学校一年的主要工作时,她问得最多的就是学生的学业负担如何。同时,她积极接受学校的邀请,参加青年党校学生的座谈会,与新入党的学生党员座谈,担任一个学生团支部的校外辅导员,等等,和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当前国家发展时事,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感染学生。在她身体状况尚佳的时候,她还坚持经常来学校听心理辅导课,和青年心理老师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还有一位是原市西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离休老干部葛十朋老师。他是一个永葆生命激情的老同志,说话铿锵有力,极富感染力。他非常热爱教育事业,非常热爱学生。葛老师已是80多岁高龄,不仅对学校教育需求有叫有到、随叫随到,还积极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工读学校康定中学邀请的、居住社区街道组织的各种学生教育活动。他还利用自己是上海市教育专家委员会语文组组长的身份,组织教育专家到学校参观、听课、评课,帮助教师成长,并积极给学校提供各种教育资源。就在2015年这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葛十朋老师既给市西中学青年党校学生上了一节特殊的党课,又在“世界环境日”市西中学主题升旗仪式上,向学生赠送了自己积累的一大捆反面对折装订成的一本本草稿纸,并告诉学生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向学生传递习总书记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期望;6月30日又参加了市西党员七一纪念大会,向党员们传递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执著与坚定;9月份把自己获得的上海市关心下一代贡献奖的2000元奖金中一部分用于购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送给区教育局和学校相关领导,余下的1300多元全部捐给学校校友会助学基金;11月,他积极联系上海民族工业益民食品厂发展纪念馆和国歌纪念馆,给学校组织党员青年团员参观提供方便,并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全程陪同;寒假里,学校组织高三学生开展上海形势考察,他又热心联系相关场馆,不顾当天下雪非常寒冷亲自到场……他热心教育、关爱学生成长的故事很多很多。市西师生都记住了这位热情的老前辈,都感动于他老一辈革命者的高贵品质和精神,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影响。

【注释】

[1]林刚.中小学校园环境的教育寓意性设计探究[J].教育研究,2013(3).

[2]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3]申广庆.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思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

[4]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5]李政涛.教育呼唤“生命自觉”[J].人民教育,2010(23).

[6]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9.

[7]李政涛.教育呼唤“生命自觉”[J].人民教育,2010(23).

[8]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88.

[9]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10]杨彩菊,周志刚.西方教育评价思想嬗变历程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5).

[11]闵正威.生命教育视野中的师生关系:传统与重构[J].继续教育研究,2008(7).

[12]燕良轼,马秋丽.论生命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师教育研究,2006(1).

[13]郭元祥.生活与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0.

[14]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

[15]李伟平.关怀生命:学校教育的本真回归[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3.

[16]叶澜.论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J].思想理论教育,2000(5).

[17]叶澜.重建课堂教学的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5).

[18]叶澜.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19]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0]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1]冯建军.从知识课程到生命课程:生命教育视野下课程观的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2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23]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

[24]杨安澜.人格与学力的主体性教育[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8.

[25]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9.

[26]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27]冯建军.从知识课程到生命课程:生命教育视野下课程观的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28]赵传家.怎样做好中学校长工作[J].中学教育,1983(6).

[29]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

[30]李家成.敬畏家校合作的力量:基于促进学生成长的立场[J].人民教育,201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