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令人担忧的现状

令人担忧的现状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气候因素外,再就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5月30日调查人员对小河子闸养殖区的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796%的青蛤死亡,日本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51%。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系唐山市滦河沿岸工矿企业向滦河排放未经达标处理的污水所致。重点排污口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在监测的31个入海排污口中,多数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大部分排海污水指标不符合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的原来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损害。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点:①污染源广。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都将汇入海洋。②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③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污染了,往往会扩散到周边,甚至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④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的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大,造成的危害会影响到各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彻底清除干净。

令人担忧的现状工业废水污染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沿海居民对滩涂养殖利用面积正逐年扩大。从养鱼、养虾、养蟹,到养殖更有经济价值、更珍奇的水生动植物,这些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市场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提高了饮食水平,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给一部分人创造就业机会。可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时常发生海水赤潮等海水变质现象。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气候因素外,再就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除前面所述的两种原因以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一)与海相通的河流两岸的造纸厂、化工厂等利用河道排放污水而流入海洋。(二)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倾倒河岸或河道,随河水或涨落潮流入海洋。如2001年天津海事法院受理的河北省乐亭县19家养殖户状告河北省迁安市书画纸业有限公司等五单位滩涂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就是典型的陆地工厂利用通海河道排污造成海洋污染的案例。本案19位原告都是在河北省乐亭县王滩镇小河子(滦河)入海口两岸对虾和滩涂贝类养殖区从事日本对虾和青蛤养殖。滦河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和唐山市境内,从承德流经唐山地区的迁西、迁安、滦县、滦南、乐亭,于乐亭县姜各庄入海。滦河在滦县响螳分流,进入乐亭中部的支流最终流入小河子,在王滩镇新海庄入海,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有上万亩虾池及滩涂贝类养殖区。2001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因滦河上游排放污水造成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部分渔业水域污染而引起养殖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事故。事故造成小河子入海口两岸受污染水域的养殖面积共计705615亩,其中对虾养殖水面面积656115亩,滩涂贝类养殖面积495亩。5月30日调查人员对小河子闸养殖区的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796%的青蛤死亡,日本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51%。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系唐山市滦河沿岸工矿企业向滦河排放未经达标处理的污水所致。

2005年,河北省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176平方千米,其中,中度污染海域111平方千米,严重污染海域97平方千米,其余为轻度污染。重点排污口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在监测的31个入海排污口中,多数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大部分排海污水指标不符合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海洋生物资源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趋势,鱼类回游的产卵场和索饵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济鱼类明显减少且出现小型化、幼龄化。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生存环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

由于大量污染物超标超量入海,导致近年来河北省海域赤潮频发,2001年以来发生赤潮18次,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造成了危害。知识点

水俣病

1950年,有大量的海鱼成群在水俣湾海面游泳,任人网捕,海面上常见死鱼、海鸟尸体,水俣市的渔获量开始锐减。1952年,水俣当地许多猫只出现不寻常现象,走路颠颠跌跌,甚至发足狂奔,当地居民称“跳舞病”,1953年1月有猫发疯跳海自杀,但当时尚未引起注意,一年内投海自杀的猫总数达5万多只。接着,狗、猪也发生了类似的发疯情形。1956年4月21日,人类亦被确认发生同样的症例,来自入江村的小女孩田中静子成为第一位患病者,被送至窒素公司附属医院,病况急速恶化,一个月后双眼失明,全身性痉挛,不久死亡。死者两岁的妹妹也罹患相同的病症,不久又发现许多村民都有问题。这些人开始只是口齿不清,走路不稳,最后高声大叫而死。细川认为事态严重,向官方提出正式报告。当中的患者多为渔民家庭出身,1956年8月日本学者发现水俣湾海水中有污染物质,研究人员侦察的矛头指向窒素公司。这种怪病被称为“水俣病”。

农药污染

农药污染也是沿海污染的重要来源,含汞、铜等重金属的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等,毒性都很强。它们经雨水的冲刷、河流及大气的搬运最终进入海洋,能抑制海藻的光合作用,使鱼、贝类的繁殖力衰退,降低海洋生产力,导致海洋生态失调,还能通过鱼、贝类等海产品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农药及其降解产物(如DDT的降解产物DDD、DDE)在海洋环境中造成的污染。其危害程度按其数量、毒性及化学稳定性有很大的差异。

污染海洋的农药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前者包括无机汞、无机砷、无机铅等重金属农药,其污染性质相似于重金属;后者包括有机氯、有机磷和有机氮等农药。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在海洋环境中分解,仅在河口等局部水域造成短期污染。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是DDT和六六六),是污染海洋的主要农药。据美国科学院1971年的估计,每年进入海洋环境的DDT达24万吨,该值为当时世界DDT年产量的1/4。

工业上广泛应用于绝缘油、热载体、润滑油以及多种工业产品添加剂的多氯联苯(PCB)和有机氯农药一样,都是人工合成的长效有机氯化合物(按其化学结构可统称为卤代烃或氯化烃),由于它们在化学结构、化学性质方面有许多近似处,所以它们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通常放在一起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各国认识到PCB对环境的危害,纷纷停止或降低PCB的生产和应用。

有机氯农药和PCB主要通过大气转移、雨雪沉降和江河径流等携带进入海洋环境,其中大气输送是主要途径,因此即使在远离使用地区的雨水中,也有有机氯农药和PCB的踪迹。如南极的冰雪、土壤、湖泊和企鹅体内都检出过残留有机氯农药和PCB。进入海洋环境的有机氯农药,特别容易聚积在海洋表面的微表层内。据苏联国立海洋研究所1976年在北大西洋东北部的观测,DDT及其降解物DDD在微表层的含量为90纳克/升,而水下的含量为5纳克/升。据美国对大西洋东部的测定,在表层水中PCB的含量比DDT含量高20~30倍。海洋微表层中的DDT受到光化学作用发生降解,其速度受阳光、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制约。在热带气候条件下,降解速率一般较高。沉积于海洋沉积物中的PCB和DDT在微生物作用下会发生降解作用,但速率相当缓慢。人们认为,PCB的稳定性比DDT高。DDT的降解中间产物DDE比DDT挥发性高,持久性也更长,对环境的危害更大。沉降到沉积物中的DDT和PCB会缓慢地释放入水体,造成水体的持续污染。

DDT和PCB进入生物体内主要是通过生物对它们的吸附和吸收,以及摄食含有DDT的饵料生物或碎屑物质。动物体中DDT的残留量反映了吸收与代谢间的动态平衡。不同种生物对DDT积累和代谢各不相同,牡蛎和蛤仔等软体动物对DDT的富集因子可达2000(富集因子是生物体中的浓度除以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值),而甲壳类和鱼类的富集因子则为10微克/升。

海水中DDT浓度一般低于1微克/升,近岸水体高于大洋水体。近岸海域鱼体中的DDT浓度高于外海同类鱼类,达001~10毫克/千克(湿重)。鱼类不同器官中DDT残留量的浓度各不相同,其中以脂肪中的含量最高。摄食鱼类的海鸟DDT残留量最高,摄食淡水及河口区鱼类的鸟类,DDT残留量高于摄食大洋鱼类的鸟类。

PCB对生物的毒害作用与其异构体的氯原子数有关。氯原子越少,毒性越大,在食物链中的蓄积程度越高。PCB对虹鳟的10天致死浓度是38~326微克/升,20天的半致死浓度为64~49微克/升。无脊椎动物对于PCB要比鱼类敏感,幼体比成体敏感。PCB对生物的危害作用包括致死、阻碍生长、损害生殖能力和导致鱼类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对外界环境变化及疾病抵抗力的下降等。PCB会导致哺乳动物性功能紊乱,波罗的海和瓦登海海豹的繁殖失败同其体内高浓度PCB直接相关。

PCB在生物体中的积累与其脂溶性和对酶降解的抗力成正比,而与其水溶性成反比。生物体对PCB的主要代谢过程是羟基化,即将PCB转化为水溶状的酚类化合物后排出体外。羟基化速率取决于酶(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性。鱼体中这种酶的数量大大低于哺乳动物,并随PCB的氯化作用的提高而降低。

DDT及其代谢产物对海洋生物有明显的影响。比如,干扰海鸟的钙代谢使蛋壳变薄,降低孵化率;01ppb浓度的DDT就会抑制某些海洋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02ppb浓度的DDT即能杀死某些种类的浮游动物或幼鱼。知识点

餐桌上为何难觅真海蜇

过去穷苦的沿海渔民,在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时,即以海蜇充饥。

不知从何时起,平常的海蜇,摇身一变浑身金贵起来,成了高档次宴席的“山珍海味”了。现在市面上人们更多见到的是人工海蜇,这些所谓的海蜇,无论从外观还是口味上,与真海蜇相差很远。只要看一眼,尝一口,真假便知。正因如此,许许多多普通人便与海蜇无缘相见。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呢?原来,随着沿海工农业的发展,特别近年来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大量的废水通过不同的途径,直接或间接流入大海。其中有许多未经处理的有毒物质,使海洋沿岸污染在有些地方日趋严重。在有些海域,海水的自净能力几乎丧失殆尽,赤潮发生频繁,出现了海水富营养现象,由于缺氧,鱼类大量死亡。

采挖矿产的污染与危害

无序采矿的危害

2006年12月5日,广州召开南海区海域使用海沙开采管理工作会议,会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就是,南海区海域存严重的乱采乱挖海沙现象。

据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提供的材料指出,许多沿海地区没有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海沙开采管理的通知》和国家海洋局《海沙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有的地方在海港附近海域采矿挖沙,结果改变了水动力环境,导致了港口的淤积;有的海湾未能及时管理,致使陆地污染物不合理排放,造成污染增加,损害了海洋的生态环境;有的沿岸各涉海产业争相乱挖乱采、抢用海域,交通、水产部门用海交叉重叠,养殖占用锚地和航道;有的地方甚至将沿海海滩、海域视为集体所有,擅自转让、出租等等。

有专家介绍,海沙的无序无度开采主要危害是造成海滩后退、海岸侵蚀、海水倒灌,严重危及沿岸地区的耕地和淡水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和港口资源,降低沿海的抗风能力,破坏海底沉积和生态环境,同时还可能导致海洋生物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迁徙和大量死亡。海沙开采威胁环境

海滩退缩百余米2008年4月,汕尾捷捷胜镇三个滨海村庄的数千村民在短短几年里,眼睁睁看数十千米海岸线上失去了上百米宽的海滩,一个防御台风、海潮的天然屏障,正在悄然快速地消失。

十多年盗采的“恶果”已触目惊心:沙滩以每年20米的速度消失,近岸千亩防护林毁坏近半,每年百万吨海沙被盗采。盗沙祸及的,还有被海滩退缩“吃”掉的建筑设施和公路、成批死亡的鲍鱼、咸潮淹没的良田、严重破坏的海洋生态、地形地貌和水文。

汕尾市捷胜镇海域,许多船舶车辆非法盗采、盗挖海沙,十多年来屡禁不止,抽沙船从下午到翌日上午通宵采沙,每晚往返码头卸沙四五次,这些沙船均为“三无”(无舷号、无标志、无采挖许可证)船只,排水量在千吨左右,平时停泊在汕尾港,盗采的海沙也运至汕尾港卸载,由两三个大型沙场囤积销售

捷胜是当地一座古镇,2001年,广东省政府批准在此建立了65平方千米的保护区,要求当地政府和群众保持保护区内地形地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保护区内私自开发。该保护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海沙盗采愈演愈烈,“刚来时,这里还有大片的开阔海滩,现在几乎消失殆尽,海岸沿线也已面目全非”。保护区旁的牛肚、东坑、沙坑,是最滨海的三个村庄,受盗沙之害也最深。村民介绍“海上采,陆上挖,这些年几乎没停过”,陆上盗挖主要在沿海防护林一线地域,海上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及其周边海域。2007年开始,非法采沙变本加厉,海陆轮番盗采。

在保护区有一座四层办公楼旁,该楼2004年前建成时,距海水也有150米的沙滩,到2008年已不足20米,楼房墙角前年被海浪淘空,保护区请来专家现场勘察后,修了段护楼基的防浪堤。但这不过是权宜之计,防浪堤曾被海浪冲毁,多次出现重大险情,按目前的退缩速度,一旦该区域遭受到台风袭击,楼及周边建筑将直接受到海潮威胁,如果遭遇台风正面袭击,保护区的工作、生活区有被冲毁的危险。

盗采造成的大量海沙流失,已使保护区周边约15千米海岸线原有地形地貌受到严重破坏。2005~2008年,保护区近岸沙滩以年均约20米的速度退缩,区内沙角尾7千米沿岸沙滩年均退缩约50米,个别地段超过80米,多数地段形成“断壁式”的陡坡。

盗沙船

在保护区海边两三米高的陡坡随处可见,据称这些都是海滩退缩后被海水冲刷塌陷的。保护区曾多次组织向内陆搬迁后移,但仍有许多滩头设施装备、建筑物被海浪冲毁或掩埋,“原来岸边有两条往来道路,也被冲得没影了”。

捷胜镇海边居民以农、渔和养殖业为主,多年来,天然海滩一直是防御海潮、台风来袭的天然屏障。2006年台风“珍珠”登陆时,因屏障消失,海潮冲进沙坑村,淹了数百亩水田,致使颗粒无收。一旦遇到强台风正面登陆,海水倒灌,后果不堪设想。

海洋专家分析,如此盗采海沙资源,破坏了海底沉积层和海底生态系统,使海水中的悬浮物质大量增加,会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海岸线附近的大量盗采,造成沙滩后退,海岸侵蚀,海水倒灌,严重破坏了沿岸地区的耕地、淡水资源和港口资源,降低了堤岸的抗风浪能力,直接威胁到滨海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用这些海沙建筑的楼房使用寿命只有5~10年,有关专家称,海沙内含有氯离子,能与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起化学反应,严重腐蚀钢筋,导致建筑物结构的破坏,使建筑的使用寿命由大大降低,严重威胁到楼房内居民的安全。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沙矿市场的需求上升,海沙资源大省福建近年来非法开采海沙活动日益猖獗。无度、无序、无偿的采沙活动严重破坏了海洋资源与环境。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对福建兴化湾、湄洲湾、平海湾的海沙资源和海沙开采影响的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非法海沙开采活动已经造成该海域海沙资源量严重衰退,海底地貌和水动力严重改变,并造成海岸坍塌、退缩、下陷及原生海洋生物物种的变化。

由于长期非法开采海沙,泉州湾海域的鱼类洄游路线、水质已受到严重破坏。以前可见的白海豚现在因洄游路线的破坏而难觅踪迹;另外,当地渔民用于养殖牡蛎的石柱也因为海沙的挖取而根基松动导致坍塌,渔民损失惨重。

海沙盗采危及海堤

2005年11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烧香河北闸附近的海岸边,大批的海沙被偷挖盗采。细腻、金黄的海沙遭受掠夺性开采令人触目惊心。

盗采现场走进连云区烧香河北闸西侧的海岸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海沙被猖獗盗采后留下的痕迹。挖采后的一些坑里的海沙已经不翼而飞,只留下一些拆断的芦苇和石块。盗采痕迹

过去这一带的海岸边海沙十分丰富,成为当地海岸边的一道风景。但是由于经常有人盗采,致使海沙大量流失,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据了解,从海堤向东南的一些地方,也经常出现盗采海沙现象。如果在海堤附近过度盗采海沙,有可能导致海堤崩塌、下陷、根基不稳等危险迹象,给海堤造成险情。

海洋热污染

海洋热污染概述

海洋热污染是水温异常升高的一种污染现象。天然水水温随季节、天气和气温而变化。当水温超过33℃~35℃时,大多数水生物不能生存。水体急剧升温,常是热污染引起的。

水体热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冷却水。首先是动力工业,其次是冶金、化工、造纸、纺织和机械制造等工业,将热水排入水体,使水温上升,水质恶化。根据美国统计,动力工业冷却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的冷却水总排放量的80%以上。一个装机100万千瓦的火电厂,冷却水排放量约为30~50立方米/秒;装机相同的核电站,排水量较火电厂约增加50%。年产30万吨的合成氨厂,每小时约排出22000立方米的冷却水。

水体增温显著地改变了水生物的习性、活动规律和代谢强度,从而影响到水生物的分布和生长繁殖。增温幅度过大和升温过快,对水生物有致命的危险。

水体增温加速了水生态系统的演替或破坏。硅藻在20℃的水中为优势种;水温32℃时,绿藻为优势种;37℃时,只有蓝藻才能生长。鱼类种群也有类似变化。对狭温性鱼类来说,在10℃~15℃时,冷水性鱼类为优势种群;超过20℃时,温水性鱼类为优势种群;当水温为25℃~30℃时,热水性鱼类为优势种群。水温超过33℃~35℃时,绝大多数鱼类不能生存。水生物种群之间的演替,以食物链(网)相联结,升温促使某些生物提前或推迟发育,导致以此为食的其他种生物因得不到充足食料而死亡。食物链中断可能使生态系统组成发生变化,甚至破坏。

水体升温加速了水及底泥中有机物的物生降解和营养元素的循环,藻类因而过度生长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降解又加速了水中溶解氧消耗。

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随水温上升而加强。例如,水温升高10℃,氰化物毒性就增强1倍;而生物对毒物的抗性,则随水温的上升而下降。

水体热污染区域可分为强增温带、适度增温带和弱增温带。热污染的有害效应一般局限在强增温带,对其他两带的不利影响较小,有时还产生有利效应。热污染对水体影响程度取决于热排放工业类型、排放量、受纳水体特点、季节和气象条件等。

各国对水热污染及其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制定了冷却水温度的排放标准。美国、俄罗斯等国按不同季节和水域,制定了冷却水温度的排放标准;德国以不同河流的最高允许增温幅度为依据,制定了冷却水温度排放标准;瑞士则以排热口与混合后的增温界限为最高允许值,确定排放标准。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尚未制定有关标准。

热污染对鱼类的危害

人类是温血动物,对于外界温度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而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大多属于冷血动物,对于水温的改变非常敏感,忍受热污染的能力也非常有限。鱼类不断地洄游,一方面是为了觅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求适温的环境。例如每年夏季,小管鱼类常洄游到台湾北部沿海;每年冬季,乌鱼常成群在台湾西岸沿海出现。这些都是鱼类寻求适温环境的行为。也就是因为水中生物对水温变化比较敏感,因此热污染在水中比在陆地上更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

热污染提高水温对鱼类的影响如下。

1加快鱼类的新陈代谢率。

一般而言,水温每增加10℃,鱼的新陈代谢率就加倍,例如,25℃时新陈代谢率为15℃时的2倍,35℃时则增至4倍。水温增加会使水中的溶氧量减少,而鱼类却因新陈代谢加快而需要更多的氧。因此水温增加到某一限度,鱼类便会死亡。每一种鱼的致命温度并不相同,例如北美洲一种褐色鳟鱼的致命水温为26℃,而小龙虾则可以忍受水温升至35℃才死亡。

2可能使鱼类停止繁殖。

鱼类都是在一小范围的适温环境产卵,水温增高,鱼类排卵的数目往往就会减少,有时甚至无法排卵。而且,水温增高也会影响卵的正常发育。比如说,一种大西洋的鲑鱼受精卵,在2℃的温度中需经114天的孵化,小鱼才出来;水温提高到7℃,孵化期就缩短为90天,太早孵出的未必是健康的小鱼。鱼的成长也会受到影响,水温再提高,受精卵甚至都无法孵化了。因此,在一个比较封闭的水体中,例如小湖或小溪,水温提高到某一限度,虽然没使成鱼立刻死亡,但可能使某些鱼终将绝迹。

3会减短鱼的寿命。

由于水温增高会缩短卵的孵化时间以及加速鱼的新陈代谢率,因此很容易推想鱼的寿命也会减短。例如北美洲一种淡水水蚤在8℃的水温中可活108天,但在28℃的水中只能活29天,鱼的寿命减短了,当然,就长不到它应有的长度与重量。食物链

4可能破坏食物链。

所谓食物链就是:大鱼吃小鱼、青蛙;小鱼、青蛙则以蚊虫、小虾等等为食;蚊虫、小虾等则以水草、藻类等为食。上述四类生物死亡后氧化分解产生营养盐分,又可作为水草、藻类等的养料。如果热污染的结果造成其中一类生物的死亡,也可能使得以其为食的生物死亡,依此类推,这个生态系统就可能因此而受到破坏。

提高水温对其他水中生物的影响度,也与鱼类的相差不多。然而鱼类会游泳,如果海洋受到热污染,鱼类尚能避开受污染的地方,伤害会减少一些。但附着在海底的生物,例如珊瑚等,那就难逃一劫了。

核电厂与热污染

核能电厂利用核子反应产生热能发电时,不可能使热能百分之百转换为电力。多余的废热需要利用大量冷水带走,发电机才能运转。比如我国台湾地区四周环海,海水很容易取得,因此台湾的核能电厂都是建在海边,利用海水冷却,使用过后的海水水温提高了,又被排回海洋。

沿海水温上升一般而言,排放温水有两种方式:1建一条排放管到离岸稍远处,在中层排放,以避免伤害到海底生物。由于高温的海水较轻,排放后往上浮而渐与上层海水混合,等至浮到海面,水温已降低许多,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便可降低。利用这种方式排放温水比较好,但所花的成本也较高。2在海边直接排放于海面,用这种方式省钱,但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也较大。到目前为止,台湾现有的三座核能电厂都是用第二种方式,在海边把温水排放于海面。

到2008年为止,在台湾北部沿海的核一、核二厂,排放的温水并未造成多大影响。南部核三厂的温排水却伤害了排水口附近浅处的珊瑚。造成南、北核能电厂的区别并非核三厂的冷却系统设计比核一、核二厂差,而是因为核三厂排水口附近刚好有很多生长良好的珊瑚,再加上当地海水的温度终年都比北部沿海的高3℃~5℃。核三厂所在的南湾在台湾最南端,在冬季时黑潮支流流入台湾海峡,南湾海水主要来自黑潮。夏季时中国南海海水流入台湾海峡,此时南湾海水主要来自中国南海。这两种水团的水温都很高,南湾冬季表面水温仍达24℃左右,夏季则常达29℃,甚至更高。所以它能够忍受温升的空间就小多了,也因此核三厂的温排水对生态的影响特别引人注意。

珊瑚最适合在热带与亚热带的温暖海洋中生长,台湾气候属亚热带型,特别是南湾海域位在台湾最南端,海水温度全年都在20℃以上,最适于珊瑚生长,而核三厂排水口附近又是珊瑚生长比较茂盛的地方。

根据调查,南湾已发现的珊瑚共有179种之多,这些珊瑚在35℃的高温海水中便会死亡,如在31℃~33℃的水温中,时间稍长,珊瑚便会白化,甚至死亡。

台湾电力公司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建核三厂,有两部发电机。第一部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运转,冷却系统排出的温水水量不大,对排水口附近的珊瑚并无多大影响。到了1987年,两部机组开始稳定地同时发电。同年7月,部分排水口附近浅处珊瑚白化了。到了冬天,白化的珊瑚有些又重获生机,但到了来年夏天,珊瑚又白化了,而且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红色幽灵”赤潮

什么是赤潮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赤潮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三是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赤潮发生时,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黏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美国的赤潮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它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日益加剧,我国赤潮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由分散的少数海域发展到成片海域,一些重要的养殖基地受害尤重。对赤潮的发生、危害予以研究和防治,涉及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环境海洋学等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赤潮的严重危害

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

近海赤潮赤潮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1)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当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肆无忌惮地对大海进行污染的时候,愤怒的大海同样也会通过赤潮对人类进行报复,破坏渔业生产,威胁人类健康,甚至夺人性命。

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赤潮藻中的“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在贝类和鱼类的身体里累积,人类误食以后轻则中毒,重则死亡,人们又将赤潮毒素称为“贝类毒素”。

贝类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毒的有机化合物。根据人体的中毒症状,又分为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健忘性贝毒(ASP)、神经性贝毒(NSP)、西加鱼毒等许多种。近年来,还不断有新的毒素及其组分被发现。人们在今年的东海赤潮中发现了麻痹性贝毒,这种毒素以前仅8~12种组分,但现在已发现该种毒素有30多种成分。

麻痹性贝毒是所有赤潮毒素中最重要、最多见的一类毒素,目前尚无药可救。人类误食了含有麻痹性毒素的贝类5~30分钟内,轻者,嘴唇周围有刺痛感和麻木感,逐渐扩展到脸部和颈部,手指和脚趾也有刺痛感,并伴有头痛、眩晕、恶心等;重者,语无伦次,出现失语症,刺痛感扩展到双臂和双脚,手足僵硬,运动失调,全身虚弱无力,呼吸出现困难,心跳加快;而病危者,肌肉麻痹,呼吸明显地出现困难,感觉窒息,在缺氧的情况下,24小时内就会死亡。

腹泻性毒素的症状类似于食物中毒。该类毒素为肿瘤促进剂,尤其是对人体的肝细胞具有破坏作用,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神经性毒素则能引起神经传导的障碍,人类食用含有神经性毒素的贝类、鱼类3小时后,就会出现眩晕、头部神经机理失调、瞳孔放大、身体冷热无常、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状况,严重的情况下,还伴有心律失常,感觉急性窒息,有时还出现醉酒似的运动失常。

据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有600人因误食有毒的贝类而中毒,其中29人死亡。1976~1978年间,浙江舟山、宁波地区发生多起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毒素来源于裸甲藻;1986年福建东山发生因食用菲律宾蛤仔而引起136人中毒,1人死亡事件;2002年,福建宁德、青田、罗源等地先后发生50多人因食用甲锥螺而中毒,其中3人死亡。

目前,许多国家都对贝类中的毒素含量都有严格规定,如加拿大规定食品中的麻痹性贝毒超过80微克/100克时就禁止食用,腹泻性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00纳克/克,健忘性贝毒含量不得超过20微克/克。各国对于进口的水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欧盟对进口水产品的检查包括新鲜度化学指标、自然毒素、寄生虫、微生物指标、环境污染的有毒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农药残留、放射线等63项指标。由于有一整套完整的海产品监测、管理措施,尽管欧美一些国家沿海也经常出现有毒赤潮,但海产品中毒事件发生得较少。

我国的海产品毒素检测则主要是为了出口,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海产品绝大多数都没有做过任何毒素的检测。尽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1年曾经发布了《无公害水产品的安全要求》,规定麻痹性贝毒含量不得超过80微克/100克,腹泻性贝毒含量不得超过80微克/100克,并开始进行无公害水产品的质量认证,但认证的覆盖范围很小,而且认证也只针对养殖产品,对渔民捕捞的海产品的检测认证还没有开始。

东海卫星图赤潮大事记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

公元1500年以前,旧约圣经中就曾经描写过发生于江河的赤潮——“江水变成了血。江里面的鱼死了……江水不再能饮用。”

韩国南部赤潮2001年8月,这种情景出现在韩国南部各地区的海面上。

几百艘渔船在穿梭忙碌。但渔民们不是在捕鱼,而是在不停地向大海里抛洒黄土,治理迅速扩张的赤潮。韩国政府的投入12亿韩元,向韩国南部海域共抛洒了8万吨黄土。

8月6日,韩国西南部海域的全南道丽水市附近检出了旋沟藻,这是一种具有毒性的赤潮生物。8月10日,韩国南部海域的庆南道南海郡附近也检测到旋沟藻活跃的迹象,其密度为1~2个/毫升。两地的“赤潮对策务实协商会”开始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旋沟藻属于藻类。每年的大部分时间,其孢子潜伏在海底。水温上升到合适温度以后,孢子开始发育,并且上浮到水深3~5米的位置。当年8月以来,韩国南海沿岸海水的水温在24℃~25℃,频繁的降雨使大量营养盐类冲刷入海,导致了赤潮的迅速发展。研究认为,旋沟藻能够产生一种溶血性毒素,海水中的个体数达到3000个/毫升或以上,就可能引发鱼类的大规模死亡。

14日下午6点,韩国政府发出当年第一次赤潮通报,地点是朝鲜半岛的正南方向,以全南道高兴郡南端的海面为中心的区域。这里的海面已经变成了深红色,并且还在不断扩大。据水产振兴院的调查,当天这一水域旋沟藻的个体数已经达到180~600个/毫升。

哥斯达黎加赤潮19日,韩国南部海域(高兴郡)旋沟藻的密度达到了3400~4000个/毫升。到22日下午,深红色的赤潮带已断断续续覆盖了大约200千米的狭长海域,形成了令人恐惧的气势。

21日,庆尚南道统营市蛇梁岛附近,大约4海里范围内的多个渔场开始有鱼类死亡。

25日,国立水产振兴院向赤全罗南道高兴半岛以西海域以及庆尚南道巨济岛东南海域之内的地区下达赤潮通报。

26日下午5点,赤潮通报改为赤潮警报。这样,南海东部、东海南部海域已经全部处于赤潮警报范围。

投放黄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处理赤潮的方法。黄土能以颗粒或者结合物的形式吸附在赤潮生物的细胞膜上,并带动赤潮生物沉向海底。那里水温低,光照弱,营养盐类相对不足,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

菲律宾的赤潮韩国庆尚南道的统营市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统营市附近的海域是这次赤潮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7日下午,从统营以西的全罗南道高兴郡传来了赤潮警报。18日下午,赤潮带即蔓延到了统营市的蛇梁岛。当天,当地各界动员了货船和拖网渔船共抛洒了260吨黄土。19日,在渔场密集的10海里左右的海域又集中投放了200吨的黄土。除了不断地向海里抛洒黄土,各个渔村还购置了20多台赤潮清除机。每台机器每小时过滤200吨海水,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清除赤潮的作业。

为了切断赤潮生物的营养供应链,各渔场广泛采取了减少鱼饲料投放的措施。一些地区停止投放饲料超过1星期。各个渔场的鱼死亡数量近100万尾,损失超过4亿韩元。

2001年9月3日,中美洲地峡渔业和水产组织宣布,一场严重的赤潮正在袭击中美洲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

死去的螃蟹据该组织介绍,哥斯达黎加的赤潮形成于1999年年底,但是没有任何消失的迹象。在北部瓜纳卡斯特沿海,贝壳类吸收的毒素指数是人类承受此类毒素的最大限量的38倍以上。在中部沿海地区,贝壳类的毒素含量也大大超过限量。

危地马拉赤潮监控委员会在9月4日宣布全国海产业进入“红色戒备状态”,禁止捕捞、销售任何贝壳类海产品,同时告诫消费者不要食用虾头、鱼头及其内脏。

萨尔瓦多两大海产生产基地均受到赤潮的严重袭击。萨政府除禁止在国内销售贝壳类产品外,也“暂时中止”从危地马拉进口任何海鲜产品。

这次赤潮是自1987年以来影响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哥斯达黎加有51人中毒,经济损失超过150万美元。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渔业生产也损失惨重。

中美洲各国还在9月11日,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召开紧急会议,专门商讨联合对付赤潮的办法。

2003年11月,菲律宾渔业和水产资源办公署(BFAR)对菲律宾几个沿海地区发出赤潮警报,导致受害地区渔业和贝类产业,因受赤潮毒素影响而无法销售,损失近300万美元。

警报仍未解除,赤潮毒素含量仍然相对较高。

BFAR赤潮监测小组的负责人介绍,受影响的地区包括Zambales省的Palawig海湾、巴拉望岛的Honda海湾、Masbate省的Mandaon和Milagros海湾、Sorsogon省的Juag礁湖、菲特岛和萨马岛之间的San Pedro海湾、达沃地区的Balite海湾及三宝颜地区的Dumanquillas海湾。这些地区都以盛产贝类闻名,贝类销售是当地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当地政府不得不发布贝类禁令,严禁有毒贝类流入市场,使当年菲律宾的贝类销售骤然减少。

2002年8月,南非西岸Elands Bay(位于开普敦北方近200千米处的一个偏僻小渔村,是南非西海岸岩礁龙虾主要产地之一)在一个月内发生两次赤潮,导致大量龙虾死亡。佛罗里达州西南沿海地带海龟

第一次赤潮时上岸的龙虾将近300吨,当地居民曾争先前往捡取,但后来遭到渔业局及警方人员强力禁止。渔业局采取的做法是尽可能捡取还活着的龙虾,送到安全的海域放生,以减少资源的损失。但是通过两天抢救,放生的龙虾仅有约60吨。

渔业局科学家表示,1940年以来,大约每10年就有一次因赤潮而造成大量龙虾死亡,而过去这10年情况更为严重。他们曾做过各种研究,包括气象模式的变化,但仍无法查出赤潮泛滥的原因。由于适为龙虾繁殖季节,且大部分死亡的龙虾都在渔获体长限制以下,因此预计此次赤潮对资源的冲击应该在一两年后显现。

2005年7月至10月中旬期间,帕斯克县(Pasco)到科利尔县之间的海滩共有216只海龟搁浅,其中大部分死亡,赤潮被认为是导致这些海龟搁浅的原因。

监测人员的记录显示,2006年共有76只海龟搁浅在派尼拉斯县(Pinellas)和科利尔县(Collier)之间的海岸,而2005年同期只有66只海龟搁浅。4月24日,当局埋葬了一只被冲上佛州西南部那不勒斯海滩(Naples Beach)的重约70千克的海龟,海龟的死因还不明确。

佛罗里达野生物研究所(the Florida Wildlife Research Institute)的野生物学家艾伦·福利(Allen Foley)说,赤潮在海滩上的遗留物可能是2006年海龟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赤潮生物

2006年10月末,渤海湾天津、黄骅附近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经鉴定,其生物种类为球形棕囊藻。据有关专家介绍,渤海海域在这个季节发生棕囊藻赤潮尚属首次。

10月27日,沧州市海洋局在黄骅海域海面发现异常,海面有大面积棕色漂浮物。从直观看,水面漂浮物是直径为05~20厘米的透明球体,外膜为浅棕色,经鉴定分析为球形棕囊藻,由此确定该海域发生赤潮。监测人员出海监视发现,黄骅海域从歧口村(与天津交界)至黄骅港沿线海域,垂直海岸线纵深35千米均有赤潮,20千米以内最多。

11月1日,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天津港航及大沽锚地等300平方千米海域范围内监测发现,赤潮严重区主要集中在距岸边约20千米的近岸海域,球形棕囊藻密度由近岸向远海逐渐降低。

据河北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介绍,此次发生赤潮的海域水体中营养盐含量不高,但浮游植物细胞数量非常高。加之天气情况特殊,气温、水温均较往年偏高,而且天气系统稳定,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繁殖。

黄色的赤潮此次赤潮给黄骅渔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每年伏季休渔结束后的9~11月,是渤海渔民打鱼旺季,而赤潮的出现使大部分渔民不得不将渔船停泊在港口,等待赤潮结束后再次出海。

2008年3月由藻花引起的赤潮导致纳米比亚牡蛎业损害了大约70%的产量。纳米比亚的牡蛎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几乎面临崩溃的边缘。居住在Walvis海湾附近的当地牡蛎养殖商反映,在短短的6周里,他们已经遭受了3倍的损失。

赤潮使本国相关的牡蛎贸易损失了相当数量的贝类产品,推迟了近1年的国外市场扩张计划。

如今,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知识点

赤潮的历史记载

关于赤潮,人类早就有相关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赤潮发生时,海水变得黏黏的,还发出一股腥臭味,颜色大多都变成红色或近红色。在日本,早在腾原时代和镰仓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803年法国人马克·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据载,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一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如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现象。

船舶污染

什么是船舶污染

船舶污染主要是指船舶在航行、停泊港口、装卸货物的过程中对周围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产生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有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3类。另外,也将产生粉尘、化学物品、废气等,相对说来,对环境影响较小。油类系指船舶装载的货油和船舶在运营中使用的油品,包括原油、燃料油、润滑油、油泥、油渣和石油炼制品在内的任何形式的石油和油性混合物。船舶油类污染可以分成船舶油污水(压舱水、洗舱水、舱底水、舱底残油)和船舶溢油两类污染。船舶生活污水主要是指人的粪便水,包括从小便池、抽水马桶等排出的污水和废物,从病房、医务室的面盆、洗澡盆和这些处所排出孔排出的污水和废物,以及与上述污水废物相混合的日常生活用水(指洗脸水、洗澡水、洗衣水、厨房洗涤水等)和其他用水。船舶垃圾系指在船舶正常的营运期间产生的,并要不断地或定期地予以处理的各种食品、日常用品、工作用品的废弃物和船舶运行时,产生的各种废物,主要有食品垃圾(米饭、菜肴、干点、饮料、糖果等)、塑料制品垃圾(聚氯乙烯制品、合成纤维制品、玻璃钢制品)及其他垃圾(纸、木制品、布类制品、玻璃制品、金属制品、陶器制品等)。

船舶生活污水危害

人们通常将来自于船舶卫生间、医务室、装载活动物处所的废水和废物称为“黑水”;而将来自厨房、洗衣房以及盥洗室等处的废水和废物称为“灰水”。船舶生活污水不仅含有有机物和矿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有时还含有危害人体及水生物的病毒。

船舶生活污水的性质指标

船舶生活污水性质指标可分为物理性质指标、化学性质指标和生物学性质指标。

(1)船舶生活污水物理性质指标

主要是以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ity(简称SS)量作为水质指标,其表示单位为毫克/升。

(2)船舶生活污水化学性质指标

通常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作为水质指标。

大肠杆菌生化需氧量(BOD)表示水中的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国内外普遍规定在(20±1)℃的温度条件下,以5天的时间里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为指标,称为5天生化需氧量,即BOD5。生化需氧量越大,表明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越多。其单位是毫克/升(mg/L)。

化学需氧量(COD)表示有机污染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所消耗的氧量。因有机物基本上属于还原性物质,能被化学氧化剂分解,而有机物越多,消耗的氧化剂量就越多。其单位是毫克/升(mg/L)。

(3)船舶生活污水生物学性质指标

通常以水中大肠杆菌群的数量作为指标。

粪便中除含有大肠杆菌外,还含有一部分性质相同的好气性杆菌,因测定时同时被检出,所以总的生物学指标称为大肠杆菌群(主要包括有埃希释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细菌的菌属)。单位用每100毫升水中的MPN(个/100毫升)来表示。

船舶生活污水主要污染成分

(1)使水生物和人感染的大量细菌、寄生虫甚至病毒。这些细菌能引起伤寒、副伤寒、疟疾、痢疾、胃肠炎、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2)在水中对于氧气有很高生化需要的、溶解于水的有机成分和悬浮成分。

(3)本身生化衰变时要消耗氧气的、沉淀于海底的固体颗粒(有机的和无机的)。

(4)对于海滨休息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呈单个小碎块或悬胶体的、浮在水面的浮游微粒(有机的和无机的)。

(5)使吸收这些物质的水饱和并可能富营养化的、高浓度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磷化合物和氮化合物)。

船舶生活污水的危害

(1)对水环境的影响

船舶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任意排入水环境,会发生一系列生化作用。水环境的自然净化过程是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溶解氧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水藻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使自身生长,同时放出氧气。这种自然净化过程虽然进行得非常缓慢,但该过程仍然是一种平衡过程,而维持该平衡的决定因素是溶解氧的含量。如果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水环境,就会造成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破坏了水环境的自然净化过程和生态平衡,改变了水环境的生态特征,造成水环境中的鱼类等动物的死亡或迁移。船舶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盐进入水环境后,当其含量达到001毫克/升时,便可使藻类过度地生长和繁殖,出现富营养化,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产生厌氧条件,使海洋动、植物群中的好气性群体(如鱼类)被低级的厌氧群体(软虫类)所取代。水环境的自然净化过程的破坏再加之生活污水中悬浮固体的存在,将对海滨浴场和渔场的资源产生较严重的影响。

(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每一毫升未经处理的粪便污水中含有大约几百万个细菌,其中多数是致病细菌,可传染多种肠道传染病。粪便污水如果不经过充分处理以杀死病细菌的话,它就会污染水源,并传播这类疾病,这便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

船舶垃圾危害

船舶垃圾处理亟待加强

2008年10月以来,黄岛检验检疫局卫生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管过程中经常发现,进境船舶的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存在未经消毒私自移运、随意抛入海海岸边的垃圾域、不实行分类管理以及消毒不彻底等问题。有关专家提醒,进境船舶垃圾处理亟待加强。

船舶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重大危害。私自移运的垃圾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存在卫生安全隐患;船方为节省垃圾消毒移运费用,将垃圾抛入大海或私自移运,抛入海域的垃圾,严重污染海洋环境;未分类的垃圾不利于后续监管处置,且造成资源浪费;消毒不彻底的垃圾仍携带致病菌及病媒昆虫等。

船舶垃圾威胁海洋生物生存

美国海洋保护协会于2006年9~10月在日本、美国和新西兰等68个国家的海岸开展清扫行动,回收了重达3000吨的800万件垃圾,其中包括190万个烟蒂、77万个食品包装和食品容器、70万个各种盖子和69万个塑料袋等。烟蒂、食品包装和塑料制品等海洋垃圾数量如此惊人,已经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美国海洋保护协会指出,垃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正在污染海洋,每年全世界有约100万只海鸟因为吞食塑料垃圾或缠绕在渔具上而死亡。

声呐污染

什么是声呐

到目前为止,声波还是唯一能在深海作远距离传输的能量形式。于是探测水下目标的技术——声呐技术便应运而生。

声呐示意图声呐就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它是SONAR一词的“义音两顾”的译称(旧译为声纳),SONAR是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声音导航测距)的缩写。

声呐技术至今已有100年历史,它是1906年由英国海军的刘易斯·尼克森所发明。他发明的第一部声呐仪是一种被动式的聆听装置,主要用来侦测冰山。这种技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应用到战场上,用来侦测潜藏在水底的潜水艇。

目前,声呐是各国海军进行水下监视使用的主要技术,用于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进行水下通信和导航,保障舰艇、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声呐技术还广泛用于鱼雷制导、水雷引信,以及鱼群探测、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水文测量和海底地质地貌的勘测等。

和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社会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声呐技术的发展。

声呐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声呐目前是各国海军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声呐技术作为导航和探测水下舰艇活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舰艇装备中。中频主动声呐就是向周围海域发射中频率波段的声波,以探测敌方潜艇,这对于反潜作战来说是最有效的。美军舰艇和潜水艇中大都配备了中频声呐系统。中频声呐可持续释放超过235分贝的噪声,其范围可达数千平方英里的海域。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的一项报告显示,军事声呐等不断加剧的海洋噪声正影响着海豚、鲸的生活,因为这些动物必须依赖声音进行交配、觅食以及躲避天敌。报告称,海洋噪声轻则影响海洋生物的长期行为,重则导致它们听力丧失甚至死亡。NRDC的研究结果认为,目前科学界对于军用声呐可以伤害、杀死并大范围破坏海洋哺乳动物这一点上已经没有争议。美国环境和鲸保护组织也多年致力于保护海洋哺乳动物免受美军声呐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声呐与鲸的死亡率之间的关联很紧密。另外,声呐也降低了大比目鱼和其他鱼类捕食的成功率,还影响了鱼类的繁殖率和巨型海龟的行为等。一些鱼类的内耳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直接威胁着它们的生存。

由中频声呐试验导致的鲸大量搁浅及死亡事件不断发生:1996年5月,美军在北约的一次演习中,有14头剑吻鲸在希腊海岸搁浅;2000年3月,美军在百慕大海域再度进声呐实验,由于军舰配备的声呐影响,3个种类共16头鲸搁浅在长达150米的海岸线上,其中6头死亡,多个物种成群搁浅是非常罕见的,科学家发现冲滩搁浅的突吻鲸眼睛、颅部出血,肺爆裂,自此美军接受了声呐对海洋哺乳动物行为有影响的观点;2002年7月,66头领航鲸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鳕雪角集体自杀,原因同样与声呐实验有关;2004年7月,在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美军声呐测试开始后不久,夏威夷沿岸的浅水中就有200头鲸鱼搁浅,其中1头鲸鱼仔死亡;2005年初,由于美军声呐试验,37头鲸搁浅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外滩;2009年3月,美国“无瑕号”在南海被中国渔政人员和渔民拦截并驱赶前,打开声呐“工作”后不久就在“无瑕号”声呐范围内的香港海岸边,出现一条长逾10米的成年座头鲸迷航搁浅。

声呐影响海洋生物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鲸豚类的死亡和海军的声呐武器有关。科学家们发现在搁浅死亡鲸的脑膜附近有多处严重出血,在其肝脏、肾脏、肺部等部位都发现有堵塞物;对一些鲸进行尸体解剖后发现,鲸鱼的听觉部位结构损毁,耳朵附近有大面积出血,这直接表明是音波伤害所致。

研究结果显示,声呐可通过影响鲸类的行为最终酿成悲剧。在舰艇声呐作用的整个区域,鲸类会停止发出声音和搜寻食物的行为,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因为饥饿而死亡。声呐发出的较弱声音信号与北胆鼻鲸天敌发出的声音非常相似,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北胆鼻鲸会认为在附近有天敌活动,从而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而强烈的声呐,则无异于海底惊雷,鲸鱼等被扰乱而惊慌失措,横冲直撞,快速地浮出水面,从而引发体内失压,甚至造成搁浅死亡的悲剧。

海豚对声呐的灵敏度很高环保人士批评低频声呐

2002年7月16日,美国布什政府准许海军使用低频声呐探测敌军潜艇。此举引起一些海洋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担忧,因为使用低频声呐可能导致鲸鱼搁浅或死亡。

美国商务部国家海产渔业局15日批准美国海军5年内不受海生哺乳动物保护法案的限制。环保组织称,这一“豁免权”将使海生哺乳动物遭到海军低频声呐的“骚扰”。

环境保护者的担心主要来自美国海军2000年3月在巴拿马群岛深水中进行的一次使用中程声呐探测潜水艇的演习。演习开始几小时后,至少有16头鲸鱼和2头海豚游在海滩上搁浅,其中8头鲸鱼死亡。科学家在它们的大脑和耳骨附近发现了由强烈声响导致的出血症状。

北约部队1996年在希腊利用低频声呐进行演习时,有12头鲸鱼在海滩上死亡,尸体在科学家研究之前就已腐烂。

低频声呐信号可传播数百千米,其频率与大鲸鱼互相交流时使用的信号频率相同。鲸鱼靠声音交流、喂食、交配及迁移,因此极易受低频声呐信号影响。海军透露,低频声呐的任何扬声器都可发出高达215分贝噪音,在水下相当于一架即将起飞的双引擎F—15战斗机附近的噪声水平。据环境保护者说,低频声呐18个扬声器声波集中后造成的影响更大,信号强度相当于235分贝。生物学家称,110分贝以上的声波就可使鲸鱼烦躁不安,180分贝的声波足以让鲸鱼的耳膜破裂。

美国渔业官员要求海军人员一旦发现海生哺乳动物及海龟即关掉低频声呐。海军称其将在距离海岸线至少22千米外以及重要生物区域外使用低频声呐。知识点

“无瑕号”为何成海洋生物杀手

“无瑕号”是美军海上补给司令部(MSC)执行特别使命的25艘舰艇之一,具体任务包括海洋和水道测量、水下监视、导弹追踪、声呐侦察、控制指挥、潜艇和特种战斗支持等。

2009年6月,“无瑕号”舰艇频繁进入我国专属经济区,并使用高强度声呐,破坏了我国渔业资源,违反了国际法和“无公害通过”的基本原则。

“无瑕号”上部署了美军目前最先进的声呐系统,这种声呐系统也称拖曳式传感器阵列监视系统。该系统的探测装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SURTASS(拖曳式阵列传感器系统)”,由被动声呐组成。另一部分被称为“SURTASSLFA(低频主动)”,是垂直悬挂在舰船下方的主动声呐阵列,用以对付被动声呐无法探知的极静潜艇。低频主动声呐系统使用高强度声波,可使数百英里外的海面下为之震荡。低频主动声呐会产生相当于一架波音747飞机起飞时的引擎声音,而这种声音正是美军监测船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概述

石油污染是石油及其产品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中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不但严重破坏了波斯湾地区的生态环境,还造成洲际规模的大气污染。

海洋的石油污染油品入海途径有:炼油厂含油废水经河流或直接注入海洋;油船漏油、排放和发生事故,使油品直接入海;海底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溢漏及井喷,使石油进入海洋水体;大气中的石油低分子沉降到海洋水域;海洋底层局部自然溢油。石油入海后即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包括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沥青球,以及沿着食物链转移等过程。

海上石油污染主要发生在河口、港湾及近海水域,海上运油线和海底油田周围。

石油入海后的变化过程在时、空上虽有先后和大小的差异,但大多是交互进行的。

1扩散。入海石油首先在重力、惯性力、摩擦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在海洋表面迅速扩展成薄膜,进而在风浪和海流作用下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状或带状油膜,随风漂移扩散。扩散是消除局部海域石油污染的主要过程。风是影响油在海面漂移的最主要因素,油的漂移速度大约为风速的3/100。中国山东半岛沿岸发现的漂油,冬季在半岛北岸较多,春季在半岛的南岸较多,也主要是风的影响所致。石油中的氮、硫、氧等非烃组分是表面活性剂,能促进石油的扩散。

2蒸发。石油在扩散和漂移过程中,轻组分通过蒸发逸入大气,其速率随分子量、沸点、油膜表面积、厚度和海况而不同。含碳原子数小于12的烃在入海几小时内便大部分蒸发逸走,碳原子数在12~20的烃的蒸发要经过若干星期,碳原子数大于20的烃不易蒸发。蒸发作用是海洋油污染自然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蒸发作用大约消除泄入海中石油总量的1/4~1/3。

3氧化。海面油膜在光和微量元素的催化下发生自氧化和光化学氧化反应,氧化是石油化学降解的主要途径,其速率取决于石油烃的化学特性。扩散、蒸发和氧化过程在石油入海后的若干天内对水体石油的消失起重要作用,其中扩散速率高于自然分解速率。

4溶解。低分子烃和有些极性化合物还会溶入海水中。正链烷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其分子量成反比,芳烃的溶解度大于链烷。溶解作用和蒸发作用尽管都是低分子烃的效应,但它们对水环境的影响却不同。石油烃溶于海水中,易被海洋生物吸收而产生有害的影响。

5乳化。石油入海后,由于海流、涡流、潮汐和风浪的搅动,容易发生乳化作用。乳化有两种形式:油包水乳化和水包油乳化,前者较稳定,常聚成外观像冰淇淋状的块或球,较长期在水面上漂浮;后者较不稳定且易消失。油溢后如使用分散剂有助于水包油乳化的形成,加速海面油污的去除,也加速生物对石油的吸收。

6沉积。海面的石油经过蒸发和溶解后,形成致密的分散离子,聚合成沥青块,或吸附于其他颗粒物上,最后沉降于海底,或漂浮上海滩。在海流和海浪的作用下,沉入海底的石油或石油氧化产物,还可再上浮到海面,造成二次污染。

7海洋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和吸收。微生物在降解石油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烃类氧化菌广泛分布于海水和海底泥中(见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海洋植物、海洋动物也能降解一些石油烃。浮游海藻和定生海藻可直接从海水中吸收或吸附溶解的石油烃类。海洋动物会摄食吸附有石油的颗粒物质,溶于水中的石油可通过消化道或鳃进入它们的体内。由于石油烃是脂溶性的,因此,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的含量一般随着脂肪的含量增大而增高。在清洁海水中,海洋动物体内积累的石油可以比较快地排出。迄今尚无证据表明石油烃能沿着食物链扩大。

石油泄入海后,从海中消失的速度及影响的范围,依入海的地点、油的数量和特性、油的回收和消油方法、海洋环境的因素而有很大的差异。如较高的水温有利于油的消失。实验证明,油从水中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在温度为10℃时大约为45天;当水温升至18℃~20℃时,为20天;而在25℃~30℃时,降至7天。渗入沉积物的石油消除较难,所需时间要几个月至几年。知识点

骨痛病

1910年,日本富山县一带发现了一种病因不明的奇怪的地方病。患者大多是些老年妇女。其症状是:全身疼痛难忍,经常因无法忍受而“哎唷——哎唷”地喊叫;大腿痉挛,走起路来左右摇摆;骨骼老化或畸形,甚至轻微的碰撞也会引起骨折。当地居民称这种可怕的顽症为“哎唷病”,即骨痛病。这种病就是由海洋镉污染而引起的又一“公害病”。骨痛病是因慢性镉中毒引起的。长期食用被镉严重污染的“海鲜”,是产生“骨痛病”的原因之一。

海洋中镉的来源不同,有的是炼锌厂在冶炼过程中,排放出的大量的含镉烟尘随风飘到海洋上空,然后沉降到海中。有的是把含镉矿渣或废矿浆倾弃入海。而海洋生物能够将镉吸收到它们的体内,研究发现,鱼、贝类及海洋哺乳动物的内脏中镉的含量比较高。特别是海洋软体动物的肝脏含镉数量更高。

石油污染的危害

对水体的污染

石油及石油产品会严重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水体以及空气,并产生严重后果。

污染的海滩据统计,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05%,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达200~1000万吨,由于航运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达160~200万吨,其中1/3左右是油轮在海上发生事故导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我国海上各种溢油事故每年约发生500起,沿海地区海水含油量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海水水质标准2~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严重。海洋石油污染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在水面形成油膜,阻碍了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油类黏附在鱼类、藻类和浮游生物上,致使海洋生物死亡,并破坏海鸟生活环境,导致海鸟死亡和种群数量下降。同时海面的油膜也会阻碍大气与海水的物质交换,影响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两极地区海域冰面上的油膜,能增加对太阳能的吸收而加速冰层的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并影响全球气候;海面及海水中的石油烃能溶解部分卤化烃等污染物,降低界面间的物质迁移转化率;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

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勘探、开采,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对于地下水的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经常以非水相液体(NAPL)的形式污染土壤、含水层和地下水。当NAPL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污染物将穿过地表土壤及含水层到达隔水底板,即潜没在地下水中,并沿隔水底板横向扩展;当NAPL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污染物的垂向移在地下水面受阻,而沿地下水面(主要在水的非饱和带)横向广泛扩展。NAPL可被孔隙介质长期束缚,其可溶性成分还会逐渐扩散至地下水中,从而成为一种持久性的污染源。

对生物的危害

海鸟身沾油污不能再飞翔油膜使透入海水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污染海兽的皮毛和海鸟的羽毛,溶解其中的油脂,使它们丧失保温、游泳或飞行的能力;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行为和生物的趋化性等能力;使受污染海域个别生物种的丰度和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高浓度石油会降低微型藻类的固氮能力,阻碍其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沉降于潮间带和浅海海底的石油,使一些动物幼虫、海藻孢子失去适宜的固着基质或降低固着能力;石油能渗入较高级的大米草和红树等植物体内,改变细胞的渗透性,甚至使其死亡;毒害海洋生物。

对水产业的影响

油污会改变某些鱼类的洄游路线;沾污渔网、养殖器材和渔获物;受污染的鱼、贝等海产品难以销售或不能食用。根据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石油污染每年对沿海渔业造成数十亿元的损失。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发生在近海地区的石油污染和石油泄漏,会对沿海的居民的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油气也可直接通过皮肤接触、呼吸等渠道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受到影响的器官有肺、胃、肠、肾、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衰弱、嗜眠、眩晕、痉挛、昏迷。若一时吸入大量的汽油蒸气,立即会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障碍,引起特殊震颤,皮肤变青,脉搏混乱等症状,特别严重时,反射停止,膀胱和直肠麻痹,最后心脏衰竭而死。吸入的汽油蒸气主要靠肺进行排泄,因此呼气中带有特殊的汽油味。汽油蒸气的气味人们是可以习惯的,但造成慢性中毒后,会有沉重感,头、手、足、四肢和关节刺激性疼痛、腹泻,继之导致神经炎、贫血、咳嗽等,也会有严重的视觉障碍。汽油中添加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也有神经毒害作用,有引起肺水肿、肺癌之类的危险。

吸入高浓度的石油类气体,会立即出现头痛、精神错乱、肌肉震颤、抽风等急性中毒症状;刺激呼吸道会引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刺激消化道会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死亡。许多石油类产品都会危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造血系统、皮肤和黏膜等,从而导致人体中毒。知识点

鲟鱼缘何诀别俄罗斯

鲟鱼,背部黄灰色,口小而尖,背部和腹部有大片硬鳞。俄罗斯里海北部海域曾是世界上主要产地,但是近年这里的鲟鱼逐年减少,几近灭绝。鲟鱼,缘何诀别俄罗斯?

里海北部兴建的大型石油天然气加工厂和再加工企业,由于违反法规进行作业,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据统计,每年有7000吨磷、133万吨矿氮顺水流入,这些废料主要来自农业和工业及生活用水。尤其近10年来,在伏尔加河口外一种叫水胡莲的生物生长极快,30%的水面被这种水生植物覆盖,从而引来大量的泳禽、半泳禽类,有些季节性的天鹅数量达到20多万只,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另外,从1978年开始,海平面已上升了15米,海水淹没了周围油田,石油产品污染了广大水域,破坏了水域内植物生长,使鲟鱼饲料严重缺乏,上述问题都造成里海这一世界最主要的鲟鱼生息之地的鲟鱼大量死亡的原因。

石油污染大事记

1967年3月,“托利卡尼翁”号油轮在英吉利海峡触礁失事是一起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事故。该轮触礁后,10天内所载的118万吨原油除一小部分在轰炸沉船时燃烧掉外,其余全部流入海中,近140千米的海岸受到严重污染。受污海域有25000多只海鸟死亡,50%~90%的鲱鱼卵不能孵化,幼鱼也濒于绝迹。为处理这起事故,英、法两国出动了42艘船,1400多人,使用10万吨消油剂,两国为此损失800多万美元。相隔11年,1978年超级油轮“阿莫戈·卡迪兹”号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布列斯特海湾触礁,22万吨原油全部泄入海中,是又一次严重的油污染事故。

地图中黑色的斑点为污染地区墨西哥湾“Ixtoc-I”油井发生井喷,一直到1980年3月24日才封住,共漏出原油476万吨,使墨西哥湾部分水域受到严重污染。

不幸在油海中丧生的海鸟1991年初爆发的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现代化的一场激烈战争。战争双方伤亡人数并不多,但消耗的物资却是惊人的,特别是石油资源遭到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破坏,这场战争毁掉5000多万吨石油。在海湾战争期间,有700余口油井起火,每小时喷出1900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飘到数千千米外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克什米尔河谷一带,造成了全球性污染,并造成地中海、整个海湾地区以及伊朗部分地区降“石油雨”,严重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

海鸟沾上油污后艰难地飞翔而此次战争中流入海洋的石油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更是惊人。据估计,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150万吨。1991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田被炸,浓烟蔽日,原油顺海岸流入波斯湾。随后,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米纳艾哈麦迪开闸放油入海。科威特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威特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千米、宽3千米的油带,以每天24千米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伊朗南部降下黏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膜展宽16千米、长90千米,逼近巴林,危及沙特。最后导致沙特阿拉伯的捕鱼作业完全停止,这一海域的生物群落受到严重威胁。更为严重的是浮油层已对海岸边一些海水淡化厂造成污染,以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的沙特阿拉伯面临淡水供应的困难。这次海湾战争酿成的油污染事件,使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和岩石上待以毙命。其他海洋生物也未能逃过这场灾难,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都被毒死或窒息而死,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

油轮泄漏海鸥遭殃海湾战争结束后,一些环保专家表示,要完全消除由海湾战争引发的5000万吨石油对海湾地区和全球的影响,不仅代价将高昂,而且所需的时间也较为漫长。

1999年12月,在马耳他注册的“埃里卡”号油轮在法国西北部海域因遭遇风暴而断裂沉没。2万多吨重油泻入海中,导致该地区400多千米的海岸线受到污染,引发严重生态灾难,对当地渔业、旅游业、制盐业等产业造成沉重打击,是法国遭遇的最严重泄漏石油污染海域事件。美联社说,“埃里卡”号石油泄漏引发大面积海域污染,约75万只海鸟因此死亡。直到2008年1月16日,法国巴黎轻罪法庭作出判决,法国石油工业巨头道达尔集团对“埃里卡”号油轮断裂沉没造成的严重污染负有责任,罚款375万欧元。道达尔和其他3名被告还须向大约100名原告支付192亿欧元赔偿金。

2002年11月18日,一只满身油污的海鸥在西班牙北部拉科鲁尼亚接受全身清理。在巴哈马群岛注册的“威望号”油轮11月13日在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省海域搁浅后船体破裂,造成西班牙西北部海域严重污染。荷兰一油轮撞堤引发泄漏污染

从“威望号”泄漏的燃料油漂浮到加利西亚大区长达250千米的海岸上,海滩上积了厚厚一层燃料油,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泄漏的燃油有381厘米厚,一眼看去海面上一片黑,偶尔还可以在海滩上看到几只垂死的鸟。当地政府韩国原油泄漏事故还下令封锁了事发地附近长达128千米的海域,禁止渔民出海打鱼,造成沿海4000名渔民因无法捕鱼而失业。由于数十万鸟类都在事发海域过冬,污染对在此地区生活和迁徙路经此地的鸟类造成长期的威胁。

2005年7月6日在荷兰哈夫滕附近的瓦尔河中游泳的鸭子浑身沾满石油。当日,一艘油轮与瓦尔河筑堤相撞,造成30多吨石油泄漏。

2006年3月10日在美国阿拉斯加该州北部普拉德霍海湾地区发生一起重大石油泄漏事故,超过1000吨(共6357桶)原油从输油管中泄漏并污染了附近约84亩的苔原地带,这是该州北部海湾最严重的一次石油泄漏事故。这次事故造成了大批周围海洋生物及海洋大批死亡,附近的渔业损失近千万美元。

被油浸泡的水鸟孤立无援2007年11月10日晚,亚速海和黑海突起风暴,当时许多船只正排队通过刻赤海峡,由于预报不及时,不少船只没有能及时前往安全区域岛躲避,结果发生了创纪录的集体海难,共有7艘船沉没或搁浅。

风暴来袭时风速达到了25米/秒,海浪高达4~5米。第一起海难发生在11日凌晨,装载4700吨燃油的“伏尔加石油139”号油轮断为两截,导致2000吨燃油流入海中。

惨死沙滩11日上午10时25分和11时50分,两艘货船先后沉没,它们共装载了6000多吨硫黄。接着,另一艘装着硫黄的货轮撞上第二起海难中沉没的货轮后也沉没。几乎与此同时,一艘土耳其和一艘格鲁吉亚货轮搁浅。同样在11时50分,另一艘装燃油的“伏尔加石油123”号油轮船体出现裂缝,幸亏被及时拖入港口,没有造成另一起泄漏事故。

这次事故造成3人遇难者,另有大约20人下落不明。

俄罗斯紧急情况除了派出3架直升机和26艘船只搜索失踪人员外,还派出500多人在海上设置漂浮栏障,阻挡泄漏的燃油扩散。

游客观望被污染的海水原油泄漏“杀死”小海豚

俄罗斯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靠近燃油泄漏事故发生地的海岸上,大约3万只鸟死亡,近4万只鸟被困在油污中。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行政长官说:“漏油污染破坏巨大,损失还无法估算,这就是一场生态灾难。”

搁浅油轮发生断裂2007年12月7日在韩国泰安郡附近海域拍摄的发生原油泄漏事故的油轮。当日,这艘在香港注册的油轮在韩国忠清南道泰安郡西北约6海里的海域与一艘韩国船舶相撞,造成1050万升原油泄漏,周围至少15平方千米的海域受到污染。

被污染的海滩12月25日,韩国忠清南道泰安郡当地居民在海滩上发现一只已经死亡的海豚,海豚身上覆盖着泄漏的原油。

2009年3月11日,一艘货轮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附近海域遭遇风暴,导致燃油泄漏,船上搭载的部分装有化学品的集装箱落入海中,造成澳大利亚东北部数十个观光海滩已被泄漏的燃油和化学品污染。周围养虾场均受不同程度污染,损失近千万美元。

被污染的珠海海滩2009年9月15日,因受台风“巨爵”袭击,一艘巴拿马籍集装箱船在中国珠海高栏岛水域搁浅,根据船方自报泄漏燃油50吨。事发海域被迫封闭,数千条渔船受影响。

大片海域受到污染历数每次石油污染事故,对海洋造成的污染都是十分严重的。

石油进入海洋后,形成一片油膜,继而在风浪和海流的作用下分割成小块随风四散漂浮。在扩散与漂浮过程中,一部分原油蒸发进入大气层;一部分被氧化分解掉;还有一部分溶解进海水,这一部分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第四部分形成沥青块沉入海底或附着在海滩、礁石上造成二次污染。

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危害极大,石油在海面上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的交换;影响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还会让风光旖旎的海滨沙滩满目疮痍,大煞风景。油膜减弱了太阳辐射进海水的能量,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油膜玷污皮毛的海兽和海鸟,将失去保温、游泳、飞行的能力。石油还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它破坏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透性,干扰生物体的酶系,进而影响生物体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

石油污染对自然生态、对人类危害巨大,而目前人类对付石油污染的方法还十分有限,人类力争减少污染的机会。

塑料垃圾污染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主要有3个来源:(一)暴风雨把陆地上掩埋的塑料垃圾冲到大海里;(二)海运业中的少数人缺乏环境意识,将塑料垃圾倒入海中;(三)各种海损事故,货船在海上遇到风暴,甲板上的集装箱掉到海里,其中的塑料制品就会成为海上“流浪者”。

误把塑料袋当水母食用的海龟

塑料垃圾不仅会造成视觉污染,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废弃塑料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特别是被称为“魔瓶”的各种塑料瓶,它们会毫不留情地损坏船身和机器,引起事故和停驶,给航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但更可怕的是,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致命的影响。

每年,全世界大约会制造13亿吨塑料,其中仅有不大的比例能够得到循环再利用,大部分废弃的塑料垃圾去了哪里?多数都被当做垃圾掩埋解决掉了,但还渔网和各种垃圾有一部分则选择了大海作为“最后的归宿”。海滩垃圾、捕鱼船丢弃物等等,都是海洋垃圾的直接来源,而人类在街边见到的某个塑料瓶、工厂排放出来的工业废物……这些都可能是海洋垃圾的间接来源。每当下雨时,尤其是暴雨冲刷后,各种各样的垃圾从四处进入雨水排水道或者河流中,最终抵达海洋。塑料的持久耐用,原本是其得以广泛应用的招牌特性,但反过来,当塑料泛滥成灾时,它的“顽固不化”却成了海洋挥之不去的梦魇——废弃塑料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游荡几十年甚至更久。

美国阿尔加利塔海洋研究基金会的海洋研究船“阿尔加利塔”号曾于2004年在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每天,当我来到甲板上,我都能看到那些漂浮在海洋上的东西:牙刷、瓶塞、小香皂瓶”,海洋学家兼船长查尔斯·摩尔不得不慨叹,在远离陆地近2000千米的遥远大洋上,也仍然不能逃离“人类文明带来的种种令人不安的迹象”。当塑料在海洋漩涡中旋转旅行,所到之处,贻害无穷。那些被捕鱼船遗落在大海上的渔网,绰号“幽灵网”,会使数以千计的海洋生物被缠绕束缚或窒息而死。

在光照、风吹和洋流作用下,很多塑料垃圾老化被分解为更小块,这时,海洋生物会把这些小块塑料误当做食物吞食。

从大块头的鲸到不起眼的浮游生物,因为误吞塑料,积聚在消化道中窒息丧命的比比皆是。据查尔斯·摩尔研究测算,在“垃圾漩涡”海域,每一千克的浮游生物平均要“分摊”到6千克的塑料垃圾。考虑到浮游生物是许多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因此可以这么推算,假如捕食的海洋动物“眉毛胡子一把抓”,它们每吞进1千克的浮游生物,就会同时误食大约6千克的塑料垃圾。即便顺利通过了消化道,有不少生物也会因为吞了一肚子“伪食物”,获取不到所需的营养而被活活饿死。海洋学家们称,黑背信天翁很多都是这样死去的。

不可知的后果

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深不可测”。摩尔在他的实验室中发现,从大洋垃圾带中带回来的水母体内,塑料已经“安家”,成为它身体的一部分。“这些塑料对海洋生物有毒吗?或者更进一步地问,假如我吃了误食塑料的海鱼,对我会有毒吗?”亚当说,类似这样的问题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也不知道如何作答。“塑料进入人类的生活已有数十年,人类对它十分了解,但是,至于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只是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著名海洋保护团体“海洋管理协会”自1986年起,每年都在9月15日举行“国际海岸清理”活动,迄今,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清理出来的海岸垃圾总共已经超过1亿磅(1磅=04536千克)。可以想象,那些离岸漂向大洋深处的垃圾更是数目惊人。海上垃圾带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太平洋。

地中海岸边的垃圾海洋学家们说,从理论上讲,所有大洋都会出现类似的垃圾汇集带。例如,北大西洋上的“马尾藻”海域,就是一个类似的“平静区域”,正汇聚越来越多的垃圾。面对这样触目惊心的景象,人类该做何处理?打捞海上垃圾当然是当务之急。但更重要的是,切断海洋污染源。“我们眼下必须要着手做的是防止陆地垃圾再向海洋灌输,”亚当说。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80%的海洋塑料垃圾“追本溯源”都来自陆地。而陆地垃圾也源自不同的渠道,这就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入手,防范垃圾流向海洋。

地中海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海。那里曾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风光旖旎而闻名于世。然而,眼下这片美丽的水域正在经历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2007年9月,绿色和平组织和西班牙一个海洋研究机构联合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地中海每立方米的水中,垃圾竟多达33种。在污染最为严重的水域,每升海水的碳氢化合物含量已高达10克以上。此外,每年有40万吨石油等废弃液体被排放进地中海,使地中海蔚蓝色的水域正在沦为“海洋垃圾场”。报告显示,地中海海底的垃圾主要包括塑料瓶、金属盘子、渔具、高尔夫球、牙刷和刀叉等。对此,绿色和平组织负责人马里奥·罗德里格兹指出:“毫无疑问,是人类把这些垃圾丢进海洋的。”他说,可怕的是,这些垃圾在海底至少要经过450年才能被分解掉。这将对地中海的海洋生态和周边环境造成持久性的破坏。

海洋生态科学家指出,无节制的人类活动是造成地中海海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地中海作为内陆海,风和浪缓,拥有众多天然良港,自古以来海上贸易就十分发达。作为世界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和往来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洋之间的捷径,地中海注定要成为全球运输最繁忙的海路。

现在,地中海地区生活着15亿以上的居民,每年还有两亿多的游客光顾这里。同时,现在每天有2500多艘各种货船在地中海航行,西欧进口的石油约有85%是取道地中海运送的。

巴塞罗那大学生态学教授琼·罗斯认为,人口的密集、商业的兴盛、航运的繁忙使地中海“不堪重负”,而工业废品和生活垃圾的肆意倾倒等更使地中海脏乱不堪,生态环境受到致命的破坏。他指出,地中海每千米海底残留有人类活动产生的1900多种垃圾。经过化验,甚至发现从地中海中捕捞出来的鱼类和海产品都遭到了污染,尤其是一些海域的金枪鱼和剑鱼由于长期受到污染,体内已含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

此外,德国一些科学家还指出,由于地中海位于全球风流的交汇口,导致它的上空经常聚集着大量的污染物。因此,空气污染也是致使地中海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地中海的二氧化碳和悬浮颗粒物质等几种关键性污染物指数大大超标,是世界其他地区的3~10倍。这对地中海的环境无疑是雪上加霜。有鉴于此,有识之士强调,地中海已成为世界上最脏的海洋,拯救地中海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知识点

海洋垃圾带

人类所消耗的每一片塑料,都有可能流入大海。仅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达300多万平方千米,超过了印度的国土面积,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海洋将无法负荷,而人类也将无法生存。

塑料袋、塑料瓶等塑料包装如今充斥着人类的生活,“白色污染”笼罩之下,塑料已被英国某媒体评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而今,塑料的触角已经从陆地伸向海洋,在太平洋上就形成了一个面积有得克萨斯州那么大的以塑料为主的“海洋垃圾带”(得州是美国内陆面积最大的一个州,约70万平方千米)。所以,当科学家提到“那个和得克萨斯州面积相当”的海上垃圾带时,很多美国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核污染

核污染的危害

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核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围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如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13万人被疏散,经济损失达150亿美元。

原子弹、氢弹在爆炸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和穿透性很强的辐射,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核污染并不是核爆时产生的瞬间核辐射直接造成的破坏,而是指爆炸时产生的大量放射性核素所带来的影响,即剩余核辐射对人的危害。

海上核试验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可以对周围产生很强的辐射,形成核污染。放射性沉降物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产生有害作用。人会出现头晕、头疼、食欲不振等症状,发展下去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如果超剂量的放射性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就能使人患上肿瘤、白血病及遗传障碍。

放射性物质不仅沉降在爆炸点附近,还能飘落到非常遥远的地方,而且它对环境的辐射污染时间相当长,几千年甚至上万年都不会消失。

20世纪70年代,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进行的海上核试验,致使大约15万名平民和军人遭受核辐射。核试验中心5千米以内的鱼类和海洋生物全部死亡。50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受到严重的核污染,大量鱼类和海洋生物受辐射影响产生变异。

核污染大事记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残骸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红灯闪亮,汽笛报警,涡轮机停转,堆心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两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6天以后,堆心温度才开始下降,蒸气泡消失,引起氢爆炸的威胁免除了。100吨铀燃料虽然没有熔化,但有60%的铀棒受到损坏,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

事故发生后,全美震惊,电站周围80千米范围内均受到核辐射影响,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人们担心核电站周围受辐射的海鸟和海洋生物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命安全,致使大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区。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域参加军事演习时失事沉没,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这是俄罗斯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潜艇事故。大量核燃料泄漏,对所在海域构成放射性污染。

2003年8月30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K—159”号退役核潜艇在被拖往修船厂拆卸途中,因遭遇风暴沉没,艇上载有10人,仅1人获救。部分放射性物质泄漏。

2004年11月14日,停靠在太平洋维尔尤金斯克军事基地的俄罗斯“K—223”号核潜艇发生局部爆炸,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大量核燃料直接流入海中。

英国的核潜艇2005年3月,英国王室一直钟爱的度假胜地附近的海域也难逃厄运,被核废料污染。

英国王储查尔斯和夫人卡米拉经常前往英国王太后(即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在苏格兰的梅城堡度假。梅城堡依海而建,景色宜人,是查尔斯和卡米拉所钟爱的度假胜地。然而,当地环境保护机构调查发现,梅城堡已非“净土”,附近海域已经被核废料污染。梅城堡被污染与一个名叫开斯奈斯郡的地方有关系,开斯奈斯郡建有敦雷核电站,后来被关闭。据其内部研究人员检举,该电站秘密向附近海域倾倒核废料。联合国原子能管理局也确定该核电站附近海域漂浮着核物质颗粒,而已经沉入海底的核废料数量还不能确定。

苏格兰梅城堡当地一名居民向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线索,称在其附近海域发现500多粒的拇指大小的核物质。测试发现,该物质已经被铯-137污染。由此可以判定,梅城堡附近的海域已经受到核废料严重污染,从而将之前敦雷研究站的核废料污染范围扩大。

这种在附近海域发现的核废料有拇指大小,已经被一种叫做铯-137(用作核燃料)的物质污染。这种铯-137是核燃料的组成部分。如果这种物质暴露在外,对人体健康将会产生极大危害,长期暴露之下,会引发癌症,也可能会对人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

2009年2月,法国和英国的核潜艇在大西洋发生相撞事故,国际环保组织认为这次相撞,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知识点

核能

核能的利用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一个重要希望,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看,人们开发核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重元素的裂变,如铀;二是轻元素的聚变,如氘、氚。重元素的裂变技术,已得到实际应用;轻元素聚变技术,正在积极研制之中。不论是在核裂变反应的重元素铀,还是核聚变反应的轻元素氘、氚,在世界大洋中的储藏量都是巨大的。

海水中氘的含量为十万分之三,即1升海水中含有003克氘。这003克氘聚变时释放出来的能量等于300升汽油燃烧的能量,因此,人们用“1升海水=300升汽油”这样的等式来形容海洋中核聚变燃料储藏的丰富。氚除了用作核武器的材料外,其他用途很多。氚最容易在高温条件下与氘实现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