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贵的成长

可贵的成长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拿到的这本《孩子,我看着你长大》略显陈旧,然而翻书阅读,书的金贵跃然眼前,不仅在于有真实的三年教育记录,而且书页上已经有密密麻麻的批注。读《孩子,我看着你长大》,我兼读了两位批注老师的思考。宋小迪是一个被世俗的眼光不容的孩子,但是宋小迪的确长大了。值得欣慰的是,吴老师陪伴宋小迪成长的三年教育,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一、一本特别的教育故事书

喜欢读教育故事, 因为故事生动有趣,不像读那些哲理性很强、言辞深奥的教育论文,需要费神费力,认真思考才能读懂文章的含义。

在网上能够读到很多教育随笔和故事,但是像吴樱花老师这样连续三年以日记形式诉说自己教育一个学生的故事——这样的书很少见。

拿到的这本《孩子,我看着你长大》略显陈旧,然而翻书阅读,书的金贵跃然眼前,不仅在于有真实的三年教育记录,而且书页上已经有密密麻麻的批注。手捧这样的一本书,我对它格外珍视, 因为它不仅是一份难得的珍贵记录,而且思想已填满书的字里行间。

读《孩子,我看着你长大》,我兼读了两位批注老师的思考。心想,既然已经有了批注做阅读导引,我再写评点是否已经显得多余?转念又想,就权当我作为再版的读者,把一点想法奉献给同行们吧,也以此表达我对吴樱花老师, 以及像她那样辛勤劳动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的崇敬。

二、宋小迪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书中的两个主人公是班主任吴老师和学生宋小迪。宋小迪是一个特殊的学生,吴老师是一位很特别的好老师、好班主任。吴老师是宋小迪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人。

在许多老师的眼里,宋小迪是一个“另类”学生。大概发生在课堂里、宿舍里的学生易犯的错误,宋小迪身上都会出现:如小小年纪追求女学生;与男同学打架斗殴; 与宿管阿姨言辞冲撞甚至动手;在老师讲课时出言不逊;对学校管理制度处处不满甚至用行动“反抗”。这些事都考验着吴老师的忍耐力和教育能力。如果没有宋小迪,吴老师的班级管理也不会如此困难。

在吴老师眼里,宋小迪是一个需要用心教育的孩子。除了缺点,在宋小迪身上也有许多优点:爱劳动,任劳任怨;很善良,天赋很好;上课发言踊跃,经常说出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兴趣广泛,特别爱好篮球

从书中记载可见,宋小迪勇于改正错误, 勇于承担班级的工作,而且很出色地完成了。一旦认准一条理,他会很投入地去做, 即使受到种种指责,他也会继续走自己认准的那条路。一旦认识到错了,也会勇于承认错误, 自我纠正。宋小迪是一个被世俗的眼光不容的孩子,但是宋小迪的确长大了。宋小迪的成长,是在虚心接受老师、家长、 同学、朋友的批评中的成长,在纠正自己的鲁莽冲撞中的成长。而吴老师显然是担当起教育宋小迪责任的好班主任。

吴老师和有些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同,她把教育宋小迪的过程记录了下来,还尝试订成本子给宋小迪看。 因为吴老师这个班主任与众不同,甚至格格不入, 以致招来很多非议。我以为,这些矛盾折射出的是不同的教育观带来的冲突。

吴老师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你这个让我喜欢让我忧的宋小迪!很真实的感慨!只有日记才有的真实表达。

“篮球风波”是宋小迪又一次“惹事”,吴老师采取了迂回战术,请来了职业球队的教练——同事郝老师的爱人。结果是教练员很好地化解了宋小迪的心结,而且鼓励他好好练球,将来打大学生职业联赛, 引导他好好读书。“篮球风波”反映了在分数压力下,宋小迪刻意逃避分数竞争的压力,转向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事。这是一次重要的转折。从平息风波到中考冲刺,宋小迪是花了功夫在学习上的,否则难以有中考的好成绩。

宋小迪在吴老师的特别关爱、苦口婆心中成长。今天,吴老师仍对宋小迪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对宋小迪这样古灵精怪的大男孩,黔驴技穷的我对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我最大的容忍度给予他无条件的积极性关注。我所有的看似高明的技巧都拙于出手,大道至简,无道也至简。我坦诚自己的内 心,以我虚弱的能量、柔软的爱心,给予我认为能给予这个孩子的守护,尽管我自己已经遍体鳞伤。

三、分数之谜和“状元”结局

如果说“惹事”和应对构成了本书的一条主线的话,分数则构成了另一条线。分数,让人高兴让人忧的一个话题。生活在分数决定一切的时代,漠视分数无疑等于自我淘汰出局!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理解在教育宋小迪过程中,分数给吴老师造成的揪心。

兴奋。“宋小迪这次考得相当好,语文97,数学100,英语99,总分296,再次名列班级榜首。他不停地问我在年级能排第几,我说估计在前十名左右。”

期盼。“聪明的你只要认真一点,总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如果你能把精力多投入到学习上,我想考苏高中(苏州中学,江苏省重点高中)是应该有希望的。”

懊恼。“今天双周考成绩揭晓,宋小迪数学仅考了73分,上次他考了69分。我觉得他数学学习有问题,不是偶然的一次没考好,而是在方法上乃至思想上有偏科的倾向。”

在阅读文旁的批注时,可以读出批注老师对分数这个怪物的批判。“这篇记录(指2004年12月6日的日记),其实是当下学校教育现实的缩影。一方面我们高喊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又相当看重分数,甚至不择手段。师生在矛盾中被压制,被撕扯。”

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分数,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

值得欣慰的是,吴老师陪伴宋小迪成长的三年教育,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宋小迪在中考时考出了660分的昆山地区的“状元”分,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结局。我能够想象出当时吴老师的心情,定是兴奋、 自豪,感慨万万千! 因为我也做过班主任,有过与吴老师相似的经历。

我能够体会到吴老师的不易,可贵的三年坚持。特别是面对众人的议论:吴老师对宋小迪是不是过于宽容,过于倾注了自己的精力?要为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执着教育不懈怠?甚至有人认定她会“得不偿失”!

结局的出乎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抚慰了吴老师为宋小迪而承担的巨大压力,安抚了曾经的委屈。如果不是吴老师的坚持不懈,可能就没有宋小迪中考的好成绩。 因为有了宋小迪的中考成绩证明,一切流言蜚语也就烟消云散了。在以考试成绩为录取不同类别学校标准的年代, 以考试成绩为评判好学生、“坏学生”的年代里,宋小迪没有辜负吴老师和众多关心他的老师、亲友的期望,给了对他付出了几乎全部爱的吴老师和父母亲一个惊喜!

吴老师带着宋小迪参加地区“状元”的表彰会,在荧光灯下,在记者的新闻报道里,一切都得到了肯定,也无需再说什么了。

如果没有这个使人兴奋的结局,宋小迪没有令人欣慰的中考成绩,而只是考得一般般,我们该怎么看?正如吴老师在反思中所言:

宋小迪的状元结局,为我的三年记录笼罩上了神奇的色彩,这也是后来一些媒体大肆宣传的关键因素。其实,早在宋小迪读初二时,《人民教育》和江苏电视台就已经对这种方式进行了宣传报道,只是没有后来的状元更吸引人眼球而已,观众是喜欢看戏剧性结局的。

正所谓“成也状元,败也状元”,被媒体宣传后的我最遭受质疑的也是宋小迪的状元头街。但是,于我自己是真正地问心无愧的, 因为当初为他做记录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期许一个状元作为目的的, 因此也就可以坦然面对各方面的质疑了。

学生的成长,有生理的成长——长高长胖成人,有知识的成长——小学、 中学到大学,也有心理的成长——拥有一个健康人格和丰盈的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宋小迪没有中考的成绩佐证, 因为吴老师的教导而使得他心灵健康健全,也是值得欣慰的, 因为生命的成长高于一切。

四、吴老师走上了一条不平坦的成长路

成长,意味着生命的磨难,生命的认知,生命的再认识,对于宋小迪和吴老师来说都如此。吴老师成就了宋小迪,宋小迪也成就了吴老师。被称为乒坛常青树的瓦尔德内尔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感谢对手”, 因为对手成就了他。此话对吴老师同样适用。三年中吴老师曾经应对的来自宋小迪的“挑战”,难以计数。

优秀教师何以优秀,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我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优秀教师是勇于挑战的人,是勤于学习的人,是善于反思的人。

参加新教育实验团队,吴老师成了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新教育实验提倡读书学习,提倡在学习共同体中相伴成长,吴老师的学习在书中阐述不多(事实上离开不断学习要取得骄人业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写作却是很突出的。对自己的教育生活不断记录,反思其中的奥秘,是优秀教师成长的一条必经之路。我参加了生命化教育实验团队,见过好多教师不间断地撰写教育随笔,最后成为众口称赞的好教师。吴樱花老师走的也是这条路。

需要说说挑战。书中有很多吴老师接宋小迪的“招”,然后应对、拆“招”的故事。初一上学期时,宋小迪把感情转移到学习委员梁静身上,吴老师设法谈话调座位;宋小迪在宿舍里犯错,吴老师找他一次次谈话;在友好交流的氛围中,吴老师提出了约法四章;尊重宋小迪的特长,吴老师安排他担任劳动委员、体育委员等工作;对宋小迪的表现出色,及时表扬“工作干得不错”。宋小迪获得卡通画比赛三等奖,吴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予以公开表扬鼓励,很合乎宋小迪的“胃口”。宋小迪和李学勤、张林到初二(6)班闹事被德育处训斥,吴老师当着全班学生动情地批评三人,“眼泪落了下来”“哽咽了”,宋小迪三人也“趴到桌子上哭了起来”。宋小迪等还主动找吴老师谈心,“他们和我谈了很多很多,很真诚很真诚。我们从没有这样心贴着心地交流过。”“用我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用我的一片爱心温暖学生的心。 以前我或许认为是大话,是空话,是假话,现在我切身地体会到只有爱才是永恒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应对能力及教育智慧也在逐渐增长,成长已经实现。十多年以后,重新回望那段时光,吴老师说:

这位曾“充满恐惧”的年轻女教师每次与学生发生冲撞后,还是勇于反省的, 因为有了这些不断地反省,才有了后来的不断进步。她每一次愤怒之后经反省重归宁静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历练、 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宋小迪多次反复的情况下,尽管不知结果如何,但她一直保持坚定的信念;尽管想不明白,但是坚持去想、去琢磨就是一种成长。

五、教育故事的价值

吴老师在2004年12月6日的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找宋小迪谈话的过程,并记下了自己的感受:“一节课很快过去了,我感到谈得还算成功,但他与学校、老师的对立情绪仍然没消除。”对这句话,专家的批注是:“多少个这样的谈话场景在这三年中发生过?其中大概成功率有多高?巩固率有多高? 中国的老师真苦,苦口婆心;于不可能处创造可能,于绝处创造生机。不管成败,先赞一个!”

教育就是这么困难,充满了不确定性。正因为教育的不确定性,使我们对教育更向往, 向往在探索教育世界“黑箱”的过程中,获得不入此行的人无法体验到的那种快乐。

教育是科学,科学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出规律、原则、策略, 当然也包括具体的方法。教育也是艺术,艺术很多时候就不能用科学给予解说,可能不是规律、原则、策略可以抽象地概括的。 因此,做教育的人需要留下教育故事,用叙事的文体讲述真实的教育故事,为教育研究留下真实的史料。

中国的传统有正史和“野”史之说。正史是那些见诸官方文件、报刊、专家著述的史籍文献,是做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野史是以非官方、非正刊、非专家的著述出现的那些文献资料。吴樱花老师记述的与宋小迪之间的教育故事, 当属后者。

中国不缺少正史,少的是野史和野史研究。 中国历来以宏大的研究为正统,所以那些校史、村史、厂史,乃至个人的历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形成研究的气候。缺少了野史的补充,历史就好像是空有骨骼,少了肌肉、血液的欠丰满物。

教育研究也如此, 多宏大研究而少微观研究。教育研究也需要微观研究的补充,而生动、客观的记叙,为研究留下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当是实施微观研究的必要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吴樱花老师的教育日记,正是为教育研究留下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个案,给当代,也给后人的研究留下第一手资料。

来自民间的第一手材料因为带着师生的体温而弥足珍贵。书中的吴老师和宋小迪,既是一个真实个体的存在,也是一群人中的一个。 以日记形式叙说故事,最大的好处在于心路历程的真实叙说。用第一人称叙说可以坦诚心迹,这是叙事有别于第三人称话语的特别处。

吴老师的心路历程描述。“用我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用我的一片爱心温暖学生的心。” (2002年12月21日的日记)“我对你的期望是:最差也要上省中,最好能上苏高中。”(初一下学期宋小迪评语)“为了让宋小迪慢慢改变,我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要总想着把他彻头彻尾地转变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欲速则不达,成长应该是一个过程。”(2004年9月28日的日记)“看得出,他现在已经完全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了。他充满向往地对我说:吴老师,在高中,我一定好好努力,争取做个预备党员。我欣慰地看着他充满朝气的脸:宋小迪,你终于长大了!!”(2005年8月30日的日记)

我们可以在现实中找到许许多多的吴老师和宋小迪。

研究的第一要义是真实,保留真相。如果事实不存在,那么研究已经在第一个环节出了偏差,后面的研究就缺少了基础,这也是中国的教育研究备受批评的一个“软肋”。

六、依然不停下成长的脚步

我和吴樱花老师有过两次面对面的交流,吴老师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纯朴又聪慧的好教师。离开原来的学校,她调入了苏州工业园区的星港学校。在星港学校她把自己的挑战、学习、反思的种子,撒向了身边的同事,组织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名为“青葵园”。用吴樱花老师的话, 团队的名称叫青葵园,“葵”的意象,重在向师、 向日、 向善;“青”的意象,重在青涩、青春、清纯,我们希望这个园子能见证孩子的成长,也见证家长的成长,更能见证老师的成长,我们都是青葵,都在渴望成长。

“青葵园” 已经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目前已有一本教育专著《遭遇学困生——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技巧》出版,和一批教师的成长。

我曾先后两次到过星港学校,一次是带着我的团队与吴樱花老师的团队交流,一次是带一所农村学校的语文教研组慕名走访学习。那次走访学习感悟很多。我们先听了董老师的一节课,而后听了吴老师和“青葵园”团队的经验介绍。

我原以为,吴樱花老师会自己介绍她们团队的经验,没有想到她把团队的所有老师叫来了,而且每一个人有五分钟的介绍任务。吴老师对介绍的内容有要求,五分钟的经验不重复,每个人有主题、有观点、有措施和方法,我暗暗佩服吴老师的安排。在很短的时间内,给我们这批来访者那么大容量的经验介绍,绝对属于“高人”所为!

董老师简单地说课后,是高老师介绍,她谈当语文教师和做班主任的经验,她认为语文教师做班主任有独特的优势。她讲的让学生学做“见习班主任”的经验,让学生以“情况说明书”代替“检讨书”的故事,给我们以莫大的启发。

郭老师讲的是自己成长的故事,我记得最牢的是,她说以前做了十几年教师,也得过奖状,也开过课获得过表扬, 与来到星港学校加入吴樱花老师团队所取得的进步相比, 以前其实是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在星港学校过的是快节奏的生活,在“青葵园”团队里学习工作的三年时间进步最大!她现在对那种违背教育的做法, 自觉加以抵制, 因为在她看来,“把教材钻研透了,把教学钻研好了,成绩自然会上去”。一位好教师的个人化“教育哲学”。

孙老师是团队中唯一的男老师,吴樱花老师希望他介绍教育女儿的故事。孙老师很谦虚,说“我女儿的成绩并不十分好”,他是边观察边施教,观察成了他经验的主题词。还有一位后入“青葵园”的年轻女教师,现在是学校的科研主任,对“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那种科研有自己独到的应对方法, 已经找到了把研究活动与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的路径。

我感慨万千!一个语文教学的备课组,能够有如此的教学业绩,有如此的团队建设,能使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团队中,都得以幸福地成长,实属不易。吴老师初始的职务是一个备课组长, 中国教育组织中最基层的一个“小官”,把自己的备课组打磨成一个出色的团队,每个人有自己的追求和成绩,这是吴樱花老师的骄傲。

而这骄傲的背后, 与教育宋小迪的记录,存在什么关系?与她参加新教育团队有什么关系?与教育写作存在什么关系?我没有当面问过吴老师。就我的教育经历和阅历来看,前面的坎坷和磨难,铸就了吴老师的教育能力、人格修养、教育哲学。

刚刚读到了吴老师为本书的再版所写的六篇反思文章,从中感到,如今的吴老师的反思已经不是就事论事的感性认识了,文章有主题、有观点、有材料,而且说理透彻,理性的思考提升了吴老师。

中国这么大,不乏沉醉于课堂、潜心于学生的优秀教师,缺的是总结和挖掘。真诚地为吴老师这个来自教育第一线的“草根”模范,鼓掌叫好!为这本带着泥土芳香的日记,赞美歌唱!

黄建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