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贵的敬业精神

可贵的敬业精神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可贵的敬业精神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新闻理论十分强调记者的敬业精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新闻专业主义对政府可见的独立性是西方媒介社会地位的基石。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理论的基石,西方新闻界也历来以此自诩。

二、可贵的敬业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新闻理论十分强调记者的敬业精神。为了忠实地履行自身的职责,许多记者置利害、荣辱甚至生死于度外,无时无刻地在追踪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

一般西方新闻记者大体严格奉行着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理念,一是客观性新闻学,一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美国建国以来,大众媒介逐步赢得了新闻自由——“报业自由”(也称“出版自由”)、言论批评自由(也称“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也称“人民的获知权”或“知情权”)。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积极的角色。美国社会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和个人表达自由的基础上,早期争取新闻自由者对“新闻自由”的理解是——我行我素。

然而,报业的出版自由并非人民的表达自由。自19世纪以来,思想家们已经发现,人民之间的权利并不平等。在美国商业化的大众传播媒介那里,私人利益正在侵蚀公共生活。

美国报业从一开始就不是理想的公共精神载体。最初,为政治偏见所左右;后来,它们变得越来越关注广告,越来越注重经济利益。媒介的经济独立和市场运作,产生了另一个权力中心。公众认为,在民主社会中,媒介被赋予极大的特权;然而它却不承诺,或者在更多的情况下,不履行对社会的义务,这是说不通的。于是,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为首的出版自由委员会在其经典性的《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新闻界》的报告中正式号召新闻媒介专业化。

新闻工作者发展出来的追求信息的新闻专业模式,是世纪之交出现的现象。早在1896年,美国人奥克斯(Adolf Ochs)购买《纽约时报》之后,提出“高尚的新闻政策”、“独立公正的评论”和“正确详尽的新闻资料”三大目标,与刺激性的黄色新闻相对抗,从此新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专业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美国新闻工作者开始寻找适当的专业规范。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制定《报业信条》,美国记者公会于1934年制定《记者道德律》。美国的广播(1937)和电视(1952)也各自拟定了对行业的规范和准则。在出版自由委员会报告后的50年间,委员会的多数建议成为新闻界自律的基础。

与自由化的报纸不同,美国的广播电视从一开始就受到法律的规范,被要求做公共信息的运载渠道,服务于“公众的利益、便利与必需”。广播电视顺利地投入专业主义的主流。

新闻专业主义追寻简单的事实(facts)——由此产生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性是一种使新闻工作者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从而避免个人偏见的规定或机制,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neutral)立场上,以客观性的方法报道新闻、反映观点。

按照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它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客采取一种独立的和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在公众中树立的“保护者”形象,便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而良好形象和高度信任,是媒介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本之一。

作为消息的发布者和事实、观点的反映者,归根结底,新闻事业是以它的公信度立足的。对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也有许多需要破除的“神话”。

客观性被认作“负责的新闻业”的标志。客观性是资产阶级新闻学最重要的价值观,是新闻活动方式的巨大进步。但是,西方学者根据大量证据指出,某些客观报道本身便是有偏见的,尽管这种偏见往往是隐含着的、不易察觉的。而且,新闻事实也不可能是完全中立的、无价值判断的对真实世界的纯客观的反映。新闻不是直接从现实事实中产生出来的自然现象,而是新闻行业的产品,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高度选择后的解释。

新闻专业主义对政府可见的独立性是西方媒介社会地位的基石。然而,这种独立性并不像媒介人竭力表现的那样真实。美国新闻媒介对政府的监视是为巩固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服务的,是“小骂大帮忙”。而且,大众传播媒介还忽略了自身权力的膨胀。对于这种未经民选而膨胀的“第四权力”,似乎无人能够监督或制约。因此,人民的权利始终是一个问题。

新闻专业主义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客观性:记者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同时,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把关”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而非个人好恶进行选择。

②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不能仅达到部分真实或细节真实,而且必须达到整体真实。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失去了真实,客观便无从谈起,独立也就失去了权威性。

③独立性: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所以新闻媒介的运作应该是完全独立的,不应臣服或接受除行业规范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④自由性:新闻自由包括采访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即“知情权”。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理论的基石,西方新闻界也历来以此自诩。在“自由多元”的西方社会,强调新闻自由和新闻媒介的独立性,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和“多元”,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新闻专业主义这一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

中立的立场、客观的报道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新闻事业内在的矛盾。不过,它的确为所有与新闻有关的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判断标准,因此成为通行的基本新闻价值观。

新闻专业主义加强了新闻工作者对自我职业形象——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心理需求。美国新闻工作者将专业的规定内化为对自己的约束,在具有商业和政治双重性质的机构中,他们强调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卫者。新闻专业主义者相信进步、理性、普遍的真理或标准,同时,相信跻身于统治集团的可能性,即,他们既有财富和参与权,同时却又是独立的。新闻工作者与其老板讨价还价,赢得了专业的自治。媒介承担着警戒和守望社会的监视职责,把人民的关切、人民的意志传播到各个角落。专业主义者不仅是自己权利的捍卫者,而且是人民权利的捍卫者。媒介经济的繁荣与新闻专业的神圣也很合拍。新闻部与广告经营部相互分离。在“专业主义”的旗号下,美国媒介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客观性从整体上为新闻媒介提供了合法的途径。随着媒介经济来源的改变,新闻的定义和外观也改变了。狂热的观点和表述失去了市场;公平和平衡的编辑方针伴随着客观性的写作方法开始大行其道。在资产阶级新闻事业中,客观性起先是职业精神的关键信条,后来则成为新闻实践的“策略性程式”——它保护新闻工作者免受各方面的攻击。

下面是附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封底的几段话,以作为本章的小结:

我跟踪了那些为谋取私利而将过剩的马匹出售给该保护计划的工作人员。当一名工作人员逃进办公室与他的同事商量对策时,我也跟了进去,并要求加入他们的谈话。

——美联社记者玛莎·门多萨(2000年普利策新闻奖得主)

关系网的扩展对于政治新闻报道来说至关重要。他们的群体就像是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岛屿。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够及时获得最新消息。

——华盛顿著名新闻调查记者马克·哈姆伯特

对于那些四散逃命的刚果政府军士兵来说,有三样东西很有用:首先是一辆汽车,那样他们可以逃得快些;其次是硬通货;再次就是美国人或欧洲人,他们杀了解气。不巧的是这三样东西我们全占上了,而且还是“送货上门”。

——美联社海外特派记者莫特·罗森布罗姆

你必须要有厚脸皮。我不厌其烦地打电话给州长办公室。如果他们因此而讨厌我那就随他去吧,我不在乎,我不会有什么想法。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才能,这可能是一种病态。

——美联社国内部记者比尔·巴斯克维尔

◎思考题

1.谈谈你对普利策的“瞭望哨”说的理解。

2.请分析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3.试分析为什么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

4.西方传媒为什么要把批评政府作为永恒的主题?

5.谈谈你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

【注释】

[1]军事科学院外军部编译:《2000新闻发布会——白宫新闻发言人斯皮克斯回忆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0页。

[2]该报当时名义上属于民主党,但严格实行经济独立。

[3]转引自张隆栋等:《外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9~210页。

[4]转引自张隆栋等:《外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

[5][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207页。

[6][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297页。

[7][美]W.A.斯旺伯格:《普利策传》,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第64~65页。

[8][美]W.A.斯旺伯格:《普利策传》,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9][美]W.A.斯旺伯格:《普利策传》,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10][美]W.A.斯旺伯格:《普利策传》,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第380页。

[11]参阅本书第六章第一节。这十条纲领中,除了第六条以外,有九条今天成了美国的法律。

[12]指隐藏很深的新闻线人。后来材料显示,为他们提供新闻来源的是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

[13]华氏温度,下文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