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幸福的妈咪犯甜蜜的错误

幸福的妈咪犯甜蜜的错误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说罢,那位幸福着的母亲只和我仅有一面之缘(一面之缘就挑别人的刺,更说明我心理阴暗之程度。她幸福甜蜜养着她的宝贝儿子。这也是我说她幸福着甜蜜着的理由之一。我想,那母亲无疑是幸福的、是高兴的。但她不知道她正在犯着甜蜜的错误或者说为太子将来的错误培养着“根基”。孩子掺和到孩子群中,不同的孩子会受到这样或那样好的或不好的“待遇”,这是很自然的。

【悦读牵引】中国教育的悲哀在于,在错误的路上雄赳赳地走着,却不知错,更不知如何去改错。在具体人身上,表现得更明显,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得更提前。

按说,盯着别人脸上麻子仔细瞧并指指点点的人,其心理也有“麻子”,甚至可以说是阴暗的。明知此理,但我还得“阴暗”起来。没法子,今天我也学“小人”样,挑一挑正处在幸福状态中母亲的“剌”。

挑刺,当然得具体。不过,我言及的那个具体的母亲,姓什名谁。我是不知道的。直说罢,那位幸福着的母亲只和我仅有一面之缘(一面之缘就挑别人的刺,更说明我心理阴暗之程度。哈哈哈!先自我深刻检讨一回)。

缘起我近来交的一位好友。两爷们一交慢慢演变成两家之往:夫人和夫人交上了朋友,小孩和小孩交成了朋友。具体如何?不表。只说上个周五。好友家的儿子晚上说去市青少年宫练乒乓球。我家小公子一听,也要同去玩耍。我这个做爸爸的,就是英明伟大。其表现就是不去阻止小孩玩耍,相反创造条件让小孩多玩(前有自我检讨,后有自我表扬。哈哈哈,此法叫找点自我平衡)。于是有了一大帮人“造访”青少年宫。

现在的青少年宫是办兴趣班的地方。我家公子偶然来,当然不是兴趣班的学员。但小孩玩耍不是只凭学员证。好友的儿子练球,我儿子也能掺和进去。不过,我家公子他不享受横拍上场和教练亲自指点的“待遇”。他只能掺和着“捧场”:用塑料桶来接打过来的乒乓球。想来练过乒乓球的人都知道这一情形。我是乒乓球盲。说实话,还是第一次见识这阵式。

我家公子掺和接球和拣球。在一边干陪着的我,无意中发现了另外一个前来陪太子(是培训班的学员)练球的母亲。她幸福甜蜜养着她的宝贝儿子。过程我就不细描述了,我就直接挑出那母亲的“剌”吧!

第一只刺:两只桔子。在打球过程中,那母亲喂给小孩两个桔子(我看到的数量是两个,也许还有我没看到的)。其喂的姿态是:先将那桔子完全剥好,再将太子唤过来。忘了说,那小孩,看样子有九、十岁。在半搂半抱的状态下,母亲将桔子亲手送到太子嘴里。见多识广的人们,不难想象那母亲的幸福样子。这也是我说她幸福着甜蜜着的理由之一。我猜想。九、十岁的男孩其实有寻求独立的一面。所以喂子幸福和谐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母子间,更多的是母亲离不开太子,而不是儿子离不开母亲。或者说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正在长翅膀张望着家之外的外面的世界并振翅欲飞呢。当然,太子母亲的作为,好像不是什么大错,现在都市里的母亲都流行这种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这里从严挑太子母亲的刺,算我不够宽容吧(再次自我批评一回)!

第二只刺:借权势。学乒乓的小孩多,只能轮着上。当那太子没轮上时,也在接球拣球的队伍中。这队伍中有临时掺和进来的我的小孩。因我的小孩和我好友的小孩相互协助,故在用塑料桶接球中占住了明显优势。那太子见如此阵式就来了气。一开始似无可奈何,但马上就有了应对的方法。他求助他母亲,坐在场边的母亲求助于场上教练,那教练向我儿子发话追问“你是我们班上的吗?”。我好友的儿子马上上前解释“这是我的朋友”。结果是那教练让我家儿子到一边去,即没有了用塑料桶接球和在场上拣球的资格。当然,我想,那教练拿人培训费为人服务自然做得对。他是不会管小孩们在玩的过程中天然形成玩的群体的整体性的。这般,那太子、那母亲借权势的奥妙,皆在不言之中。这,虽有效,但似乎和教育的本质以及现在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相背。往轻微影响上说,如果那母亲那太子一直如此。我敢肯定那太子一定很难找到玩的团队。成长过程中没有玩的团队伴随(对现在都市的小孩来说,问题不是缺少玩具,玩具多着呢!问题在于缺少玩的团队),他的童年、少年时代一定是寂寞的。而这样的寂寞,是直接影响健康性格的培育的(也许我说得夸张了些)。

第三只刺:默认耍泼。由于少了一个孩子(我的儿子)争、接、拣球。那太子不一会就接了大半桶乒乓球。后来,他自己跑时不小心,摔倒了塑料桶,于是乒乓球们倾桶而出。球满地时,那太子有些气恼。坐在场边的太子母亲意识到这一点,“把球拣起来”,母亲向太子发出了拣球的指令,但口气是轻描淡写的。可以看出,太子明显不听。我猜,那母亲一定不明白这样一个理儿:作为一个孩子,在应做的事上不做是不对的。何出此言?因为我观察到,太子母亲脸上幸福的样子没变。这时,我好友的儿子和我的儿子(我儿子被教练逐出场外,后,他又试着逐渐重新掺和到拣球的队伍中)有了机会,纷纷前去抢占“胜利果实”,满地找球拣球。此刻,在那太子身边的教练见太子不作为,轻斥了太子一声:“把球拣起来”。在场上,教练意味着权威、最高权威。那太子当然得听。但太子明显磨洋工(我想,他是不是已养成了磨洋工的习惯?如果已养成,那就更不好了),还带着耍泼的神情。在抓拣乒乓球时加上一股打击的劲道,于是乒乓球在太子身边纷纷乱飞。这阵式意味着那小孩使气:虽在拣球,但没有拣起一只球来。在此过程中,太子母亲不仅不管,反而脸上的幸福似乎还加了一层。仿佛在说:看我儿子多活泼。在城市里,母亲这行为叫溺爱宝贝,在农村,这叫惯着孩子。

——以上过程,我也在场边,就站在太子母亲后面。我想,那母亲无疑是幸福的、是高兴的。但她不知道她正在犯着甜蜜的错误或者说为太子将来的错误培养着“根基”(我的观点是:小孩身上的错误是一点点由父母养成的)。如果如此错误一直下去,将来这孩子合群吗?他可能从社会上捞到东西(利益),这是自然的(小时有借权势该作为不作为等权谋之习,长大有权谋之思维和行为就很正常了),但却失去了作为社会人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与人合作的精神甚至做人的品德等等(也许我言重了)。

江湖上,无招胜有招。教子上,也有。在我看来。这无招就是不教之教。其方法是:在小孩身边,但不怎么具体指点。仍以练球为例。当时,我就站在场边,很少说话,更少给我家儿子好友儿子发指令。我的出发点是:让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寻找孩童世界的快乐和美好。孩子掺和到孩子群中,不同的孩子会受到这样或那样好的或不好的“待遇”,这是很自然的。让他们自己学着、试着如何面对。毕竟,那孩子“群”是一个模拟的社会。只要他们自己按照他们那个孩童世界的规则来做,我想,一定是有助于孩子他们自己将来的真实人生的。

我知道,那幸福的母亲不会看我这文字的,并且我还知道这类母亲还有“真理在握”的好感觉。她一定认为母爱是最高原则。出自她天性的母爱以及想当然的教子方法是完美的。她“全心全意为太子服务”就是一切。虽“全心全意”,但如何正确的“全心全意”,她没有想过。她没想,并不意味着别人没有想过。恩格斯早就说过,爱孩子,老母鸡都会。我想,大约说的就是这类爱的错误吧!

别人犯错,我本不该多言,考虑到整个社会的下一代。我挑出幸福、甜蜜中的“刺”来,希望有人看了能引发一点思索,如果有人从我挑刺的文字中读出善意来,那就更阿弥佗佛了。

后记:人世间,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谁事情做的多,谁犯的错就多。在家教领域,母亲做的多,自然错误也多。多中好挑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