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留学生在中学跟同学交往中的困惑

留学生在中学跟同学交往中的困惑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有时大家连对方的笑点都get不到。Timothy投诉学校11、12年级大部分是中国来的留学生,很快这些中国同学按原居地、普通话和粤语“扎堆”了。留学生喜欢黏在一起。Timothy读书学校的10名留学生每天一起吃饭,也坐一桌。Timothy父母要他不要交中国的朋友,但他又担心长期下去会被孤立。教会公立学校中国留学生不多,他也不想往中国人里扎堆,但又没法跟西人同学套上热乎。

1.客随主便,遵守当地同学的习惯

今天女儿跟我说,西人同学得知她周末要复习功课准备考试,皱着眉说:“怎么你们中国人都这样?”西人孩子热情开朗喜欢交朋友,女儿回家说饭堂一大群中国人吃饭又大声又笑,全讲中文,她和要好的西人同学都不愿坐饭堂吃饭了!的确是影响不好,来到这个国家对别人尊重,不单纯是没冲突,消除异见就要沟通,良好的沟通需要共同的语言,哪怕英文不好也要客随主便,想要别人没异样眼光,要遵守当地人原来生活的样子,没有人要歧视谁,只有自己歧视了自己!

交友:中国朋友还是西人朋友?

正方意见:有很多话题真心是只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能聊得起来,像是本地小伙伴永远也理解不了ESL学生的痛苦。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有时大家连对方的笑点都get不到。

反方意见:和本地生成为非常好的朋友,跟他们出去,参加他们的聚会。不过有些困扰发生,一方面本地生很难把你看成朋友,另一方面中国朋友会不高兴。

事实:融入本地学生社交圈有难度,需要较长时间。

2.聆听两位新生的交谈

Timothy和Thomas都是来自中国同一个家乡的,Timothy入读私校,Thomas就读公校。我听他们俩聊到新学校的印象。Timothy投诉学校11、12年级大部分是中国来的留学生,很快这些中国同学按原居地、普通话和粤语“扎堆”了。留学生喜欢黏在一起。Timothy读书学校的10名留学生每天一起吃饭,也坐一桌。Timothy想假装是不懂中文的韩国学生,但他的姓名用了拼音,出卖了他的身份。没办法,他只能在学校不讲中文,一下课奔回寄宿家庭。寄宿家庭是意大利人但讲一口流利的英语。Timothy父母要他不要交中国的朋友,但他又担心长期下去会被孤立。Thomas却羡慕Timothy学校有“同声同气”的同胞。他形容自己做了一个星期的“独行侠”:独自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吃饭,他也是一个人坐在角落。他来到加拿大上10年级,但那些班上的同学从小就一起,各自形成自己圈子。教会公立学校中国留学生不多,他也不想往中国人里扎堆,但又没法跟西人同学套上热乎。于是他整天扮“酷”,头上戴着大耳机,掩饰自己的孤独。他对我说,他想同父母讲,要转去别的中国人多一点的学校。

结论:学校中国人多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但不妨碍我们找些志同道合的中国同学。志趣相同、少而精的中国人更能互相支持,互相竞赛。

摘录大中学生在网上讨论:如何融入本地学生当中?

@彩霞:想融入他们其实不难,就像是平时与中国人对话一样,先要大胆地说英语,找到共同话题,可以听他们听的歌、看他们看的书和TV Show,这样渐渐地就有共同话题了。和他们成为朋友后还能聊一些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这样慢慢地就融入了。

@黄尼玛闯荡世界:大概还是要多看这边的电视节目,多听英文歌,然后关心时事,还要懂得同步更新学校的八卦。

@whatsoever不懂:交朋友一定要主动,放得开。学会忍让,愿意聊别人所感兴趣的话题,再自己去引导话题。学校有组织活动也要多多参加,要让别人认识到你这个人,愿意跟你做朋友。

@温哥华的小Mike: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做义工,以我为例,2011年联邦大选期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遇见了NDP一位国会议员候选人,交流以后他主动邀请我去做义工,我在做义工的时候主动学习加拿大政治知识,党的纲领,并且敢于请教,同时融入到竞选全过程,从上街拜票到竞选辩论时一起呐喊助威,其实融入并不困难,关键在于你敢不敢主动一点。

@yeahhpanda:在学校多参加社团活动,还有一些假期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校外多参加义工活动,可以的话假期打工也是不错的机会,这些会提供更多,比学校里接触层面更广的交流锻炼机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BradyQiu:可以准备一些英语上的问题,最好是语法、发音和语言习惯方面的,去向本地生大胆地提问,态度客气些,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善意,这样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对方也感觉到你的善意和求知欲,久而久之就能消除很多顾虑和隔阂。

@TinaHu:自己一定要开朗主动。试着想想,如果你自己不主动,他们怎么会。其实就是开心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然后主动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