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交的心理规律

社交的心理规律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交往是不是有规律可循的呢?社交的心理规律首先表现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方面。交往分析理论,又称PAC理论,是心理学家伯恩于1957年首先提出的。根据PAC理论,交往中不同的心态可以构成6种不同的交往组合:P—P、A—A、C—C、C—P、A—P和C—A。相反,如果将大多数人置于自我深层,对其赋予过多的情感,又会使自我深层过于拥挤,这同样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社会交往是不是有规律可循的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其中的规律也就是人的心理规律。社交的心理规律首先表现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方面。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外貌、空间距离、相似和互补、才能等。

外貌

外貌在人际吸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人们更喜欢那些外貌漂亮的人,并由此产生晕轮效应,即将外貌泛化,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特征。然而,外貌并不是万能的,随着交往的深入,外貌的作用将逐渐减弱。

因此,广大的中小学生应该思考:和他人交往时,你是否经常以貌取人?如果你长得不那么令人满意,是否经常为此苦恼和自卑,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没有吸引力?如果你天生丽质,那么想想人们是不是因为你漂亮而偏爱你?你是否因此而放松了自己内在素质的提高,甚至助长了你的骄横无礼……

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很复杂的。距离上的接近可以增加交往的频率,从而使关系更紧密。“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道理。又如,同桌、住处邻近的学生发展成为好朋友的可能性更大。但距离的接近也可能增加冲突的机会,从而使关系破裂,而且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维持自我空间的需要,一旦他人闯入就会感到受侵犯,产生不适应感。所以人们在拥挤的、自我空间狭小的公共汽车上,会不自觉地通过避免目光接触来拉开人际距离。

相似和互补

相似性(如共同的民族、价值观、兴趣等)可以增加彼此的共同语言,产生情投意合、幸遇知音的感觉。如异地见老乡会觉得格外亲切就是相似性在起作用。互补性则可以满足控制与相互依赖的需要,使人际关系更加稳定。而相似和互补实际上又是一致的。例如,一个支配型的学生之所以能和另一个服从型的学生和睦相处,是因为他们对朋友的作用有相同的认识,这种互补恰好说明了他们在态度和价值观上的相似。

才能

一般而言,人们更喜欢那些聪明有才能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完善的期望和需要,而聪明有才能的人能给人帮助,使人产生安全感。但才能与喜欢的程度只在一定程度内成正比,超出该范围,才能就会使人产生压力,敬而远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没有必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相反,偶尔犯小小的错误反而会增进人际吸引,这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犯错误效应”。

心理学家通过对社交心理的研究,总结了两个基本理论,分别为交往分析理论和自我三层理论。

交往分析理论,又称PAC理论,是心理学家伯恩于1957年首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个性中都有父母、成人和儿童3种成分,这3种成分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不同人格的人。

1.父母(Parent,简称P)成分。它是从父母和其他权威人物身上习得的,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

当P成分占主导时,喜欢说“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等。

2.成人(Adult,简称A)成分。它代表客观与理智。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尊重。其语言特征为“我个人认为……”“我的想法是……”

3.儿童(Child,简称C)成分,比如婴儿的冲动。它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喜怒无常、感情用事、追求享乐、不负责任、遇事无主见、逃避退缩、不顾及他人等;在语言上表现为“我不管……”、“我不知道……”、“我要……”、“我就是要……”、“我有什么办法……”。在这3种成分中,P和C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和两面性,A具有自觉性、客观性、探索性和反省能力。健康的人格应该是这3种成分适时、适度和整合的发展。

根据PAC理论,交往中不同的心态可以构成6种不同的交往组合:P—P、A—A、C—C、C—P、A—P和C—A。有些交往组合虽然能匹配,但不一定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例如,A—P型,一个说:“我不想去上课。”另一个马上回应:“那我帮你撒谎,向老师请假,作业也帮你做好。”这种互补性的交往虽然能维持,却会助长依赖性和不平等性,从长远来看无益于个体身心和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只有在A—A交往中,大家都本着负责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合理地解决问题,因此是最健康、最理想的交往组合。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交往中不断反省和调控自己交往心态,强化自己成人的交往心态,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

自我三层理论是由美籍华裔学者许光良提出的,他认为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个人对他人情感卷入的程度。根据卷入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自我划分为深层、中层和浅层3个层次:

1.自我的深层又叫亲密层,是个体感到最亲密的那一部分外在世界。作为自我深层所依托的对象,个人对他有强烈的感情,可以无话不谈,无需任何戒备,也不用担心会遭到拒绝、厌恶和鄙视,可以从他那里获得安慰、同情和支持。总之,个体和他是可以充分相互信任和理解的。个体对深层的需要就如同对食物、水和空气的需要一样,是不可缺少的。自我深层所依托的对象如果突然丧失,会给个体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2.自我中层又称角色层或支持层,它以角色关系为特征。位于中层的人对个体很有用,但与位于深层的人不同,个体对他并没有依恋的感情,因为同一个角色完全可以由不同的人扮演。当然长期稳定的角色关系会产生感情,这时自我中层的变化可以引起一定的情感反应(如几年的同窗毕业之际会有一点恋恋不舍),但这种情感远没有因自我深层丧失而引发的情感那么强烈。

3.自我浅层又称工具层。该层的个人联系是可有可无、偶然、短暂的。例如,外出旅游时邂逅的朋友、临时的工作搭档、舞伴等等。

根据自我三层理论,个体在人际交往时必须分清亲疏远近,将不同的人恰当地纳入自我的3个不同层次,否则就容易产生心理冲突,严重时甚至导致心理疾病。例如,有人在遭受某些严重的打击后,认为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信赖,不可能成为好朋友,将所有交往的对象都置于自我的工具层和角色层,就很容易导致自我深层的空虚,引发心理上的不健康。

相反,如果将大多数人置于自我深层,对其赋予过多的情感,又会使自我深层过于拥挤,这同样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因此,正确的人际交往应该是合理地将交往对象分配到不同的自我层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