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剪纸”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日记

“传统剪纸”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日记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技能既包含心智技能,也包含动手技能。这次剪纸创作实践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去赏识他们,我在实践活动中反倒成了一个学习者。所以,《传统剪纸》综合实践校本教材还应该对地方文化其它领域的文化进行开发,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探究兴趣,积累实践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今天又是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第二课——剪喜鹊。

金凤区第一回民小学陈燕秋

2010年12月12日

今天六年级(2)班剪灯笼喜字,失败。灯笼的外形都能剪出来,里面的喜字只有几个女生剪出来,也有剪出来是一个喜字,不是双喜。多数都没有剪出来,认为太难了。

昨晚,我先试剪后,发现苹果里喜字底部和顶部的弧线外形不一样,学生探究实践有一定的难度,就否定了苹果喜字的设想。圆灯笼的特点是对称,外形弧度一致,简单些,步骤与苹果喜字是一样的,就决定让学生尝试。但是从今天学生实践的成果看,不是很理想,效率不高。课下,我又将折剪步骤反复实践了几次,发现:1.灯笼的步骤太多,不够简化。2.学生对喜字结构的理解不够到位。3.之前所学的是六折法剪喜字,灯笼中剪喜字是对折法,学生还没转过弯。无论是什么折法,喜字必须连续折两次,才可以剪出双喜。4.喜字的折剪有一些细节和小窍门要特别注意,如:这是要留出灯笼的外边;剪喜字时,横笔画要与灯笼的外边相连接,多用掏剪法。

不久,在一次外校展示课上,因为时间的安排和学生没有学习过剪纸的情况,我将原来剪灯笼的步骤反复实践,折剪步骤简化为:折、拆、剪三个步骤,一目了然,简单易学。这些没有学习过剪纸的学生操作起来很快。没想到灯笼的简便折剪法迎刃而解,为后面实践十二生肖灯笼开启了创新的大门。

在第二届学生的实践中,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一下双喜字的特点,理解了喜字的结构特点再学习剪喜字。再者,把灯笼外边剪成长方形,喜字就更好剪,适合初学者。喜字剪时,四层一起剪,学生容易理解,好操作。

经过这个主题活动的实施,不由的使我想起前与李主任就知识与技能话题的交流。开始,听李月萍主任抛出这两个词后,我是莫名其妙,思维快速寻找答案,知识就是书本知识,技能就是动手操作,是一门技法。但是,听了李月萍主任对知识与技能的解说,顿时让我陷入深思,冥冥中感到这两个词没有那么简单。知识是什么?技能是什么?知识只是书本里的吗?还是理论上的呢?技能都涵盖了什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学会一门技艺。学会一门技艺,既需要动手,也要结合大脑的理解,对技艺内在文化的感悟。大脑的理解建立在平时知识的积累,由此可见,知识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技能的基础。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技能既包含心智技能,也包含动手技能。心智技能是准备阶段学生动脑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对探究物象的理解和认识等,就是心智技能的体现。学生不但学会制定方案的技能,还要学会剪纸的技能,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体现不出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主导地位,而又回到了语文、数学或者美术、音乐等学科中教师传授取得知识的方式。

认识到这点后,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把心智技能也要作为重点培养,让学生心智技能与剪纸技能同步行走,共同发展,培养学生整体策划与实践的综合能力。

2011年5月5日

今天六(1)班贺兰山岩画——人面像剪纸创作已露雏形,好兴奋,每个组的创作思路都不相同,虎视眈眈,拭目以待。

首先,小组讨论创作构思,教师记录下每个小组讨论的结果,全班交流后,组长组织、分工,有绘画的、剪的、组合装裱的,还有着色的等等,技法多样,平时都没有实践过的方法能结合美术课所学的知识和技法都呈现出来。第一组将几个组员剪的人面像组合装裱在准备好的衬纸上(用蓝色宣纸制作蓝天下的贺兰山),他们又做了一扇中国古典式的门,上好色等待干,下一步怎么做还有待下一次活动我才能知道,心急,好想知道,他们不告诉我,逗我,好坏。第二组已经把贺兰山岩画的老虎装饰到人面像里,两者结合在一起,组长修改画稿,等待开剪。还有第10组,将剪出来的黑色人面像装饰在白纸上,再装饰到剪好的红色蝴蝶上,很别致,精巧。这个方法让我很是欣赏,综合运用了绘画、剪纸、镂空、衬色、组合等多种技法,展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受益匪浅,我也学了一招。

这次剪纸创作实践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去赏识他们,我在实践活动中反倒成了一个学习者。记得在创作岩画剪纸作品时,因为找不到有关贺兰山岩画的剪纸作品,想给学生做些范画,冥思苦想,不知从哪里入手,最后也只是干巴巴的剪出两幅作品,还没有什么创新点,赏析时只说了说自己的构思,感到不好意思。今天看到学生创作的现场,我傻眼了,原来有这么多的结合点可以综合运用,如:学生作品中对折鲤鱼中结合岩画图案,利用乌龟的外形结合岩画图案、蝴蝶、凤凰、还有西夏文与岩画结合等等。此时此情,我感到惭愧,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剪纸内容,同时也佩服学生能活学活用真为他们有灵气而感到高兴。所以,教师不要总是站在高处,要放下身段,与学生互相学习,走进学生的实践探究中,走入学生的思想,你就能吸取新鲜的血液,补充新的知识,充实你的知识结构。同时我还发现,学生更喜欢新鲜的创作元素与所学剪纸技艺结合,敢于创新,比我们成年人更富有创新能力。所以,《传统剪纸》综合实践校本教材还应该对地方文化其它领域的文化进行开发,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探究兴趣,积累实践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2011年11月11日

动物优美的动态结合它们独特的造型,富有生动的美感。在实施这一主题内容时,我还是没有很好的方法能让学生剪出来各种寓意深厚的动物优美的动态和线条。只是用概括的方法做好范画后就开始第一课仙鹤的实施,我也强调了仙鹤的动态,但是学生作品中,仙鹤的姿态并不美。我开始疑惑,这么简单的造型也剪不好,是不是绘画基础太差还是没有认真钻研的态度,把责任都推到了学生身上。

今天又是五(1)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第二课——剪喜鹊。在示范中,突然发现范画中喜鹊的动态完全就是一条“S”线,我顿时茅塞顿开,明白了学生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造型却表达不出动物优美的曲线。一是曲线越多画起来难度就越大,二是没有运用美术课上经常用到的动态线,借助辅助线,画动物的造型难度降低。于是一种表现动物动态最好的方法浮现在我眼前:先画动物的动态线,再用双钩法画出动物的基本造型,最后添加其它组合物。有了好方法,我迫不及待地传授给学生,全班学生绘画的很快,展示了几幅铅笔稿,喜鹊的动态和曲线表现的很优美。

我好高兴,第一届学生剪五折法动物时,就没有找到适合学生的简便方法,就这样错过去了,虽然学生的作品很好,但是没有使更多的学生掌握。这下可好了,其它几个班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尤其是后面实践探究的鸳鸯、凤凰和龙,它们的造型复杂,更难,此方法学生学会运用,再难的动物造型也简单化了。学生实践的轻松,优秀作品非常多,美观性也提升了。

可见,好的学习方法很关键,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态,多从自身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思考,及时解决,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2012年3月11日

今天,我们就近徒步到双渠口清真寺进行实地考察,探索回族风情主题活动——剪纸创作,收集更多的回族文化。第一次进行室外考察活动,同学们的心情非常激动,激情四射,竟然有一位女同学穿着漂亮的回族服装,头戴回族头饰欢快地走在同学们的队伍里,着实显眼,就像电视节目中的回族妇女唱着花儿,甚是好看。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踏着歌声来到新城清真寺。

学生认识清真寺的主讲阿訇后,来参观满拉学堂、阿訇讲解回族文化。阿訇从回族文化的礼节、文字、语言、节日、男女服装、饮食、风俗习惯等多方面与学生互动式的进行解说,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积极参与互动,认真笔记,用照相机记录感兴趣的图片和精彩讲解的瞬间。课下,同学们积极主动请教阿訇老师,指导自己书写的回族文字——《古兰经》,还请阿訇老师用古兰经书写自己和老师的姓名。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围着阿訇老师好久,讨教古兰经的书写,我也有幸学习了一些简单问候语的书写,我的书写还得到了阿訇老师的表扬。学生参观了浴堂,了解回族大小净的过程。来到室外,观察、了解清真寺的建筑特点,参观礼拜堂,了解礼拜的习俗。参观结束后,学生自由收集回族文化,有的学生拿着画笔绘画清真寺上的回族图案,有的学生在宣传栏前记录相关内容,有的学生围着阿訇老师询问着他们的疑惑,我被学生的好学感染了,也拿出画笔和画本把看到的美丽的图案画下来。一旁的张俊老师将我们的每个活动的场面认真地拍摄了下来。载着满满的收获,我们唱着歌儿徒步返回到了学校。

这次室外考察活动,学生的兴趣非常高,能按小组分开活动。开始,学生各自收集资料,忘了小组共同设计的创作构思,我及时提醒后,学生回归小组中,开始商量,分工收集材料,有序的活动。当然,在活动中,也有小部分好动和懒惰的学生不能积极投入到了解和收集回族文化的过程,我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这些学生,再次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学生能克制自己的好动和好奇产生的不安,开始进入收集材料的状态。在室外实践活动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以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由组长明确安排组员收集资料的具体任务,充实小组创作预设计的资料,充分感受小组集体的力量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整体规划的意识和能力,锻炼了学生外出考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次实践活动,两位教师明确分工,我主要负责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调整他们之间的矛盾,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与创作构思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料。张俊老师负责活动中的录像和照相。整个活动,都在张老师的摄像中,学生看着摄像机和照相机,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兴趣,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收集资料的质量很高,学生满载而归。老师的明确分工,促使活动顺利、按时、有效完成。

从本次主题内容的系列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出,一味的在教室里借助书籍或网络收集到的资料和图片进行剪纸创作,已经不能满足有一定能力的学生,他们渴望走出教室、学校,走进社会,寻求他们所需求的更多更广泛的创作素材,激发剪纸创作的火花。活动的顺利、有序、有效开展,反应出学生已经具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通过长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不断提高,并且,在实践活动中明确自己该做哪些,寻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去探知,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逐步提升,综合能力提升很快,具有各方面能力强的特长生不再跃跃欲试,逐渐学会融入小组活动中,不但自己为本组发光发热,还主动帮助组内的同学提高特长。

2012年3月18日

今天,我们就回族风情室外考察活动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活动,各组组长刚下课就赶紧跑到美术室将本组要展示的视频资料拷贝到电脑上。第二小组的优盘有病毒,急坏了二组的组长,大汗淋漓,寻找帮助。还好,九组的组长电脑玩的熟,先给优盘杀毒后,视频就可以打开了,连声的谢谢让九组组长由自豪转变为谦逊。

各组的展示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有视频、图片、手抄内容、图案,还有当天活动中本组成员收集资料的照片,这是第十组展示的,可见他们是多么的认真和重视。解说和操作电脑的人员,配合很默契,唯独第六组的解说声音小了。我任教多年以来从没有见过学生有这么厉害,没有老师的任何帮助,小组内自行解决问题,不得不佩服,看样子,我平时真是小看了他们,得放手了,不能再不停地嘱咐了。不过,六(3)班的特长就是“能说”,针对其他班还是不可以完全放手,毕竟每个班学生的整体能力不同,六(1)班学生整体语言表达不如实践剪纸作品的能力强,应该在以后的主题活动中多加指导和练习。

虽然,展示活动开展的热火朝天,看似很成功,但是,出新的资料不是很多,珍贵的手抄资料只有第一小组进行展示,其它小组不知为什么没有看到第一手资料,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是觉得画的、写的不好看,尽管我一再提醒,后面的小组也没有展示手抄内容,太可惜了。再者,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我的简评和学生的互评很少。第一次开展,我的反应迟钝,应该说是我就没有准备好,考虑不周全,导致展示活动引导不到位,任由各小组根据主观意识展示考察成果的一部分,造成各小组的成果不突出,展示的内容面面俱到,面太广,细节不具体,不深,不能落实到一个点上,创作就会不知从何下手。茫然,这节课造成各组对预设计的创作构思产生想法的很少,保持原创作设计涉及面大,创作的结合点不突出,失去了本次活动补充创作资料的目的。

针对以上问题,课下我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认真的思考,想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1.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活动总结表,按要求将活动中收集到的绘画、笔记中有关回族风情的内容在本组交流、分类、汇总后,填写在表中,达到本次活动展示补充资料的目的,不是再重复第一次活动的内容。

2.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强,交流表中应该再设计一栏:展示的方式,如:视频还是照片等。

3.教师应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以补充的形式进行展示,为学生提供更充足更丰富更全面的回族文化创作素材,激发更多的小组对自己预设计的创作构思进行添加或修改。

4.教师要对各小组展示进行评价,肯定各组的成果,提出合适的建议,表扬突出的、特别的展示方式的小组和收集资料全面、形式多样的小组,以此引起其他小组的注意,吸取优点,改进缺点,为以后的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5.预设计评选优秀展示组,结果给忘了评选。这是他们最为关注,最为兴奋得事情,更是激发学生对创作构思激发火花的时刻,是我的失误,造成学生对预设创作构思的修改在很平静的状态下完成,只有部分小组进行了调整。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教师都要先把功课做好,做深,把握每次活动的目标,每个环节要进行多次的预设计,不要想当然,毕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每一次的活动都是新鲜的,没有先知,学生的情况总是在有形中变化,始料不及。教师的疏忽,直接导致活动的低效,使学生的成果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形成良好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主题内容的活动中不能把握主题目标进行探索,直接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